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22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专题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为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②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独立开展政治斗争的新阶段,工人运动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一同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④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其理论来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2022年最后两周里,一年来波澜不兴的国际原油市场开始骚动。原油价格突破90美元后就再没有回头,原油指数一路飘红。国际石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全球石油需求增加 ②炼油能力不足 ③生产石油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④石油的使用价值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B.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D.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创立的4.某企业通过采用新技术,实现效益的超常规增长。因为通过采用新技术能够(  )A.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C.使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5.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  )①消费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商品的价值 ②生产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 ③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支付了商品的价值 ④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某工商银行发放工业贷款4000万元,平均年利率为6%;全年吸收存款3000万元,平均年利率为4%。全年支付给职工工资30万元。该银行在该年度获得的利润是(  )A.80万元B.90万元C.100万元D.120万元7.对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认识正确的是(  )A.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消耗人类劳动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C.是商品,因为它消耗了人类劳动D.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8.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9.“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表明(  )①相同商品只能卖同样的价钱 ②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③商品交换和商品价格反映的总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平等关系 ④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市场价格由价值决定7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10.关于剩余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②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创造了剩余价值 ③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了剩余价值 ④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如果布鞋厂老板比特加强管理,同时市场上对鞋的需求量上升,比特制鞋厂的产品就会出现供销两旺的状况。这时,比特发现它的资本周转速度大大加快,他获得的剩余价值也更多了。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①生产周期的长短 ②货币流通的速度 ③企业内部管理状况 ④市场供求状况 ⑤生产资本的构成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12.某企业的产业工人所受的剥削可能来自(  )①产业资本家 ②商业资本家 ③借贷资本家 ④银行资本家 ⑤农业资本家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13.产业资本的循环是(  )A.购买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B.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C.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购买过程的统一14.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房产、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的资本都属于固定资本 ②不变资本都属于固定资本 ③可变资本属于流动资本④流动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地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5.按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是(  )①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②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③利润是剩余价值的本质 ④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6.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的现象。这表明(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17.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与交换价值互为内容和形式18.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就是要(  )①利用价格杠杆,调节供求,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经济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②不断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③坚持市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④鼓励公平竞争,反对垄断行为、地方保护主义及各种不正当竞争7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9.“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说明了(  )A.货币的本质B.货币的基本职能C.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实际上是一回事D.只有货币才能充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20.甲经过数十年的学习、钻研和实践成了火箭的成功制造者;而乙未经过专门学习、训练,成了植树工人。则甲和乙的劳动(  )①甲是复杂劳动,乙是简单劳动 ②甲是简单劳动,乙是复杂劳动 ③同等时间内,甲乙创造的价值一样多 ④同等时间内,甲创造的价值比乙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21.价值能转移到产品中去的是固定资本的(  )A.精神磨损B.无形磨损C.由于使用而引起的有形磨损D.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无形磨损22.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停留在(  )A.购买阶段B.流通阶段C.售卖阶段D.生产阶段23.正确反映全部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概念是(  )A.利润率B.剩余价值率C.平均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24.马克思曾经引用过这样一句话:“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甘冒绞首的危险。”资本家为了利润甘冒绞首的危险,这是由________决定的(  )A.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B.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C.生产资料公有制D.价值规律25.马克思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分析,并没有停留于经济现象分析,而是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因此,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  )A.激化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材料一 马克思说:“也许会有人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那么一个人越懒或越笨,他生产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完成这个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多。然而,这样推论将是一个可悲的错误。”材料二 “生产一个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随着所用劳动的生产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劳动的生产率越高,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多;劳动的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产品也越少。”(1)根据材料一,回答马克思为什么说“这样推论将是一个可悲的错误”。(10分)7(2)根据材料二,说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是什么关系。(8分)27.自主创新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国有企业普遍把技术进步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中央工业企业全部建立起国家级的研发机构。正因为如此,国有企业运行质量不断改善,企业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1)国有企业为什么把技术进步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2分)(2)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什么作用?(6分)728.材料一 在春节前后,樱桃每斤五六十元,而在四五月份每斤三四元。蔬菜也一样,大棚里生产的反季节蔬莱价格要比田里种的时令蔬菜的价格高很多。材料二 在市场上,各类商品的价格虽然有涨有落,但是青菜再贵也很难超过鲍鱼。请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现象。(14分)【答案解析】1.A [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不符合题意,①②③正确。]2.A [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价值和供求,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是需求增加,供给不足,故选A。]3.A [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A项错误。]4.C [个别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其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无关,故选C。]5.D [本题考查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得到商品的价值,而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取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者为了获取商品的价值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消费者为了获取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放弃相当于商品价值的等价物。]6.B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4000×6%-3000×4%-30=90(万元)。]7.D [收购废品的过程,也是交换的过程,故选D。]8.C 9.C10.C [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了剩余价值,故②说法错误。]11.C [货币流通的速度不影响资本的周转速度,故选C。]12.A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未必全部归其所在企业的资本家所有,它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银行资本家之间分割,故选A。]13.B [资本循环的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答案选B。]714.C [只要掌握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概念,便很容易选出C项。]15.C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被称为利润,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②④说法正确;①③观点错误。]16.A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便不能被消费者接受,因而不能形成价值。假冒伪劣产品使用价值不能让人满意,因此在价值实现上也必然遇到困难。]17.A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而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18.A [①②③实际上是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三个作用,④则是价值规律的应有之义,因为要坚持等价交换原则,就必须保护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19.B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货币的其他职能是这两种职能的派生,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题干中并没有说明,A项错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当然不会是一回事,C项错误;实际上,在货币出现以前,一般等价物也能充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D项错误。]20.B21.C [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或物质磨损是其在物质形态上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所受的磨损。固定资本的价值按每次生产使用过程中损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无形磨损也叫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有效使用期内同物质磨损无关的贬值。]22.C [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停留在售卖阶段,销售商品,收回预付资本,实现剩余价值。流通过程包括购买阶段和售卖阶段,而在购买阶段,产业资本采取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23.A [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表明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平均利润率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表明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年剩余价值率是指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24.A [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5.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不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故A项错误;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故C项错误;D项不能用“直接”表述。故选B项。]26.(1)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一个人越懒或越笨,为完成这个商品所需要的个别劳动时间越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生产的商品相对成本就越高,或者卖不出去,他的劳动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将导致他亏本甚至破产。(2)材料二说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多,由于劳动总量不变,包含在单位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少;相反,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少,在劳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越大。解析 此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第(2)问考查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727.(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有企业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并且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就是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表现,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会千方百计地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国有企业把技术进步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2)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情况相反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它们之间的竞争过程,也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是竞争过程中优胜劣汰的体现。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价值规律作用的理解。本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设计两问,第(1)问考查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第(2)问考查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28.(1)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同样的樱桃和蔬菜在不同的时期价格不同,这是供求影响价格的表现,也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当然,反季节的樱桃和蔬菜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了较多的人类劳动,成本肯定也要高一些,根据价值规律的作用,其价格也必然会高一些。(2)至于青菜的价格再高也超不过鲍鱼,是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格总是以价值为轴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两种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差很大,价格再有波动,也不会超过这种差距。解析 本题考查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季节价格是不同的,也说明了不同的商品之间的价格是不同的。因此,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价格的原理进行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大致有价值、供求、货币本身的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政策因素以及消费心理等,回答一般的价格问题,一般至少要考虑两个角度即根本影响因素价值和重要影响因素供求。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3:51:43 页数:7
价格:¥3 大小:19.6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