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临沂市2021_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阶段质量检测试题(模拟)2022.06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1至8页,答题卡1至4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3.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试题卷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执着/着急燕山/燕然勒功曲折/九曲连环B.捂着/醒悟泄密/一泻万丈忏悔/纤纤细手C.别扭/告别调皮/南腔北调禁止/忍俊不禁D.商酌/烧灼诧异/叱咤风云掠夺/仙露琼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踱步仿徨义愤填膺鞠躬尽瘁B.白皙烦燥妇孺皆知相得益彰C.匍匐战栗面面相觑芸芸众生D.凫水虫豸走头无路怏怏不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为了一心一意地教书,先生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顿时感觉如释重负,仿佛心灵长出了翅膀,可以自由自在、无牵无挂地飞翔了。B.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市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逆冇岀征,英勇无畏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C.临沂市各中学举行中考前誓师大会,多个教学班方阵棋布操场,气冲斗牛,声震山河,引得栅栏外的路人纷纷驻足,交首称赞。D.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感染力,让附庸风雅的年轻受众更好地认识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邓稼先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B.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C.铭是一种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D.普希金对俄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4)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5)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6)“,。”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反映了作者不畏困难,勇于改革的豪迈气魄和坚强意志(王安石《登飞来峰》)6.综合性学习。(8分)(1)【探究节日习俗,了解民俗文化环节】某班级提供了以下三则材料,请阅读材料,概括保护清明节的意义。[材料一]一年一度的扫墓仪式可以增强中国人的感恩意识。慎终追远,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形成的传统美德。这一传统不仅有利于孝道亲情的弘扬,还可唤醒整个家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显然这对于促进家族乃至民族团结,增强整个家族乃至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材料二]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清明节同时也是一个让人们亲近自然的节日。中国有许多节日,但专门用来亲近自然的,清明恐怕是唯一的。春暖花开的日子,人们携亲带友踏青游玩,享受到更多亲情与快乐的同时,也能体会来自大自然的那种美好。这些活动无疑会激发起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样具有重大意义。[材料三]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不仅是中国人的,而且是越南、韩国、朝鲜、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共同节日。随着近百年来的移民,清明甚至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华人的共同节日。弘扬这一传统节日,对于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增强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护清明节的意义在于:(1)【品味节日情韵,感受文化魅力】某班级为办墙报写一个语段,请你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格式,补写两个句子,丰富语段内容。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就进入了一个文化与情感交融的世界。驻足陵前,我们感受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淡淡哀伤;远眺汨罗,我们感受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一片赤诚;七夕鹊鸣,我们感受到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深情劝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挖掘节日内涵,传承民族精神】某同学发表了《时光不老,屈原永存》的演说,讲稿中存在语病和标点符号应用不恰当的问题,请你帮助修改。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②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中华大地。③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纪念屈原,不仅要培养他那种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更要学习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④作为时代少年,我们应当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能回报父母、师长、无愧于社会的人。第_______________句存在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_________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二、阅读理解(48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题。(4分)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①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②。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①〔周郎〕即周瑜,他曾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②〔二乔〕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7.杜牧这两首诗的后两句都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选自范晔《后汉书》)注释: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和:(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更:(3)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讫: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密布字印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B.飞以备一板有重复者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D.有布衣毕舁,又为活板愿为市鞍马(《木兰诗》)1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12.“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板”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①________”的优势;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②_______”的缺陷。它们均具有③__________的优点,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3分,每空1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8分)我的父亲莫言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①父亲读过几年私塾,蒙师是我们邻村的范二先生。我听祖母说过父亲因调皮被范二先生用戒尺打肿手掌的事。祖母说父亲将《三字经》改编成“人之初,性不善,烟袋锅子炒鸡蛋;先生吃,学生看,撑死这个老混蛋”。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威严的父亲竟然也是从一个顽皮少年演变过来的。②在我参军离家前近20年的记忆中,父亲可敬不可亲,甚至是有几分可怕的,其实他轻易不打人骂人,也很少训斥我,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怕他。记得我与伙伴们一起玩闹时,喜欢恶作剧的人在我背后悄悄说:“你爹来了!”我顿时被吓得四肢僵硬、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大一会儿才能缓过劲来。不仅是我怕,我的哥哥姐姐也怕。不仅是我们怕,听姑姑说,他们那一代人,我的那出堂姑、堂叔也都怕,我听说姑姑说她们年轻时,姐妹们在一起说笑,听到我父亲远远地咳嗽一声,一个个立即屏气息声,等我父亲走了才慢慢活泼起来。③曾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怕父亲,我不知该如何回答。我也曾经与两位兄长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④搜索我的童年记忆,父亲也曾表现过舐犊之情。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炎热的中午,在家门口右侧那棵槐树下,父亲用剃头刀子给我剃头。我满头满脸都是肥皂泡沫,大概有几分憨态可掬吧,我听到父亲充满慈爱地说:这个小牛犊!⑤还有一次是我十三岁那年,家里翻盖房子,因为一时找不到大人,父亲便让我与他抬一块大石头。父亲把杠子的大部分都让给了我,石头的重量几乎都压在他肩上。当我们摇摇晃晃地把石头抬到目的地时,我看到父亲用关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并赞赏地点了点头。⑥近年来,父亲有好几次谈起当年对我们兄弟管教太严,言下颇有几分自责之意。我从来没把父亲的严厉当成负面的事。如果没有父亲的威严震慑,我能否取得今天这样一点成绩还不好说。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⑦其实,父亲的威严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的,他在私塾里所受到的教育确定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轻钱财,重名誉,即便在读书看似无用的年代里,他也一直鼓励子侄们读书。我小学辍学后,父亲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很着急。他曾给我在湖南一家工厂的子弟学校任教的大哥写信,商讨有无让我到他们学校读书的可能。在上学无望后,父亲就让我自学中医,并找了一些医书让我看,但终因我资质不够又缺少毅力半途而废。⑧学医不成,父亲心中肯定对我失望,但他一直在为我的前途着想。有一次,他竟然要我学拉胡琴,起因是他去县里开会期间看了一场文艺演出,有一个拉胡琴的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叔叔年轻时学过胡琴,父亲帮我把那把旧琴要来并要叔叔教我。虽然后来我也能拉出几首流行的歌曲,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⑨1973年8月20日,我到县棉花加工厂去当合同工。我之所以能得到这份美差,是因为叔叔在棉花加工厂当会计,这当然也是父亲的推动。我到棉花加工厂工作后,父亲从没问过我每天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月发了工资我交给母亲,交多交少,母亲也不过问。现在想起来,我在棉花加工厂工作期间,家里穷成那样子,母亲生了病都不买药,炕席破了都舍不得换,我却图慕虚荣买新衣新鞋,花钱到理发铺里理大分头,与工友凑份子喝酒……挥霍钱财,真是罪过。后来,我从棉花加工厂当了兵,当兵后又提了干,成了作家,几十年一转眼过来,父亲从来没问过我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次我给他钱,他都不要,即便勉强收下,他也一分不花,等到过年时,又分发给孙子孙女和我朋友的孩子们。⑩1982年暑假,我接到了部队战友的一封信,告诉我提干命令已经下来的消息。我大哥高兴地把信递给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儿去了。农村青年在部队提成军官,这在当时是轰动全村的大事,父亲表现得那样冷静,那样克制。⑪我写小说三十多年,父亲从未就此事发表过他的看法,但我知道他是一直担着心的。他不放过一切机会地提醒我:一定要谦虚、谨慎,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对人要宽厚,要记别人的恩,不记别人的仇。这些几近唠叨的提醒,对我的做人、写作发挥了作用。父亲经历过很多事,对近百年高密东北乡的历史变迁了如指掌,他自身的经历也颇有传奇色彩。但他从来不说,我也不敢直接去问他。只是在家里来客,三杯酒后,借着酒兴,父亲才会打开话匣子,谈一些历史人物、陈年旧事。我知道这是父亲有意识地讲给我听的,我努力地记忆着,客人走后就赶快找笔把这些宝贵素材记下来。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⑫2012年10月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父亲以他质朴的言行赢得了许多尊敬。所谓的“莫言旧居”,父亲是早就主张拆掉的,之所以未拆,是因为有孤寡老人借居。我获奖后旧居成为热点,市里要出资维修,一些商人也想借此做文章。父亲说,维修不应由政府出钱。他拿出钱来,对房子进行了简单维修。后来,父亲又做出决定,让我们将“旧居”捐献给市政府。当有人问起获奖后我的身份是否会变化时,父亲代我回答:“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当有人慷慨向我捐赠别墅时,父亲代我回答:“无功不受禄,不劳动者不得食。”⑬获奖后,父亲对我说的最深刻的两句话是:“获奖前,你可以跟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你应该比别人矮半头。”父亲不仅这样要求我,他也这样要求自己。儿子获奖前,他与村里人平起平坐;儿子获奖后,他比村里人矮半头。当然,也许会有人就我父亲这两句话做出诸如“世故”甚至是“乡愿”的解读,怎么解读是别人的事,反正我是要把这两句话当成后半生的座右铭了。真心实意地感到自己比别人矮半头总比自觉高人一头要好吧。(选自《青年文摘》2019年第21期,有删减)13.作者年少成长过程中,也曾深深感受到父亲的“舐犊之情”,请简要概括最具代表性的两件事。(2分)14.在作者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我们从父亲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分)15.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4分)稠李子花,稠李子果朱明东  ①树叶黄,野果香,秋色映山梁。一串串豆粒般大小的黑果挂在树上。  ②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大兴安岭秋果并不多,稠李子算是一类。初到大兴安岭,家里的菜园子就栽着几棵稠李子树。它们其貌不扬,到了晚春,枝丫上才渐渐绽出白色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散发出阵阵馨香。母亲问邻居大姐,这是啥花?邻居大姐说,树叫稠李子树,花就叫稠李子花,还结果呢,那果就是稠李子。  ③一点一点,一粒一粒,稠李子树悄然出果,没几天,嫩嫩的幼果挂满了枝枝丫丫。可长着长着它就不长了。不长也就罢了,它却变黑了。结的那果还不如山里红大,样子也不比山丁子美。我跑到菜园子里摘了一颗放到嘴里。哎呀,可真涩。  ④望着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我心里长出一片不开心的草。我缠着父亲栽几棵樱桃树、沙果树或者杏树。父亲说:“没熟的果子咋能不涩?大兴安岭气温低,不是啥树都能活。”父亲缓缓坐到炕沿上,用火柴点了一支旱烟,深吸了一口后,为我讲起一个故事。刚开发大兴安岭时,正是数九寒天,岭上岭下到处飞雪。别说行走,就是想找条路都难。可铁道兵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爬冰卧雪,战天斗地,硬是在莽莽群岭中建出一条壮美的铁路。那时候,铁道兵们生活很艰苦,稠李子就成了他们打牙祭的主要秋果。正值稠李子熟时,呼玛河两岸结满了又黑又亮的稠李子,可上游却发起大水来。一时间,洪水滔滔而下,将岸边建桥用的木材都卷进了河里。为了挽救国家财产,几名铁道兵乘船打捞木材。行至河中,船不幸被激流打翻。岸上的副班长付铁虎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呼玛河中,在把一名战友救上岸后,又毅然向河中奋力游去。怎奈水流湍急,一个浪头过后,付铁虎就不见了踪影,最后战友们在下游找到付铁虎的遗体……  ⑤父亲眼睛湿润了,我则抽泣起来。父亲告诉我,要在大兴安岭扎下根活下去,光好看不行,还要耐寒有毅力,这样才会茁壮成长。到了秋天,稠李子熟了,它就会变甜。我默默倾听,父亲娓娓叙说。付铁虎牺牲后,铁道兵们在营地附近栽了一排稠李子树。第二年春,这排稠李子树都开满了像雪一样白的花,离它们很远就能闻到馥郁的香。到了秋天,稠李子树叶黄了,每棵树的枝丫上挂满又黑又亮的果。  ⑥能在大兴安岭生长的树,都是坚强的树。寒冷的日子,稠李子树忍寒受苦,任风雪肆虐,依然坚定生长。春风越岭,稠李子树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风吹,它落花;雨落,它结果。当秋光洒满大兴安岭,稠李子不仅黑得明亮,也甜得醉人,颗颗吹弹可破。  ⑦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雨后出彩虹,北山公园越发清新。沿着林荫小道,我拾阶而上。静穆中,我发现北山公园除了郁郁葱葱的樟子松、落叶松等树外,还生长着一棵棵稠李子树。稠李子低调而随和,不显山不露水,平凡而朴素。山林中,河岸边,它都不独揽秀丽。它适应了大兴安岭这片土地,早已将自己的根坚实地扎了下去。  ⑧稠李子本属落叶乔木,学名达乌里鼠李果,有药用功效。稠李子清热解毒,止咳祛痰。那年,母亲牙痛。邻家大姐告诉母亲,用温酒泡稠李子喝能止疼,一试,牙果然不疼了。打那以后,母亲每年秋天都要采一些稠李子,晾晒成干放入玻璃罐里以备药用。  ⑨那年,我在湖北工作。母亲给我打电话:“想不想吃稠李子?要是想,妈给你邮点儿去。”我脑子里一下子涌出那圆溜溜黑乎乎的豆豆来。我连说:“妈,您可别邮了,怪难看的,还让人笑话。”放下电话后我才反应过来。母亲哪是要给我寄稠李子,分明是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别忘大兴安岭,别忘在大兴安岭的爹和娘。殷殷切切,我终于在父母的召唤中,决定回到这片哺育过自己的土地。湖北朋友问,好好的为何要调回去?我笑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兴安岭的稠李子怎能离开脚下的山和岭啊。  ⑩这些年,小城没少栽植稠李子树。稠李子树生命顽强,栽了就活。稠李子熟了,不需入山入岭就可随处相遇。与妻子在甘河公园散步,正走着,妻子用手指道:“瞧,稠李子!”路旁果真有一棵高大的稠李子树。它可比当年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高大许多,那上面结的果也比原来的黑,比原来的亮……(选自2020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16.作者笔下的“稠李子”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17.根据要求,结合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1)一点一点,一粒一粒,稠李子树悄然出果,没几天,嫩嫩的幼果挂满了枝枝丫丫。(词语运用)(2)春风越岭,稠李子树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赏析句子)18.有人认为文章第⑧自然段可以删掉,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19.小楠想写篇有关《稠李子花,稠李子果》的赏析文章向《散文鉴赏》杂志投稿,在文中想阐述题目“稠李子花,稠李子果ˆ的妙处,请你帮帮她。(4分)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五)名著阅读。(8分)20.(1)在《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儿童教育问题,有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请你从以下文章中选择一篇或几篇,并结合内容说说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4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4分)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①文段节选自《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________(填学科名)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塞尔跟着________(填人名)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2分)②请用一句话概述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2分)三、写作表达(50分)2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50分)(1)文人墨客以笔为舟,书写了山水之路;莘莘学子以书为丹,遨游着知识海洋。航天英雄以梦为舟,创造出太空神话。舟是运行的依靠,是成长的阶梯,是圆梦的翅膀。请用“以为舟”作为题目,可以发表见解,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责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对青年的殷切期望。学校社团、志愿服务、艺术展示、体育锻炼、课堂学习……都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请以”这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阶段质量检测2022.06七年级语文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运用(22分)1.C(2分。)2.C(2分。A项“仿徨”应为“彷徨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B项“烦燥”应为“烦躁”,“无精打彩”应为“无精打采”;D项“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鸠占雀巢”应为“鸠占鹊巢”。)3.D(2分。“附庸风雅”是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是贬义词。)4.B(2分。欧阳修不是唐宋八大家之首。)5.(1)朔气传金柝(2)散入春风满洛城(3)可以调素琴;无案牍之劳形(4)闲敲棋子落灯花(5)决眦入归鸟(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分。每小题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小题即不得分。)6.(1)①增强感恩意识,弘扬孝道亲情,唤醒文化记忆,增进民族团结;②亲近自然,热爱自然;③推动中华文明传播,增强各国人民友谊。(意近即可)(2)示例一:举杯邀月,我们感受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登高望远,我们感受到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无限思念。示例二:春联高挂,我们感受到了“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无限喜悦;烟花烂漫,我们感受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境界。(3)第③句,把“不仅”后的内容与"更'后的内容互换位置。第④句,“师长”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4)二、阅读理解(48分)(一)(4分)7.写作手法:曲笔或借史抒情。(1分)《赤壁》中作者借用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以小见大,暗示如若战败将生灵涂炭的景况。(1分)《泊秦淮》中,后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仿佛已从“商女”那里听到亡国之音,(1分)表达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1分)(二)(14分)8.(1)混合(2)交替,轮流(3)完毕(3分。每小题1分。)9.D(D.发明/为了)10.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3分。每处1分。)11.元兴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3分)12.①活②缣贵而简重③方便实用、造价低廉(3分,每空1分)(三)(8分)13.给“我”剃头时慈爱地说:这个小牛犊;(1分)一起抬石头,用关切的目光打量“我”并赞赏地点头。(1分)14.(对待名利)轻钱财、重名誉,冷静、克制;(1分)(对待他人)质朴,低调,谦虚,宽厚;(1分)(对待孩子)疼爱孩子,为孩子前途着想;(1分)(对待自己)严于律己。(1分)15.这句话包含了父亲对“我”的自豪、期许、勉励,也表现出父亲的谦虚、质朴、低调。(言之成理即可)(2分)(四)(14分)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16.①其貌不扬,花香馥郁;(1分)②生命顽强,适应性强;(1分)③低调随和,平凡朴素;④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药效。(1分)17.(1)“一点一点“一粒一粒”数量词的反复写出了其悄无声息逐渐长出果实的过程,“枝枝丫丫叠词,(1分)描绘了稠李子果挂满枝头的繁茂状态,表现了作者的欣喜。(1分)(2)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稠李子花开时的灿烂和给大兴安岭带来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稠李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18.不赞同。因为第⑧自然段主要写稠李子果的药效和母亲晾晒稠李子(1分),既丰富了文章内容(1分),也为下文母亲要给我邮寄稠李子作铺垫(1分)。19.稠李子花,稠李子果”表层含义是指大兴安岭常见的一种树所开的花、所结的果,(1分)深层含义是象征长期扎根在大兴安岭的平凡朴素。(1分)低调随和、坚强有毅力的人。题目点出了本文的写作对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稠李子花,稠李子果"来组织材料;(1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我们要做-个像稠李子一样虽然平凡朴素,但坚强有毅力的人,深爱故乡、扎根建设故乡,让祖国在我们的建设下越来越好。(1分)(五)(8分)20.(1)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鲁迅借此表达尊重孩子天性,保护并激发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示例二:《五猖会》写“我”心心念念的五猖会即将开始,父亲却强制“我”背《鉴略》,鲁迅借此表达了家长应当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思想。示例三:《二十四孝图》写到了当时供给孩子的书籍形式粗拙,故事虚伪,违背人性,鲁迅借此表达儿童读物要内容健康、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育思想。(4分。描述有关教育的内容2分,体现的教育思想2分。)(2)① 生物学(或“博物学”) 尼摩①阿龙纳斯逃出鹦鹉螺号潜艇回国后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三、写作表达(50分)21.(50分)从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四个方面分五类,按以下标准评分。一类卷(45~50分):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内容充实;语言准确,行文流畅;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书写正确,工整清晰。二类卷(38~4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字体端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3个以下。三类卷(30~37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清楚;字体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10个以下。四类卷(21~29分):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语病较多;层次不够清楚;字迹潦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五类卷(20分以下):严重偏离题意;文理不通;结构混乱;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字多,不会使用标点。说明:在按以上评分标准给出考生作文总分后,凡一、二类作文,达到“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者,在所给分数的基础上再加2~5分,但合计总分不超过50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甲】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自从冯道开始(用雕版)印五经,以后的典籍,就都是版印书籍了。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版。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字)像铜钱的边缘那样薄,每个字做一枚印,用火烧使其坚固。先准备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住。想印书,就拿一个铁模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在其中)密密地排布活字印,排满铁模子就是一版,拿它靠近火烘烤;(等到)松脂、蜡等的混合物稍微熔化了,就用一块平板压在字面上,这样(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了。如果只印两三本的话,(这种方法)并不简易;但若是印数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极为神速。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用来印刷,一块已经另外排了字,这一版才印完,第二版就已经准备好了,交替使用,很快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数枚活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活字印,用来预备一版之内有重复用字的情况。不用时,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有生僻字平常没有准备的,(现场)随即刻一个活字印,用火烧一下,马上可以成型。之所以不用木头做活字印,(是因为)木头的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会高低不平,而且还会和松脂、蜡等相粘,不能取下;不如用泥烧的字印,用完了再用火把松脂、蜡等熔化,用手拂去,字印自己就能脱落,根本不会沾污。毕昇死后,他的活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及子侄们得到,珍藏至今。【乙】蔡伦,字敬仲,桂阳郡(今湖南桂阳)人。和帝永元九年(97),蔡伦监督制造皇室丧葬所用的刀剑和其他器械,都很精美坚固,被后世效法。自古文字,大多刻在竹简上,然后编成册;那些用缣帛写字的人,把缣帛叫做纸。缣贵而竹简笨重,都不方便。蔡伦于是创造设计,用树皮、麻头和破布、渔网造纸。和帝元兴元年(105),他把造出来的纸献给和帝,和帝赞赏蔡伦的才能。自此之后,大家都使用这种纸,天下人将之称为“蔡侯纸”。语文试题 第15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06 12:56:15 页数:15
价格:¥5 大小:523.56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