首页

北京市东城区北区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综合练习试题三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北区)重点中学高三(上)综合练习化学试卷(三)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有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H4)2SO4、NH4Cl、Na2CO3、NaNO3,下列试剂中可以用来鉴别它们的是(  )A.BaCl2溶液B.NaOH溶液C.Ba(OH)2溶液D.AgNO3溶液 2.下列离子组中,能够在溶液中共存,加入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的是(  )A.Na+、Fe2+、Cl﹣、SO42﹣B.Ba2+、K+、CO32﹣、Cl﹣C.Al3+、Ca2+、Cl﹣、NO3﹣D.Na+、Ba2+、NO3﹣、HCO3﹣ 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1.2L氧气所含原子数是NAB.80g硝酸铵所含氮原子数是2NAC.1mol氦气所含氦原子数是2NAD.1L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是NA 4.若在化学实验中发生以下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苯酚不慎沾在皮肤上,应马上用NaOH溶液清洗C.当不慎在皮肤上沾上浓硫酸时,应立即用抹布擦拭,然后再用大量水冲洗D.误食氯化钡溶液,应立即服用大量硫酸铜溶液解毒 5.一种新型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发电效率.现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向其中一极通入CO气体,另一极通入O2和CO2的混合气体,其总反应为2CO+O2═2C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入CO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2CO2+4e﹣═2CO32﹣C.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O+CO32﹣﹣2e﹣═2CO2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6.2022年2月,我国政府就含有添加“苏丹红一号“色素的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发出警告,并全面清剿苏丹红.“苏丹红一号“结构简式如图.有关“苏丹红一号“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6H12N2OB.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14C.能与氯化铁溶液作用使溶液呈紫色D.因苏丹红一号中含有酚羟基,故可被空气氧化产生醛基 7.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一定量NaOH稀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据,来推算一定量的稀H2SO4和NaOH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B.用沸点数据推测能否用蒸馏的方法将两种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大小D.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8.已知CsCl晶体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s+的核间距为acm,如图所示,则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A.B.C.D.  二、非选择题:9.(15分)(2022秋•东城区校级月考)T℃时,在容积为1L甲和容积为2L乙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6molA和3molB,发生反应如下:3A(g)+bB(g)⇌3C(g)+2D(g),△H<0.4min后甲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mol/L,B的浓度为1.8mol/L;tmin后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B的浓度为0.8mol/L.根据题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      ,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b=      .(2)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      4mi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      .(3)T℃时,在另一个体积与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了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仍然为0.8mol/L,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则还需加入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      .(4)若要使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甲容器的体积至2L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高温度C、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B气体. 10.(16分)(2022秋•东城区校级月考)已知碳碳双键的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结构是不稳定的结构,A是一种直链一溴代物,1molA与2molH2反应生成1molG,F是环状化合物,环上有5个原子,其化学式为C4H6O2.请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回答问题:ABCDEF14(1)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      ,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      .(2)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是      .(3)1molA与2molH2生成1molG的化学方程式是      .(4)写出D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17分)(2022秋•东城区校级月考)由白色和黑色固体组成的混合物A,可以发生如下框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1)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2)操作②的名称是      ,在操作②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3)下列实验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G的发生装置是      ;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G,可将气体通入c和d装置,c装置中存放的试剂是      ,d装置中存放的试剂是      .(4)气体G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必须将尾气进行处理,请写出实验室利用烧碱溶液吸收气体G的离子方程式:      ;下列e~i装置中,通常用来吸收气体G的装置是      .(5)J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为了防止倒吸,下列e~i装置中,可用于吸收J的是      .14 12.(12分)(2022秋•东城区校级月考)为了测定一置于空气中的某硫酸酸化的FeSO4溶液中Fe2+被氧化的程度,某同学准确量取pH=1(忽略Fe2+、Fe3+的水解)的FeSO4溶液200mL,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27.96g;再另取同样的FeSO4溶液200mL,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待沉淀全部变为红褐色后,过滤、洗涤并灼烧所得固体,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为8.00g(1)计算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并相应的填入下表:c(H+)c(SO42﹣)c(Fe2+、Fe3+)注:c(Fe2+、Fe3+)表示Fe2+和Fe3+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2)原溶液中Fe2+被氧化的百分率(被氧化的Fe2+物质的量占Fe2+和Fe3+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比)      .(3)当Fe2+部分被氧化时,推导c(Fe2+、Fe3+)与c(H+)、c(SO42﹣)的关系是      .  2022-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北区)重点中学高三(上)综合练习化学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有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H4)2SO4、NH4Cl、Na2CO3、NaNO3,下列试剂中可以用来鉴别它们的是(  )A.BaCl2溶液B.NaOH溶液C.Ba(OH)2溶液D.AgNO3溶液【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检验NH4+可用OH﹣,检验SO42﹣和CO32﹣可用Ba2+,则用Ba(OH)2溶液可鉴别.【解答】解:A.加入BaCl2溶液不能鉴别(NH4)2SO4和Na2CO3,故A错误;B.加入NaOH溶液不能鉴别(NH4)2SO4、NH4Cl,故B错误;C.加入Ba(OH)2溶液,(NH4)2SO4生成刺激性气体和白色沉淀,NH4Cl只生成刺激性气体,Na2CO3只生成白色沉淀,NaNO3无现象,可鉴别,故C正确;D.加入AgNO3溶液,(NH4)2SO4、NH4Cl、Na2CO3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C.14【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根据物质的组成离子的性质不同选择鉴别试剂. 2.下列离子组中,能够在溶液中共存,加入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的是(  )A.Na+、Fe2+、Cl﹣、SO42﹣B.Ba2+、K+、CO32﹣、Cl﹣C.Al3+、Ca2+、Cl﹣、NO3﹣D.Na+、Ba2+、NO3﹣、HC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加入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来解答.【解答】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加盐酸不会生成气体,故A不选;B.因Ba2+、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加盐酸不会生成气体,故C不选;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加入NaOH后Ba2+、OH﹣、HCO3﹣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加入盐酸与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1.2L氧气所含原子数是NAB.80g硝酸铵所含氮原子数是2NAC.1mol氦气所含氦原子数是2NAD.1L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是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B、求出硝酸铵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硝酸铵中含2mol氮原子来分析;C、氦气为单原子分子;D、盐酸溶液中无HCl分子.【解答】解:A、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明确,则其物质的量和原子个数无法计算,故A错误;B、80g硝酸铵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硝酸铵中含2mol氮原子,故为2NA个,故B正确;C、氦气为单原子分子,故1mol氦气中含1mol氦原子即NA个,故C错误;D、盐酸即HCl的水溶液,HCl溶于水后完全电离为氢离子和氯离子,故溶液中无HCl分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4.若在化学实验中发生以下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14B.苯酚不慎沾在皮肤上,应马上用NaOH溶液清洗C.当不慎在皮肤上沾上浓硫酸时,应立即用抹布擦拭,然后再用大量水冲洗D.误食氯化钡溶液,应立即服用大量硫酸铜溶液解毒【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使火势更加剧烈;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能够使用氢氧化钠洗涤,可以使用酒精洗涤;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D.氯化钡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但是生成氯化铜也属于重金属盐.【解答】解:A.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所以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可以使用砂子灭火,故A错误;B.苯酚沾在手上,由于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所以不能立即用NaOH溶液洗涤,可以使用酒精洗涤,故B错误;C.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再用水冲洗,再涂3%~5%NaHCO3溶液,故C正确;D.虽然氯化钡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但是生成氯化铜也属于重金属盐,也能使人中毒,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明确处理突发事故的方法,确保人身安全、降低国家财产损失. 5.一种新型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发电效率.现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向其中一极通入CO气体,另一极通入O2和CO2的混合气体,其总反应为2CO+O2═2C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入CO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2CO2+4e﹣═2CO32﹣C.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O+CO32﹣﹣2e﹣═2CO2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该燃料电池中,通入CO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O﹣4e﹣+2CO32﹣═4CO2,通入氧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解答】解:A、该燃料电池中通入CO的一极是负极,通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一极是正极,故A错误;B、通入CO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2e﹣+CO32﹣═2CO2,故B错误;C、通入CO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CO32﹣﹣2e﹣═2CO2,故C正确;D、通入氧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根据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规律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电极反应式的正确书写,为易错点. 146.2022年2月,我国政府就含有添加“苏丹红一号“色素的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发出警告,并全面清剿苏丹红.“苏丹红一号“结构简式如图.有关“苏丹红一号“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6H12N2OB.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C.能与氯化铁溶液作用使溶液呈紫色D.因苏丹红一号中含有酚羟基,故可被空气氧化产生醛基【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由结构可知分子式,分子中含N=N及酚﹣OH,结合不饱和键和酚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A.由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16H12N2O,故A正确;B.含酚﹣OH,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C.含酚﹣OH,能与氯化铁溶液作用使溶液呈紫色,故C正确;D.含酚﹣OH,可被空气氧化,但不能产物﹣CHO,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酚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7.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一定量NaOH稀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据,来推算一定量的稀H2SO4和NaOH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B.用沸点数据推测能否用蒸馏的方法将两种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大小D.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考点】反应热和焓变;氧化还原反应.【分析】A、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的概念进行判断;B、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反应速率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D、根据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比较得失电子难易.【解答】解:A、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所以可以用NaOH和HCl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推算一定量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故A正确;B、由于蒸馏是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故可以用沸点数据推测两种液体混合物用蒸馏方法分离开来的可能性,故B正确;C、反应速率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质的性质,故C错误;D、原子(或离子)半径越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原子(或离子)越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则离子的氧化性越弱,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了氧化性还原性大小判断、蒸馏操作、中和热以及反应速率等问题,本题难度不大,注意化学中的数据与物质的性质的关系,多积累.14 8.已知CsCl晶体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s+的核间距为acm,如图所示,则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A.B.C.D.【考点】晶胞的计算.【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利用均摊法确定该立方体中含有的离子,根据ρV=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该立方体中含1个氯离子,Cs+个数=8×=1,根据ρV=知,M=,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ρa3N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明确该立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个数是解本题的关键,根据摩尔质量与密度、体积和NA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二、非选择题:9.(15分)(2022秋•东城区校级月考)T℃时,在容积为1L甲和容积为2L乙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6molA和3molB,发生反应如下:3A(g)+bB(g)⇌3C(g)+2D(g),△H<0.4min后甲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mol/L,B的浓度为1.8mol/L;tmin后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B的浓度为0.8mol/L.根据题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 0.3mol/(L•min) ,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b= 1 .(2)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 大于 4mi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 乙容器的体积大于甲容器的体积,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就要长 .(3)T℃时,在另一个体积与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了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仍然为0.8mol/L,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则还需加入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3mol 、 2mol .(4)若要使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C 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甲容器的体积至2L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高温度C、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B气体.【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化学平衡计算.14【分析】(1)根据v=计算v(B);根据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b;(2)浓度越小,反应速率晕,到达平衡时间越长;(3)丙与乙为完全等效平衡,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满足n(A)=6mol、n(B)=3mol,据此计算;(4)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由于甲的容器体积小,则压强大,平衡向着逆向移动,甲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乙,且达到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浓度甲中大于乙中的.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甲容器的体积至2L,则此时甲和乙为完全等效平衡;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高温度,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向着逆向移动,甲中B浓度增大;C.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由于反应物A的浓度增大,则平衡向着正向移动,甲中B的浓度减小;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B气体,达到平衡时甲中B的浓度更大.【解答】解:(1)4min后甲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为1.8mol/L,B的起始浓度为3mol/L,故v(B)==0.3mol/(L•min),达到平衡时,△c(A)=6mol/L﹣2.4mol/L=3.6mol/L,△c(B)=3mol/L﹣1.8mol/L=1.2mol/L,故3:b=3.6:1.2,解得b=1,故答案为:0.3mol/(L•min);1;(2)甲容器的体积为1L,乙容器的体积为2L,乙容器的体积大于甲的,乙中浓度小则反应速率慢,到达平衡的时间长,所以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大于4min,故答案为:大于;乙容器的体积大于甲容器的体积,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就要长;(3)丙容器中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仍然为0.8mol/L,丙与乙为完全等效平衡,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满足n(A)=6mol、n(B)=3mol,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转化到左边可以得到3molA、1molB,故还需加入A的物质的量为6mol﹣3mol=3mol、需要加入B的物质的量为3mol﹣1mol=2mol,故答案为:3mol;2mol;(4)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由于甲的容器体积小,则压强大,平衡向着逆向移动,甲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乙,且达到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浓度甲中大于乙中的.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甲容器的体积至2L,则此时甲和乙为等效平衡,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故A正确;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高温度,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向着逆向移动,甲中B浓度增大,则无法满足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故B错误;C.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由于反应物A的浓度增大,则平衡向着正向移动,甲中B的浓度减小,可能实现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故C正确;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B气体,达到平衡时甲中B的浓度更大,无法满足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故D错误,故答案为:A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等效平衡等,难度中等,(3)中注意理解等效平衡规律.14 10.(16分)(2022秋•东城区校级月考)已知碳碳双键的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结构是不稳定的结构,A是一种直链一溴代物,1molA与2molH2反应生成1molG,F是环状化合物,环上有5个原子,其化学式为C4H6O2.请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回答问题:ABCDEF(1)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  ,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 HOCH2CH=CHCOONa .(2)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是 醛基、溴原子、碳碳双键 .(3)1molA与2molH2生成1molG的化学方程式是 BrCH2CH=CHCHO+2H2BrCH2CH2CH2CH2OH .(4)写出D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是一种直链一溴代物,能与银氨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则A含有醛基,B转化得到C,C酸化得到D,故D中含有羧基,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再浓硫酸作用下生成F,且F是环状化合物,环上有5个原子,其化学式为C4H6O2,F应属于酯类,故F为,1molA与2molH2反应生成1molG,故A分子好还含有1个碳碳双键,结合F的结构可知,A为BrCH2CH=CHCHO,故B为BrCH2CH=CHCOONH4,反应②中应是卤代烃的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的水解反应,故C为HOCH2CH=CHCOONa,则D为HOCH2CH=CHCOOH,E为BrCH2CH2CH2COOH,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为BrCH2CH2CH2CH2OH,据此解答.【解答】解:A是一种直链一溴代物,能与银氨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则A含有醛基,B转化得到C,C酸化得到D,故D中含有羧基,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再浓硫酸作用下生成F,且F是环状化合物,环上有5个原子,其化学式为C4H6O2,F应属于酯类,故F为,1molA与2molH2反应生成1molG,故A分子好还含有1个碳碳双键,结合F的结构可知,A为BrCH2CH=CHCHO,故B为BrCH2CH=CHCOONH4,反应②中应是卤代烃的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的水解反应,故C为HOCH2CH=CHCOONa,则D为HOCH2CH=CHCOOH,E为BrCH2CH2CH2COOH,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为BrCH2CH2CH2CH2OH,(1)由上述分析可知,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C为HOCH2CH=CHCOONa,故答案为:;HOCH2CH=CHCOONa;14(2)A为BrCH2CH=CHCHO,含有醛基、溴原子、碳碳双键,故答案为:醛基、溴原子、碳碳双键;(3)1molA与2mol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rCH2CH=CHCHO+2H2BrCH2CH2CH2CH2OH,故答案为:BrCH2CH=CHCHO+2H2BrCH2CH2CH2CH2OH;(4)D为HOCH2CH=CHCOOH,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综合分析确定F的结构是关键,再结合转化关系进行推断,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难度中等. 11.(17分)(2022秋•东城区校级月考)由白色和黑色固体组成的混合物A,可以发生如下框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1)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2Cl﹣+2H2OCl2↑+H2↑+2OH﹣ .(2)操作②的名称是 溶解、过滤 ,在操作②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漏斗、玻璃棒、烧杯 .(3)下列实验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G的发生装置是 b ;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G,可将气体通入c和d装置,c装置中存放的试剂是 饱和食盐水 ,d装置中存放的试剂是 浓硫酸 .14(4)气体G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必须将尾气进行处理,请写出实验室利用烧碱溶液吸收气体G的离子方程式: Cl2+2OH﹣=Cl﹣+ClO﹣+H2O ;下列e~i装置中,通常用来吸收气体G的装置是 e .(5)J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为了防止倒吸,下列e~i装置中,可用于吸收J的是 fgh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无机推断;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检验类实验.【分析】G为黄绿色气体,则G为Cl2,反应③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则D为MnO2,I为HCl,说明混合物A、B中含有MnO2,且含有Cl元素,则A为KClO3、MnO2的混合物,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则B为O2,C为MnO2、KCl的混合物,则E为KCl,电解KCl溶液生成KOH、Cl2、H2,故H为H2,I为KOH,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G为黄绿色气体,则G为Cl2,反应③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则D为MnO2,I为HCl,说明混合物A、B中含有MnO2,且含有Cl元素,则A为KClO3、MnO2的混合物,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则B为O2,C为MnO2、KCl的混合物,则E为KCl,电解KCl溶液生成KOH、Cl2、H2,故H为H2,I为KOH.(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Cl2↑+H2↑+2OH﹣,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Cl﹣+2H2OCl2↑+H2↑+2OH﹣;(2)C为MnO2、KCl的混合物,KCl溶于水,而MnO2不溶于水,可利用溶解、过滤方法进行分离,溶解、过滤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玻璃棒、烧杯,14故答案为:溶解、过滤;漏斗、玻璃棒、烧杯;(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是:b,由于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先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再用浓硫酸进行干燥,故答案为:b;饱和食盐水;浓硫酸;(4)实验室利用烧碱溶液吸收气体氯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下列e~i装置中,通常用导管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氯气,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e;(5)J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为了防止倒吸,装置中有倒扣的漏斗或肚容式结构,e、i装置不具有防倒吸的作用,而f、g、h具有防倒吸,故答案为:fgh.【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氯气的制备等,熟悉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以及中学常见气体制备,难度中等. 12.(12分)(2022秋•东城区校级月考)为了测定一置于空气中的某硫酸酸化的FeSO4溶液中Fe2+被氧化的程度,某同学准确量取pH=1(忽略Fe2+、Fe3+的水解)的FeSO4溶液200mL,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27.96g;再另取同样的FeSO4溶液200mL,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待沉淀全部变为红褐色后,过滤、洗涤并灼烧所得固体,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为8.00g(1)计算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并相应的填入下表:c(H+)c(SO42﹣)c(Fe2+、Fe3+)注:c(Fe2+、Fe3+)表示Fe2+和Fe3+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2)原溶液中Fe2+被氧化的百分率(被氧化的Fe2+物质的量占Fe2+和Fe3+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比) 20% .(3)当Fe2+部分被氧化时,推导c(Fe2+、Fe3+)与c(H+)、c(SO42﹣)的关系是 c(SO42﹣)﹣c(H+)>c(Fe2+、Fe3+)>c(SO42﹣)﹣c(H+)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依据溶液中PH计算氢离子浓度,生成沉淀为硫酸钡,得到硫酸根离子浓度,根据氧化铁计算物质的量结合铁元素守恒计算得到铁元素物质的量浓度;(2)依据电荷守恒:2C(Fe2+)+3C(Fe3+)+C(H+)=2C(SO42﹣),2C(Fe2+)+3C(Fe3+)=1.1mol/L;元素守恒c(Fe2+)、c(Fe3+)=0.5mol/L,列式计算铁离子占铁元素的百分比;(3)依据极值分析计算,电荷守恒分析,若全部为亚铁离子和铁离子分析计算取值范围【解答】解:(1)由pH=1得c(H+)=0.1mol/L,由SO42﹣+Ba2+=BaSO4↓得c(SO42﹣)==0.6mol/L,因为最终固体物质为Fe2O3,所以n(Fe2O3)==0.05mol据铁元素守恒得:14c(Fe2+、Fe3+)==0.5mol•L﹣1故答案为:0.1mol/L,0.6mol/L,0.5mol/L;(2)电荷守恒:2c(Fe2+)+3c(Fe3+)+c(H+)=2c(SO42﹣),2c(Fe2+)+3c(Fe3+)=1.1mol/L;c(Fe2+)+c(Fe3+)=0.5mol/Lc(Fe2+)=0.4mol/Lc(Fe3+)=0.1mol/LFeSO4溶液中Fe2+被氧化的百分率:,故答案为:20%;(3)若Fe2+没被氧化,c(Fe2+)=c(SO42﹣)﹣c(H+)若Fe2+全部被氧化,c(Fe2+)=c(SO42﹣)﹣c(H+)故当Fe2+部分被氧化时:c(SO42﹣)﹣c(H+)>c(Fe2+、Fe3+)>c(SO42﹣)﹣c(H+)答:当Fe2+部分被氧化时的离子浓度关系为:c(SO42﹣)﹣c(H+)>c(Fe2+、Fe3+)>c(SO42﹣)﹣c(H+).【点评】本题考查了讨论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讨论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31:07 页数:14
价格:¥3 大小:141.7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