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菏泽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2022.3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学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因为建筑和文学在美学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还因为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场景和空间。在中国文学中。建筑是文学家抒发感情的载体,历史上有无数脍炙人口的描写亭台楼阁的诗文和辞赋。古人在建造建筑的同时,也建起了建筑文学宝库。历代文学都留下了许多生动地描写建筑的篇章,有关古建筑的文献有诗词、曲赋、游记、题记等。这些文学作品无论是在文学的体裁、题材、手法或是风格和意境上,都丰富多彩,不仅在艺术水平上,而且在建筑论述上也有很大的成就。《诗经》有许多关于建筑的篇章,《诗·小雅》有一篇歌颂周王宫室落成的诗《斯干》.诗中写道∶"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晕斯飞,君子攸跻。"意思是说宫室建筑的势态好像人抬起脚跟望远那样高峻,又有的像箭羽那样周正挺括,屋顶四角如飞鸟展翅,像鸟那样飞翔。这些描写已成为人们认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形式的原型。有许多可以列入建筑专业文献的文学作品,但凡楼堂、宫室、馆阁、亭台等建筑完工,多有碑铭、题记、诗词或辞赋记载,后代的文人墨客赞颂或追思的作品也会流传下来。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散文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都是千古绝唱。北京人民大会堂大报告厅顶棚的设计就受到《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启发。《红楼梦》可以称之为"建筑文学",一种根据建筑演绎的文学,而同时也呈现了一种"文学建筑",文学生成的建筑。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描述,激起了多少文人墨客和建筑师的遐想,他们努力从书中去寻找被历史淹没了的建筑,并试图去重建作者虚构的"大观园"。《红楼梦》塑造了一个综合了南方和北方园林与建筑特点的大观园,用文学艺术语言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论、园林艺术、造园手法等。小说《红楼梦》将建筑融入文学作品之中,描写建筑空间的变化,书中涉及的建筑及景物有82处,建筑及建筑空间、构件、家具等共155种,门30余种。(摘编自《文汇报·这部浪漫小说启发了凡尔赛宫的园林设计》郑时龄有删改)材料二∶余志成(《文学报》记者)∶人类能够流传千百年的智慧之花,应该非文学与建筑莫属了!但要系统探究起来,似乎又很不简单。那么,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建筑?文学与建筑的内在联系又表现在哪里?赵丽宏(著名作家)∶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智慧高度的两个标识∶一是文学,二是建筑。文学展现了一个时期或几代人的生活与内心情感;而建筑则是一门综合艺术,其精美能成为时代的里程碑。文学和建筑,是人类的智慧之花。余志成∶赵老师,记得你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我向往的城市之美》,你认为的魅力城市其建筑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 赵丽宏∶那是一个秋天的黄昏,我骑着自行车,沿复兴中路由东往西。无意中抬头远望,视野中出现的美妙景象使我吃了一惊。一轮已经失去耀眼光芒的落日,像一个巨大的火球,喷射着暗红色的光焰,静静地悬挂在天地之间。天空是蓝灰色的,有几缕金色的云霞飘浮在落日周围。使我吃惊的美妙,是落日下的城市轮廓。建筑犹如层叠的山峦,犹如起伏的波澜,让人产生遐想。我想,一个有魅力的城市,最好是依山傍水。依山,自然是靠山而建,城在山里,山在城里,街道盘旋起伏,房屋层层相叠,入夜之后,城市的灯火和天上的星月交融为一体。傍水,当然是指江海湖泊与城市为伴。水是生命的源头,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城市如果建在海边,那是得天独厚,大连、青岛、烟台和威海这样的城市,沐浴在海风中,视野开阔。景色清朗。楼房建筑,是城市的主体。一个城市是不是有魅力,和城市的建筑有没有自己的风格大有关系。上海曾经被世人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这和上海的独特的历史有关,上海是中国最早大规模向世界开放的城市,人类创造的各式各样的文化都涌进了这个城市。其中最显眼、最持久的便是建筑。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上海的建筑风格,我想,大概只能用"千姿百态"来形容。外滩那些欧式建筑,向世人展示的是西方人的智慧和文明,是殖民时代的纪念,尽管它们所代表的岁月是中国人的耻辱,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它们在建筑艺术上的成功。这些用石头垒起的楼房,是那个时代智慧和才华的结晶。直到今天,它们依然是上海的标志。我认为,一幢成功的建筑物,往往汇集综合了各种艺术手段,建筑如同岁月的纪念碑,一个时代的建筑中,镌刻着那个时代的烙印,沉积着那个时代的情感,也汇集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眼光和趣味。建筑又如同时代的接力棒,我们可以从城市建筑风格的演变中,探知文化眼光、社会习俗和经济水平的进展变迁。(摘编自《文学报·文学与建筑的城市智慧》有删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古代的诗词、曲赋、游记、题记中都有关于古建筑的佳作,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建筑论述的角度考量,都成就很高。B.《红楼梦》是在大观园、荣国府、宁国府等建筑基础上演绎而成的文学,它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论以文学艺术语言传达出来。C.依山傍水是一个城市具有魅力的先天优势,而城市的主体——楼房建筑,有没有独特的风格也是衡量城市有没有魅力的重要元素。D.赵丽宏认为上海建筑风格是"千姿百态"的,外滩的建筑虽然让人想到殖民时代耻辱的岁月,但作为建筑艺术,我们必须承认它的成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斯干》一诗,歌颂了周王宫室的落成,较全面地反映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充分体现了文学与建筑的密切关系。B.《阿房宫赋》是唐代杜牧描述古代建筑阿房宫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是因为它兼有文学价值和建筑专业文献价值。C.成功的建筑往往综合了多种艺术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们从城市的建筑风格演变中,可以感知社会习俗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变化。D.采访者结合赵丽宏的作品进行提问,这样不仅能让被采访者有一定的熟悉感,而且也使其回答得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更加深刻。3.材料一中说∶"但凡楼堂、宫室、馆阁、亭台等建筑完工,多有碑铭、题记、诗词或辞赋 记载。"《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这样描写"稻香村"∶"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下列选项中,诗句所描绘的对象和这一建筑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B.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C.一畦春非绿,十里稻花香。D.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4.当被问及"魅力城市其建筑应该具有哪些特点"时,赵丽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详细描述了一个秋日黄昏的情景。这样回答有什么好处?(4分) 5.赵丽宏创作《我向往的城市之美》,在某些方面体现出文学与建筑的内在联系,请联系材料一中相关论述,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沙堆里的城隍梁衡2021年9月,我到陕北采风,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全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在榆林一带被当地人轻松地叫作"边墙",听起来就像两户人家之间的一堵短墙。沿长城的县都被冠以"边"字∶靖边、安边、定边。远在天边有人家,墙里墙外胡汉两大家。边墙战时为军事工程,平时为通商口岸,类似现在的海关。亦军亦民,忽战忽和,千百年来恩恩怨怨,可谓一道奇异的风景。为适应这种状况,明代沿榆林一线的边墙修了36个堡子,既是藏兵御敌的工事,又是开关互市的场子。慢慢地,堡子里聚集了人口,变成了一个小城镇,于是要请一尊神来主事,最实用的神就是城隍。现在正挖掘的这个堡子名"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周长不到两公里,里面也设了个城隍。随着历史的变迁,整个堡子渐为风沙所埋,现沙面上已固化为耕地、草坡、灌木林,间有大树,城隍爷就埋在下面。一般古墓、古城的挖掘是平地挖坑,考古人员要十分小心地沿台阶层层下探。遇有重要处为防踏毁文物,还要搭吊板俯身悬空作业。这次只需将沙堆层层剥开,就渐渐露出了庙墙、院落、廊房、殿宇,就像意大利从火山灰中挖出了一个庞贝古城。我们从容地迈步进院,穿堂入室。最可看的是北边的正殿,城隍爷端坐高台之上,文人而一身戎装,双耳垂肩,白脸红唇,身威而面慈。他宽袍大袖,右手握拳支膝,左手微张成接物状,目视前方。廊下的武士则高鼻深目,昂然挺身,一看就是个胡人,作狰狞状以驱恶鬼。这些塑像,或坐或立,并没有全部露出沙外,考古人员只是大概地清扫出他们的轮廓,为防风化正准备以塑料蒙面处理。我们正赶上将蒙未蒙之时,难得一见的佛光乍现的这一刻。 凡神都是人造的,因此习惯上总要拿一个现实的人来做躯壳,就像写小说要有个原型。比如关公被推举来作财神,秦琼、尉迟恭被选来作门神。至于城隍的替身,并无统一规定,由当地百姓自己选举产生,一般都是品学兼优、政绩卓著、可以信赖的人物。比如杭州城隍就是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其天地正气足以保民永远平安。那么,这座长城脚下的明代小城堡,该选谁来任城隍呢?这一线史上最出名的人物要数范仲淹。北宋与长城外的西夏长年对峙,屡遭败绩,守边武将已畏敌如虎,皇帝就把文臣范仲淹派去带兵。范保家卫国真是赤子忠心,他带着自己16岁的长子,亲自上阵,一夜之间筑起了一座土城。又大刀阔斧地改革兵役制度,重用本土将领,连打了几个胜仗,终于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宋仁宗说,有范仲淹在前线,我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范长年在这里风餐露宿,枕戈待旦,有他那首著名的《渔家傲》为证∶"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他彻底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至今还坐在这个小庙里。我仔细端详眼前的这尊城隍。他方脸圆腮,一个冬瓜式的面型,还真像史上留下的范公画像。我仔细研读出土的碑文,"设官,以治于治之所及;设神,以治于治之所不及。生上天为民虑者深且切也!""治之所及"是什么呢?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现实的方方面面。"治之所不及"是什么呢?就是各人心中所想,他们的世界观。这才是一片无边的天地。一股巨大的潜在力量。一念之善,春风化雨;一念之恶,翻江倒海。所以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总是让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而在古代中国,遍布于城乡的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你不能不说这是古人的伟大发明,且能寓教于美,托人塑形,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于民,流传于后。你看那些泥塑人物多么生动,600年仍衣带如水,神清目明。城隍不只是劝人行善,还导人审美,亦是一尊美神。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个周长两公里的堡子只是小小的一个点,但它是长城、塞外、沙漠的交集,代表着一种地貌,一种气候,一段自然生态的轮回。你只要看看脚下被深埋着的这一座城、一座庙、一个神,就知道这里曾经是怎样的沙尘肆虐。当地传统说书中有一个代表作《刮大风》∶"风婆娘娘放出一股风,刮得天昏地暗怕死个人。刮得那个大山没顶顶,刮得那个小山平又平。千年的大树连根拔,万年的顽石乱翻滚。刮得碾盘掼烧饼,刮得那个碾转辘滚流星,哎呀呀好大的风。"远的不说,40年前我在这一带工作时,一夜醒来,风刮沙壅都推不开门。下乡采访,起风时一片昏暗要开车灯。可是现在呢?高处一望,绿满天涯,蓝天如镜。新华社2020年发文,宣布横跨长城内外的毛乌素沙漠已经消失。来前,我曾拜访已70多岁的治沙英雄牛玉琴。她一嫁到这沙窝深处,便在家门口一棵棵地栽树,直到栽出一片绿洲,因此被请去联合国作报告。当地人戏称她"种树种到联合国"。这样的治沙人,一代一代数不清有多少。600年啊,城隍在深深的沙土下做了好长一个梦,直到有一天考古队员把他轻轻推醒,他蒙昵中看星汉摇落,旭日东升,浩浩乎绿海无垠。(2022年1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减)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点明作者闻讯赶赴城隍庙发掘现场一事,接着宕开一笔,写了"边墙"和堡子的由来以及城阻的设置,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B.清平堡位于靖边县,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后被风沙掩埋。它是长城、塞外、沙漠的交集,其变迁反映了一种历史发展的轮回。 C.清平堡地处北宋与西夏对峙的前线,既可藏兵御敌,又能开关互市。当地百姓之所以选范仲淹来仔任城隍,是因为他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D.作者写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看到的清平堡迥然不同的景象,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题目"沙堆里的城隍",将历史和现实巧妙自然地交织在一起,既是本文的写作对象,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B. 文中详细描写城隍爷塑像的容貌神态、衣着身姿,既写出了塑像的栩栩如生,也为下文推测他是范仲淹的化身埋下伏笔。C.引用《渔家傲》再现了范仲淹驻守边关的生活情景,渲染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褒扬了他对"先忧后乐"思想的践行。D. 文章运用拟人手法,以城隍长梦醒来、眼望无垠绿海作结,反映了风沙之地变绿洲的美好现实,抒发了作者对时代的赞美之情。8. 文章引用《刮大风》的唱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在古代,城隍庙遍及全国各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明帝永平十八年二月,诏窦固等罢兵还京师。十一月,焉耆、龟兹攻没都护陈睦。章帝建初元年三月,诏征还班超。超将发还,疏勒举国忧恐,其都尉黎弁曰∶"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诚不忍见汉使去。"因以刀自到。超还至于阗,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超亦欲遂其本志,乃更还疏勒。疏勒复安。五年,夏五月,班超欲遂平西域,上疏请兵曰∶"臣窃见先帝欲开西域,故北击匈奴,西使外国,部善、于阗即时向化,今拘弥、莎车、疏勒、月氏、乌孙、康居复愿归附,欲共并力破灭龟兹,平通汉道。今西域诸国,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大小欣欣,贡奉不绝,唯焉耆、龟兹独未服从。臣前与官属三十六人奉使绝域备遭艰厄自孤守疏勒于今五载胡夷情数臣颇识之问其城郭小大皆言倚汉与依天等以是效之,则葱岭可通,龟兹可伐。今宜拜色兹侍子白霸为其国王,以步骑数百送之,与诸国连兵,岁月之间,龟兹可禽。"书奏,帝知其功可成,议欲给兵。平陵徐干上疏,愿奋身佐超,帝以干为假司马,将弛刑及义从千人就超。先是莎车以为汉兵不出,遂降于龟兹,而疏勒都尉番辰亦叛。会徐干适至,超遂与干击番辰,大破之。八年,冬,十二月,帝拜班超为将兵长史,以徐干为军司马,别遗卫候李邑护送鸟孙使者。 章和元年,班超发于阗诸国兵共二万五千人击莎车,龟兹王发温宿、姑墨、尉头兵合五万人救之。超召将校及于阗王议曰∶"今兵少不敌,其计莫若各散去;于闻从是而东,长史亦于此西归,可须夜鼓声而发。"阴缓所得生口。龟兹王闻之,大喜,自以万骑于西界遮超,温宿王将八千骑于东界徼于阗。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莎车遂降,龟兹等因各退散。自是威震西域。(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前与官属三十六人奉使/绝域备遭艰厄/自孤守疏勒/于今五载/胡夷情数/臣颇识之/问其城郭小大/皆言倚汉/与依天等/B.臣前与官属三十六人奉使/绝域备遭艰厄/自孤/守疏勒于今/五载胡夷情数/臣颇识之/问其城郭小大/皆言倚汉与依天等/C.臣前与官属三十六人/奉使绝域/备遭艰厄/自孤守疏勒/于今五载/胡夷情数/臣颇识之/问其城郭小大/皆言倚汉与依天等/D.臣前与官属三十六人/奉使绝域/备遭艰厄自孤/守疏勒于今/五载胡夷情数/臣颇识之/问其城郭小大/皆言倚汉/与依天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都护,汉代设置的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B.西域,汉代以后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统称。C.贡奉,文中指向朝廷进献物品的人。D.上疏,文中指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平定西域,班超在奏疏中从先帝的谋划说起,对当时的有利形势和战争结果做出了分析和判断,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B.汉章帝虽然认为平定西域可以成功,但在是否发兵的问题上仍犹豫不决,这时徐干主动上疏请战,章帝才任命他率军出征。C.徐干率军与班超会合时,莎车国已经投降了龟兹,疏勒国都尉番辰也已背叛了汉朝,于是,他们联合行动首先击败了番辰。D 攻打莎车国时,龟兹王率领五万人前来救援,班超施展计谋,故意放跑俘虏传递消息诱使敌人中计,大败敌兵,莎车投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以步骑数百送之,与诸国连兵,岁月之间,龟兹可禽。(4分) (2)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驰赴莎车营。(4分) 14.文章第二段说班超"乃更还疏勒",请概括班超重新返回疏勒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桂江①曹松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笋林次第添斑竹,雏鸟参差护锦囊。乳洞此时连越井②,石楼何日到仙乡。如飞似堕皆青壁,画手不强元化强。【注】①桂江;即广西漓江。②越井∶指广州越秀山的古井。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漓江的美丽以及诗人为水云景象所陶醉的愉悦。B.颈联写乳洞的幽深和山峰的高峻,想象新奇,手法多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C."如飞似堕"一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漓江山峦陡峭山石耸峙的特点。D.全诗语言生动活泼,变化多姿,描绘了漓江的奇美迷人,表达了由衷的赞叹。16.本诗颔联用比喻的手法写漓江的山石乳洞之美,对其中的"锦囊"一词,后人有不同解释∶一说是比喻钟乳石洞,一说是南方吐绶鸡(即火鸡)的别名。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老子》主张治理国家"我无为,而民自化",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的正是这种理想境界。(2)《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写郭橐驼为了使树木保持天性,做到了“_______,________”,这一比喻十分恰当,对于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3)美学家朱光潜说,"杏花"能够让人想到"秀丽""神韵"等词,是一个意蕴丰富的背美学意象。"杏花"一词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展现经典之美,赋能创意产业,要注重个性。个性化不是_______的另类,也不是_______的_______,而是在生活化基础上的创意巧思。这个"巧",是设计师在其作品中独具慧眼与独特个性的综合体现。要想达到这一高度,就离不开设计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经典作品的深刻理解。从历史背景入手,全方位了解古人画作的创作年代、生活习俗、表现手法、审美理念等,然后再对照现代审美、现代潮流,创作出契合当下生活的设计作品,这既是古为今用的_______,又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更是融合中国传统与个人才能的创新性发展。"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国的经典绘画作品中有太多可供挖掘的资源与素材,且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只要将当代生活的风尚和文化传统的血脉融合起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就能创造更多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从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故弄玄虚 天马行空 标新立异 推陈出新B.故弄玄虚 天马行空 推陈出新 标新立异C.天马行空 故弄玄虚 推陈出新 标新立异D.天马行空 故弄玄虚 标新立异 推陈出新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只要将当代生活的风尚和文化传统的血脉融合起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就能创造更多创意非富、制作考究的精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B.只要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当代生活的风尚和文化传统的血脉融合起来,我们就能创造更多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C.只要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将当代生活的风尚和文化传统的血脉融合起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就能创造更多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从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D.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只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当代生活的风尚和文化传统的血脉融合起来,我们就能创造更多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从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文中画横线的诗句与下文构成比喻关系,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滑雪者进入滑雪场,_①__,大多数雪场都会在显眼位置介绍《国际雪联十大安全准则》。其次滑雪者滑行时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依据个人能力、地形和雪况控制好滑行速度。前方滑雪者有雪道使用优先权,后方滑雪者务必选择不危及前方滑雪者安全的线路滑行,如发生碰撞事故,_②__。另外,滑雪时_③__,可以有针对性地佩戴头盔、护甲、护臀、护膝、护腕等护具。这样,一方面可以固定住关节,起稳定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醒自己注意安全。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保证不对他人造成伤害,要让自己处于可控状态B.要让自己处于可控状态,保证不对他人造成伤害C.保证让自己处于安全状态,不要对他人造成伤害D.不要对他人造成伤害,保证让自己处于安全状态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法)阿尔贝·加缪 ②一起向未来!                           —-2022北京冬奥会口号上面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17 20:48:21 页数:9
价格:¥5 大小:58.0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