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版高考地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闯关检测.DOC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单元·闯关检测题组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4北京101中学检测,3)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2.(2014北京101中学检测,5)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航天局长论坛于2013年9月24日上午9时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马兴瑞在论坛中介绍,今年年底我国将发射嫦娥三号卫星,实现月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后续将实施月面采样返回。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2014甘肃兰州一中期中,2)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后,在其上观测到的月球昼夜交替周期将(  )A.变短B.变长C.不变D.先变长、后变短4.(2014甘肃兰州一中期中,3)如果选择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人造天体,以下叙述中,最可能的是(  )A.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大气能见度高B.海南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C.海南岛四周环海,有利于人造天体的安全返回着陆D.海南海运便利,有利于通过轮船运输大型火箭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下题。5.(2014四川文综,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n6.(2014浙江五校二模,11)下图为杭州(30°N)某住宅小区顶楼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内获得太阳辐射量的统计简图,集热板与楼房平顶的交角为45°,则图中H代表的日期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7.2013年2月中旬,普查专家飞往乌鲁木齐(44°N,88°E)做前期调研,于北京时间12:50抵达。读“乌鲁木齐不同日期太阳升落路线、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时间示意图”,专家抵达乌鲁木齐时当地太阳高度情况大约为(  )A.①B.②C.③D.④  下图示意某项地理要素(Y)随时间(X)的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题。8.若上图中X轴表示日期,Y轴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a=23°26'N,b=0°,则从c日期到d日期过程中(  )A.莫斯科昼长逐渐变短B.极昼极夜范围将缩小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D.厦门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读图完成下面三题。9.(2012福建文综,10)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10.(2012福建文综,11)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nA.66°N,110°EB.67°N,110°EC.66°N,130°ED.67°N,130°E11.(2012福建文综,12)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4山东日照联考,2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及A位置放大图(乙)”,回答下列问题。(26分)(1)依据甲图,说出12月24日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及速度特点。(6分)(2)说明乙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及判定依据。(6分)(3)乙图所示,晨线是弧    (PM、MN);Q点的日落时间是地方时    时,北京时间为    时。一天中,PQ两点处于同一日期有    小时。(8分) (4)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绘制出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6分)13.(2014河北唐山12月调考,51)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甲图\n乙图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1)甲图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昼夜长短年内变化最大的是    ,四季最分明的是    ,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 (2)乙图中,A、B两条线反映的昼长变化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A    ,B    。 (3)简述12月22日之前①地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趋势。(4)简述乙图中,在A曲线上的E~F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趋势。(5)下图已绘出某地区某日上午10时的杆影示意图,请在图中绘出当日14时的杆影示意图。一、选择题1.D 本题考查空间定位能力,读图分析判断能力。由经纬网及省区界线来分析,正相关最大值为0.25,位于图中东北部,安徽江苏交界附近,D项正确。2.B 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与梅雨强度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因此江淮地区梅雨有可能强度增大,也可能减小;高能带电粒子对无线电信号有干扰;极昼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耀斑往往与其相伴出现,强度增强;因此选择B项。3.A 本题考查月球的运动特征。嫦娥卫星绕月球的方向与月球运动的方向一致,在其上观察昼夜交替周期,相当于月球运动速度加快,因此选择A项。4.D 本题考查海南的自然环境特征及航天基地的选建条件。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云量多,能见度差;航天基地及卫星发射过程中要有安全保护,大量游客前来旅游对安全影响大;海南岛四周环海,对人造天体返回不利,而海洋运输方便,适合大型火箭的运输,因此D项正确。5.A 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嫦娥三号发射时,北京时间为12月2日1时30分(东八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为0时区区时,比东八区区时晚8小时,计算得出A项正确。6.D 依题意,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的交角等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与45°之和,而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的交角等于90°时太阳辐射量最强,此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经计算此时太阳直射15°S,而太阳直射15°S有两次机会,故图中两个高峰值对应的就是直射15°S时情况,据此,可推算出H代表的日期是冬至日。7.A 9月21日与3月21日太阳运行情况大致相同,故图中①②所在太阳运行情况与2月中旬相吻合;依据乌鲁木齐经度可知,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2小时左右,即北京时间12:50时,该地地方时是10:50左右,还不到正午,故此时太阳高度情况与①一致。\n8.D 依题意,从c日期到d日期,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北移至北回归线,则厦门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正午日影必然变短。9.D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及世界地理知识。根据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km可知MN两地相差23°,故M地纬度是67°N;AM为昏线可以判断67°N及其以北是极夜,为北半球冬季。A项出现在北半球秋季,B项出现在北半球春季,C项出现在南半球冬季即北半球夏季,D项出现在北半球冬季,故D项正确。10.B 本题主要考查地方时的计算。根据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km知M点纬度为90°-2553/111=67°;日影最短为地方时12:00,根据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知M地时间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相差40分钟,可知经度相差10°,北京时间较早,故位于M地东边,因此M地经度为110°E,因此B项正确。11.D 本题考查的是太阳高度和影子朝向。由材料知M地纬度为67°N;夏至日0时物影朝南,故A项错误;5月1日日出东北,物影朝向西南,故B项错误;10月1日正午该地物影朝向正北,C项错误;秋分日地方时12时北半球物影朝正北,故D项正确。二、综合题12.答案 (1)CD之间,越来越快。(2)逆时针,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3)PM 21 20 21(4)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图像的能力,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从甲图可以看出,公转方向是逆时针,应该是在北极点的高空观察,图乙的极点是北极点,面向太阳的一侧是白昼,所以北极点到北极圈有极昼现象,那么A代表的是6月22日,C是12月22日,因此12月24日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在CD之间。地球公转是在1月初速度达到最快,12月24日时还未达到最快,应该是越来越快。(2)结合第(1)问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乙图所示的极点是北极点,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n(3)图乙的极点是北极点,面向太阳的一侧是白昼,所以北极点到北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自转方向是逆时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跨过PM线由黑夜进入白昼,为晨线。P点为赤道日出时间6:00,Q的日出时间是3:00,由此可以推出日落是21:00.Q位于135°W,对应的北京时间是20:00。PQ之间没有跨越180°,关于日期的变更我们只需要考虑另外一条日界线(0点所在经线)。PQ相差45°,P点在东,“东早西晚”,P的地方时早,即P早3小时进入新的一天,此时PQ不在同一个日期,当3小时后Q也越过0点所在经线,二者又同在一个日期。所以PQ处于同一日期有21小时。(4)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据此绘制出折线。13.答案 (1)② ④ ① ④①③②(2)④ ②(3)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4)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然后又由慢变快(5)略(方向东北;长度圆圈上,与10时等长,且以北对称。)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图能力,地球运动特征,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由二分日和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来判断四地纬度,进而判断自转线速度,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四季变化等。(2)昼长变化,A地夏至日昼长为零,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也为零,对应甲图④地。B地昼长全年为12小时,应为赤道,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对应②地。(3)①地为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12月22日之前,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4)EF时段,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时间是6.22~9.23日,公转速度7月初最慢,由此可判断出公转速度变化。(5)10时和14时,太阳方位以正南对称,高度一致,由此画出杆影方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9:21 页数:6
价格:¥3 大小:412.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