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九年级阶段调研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周南》)(2)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3)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曹操在《观沧海》中写山岛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6)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诗句“______,______”传递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是“______,______”。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王母闻言,即去见玉帝,备陈前事。说不了,又见那造酒的一班人,同仙官寺米奏:“不知甚么人,搅乱了蟠桃大会,偷吃了玉液qióng浆,其八珍百味,亦俱偷吃了。”又有四个大天师来奏上:“太上道祖来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老君朝礼毕,道:“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cì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玉帝见奏,悚惧。(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qióng()浆朝()礼cì候()(2)“备陈前事”中“备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选文中提到的“陛下”是对皇帝的尊称,下列文句中含有尊称的是()(3分)A.尔安敢轻吾射B.尊君在不C.寡人无疾D.孤常读书(4)以上文段节选自章回体长篇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选文中的“贼”指的是______,此时他的官职是______。(4分)3.2021年,“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等人的事迹在全国家喻户晓。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3分)(1)以下是为本次活动写的对联,请选择合适的上联或下联,分别将序号填到相应的横线上。(2分)①做人有道惟诚信②情系边关显本色③处世无奇但善良④英雄肝胆壮河山对联一:上联:战士青春洒热血下联:______对联二:上联:______下联:胸怀祖国存初心(2)班级打算用手抄报的形式宣传此次活动。请你完成手抄报需要的相关内容。(4分)①手抄报刊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爱国人物故事:(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20字)人物:邓稼先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爱国诗词:《过零丁洋》作者:______④爱国名言(任选一人,写一句爱国名言即可)顾炎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同学将在班会课上做一次主题演讲,下面是他准备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提示帮助他修改。(4分)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A】学校所开展和策划的这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助于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更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B】激励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情怀!【A】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4)活动中展出四幅表现爱国情怀的书法作品,对这四幅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1)幅作品为李清照《夏日绝句》的楷书作品,楷书因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称楷书,也是日常使用最广泛的字体之一。B.第(2)幅作品是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草书作品,草书具有流畅肆意、狂放不羁的特点。C.第(3)幅作品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行草书法作品,行草兼顾草书和行书的特点,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D.第(4)幅作品为隶书作品,不仅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隶书始于秦,兴于汉,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二、阅读(55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我与欧阳中石(22分)卞毓方①初识欧阳中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是师姐林江东带我去的。记忆中,欧阳中石家的房子不大不小,主人不胖不瘦,但是偏矮,且头光秃秃的,这个光秃秃的,一是没戴帽子,二是头顶没草,溜滑,还记得,老先生当天感冒,鼻子一吸一吸的。师姐与欧阳先生相熟,请他题写书房匾额,拟的辞是“青华斋”。我报了家门,谅他记不住,也就在一旁站着,默默看。②先生展纸,拈笔,正要动手,有客到,推门就进,旋风一般,带着夸张的笑声。是中年女客,后面跟着一小伙,抱着大捆书法作品。入室,寒暄,我听明白了,女客是先生的崇拜者,也是书法爱好者,近来要在某大场合搞展览,先请先生评点评点。说罢,就指挥小伙把作品展开,也不管先生是否愿意。③先生岂能不愿意。他转身,弯腰,恭恭敬敬欣赏。小伙翻一张,他赞一声“不错,不错”﹐翻两张,又赞“这笔写得好,那笔也好”,翻到第三张,先生自己动手,拉过作品,挑着看了几幅,说:“大体不错,搞展览,没问题。”女客要的就是这句话,笑道:“这可是您说的。”但她仍不满足,定要先生从头到尾一张一张挨序看,先生无奈,唯有从命,待一张一张看完,中间也点拨了几句,诸如应该如何结体,如何用笔等等。④客人心满意足,又带着夸张的笑声离去。\n⑤我多嘴了,实在有点忍不住,我说:“她还在学习阶段,这字展给谁看?”⑥欧阳先生说:“能写到这份上,也不容易,哪能个个都成为书法家。”⑦“五六十张,一张一张看,多费工夫啊!”我想说的是多误事,既耽误了师姐的时间,又耽误了欧阳先生的时间。⑧“该费就得费。”先生说,“我是老师,老师就得耐心。”⑨再访欧阳先生,是2006年夏秋之交,他已搬进了新居。这是一套四室三厅的组合,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书橱,里层摆的是一些大部头的书,如《二十五史》《中国书法全集》《书道全集》《中国京剧艺术》《季羡林文集》《张岱年文集》《古文观止》《山东通史》《泰山大全》《中国传世名画》等,外层,搁着一些奖状、演出照,其中有欧阳先生本人的戏装,扮的是《龙凤呈祥》中的鲁肃,也有他女儿启名的戏装,扮的是《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笔者此番拜望,是为了季羡林先生的事。那时,我正在为季先生作传,因为欧阳先生和季先生交往密切,掌握很多材料,我不能放过他。而欧阳先生,视季先生为老师,与老师有关的事,他不能拒绝。如此一来,我就登堂入室,堂而皇之了。⑩写作季羡林先生的过程中,我产生一个苦恼:找不到季先生的亲人。真的,一个也没有。季先生光秃秃的,孑然一身。我发现欧阳先生认识季先生在济南的亲戚。⑪有一天,欧阳先生对我说:“我后天去济南,你去吗?”“去。”我毫不犹豫。第三天,我就跟随欧阳先生夫妇,登上去济南的火车。在济南,承欧阳先生牵线,我认识了季先生的一位亲戚。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以后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⑫去济南的路上,与先生聊天,先生反负强调,“我就是个教书匠。”⑬先生举例:高中肄业后,在济南穆光小学,教过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大学毕业后,在通县师范和二中,以及后来到北京一七一中,从初中到高中的每个年级,也都教过。现在教大学,大学的每一个年级,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也是一级不落。教过的科目,包括数学、语文、历史、美术、体育、化学、逻辑、戏曲、诗词等等。这样完整的教书匠,在全国恐怕也是少有。⑭在世人给予的所有称号中,欧阳中石最看重的是“教师”。世人习惯称在某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为大师。对此,季羡林的招数是“请辞”,郑重其事地写了文章,印在书上,登在报上。欧阳中石的招数是幽默,一天,在他府上,欧阳先生拿笔在纸上写了个草书的“大”,然后在下边加了两点,成为草书的“老”,对我说:“你看,我比大师还多两点,我是老师。”⑮又一日,欧阳先生送了我一首自吟:“普普通通一教师,持心若水顺时宜;蒹葭自任安平素,愧受荣殊敬谢辞。”(摘自《我与欧阳中石》,有删改)4.文章围绕欧阳中石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5.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4分)他转身,弯腰,恭恭敬敬欣赏。小伙翻一张,他赞一声“不错,不错”,翻两张,又赞“这笔写得好,那笔也好”。6.文章主要运用第一人称叙述,其作用是什么?(4分)7.第⑨自然段为什么详细介绍先生的书橱?(4分)8.文章以欧阳先生的诗结尾有何作用?(6分)【二】谈写作(17分)季羡林\n①当年,我还是学生时,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国文”一门课。国文课必包括作文,老师命题,学生写作。然后老师圈点批改,再发还学生,学生揣摩老师批改处,总结经验。大学或其他什么学一毕业,如果你当了作家,再写作,就不再叫作文,而改称写文章,高雅得多了。②作文或写文章有什么诀窍吗?旧社会许多出版社出版了“作文秘诀”之类的书,实际上谁要想从里面找捷径,谁就是天真到糊涂的程度。古今中外就没有哪一位大作家真正靠什么秘诀成名成家的。鲁迅好像说过:作文秘诀一类的书是绝对靠不住的。因而想要写好文章,只能从多读多念中来。③清代《古文观止》一类的书,大概就是为这个目的编选的。它流传数百年,我们至今尚蒙其利。我从小就背诵《古文观止》中的一些文章,至今背诵上口者尚有几十篇。在小学时,作文不知道怎样开头,往往先来一句“人生于世”,然后再苦思苦想,写下面的文章。写的时候,有意无意,模仿的就是《古文观止》中的某一篇文章。④在读与写的过程中,我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有人主张,写散文可以随意,愿写则写,不愿写则停。这样的文章确实有,读了之后呢?不但不如天马行空,而且像驽马负重,毫无情趣可言_________________。这一点道理,只要你不粗心大意,稍稍留心,就能够悟得。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也”字句,不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吗?古人作文,俱有间架,有枢纽,有脉络,有眼目。从哪里来的呢?回答只有一个,从惨淡经营中来。⑤现在中国散文坛大体有两派:一派平易近人,不求雕饰;一派则务求雕饰,流于做作。今天中国的散文,只要你仔细品味一下,就不难发现,有的作家写文章非常辛苦,选词炼句,煞费苦心。有些词还难免有似通不通之处。”这样的文章,读者也陪着如附重载,费劲吃力。读书之乐,何从而得?另有一些文章则一片真情,纯任自然。读者只觉心旷神怡,哪能不获得最丰富活泼的美的享受呢?⑥我曾谈到,有人主张散文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纯任“自然”的文章是不是就是这样产生的?不,绝不是这样______________。其中道理,我们学为文者必须参悟。(摘自《季美林给孩子的写作课》,有删改)9.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4分)10.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④⑥两段横线处,第④段应填(),第⑥段应填()。(2分)A.古代大家写文章,都不掉以轻心,而是简练揣摩,惨淡经营,然后成篇。B.古人“每为文章,未尝取以轻心掉之”。惨淡经营多年后,才能返璞归真。11.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4分)“经文所以不可及者,以其妙出自然,不由作为也。左氏已有作为处,大史公文字多自然。”1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3分)13.作者认为随意写的文章和“非常辛苦”写的文章对读者来说都是负重,请问他倾向哪一种文章风格呢?请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写作的看法。(4分)【链接材料】好的作品必须有两样东西,一是好的内容,二是好的文字表达。这两样东西不是在写作时突然产生的,而是靠平时下工夫。当然,写作时会有文恩泉涌的时刻,绝妙的构思和表达仿佛自己来到了你面前,但这也是以平时做的工作为基础的。(周国平)【三】(16分)\n【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节选自秦观《〈练骑集〉序》,有删改)【注】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_曩: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1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同舍生皆被绮绣被:______(2)腰白玉之环腰:______(3)把卷无几日把:______(4)颇发愤自惩艾颇;______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余则温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16.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A.“序”是一种文体,甲文属赠序,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B.乙文中秦观少时记忆力强,因为自我放任,喜欢游乐,缺少勤奋而荒废。C.甲文中宋濂学习条件艰苦,同舍生锦衣玉食也不羡慕,因为他能从学习中体会精神的快乐和满足。D.乙文中秦观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刻苦也收效甚微,因此错过学习关键期,再努力也没用。17.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3分)三、写作(60分,含5分卷面分)1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22,北京冬奥会后,谷爱凌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她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会尽力保持专注,高效地完成后,再干净利落地切换到下一件事。要做成一件事,天赋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努力、平衡和自律。”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提示和要求】(1)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的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10分)(1)关关雎鸠(2)心远地自偏(3)念天地之悠悠(4)盖竹柏影也(5)树木丛生,百草丰茂(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12分)(1)琼cháo伺(3分)(2)完备/详细地叙述(2分)(3)B(3分)(4)西游记(1分)吴承恩(1分)孙悟空弼马温(2分)3.(13分)(1)对联一:下联④?\n对联二:上联②(2分)(2)①“祖国在我心中”等类似爱国的刊名都可②成功设计我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回到祖国等③文天祥④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4分)(3)①学校所策划和开展的这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②激励激发(4分)(4)D【解析】D项,第(4)幅由图片内容可知其字形多呈扁方,特点是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可判断其作品是隶书作品。选项中“不仅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是小篆的特点。故选D项。(3分)(一)我与欧阳中石(22分)4.(4分)我和师姐拜访欧阳先生、女客要开画展请欧阳先生指点、我为写作季羡林先生而拜访欧阳先生、欧阳先生带我去济南、欧阳先生送我一首自吟诗。(写出四点即可)5.(4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欧阳先生认真欣赏学生的作品并给予肯定的情形/样子,表现他为人谦和,有耐心,对学生的热爱和鼓励。6.(4分)(1)“我”是文章贯穿全文的线索,便于组织材料。(2)增强文章的亲切感。(3)更能突出欧阳先生的形象特点。(任意回答两点)7.(4分)(1)表现欧阳先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2)表现欧阳先生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热爱生活。8.(6分)这首诗是欧阳先生执着教育/生活淡然、清心寡欲/为人谦逊的真实写照(写出两点得3分)。用在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旨(1分),抒发了作者对欧阳先生的赞美之情(1分),诗歌结尾,耐人寻味/委婉含蓄。(二)谈写作(17分)9.(4分)点明写作的名称随着身份而改变,引出下文谈如何写作;调侃的语言,幽默有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0.(2分)AB11.(4分)第⑤段。这段话提到“自然”和“作为”(即造作)两种情况,和第⑤段所说两个流派的特点一致。12.(3分)首先提出问题:写作有无诀窍;接着阐明所谓“秘诀”是靠不住的,并引鲁迅话语佐证;最后得出结论:写好文章必须多读多念。13.(4分)示例:作者倾向真情流露,淳朴自然的文章。我认为好文章一是平时多读多积累,打好写作的根底;二是认真思考多练习,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和语言。(三)(16分)14.(4分)(1)同“披”,穿(2)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3)持、拿(4)很15.(6分)(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2)所以即使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16.(3分)D17.(3分)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1分)具体内容:宋濂总结“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分);秦观自省“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1分)三、写作(60分,含5分卷面分)(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12:32:52 页数:6
价格:¥5 大小:143.03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