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化探究2023高考地理总复习8.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练习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8.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题组一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014年高考重庆文综卷)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1~2题。1.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化率提高C.土壤质量下降D.粮食单产提高2.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解析:第1题,人均耕地=耕地面积/人口数量。材料中提到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但人均耕地增加,说明乌克兰的人口数量减少,故A项正确;城市化率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人均耕地无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有关,而与土壤质量及粮食单产关系不大,C、D两项错误。第2题,人均耕地增加,即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扩大,所以人均粮食产量会增加,A项正确;乌克兰被称为“欧洲粮仓”,粮食大量出口,C项错误;农业生产投入、亩均农业产值与人均耕地面积无直接联系,B、D两项错误。答案:1.A 2.A3.(2013年高考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1)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2)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n解析:第(1)题,贺兰山至黄河可分为山区、山麓、平原及河湖地区,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银川平原发展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有特殊的区位因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案:(1)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题组二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题。4.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解析:此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多,光照少,优质草场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答案:D课时作业一、选择题下图示意1978~2004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与水稻产量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n1.该地区粮食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的提高B.耕地面积的扩大C.市场需求的变化D.交通条件的改善2.黑龙江垦区粮食结构变化最可能导致该地区(  )A.土地盐渍化B.温室效应C.土地沙漠化D.水资源短缺解析:第1题,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的生产类型和规模。第2题,图示粮食结构变化主要是水稻产量增加,说明水稻种植面积增大。水稻生产需水量大,可能导致该地区水资源的短缺,D项正确。土地盐渍化发生在干旱地区,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灌溉造成,故A项错误。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不会导致温室效应,B项错误。水稻产区用水量大,土地水分含量高,不会出现沙漠化,C项错误。答案:1.C 2.D(2015年兰州一中期中考试)下表所列数据为某四个国家季风水田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据此回答3~4题。国家种植面积/万公顷单产量/(吨/公顷)总产量/万吨甲44002.149416.00乙29504.2312478.50丙10361.801864.80丁1684.36732.483.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日本、印度、中国、泰国B.印度、中国、泰国、日本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泰国、日本、中国、印度4.以下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地块狭小,所以生产国的机械化水平都很低,水利工程投资较大B.虽然精耕细作,单产较高,但因为人口压力大,仍属于粗放农业C.主要以家庭农场为单位进行生产,规模较小,商品率较低D.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较好、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解析:第3题,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种植面积最广的是国土面积广大的中国和印度,单产最高的是亚洲农业最发达的日本。第4题,季风水田农业特点有: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以自给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但日本机械化水平高);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答案:3.B 4.D读某农作物在甲、乙两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n5.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图示农业区属于(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6.影响图示农业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交通便利,城市众多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解析:第5题,图示为我国东北和俄罗斯、乌克兰的小麦商品谷地农业区。第6题,图示农业区以肥沃的黑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地广人稀,商品率高。答案:5.B 6.B(2015年临沂四中期中考试)近年来,中阿农牧业贸易与合作一直保持良好态势,中国是阿根廷最大的牛肉、乳制品等农产品出口市场,阿根廷是中国第三大农业产品供应国。据此回答7~8题。7.下列有关阿根廷畜牧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半干旱区,不适宜农耕B.机械化水平低C.交通便捷D.商品率低8.阿根廷畜牧业的下列做法,值得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地区借鉴的是(  )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B.修建铁路,改善交通C.拓展海外市场D.改良品种,扩大规模解析:\n第7题,阿根廷是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地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草类繁茂,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靠近海洋,海运便捷,牛肉大量销往海外。第8题,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地区是内蒙古牧区,就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说,可以借鉴的是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等做法。答案:7.C 8.A读下图,完成9~10题。9.图中A地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10.图中粗放牧牛带的牛肉不仅销往该国沿海城市,而且远销到欧洲,这主要得益于(  )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②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③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发明 ④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9题,图中A地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其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第10题,海上冷冻船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扩大了牛肉的销售范围。答案:9.B 10.D(2015年怀化一模)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图甲为新西兰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图乙为该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11~12题。11.图甲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乳牛大量繁殖B.气温偏低C.鲜草供应偏多D.降水偏少12.一般而言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  )\nA.地形的种类B.市场的距离C.雨量的多少D.奶牛的数量解析:第11题,从两图对应月份牧草成长与气温、降水关系中可以看出,牧草成长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图甲显示7~10月份,牧草需求量大于牧草成长,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相应月份降水较多而气温相对较低,故主要原因是气温偏低。第12题,牛奶不易储存,要接近市场布局,而其他乳制品相对便于运输和储存,可以较远距离运输。该地距离市场较远,导致该地外销产品主要是其他乳制品。答案:11.B 12.B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 智利葡萄栽培起始于1518年,至1850年已有70多个葡萄品种。能出产品质极佳且拥有本土风格的葡萄酒,价格不贵。材料二 智利的葡萄有13个种植区,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区,如图甲所示为该国最主要的八大葡萄产区。图乙为其中的一个产区,I区、Ⅱ区为波状起伏海岸山脉中的两山谷,图丙为该产区内沿南纬28°的夏季日较差分布线。材料三 席卷全球的经济萧条,蔓延到实体经济,从欧洲到澳洲,从北美到南美,葡萄酒行业也陷入困境。图丁中A、B、C、D为新西兰的葡萄产区。(1)据材料分析比较智利的葡萄比新西兰品质优良、种类多样的原因。(2)据材料评价图乙产区两山谷种植葡萄的水源条件。(3)据图分析新西兰的葡萄产区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解析:\n第(1)题,水果品质一般从光照和气温日较差角度分析,种类多少一般从热量(纬度)角度分析。第(2)题,图乙显示两区域有发源于山地的河流流经,同时由于离海岸近而河流短小、径流量较小。第(3)题,图丁中四个葡萄产区都位于该国东部,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以看出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岸潮湿而日照少、昼夜温差小,不利于葡萄生长,而东岸处于西风的背风坡,光照较强,利于葡萄生长。答案:(1)智利葡萄主要产自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晴天多,光照足,气温日较差大。所以葡萄品质优良。智利纬度跨度大,热量南北差异大,地形复杂,所以品种多样。(2)有利: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汇成河流交汇在河谷。不利:径流量小。(3)岛屿东侧。该国终年受西风影响,西侧降水多,光照少,日较差小。14.(2015年开封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烤烟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低于10℃或高于35℃都不利于其生长。在我国,烤烟一般3、4月为育苗期,5~8月为生长期。云南省是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材料二 下面为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省区分布图和烤烟适宜生长土壤比重构成图。(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土壤和气候两方面说出烤烟适宜的种植环境。(2)描述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主要变化特点。(3)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该省大面积缩减烤烟种植面积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烤烟适宜生长土壤比重构成图可看出,烤烟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从材料一可知烤烟生长的气候条件。第(2)题,结合图中信息,从全国和各省角度描述即可。第(3)题,可从可持续发展、与其他产区比较,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角度分析。答案:(1)最适宜生长的土壤以酸性、微酸性土壤为主,育苗期气温不能低于10℃,生长期水热需求多。(2)全国种植面积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传统种植大省中的云南、四川、湖南等省,面积有所增加;云南增长最快;河南、贵州、黑龙江等省种植面积明显减少;小规模种植省区除福建省外,面积均有所减少。(3)吸烟有害健康,减少烤烟种植面积可以减少烤烟带来的危害;与优质云烟相比,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该省纬度位置较高,低温冻害频率大,对烤烟(初期)生长不利;通过结构调整,可进一步加强粮食、大豆等农业专业生产,扩大药材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00:13 页数:7
价格:¥3 大小:1.13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