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R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小丽每次放暑假都会去乡下的外婆家,和表弟一起到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欣赏田园风光。下列对她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②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③体验劳动的乐趣④满足好胜心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八年级(2)班的王尧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他每天上学、放学都是独来独往,双休日和假期也是宅在家里,从不出门。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他应该(  )A.首先搞好学习,长大以后再进行人际交往B.不加选择与所有人交朋友C.只与亲密的家人来往D.开放自我,积极参与社会生活3.下面的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散布传播网络谣言就会构成犯罪,要受刑事制裁②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防微杜渐③正确行使权利,传播网络正能量④遵守网络规则,理性参与网络生活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4.2018年8月21日,在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男子强行霸占女乘客的座位,不听列车工作人员的劝说协调,济南铁路公安处依法给予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22日晚,该男子发布视频向当事人和全国人民诚挚道歉。“高铁霸座男”的行为(  )A.是在依法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B.违反了法律,受到了刑罚的处罚C.缺乏规则意识,是一种违法行为D.不是民事侵权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5.目前,WiFi陷阱有两种:一是“设套”,主要是在宾馆、饭店、咖啡厅等公共场所搭建免费WiFi,记录用户在网上进行的所有操作;二是“进攻”,主要针对家庭WiFi,若WiFi密码过于简单,黑客破解WiFi,就可能对用户电脑进行远程控制。这警示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要(  )①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公开个人信息②拒绝使用WiFi,避免受到侵害③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正确使用互联网④开展清网行动,严厉制裁网络黑客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明知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等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要受到刑事处罚。面对网络谣言,公民要(  )①维护言论自由     ②自觉明辨是非③积极关注社会     ④不随意传播谣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政府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企业按照法律和行业规范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才能让社会经济保持健康的运行状态。这告诉我们(  )A.社会生活不需要规则B.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C.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自然形成的D.任何社会都有良好的秩序8.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微行为微点评①有有序停放共享单车遵遵守公共秩序②公公共汽车上主动为孕妇让座关关爱他人③向向有关部门反映学校周边黑网吧问题尊尊重社会公德④男生帮上台表演的女生搬乐器超超出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尺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女大学生小郭在应聘某烹饪学校职位时,多次因该校“限招男性”的招聘条件而被拒绝,随后她提起了诉讼。法院最终判决该校行为侵犯了小郭的平等就业权,应向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大学生小郭的行动表明(  )①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②诉讼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唯一正确途径③具有运用法律的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应积极依法维护自身平等权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0.快递员剐蹭轿车被扇耳光,保安劝离遛狗男子被打骨折……稍有冲突,就骂脏话、扇耳光、殴打人,“得理不饶人”“无理赖三分”,小事情往往诱发了大矛盾。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自己的利益被侵犯可以采取一切措施反击别人③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④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尊重,不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以下属于举止文明的是(  )①衣着整洁,注重礼仪②谈吐有节,守时守约③自以为是,孤芳自赏④道貌岸然,口是心非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之所以大力倡导契约精神,是因为(  )①契约精神是一种法治精神、道德精神②契约是关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③背信弃义、轻诺寡信是一种违法行为④树立契约意识是与人交往的立身之本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李某因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被公安机关拘留5日,罚款200元;谢某因殴打他人致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二者的行为分别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14.2019年3月20日,网民魏某涛在网络上恶意辱骂因抢救落水女子不幸牺牲的苏州消防员刘磊,引起网友强烈愤慨。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依法对魏某涛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④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5.1996年张扣扣的母亲被邻居王自新的儿子打死,2018年除夕中午,张扣扣持刀杀死了王自新及其两个儿子。张扣扣在自我辩护时称:我是为妈妈报仇。 2019年4月11日,陕西高院对张扣扣案二审裁定,维持汉中中院的死刑判决。上述案例说明(  )A.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B.张扣扣为母复仇,应当从轻处罚C.触犯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D.为母报仇属于正当防卫二、非选择题(16题12分,17题13分,18题10分,19题20分,共55分)16.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芸在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小芸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发现前面的观众在高谈阔论,无所顾忌,受到周围观众的指责。(1)小芸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情境二:生长在农村的小涛由于父母工作的调动,来到城区中学读书,和小芸一个班,但班里有几个同学看他来自农村就瞧不起他。(1)小芸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情境三:放学路上,小芸拾到一个装满现金和许多证件的钱包,她想:现在失主一定很着急……(1)小芸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漫画《互控》和《加油!加油!》。材料二: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材料三:包括中纪委监察网在内的许多政府机关网站,都设置了“一键通”窗口,公民可以通过“一键通”窗口参政议政,行使建议权、监督权。(1)材料一对你有何启示?(4分)(2)“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据此请你谈谈规则与自由的关系。(4分) (3)材料三体现了网络的什么作用?(5分)18.【法不可违】八年级的张强和李伟本是同学,张强个子大,身强体壮,经常欺负瘦弱的李伟,向李伟索要钱物,李伟不给就会遭到张强的打骂。终于,李伟忍无可忍,于某日晚餐后,以请张强吃东西为由将他约到校外。两人见面后,李伟趁张强不备,用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刀向张强连刺数刀后逃走。结果,张强倒在血泊中,后被路人发现送到医院,却因伤势太重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将李伟抓获归案。(1)李伟刺死张强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1分)请结合犯罪的三个特征写出你的判断理由。(3分)(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3分)(3)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分) 19.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为加强诚信教育,某学校决定举办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1)如果办一期“诚信最好”的主题板报,请你说说为什么要讲诚信。(8分)(2)学校开展了有关诚信的调查,调查结束后,你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请你列出几种校园不诚信行为。(4分)(3)针对调查中发现的种种不诚信行为,你们准备以“你我携手共建诚信校园”为主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8分)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一、1.A 2.D 3.A 点拨:分析漫画可知,传播网络谣言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警示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要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②③④均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①散布网络谣言的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本题应选A。 4.C5.C 点拨:在网络时代,拒绝使用WiFi的做法不符合实际,②是错误的;作为青少年,我们没有开展清网行动,严厉制裁网络黑客的权利,④是错误的;①③的做法符合题意,故选C。6.D 7.B 8.A9.B 点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①是错误的;诉讼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②是错误的;③④的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10.D11.A 点拨:自以为是、口是心非等都是不好的品质,③④是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而衣着整洁、守时守约等是文明的举止,故选A。12.B 点拨:之所以大力倡导契约精神,是因为契约精神是一种法治精神、道德精神的体现;树立契约意识是与人交往的立身之本,践约守信,有利于社会和谐,①④符合题意。②与题干不符。③错误,背信弃义、轻诺寡信也可能是不道德的行为,故选B。 13.C  14.C 点拨:网民魏某涛在网络上恶意辱骂英雄烈士,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没有依法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受到了相应的处罚,①④是正确的;青少年没有立法权,也没有执法权,②③是错误的,应排除。本题应选C。 15.C二、16.情境一:(1)主动劝阻他们不要这样做,要保持安静。(2)在公共场合高谈阔论,无所顾忌,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情境二:(1)劝阻他们不要这样做,应关爱同学。(2)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受到尊重的需要。不能以家境条件等歧视他人,要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情境三:(1)等待失主或把钱包交给警察。(2)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17.(1)不能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做网络的主人;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2)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上网时同样要遵守规则,不能随心所欲。(3)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18.(1)犯罪行为。因为李伟导致张强死亡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三个特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2)①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②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3)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19.(1)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2)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失约、抄袭作业等。(3)①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培养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好习惯。②积极参与学校构建诚信校园的活动,增强诚信观念。③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自觉从小事做起,如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作业、答应的事要做到等。④对于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敢于指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1-12-04 15:58:19 页数:12
价格:¥3 大小:262.50 KB
文章作者:180****6173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