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答案填入答题纸中)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H>0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只能加快吸热反应速率B.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反应速率C.使用正催化剂只加快正反应速率D.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3.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气)+Y(气)=nZ(气)+2W(气).5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0.01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计量系数n的值是()A.1B.2C.3D.4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纸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的B.温度计既可以测量温度,又可以充当搅拌器的作用C.若用50mL0.55mo1•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mL0.50mo1•L﹣1的盐酸和50mL0.50mo1•L﹣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是相等的D.测定中和热时,烧杯上的盖子是固定温度计和环形搅拌器的5.下列两组热化学方程式中,有关△H的比较正确的是()①CH4(g)+2O2(g)═CO2(g)+2H2O(g)△H1CH4(g)+2O2(g)═CO2(g)+2H2O(l)△H2②NaOH(aq)+H2SO4(浓)═Na2SO4(aq)+H2O(l)△H3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4.A.△H1>△H2;△H3>△H4B.△H1>△H2;△H3<△H4C.△H1=△H2;△H3<△H4D.△H1<△H2;△H3>△H46.半导体工业用石英砂做原料通过三个重要反应生产单质硅:①SiO2(s)+2C(s)═Si(s)+2CO(g)△H=+682.44kJ•mol﹣1,(石英砂)(粗硅)②Si(s)+2Cl2(g)═SiCl4(g)△H=﹣657.01kJ•mol﹣1-20-\n③SiCl4(g)+2Mg(s)═2MgCl2(s)+Si(s)△H=﹣625.63kJ•mol﹣1(纯硅)用石英砂生产1.00kg纯硅的总放热为()A.2.43×104kJB.2.35×104kJC.2.23×104kJD.2.14×104kJ7.在四种不同条件下测得反应2SO2+O2⇌2SO3的反应速如表所示:编号(1)(2)(3)(4)反应速率[mol/(L.s)]v(SO2)v(O2)v(SO3)v(O2)0.40.250.50.3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1)B.(2)C.(3)D.(4)8.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不等于△H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9.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0.6000.5000.4000.300318.23.603.002.401.80328.29.007.50a4.50b2.161.801.441.08A.a=6.00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C.b<318.2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B.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1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D.500℃、30MPa下,将0.5mol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20-\n11.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802KJ;但当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519KJ.如果1molCH4与一定量氧气燃烧生成CO,CO2,H2O(L),并放出731.25KJ的热量,则一定量的氧气的质量为()A.40gB.56gC.60gD.无法计算12.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加H2O②加NaOH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H3COONa固体⑤加NaCl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把反应器敞开放入100℃水浴中⑧改用10mL0.1mol/L盐酸()A.①⑥⑦B.③⑧C.③⑦⑧D.⑦⑧13.有关键能(破坏1mol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数据如表化学键Si﹣OO═OSi﹣Si键能/kJ•mol﹣1X498.8176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H=﹣989.2kJ•mol﹣1,则X的值为(已知1molSi中含有2molSi﹣Si键,1molSiO2中含有4molSi﹣O键)()A.423.3B.460C.832D.92014.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33%B.40%C.50%D.66%15.向足量H2SO4溶液中加入100mL0.4mol•L﹣1Ba(OH)2溶液,放出的热量是5.12kJ.如果向足量Ba(OH)2溶液中加入100mL0.4mol•L﹣1盐酸时,放出的热量为2.2kJ.则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Ba2+(aq)+SO42﹣(aq)═BaSO4(s)△H=﹣2.92kJ•mol﹣1B.Ba2+(aq)+SO42﹣(aq)═BaSO4(s)△H=﹣18kJ•mol﹣1C.Ba2+(aq)+SO42﹣(aq)═BaSO4(s)△H=﹣73kJ•mol﹣1D.Ba2+(aq)+SO42﹣(aq)═BaSO4(s)△H=﹣0.72kJ•mol﹣116.加热N2O5时,发生以下两个分解反应:N2O5⇌N2O3+O2,N2O3⇌N2O+O2,在1L密闭容器中加热4molN2O5达到化学平衡时c(O2)为4.50mol/L,c(N2O3)为1.62mol/L,则在该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正确的是()A.c(N2O5)=1.44mol/LB.c(N2O5)=0.94mol/LC.c(N2O)=1.40mol/LD.c(N2O)=3.48mol/L二、填空题(44分)17.根据实验数据写出下列反应能表现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1)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445kJ热量.__________(2)18g葡萄糖与适量O2反应,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80.4kJ热量.__________-20-\n(3)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H2O(l).已知室温下2g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kJ.__________.18.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H<0.(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速率__________(加快、降低、不变).(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反应速率__________(加快、降低、不变).(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反应速率__________(加快、降低、不变).(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g)和1molI2(g),反应速率__________(加快、降低、不变).(5)提高起始的反应温度,反应速率__________(加快、降低、不变).19.常温常压下,断裂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化学键键能化学键键能化学键键能C﹣F427C﹣Cl330C﹣I218H﹣H436S=S255H﹣S339回答下列问题:(1)由表中数据规律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_________<C﹣Br键能<__________(回答数值和单位).(2)热化学方程式2H2(g)+S2(g)═2H2S(g);△H=QkJ•mol﹣1;则Q=__________.(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O2(g)═O+2(g)+e﹣△H1=+1175.7kJ•mol﹣1PtF6(g)+e﹣═PtF6﹣(g)△H2=﹣771.1kJ•mol﹣1O2+PtF6﹣(s)═O2+(g)+PtF6﹣(g)△H3=+482.2kJ•mol﹣1则反应O2(g)+__________(g)=O2+PtF6﹣(s)△H=__________kJ•mol﹣1.20.已知:反应aA(g)+bB(g)⇌cC(g)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12s时,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2)经测定前4s内v(C)=0.05mol•L﹣1•s﹣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请在图中将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绘制出来;(4)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段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A)=0.3mol•L﹣1•s﹣1;乙:v(B)=0.12mol•L﹣1•s﹣1;丙:v(C)=9.6mol•L﹣1•min﹣1;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20-\n21.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上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环形玻璃搅拌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2)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差(t2﹣t1)/℃盐酸NaOH溶液平均值125.124.925.031.66.6225.125.125.130.65.5325.125.125.131.96.8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_________.(4)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三、计算题22.已知2SO2(g)+O2(g)⇌2SO3(g)△H<0,温度一定,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SO2和1molO2,2min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有1.2molSO3,放出热量118.2kJ,试计算:(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该反应中SO2的转化率是多少?(3)反应2分钟,以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4)计算达平衡后SO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0-\n2022-2022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答案填入答题纸中)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H>0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B、反应中断键时吸收的能量比形成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高,则反应是吸热反应;C、反应热等于生成物能量和与反应物能量和的差;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成正比.【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能量变化,故A错误;B、反应中断键时吸收的能量比形成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高,根据能量守恒可知,一部分能量储存在物质中,则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C、△H=生成物能量和﹣反应物能量和,当生成物能量和大于反应物时,反应吸热,△H>0,故C正确;D、因△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成正比,所以△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有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原因,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只能加快吸热反应速率B.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反应速率C.使用正催化剂只加快正反应速率D.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大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减小压强、减小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注意各个因素的使用条件,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升高温度能加快所有反应的反应速率,故A错误;B.对于无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不能加快反应速率,故B错误;C.用正催化剂能加快正、逆反应速率,故C错误;D.使用催化剂可概念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D.-20-\n【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明确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3.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气)+Y(气)=nZ(气)+2W(气).5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0.01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计量系数n的值是()A.1B.2C.3D.4【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先根据v=计算W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再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解答】解:W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0.02mol/L.min,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计量数之比,v(Z):v(W)=0.01mol/L.min:0.02mol/L.min=n:2,解得n=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难度不大,明确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计量数之比.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纸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的B.温度计既可以测量温度,又可以充当搅拌器的作用C.若用50mL0.55mo1•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mL0.50mo1•L﹣1的盐酸和50mL0.50mo1•L﹣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是相等的D.测定中和热时,烧杯上的盖子是固定温度计和环形搅拌器的【考点】中和热的测定.【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B.温度计只用来测量温度,不可以充当搅拌器的作用;C.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D.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解答】解:A.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A错误;B.温度计只用来测量温度,不可以充当搅拌器的作用,防止温度计损坏,故C错误;C.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是相等的,故C正确;D.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烧杯上的盖子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中和热的测定,需要注意的是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以及中和热的数值与酸碱的用量无关,难度不大.5.下列两组热化学方程式中,有关△H的比较正确的是()-20-\n①CH4(g)+2O2(g)═CO2(g)+2H2O(g)△H1CH4(g)+2O2(g)═CO2(g)+2H2O(l)△H2②NaOH(aq)+H2SO4(浓)═Na2SO4(aq)+H2O(l)△H3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4.A.△H1>△H2;△H3>△H4B.△H1>△H2;△H3<△H4C.△H1=△H2;△H3<△H4D.△H1<△H2;△H3>△H4【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H为化学反应的焓变,放热反应△H<0,吸热反应△H>0;①CH4(g)+2O2(g)═CO2(g)+2H2O(g);△H1、CH4(g)+2O2(g)═CO2(g)+2H2O(l);△H2,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后者生成液态水,所以放出的热量大于前者,据此比较;②NaOH(aq)+H2SO4(浓)═Na2SO4(aq)+H2O(l);△H3、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4.两个反应的实质是酸碱中和,都是放热反应,两个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但是CH3COOH(aq)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吸收一部分热量,所以后者放出的热量小,【解答】解:①CH4(g)+2O2(g)═CO2(g)+2H2O(g);△H1、CH4(g)+2O2(g)═CO2(g)+2H2O(l);△H2,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后者生成液态水,所以放出的热量大于前者,而放热反应△H小于0,放热越多,焓变值越小,故△H1>△H2;②NaOH(aq)+H2SO4(浓)═Na2SO4(aq)+H2O(l);△H3、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4.两个反应的实质是酸碱中和,都是放热反应,两个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但是CH3COOH(aq)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吸收一部分热量,所以后者放出的热量小,所以△H3<△H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大小的比较,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反应热的定义,注意反应热的正负号,影响反应热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6.半导体工业用石英砂做原料通过三个重要反应生产单质硅:①SiO2(s)+2C(s)═Si(s)+2CO(g)△H=+682.44kJ•mol﹣1,(石英砂)(粗硅)②Si(s)+2Cl2(g)═SiCl4(g)△H=﹣657.01kJ•mol﹣1③SiCl4(g)+2Mg(s)═2MgCl2(s)+Si(s)△H=﹣625.63kJ•mol﹣1(纯硅)用石英砂生产1.00kg纯硅的总放热为()A.2.43×104kJB.2.35×104kJC.2.23×104kJD.2.14×104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由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纯硅,需要热量:682.44kJ+(﹣657.01kJ)+(﹣625.63kJ)=﹣600.2kJ,计算出1kg纯硅的物质的量,则可计算出生产1.00kg纯硅的总反应热.【解答】解:由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纯硅,需要热量:682.44kJ+(﹣657.01kJ)+(﹣625.63kJ)=﹣600.2kJ,1.00kg纯硅n(Si)==35.71mol,-20-\n则生产1.00kg纯硅的总反应热为35.75mol×(﹣600.2kJ/mol)=﹣2.14×104kJ,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1mol纯硅的热量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把握题给信息.7.在四种不同条件下测得反应2SO2+O2⇌2SO3的反应速如表所示:编号(1)(2)(3)(4)反应速率[mol/(L.s)]v(SO2)v(O2)v(SO3)v(O2)0.40.250.50.3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1)B.(2)C.(3)D.(4)【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计量数之比的值越大,说明该反应速率越快,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mol/(L.s)=0.2mol/(L.s);(2)=mol/(L.s)=0.25mol/(L.s);(3)=mol/(L.s)=0.25mol/(L.s);(4)=mol/(L.s)=0.3mol/(L.s);反应速率最快的是(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侧重考查学生计算能力,反应速率大小比较可以将不同物质转化为同一物质判断,也可以根据反应速率与计量数比值大小判断,注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时单位要统一.8.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不等于△H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20-\nC、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效果不同;D、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E1、E2分别代表各步反应的活化能.【解答】解:A、b中使用了催化剂,故A错误;B、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为放热反应,△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故B错误;C、不同的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故C正确;D、E1、E2分别代表反应过程中各步反应的活化能,整个反应的活化能为能量较高的E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图象考查了反应的活化能,以及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的相关知识.9.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0.6000.5000.4000.300318.23.603.002.401.80328.29.007.50a4.50b2.161.801.441.08A.a=6.00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C.b<318.2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考点】真题集萃;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A、由表可知温度由318.2→328.2℃,在浓度相同的情况下=0.4,由此解答;B、由表可知温度由318.2℃→b,浓度由0.3mol/L→0.5mol/L,速率相等;C、由表可知温度由328.2℃→b,在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水解速率变小,所以温度降低;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不同,温度高的所需时间短.【解答】解:A、由表可知温度由318.2→328.2℃,在浓度相同的情况下=0.4,所以a==6,故A正确;B、由表可知温度由318.2℃→b,浓度由0.3mol/L→0.5mol/L,速率相等,都是1.80,所以v可能不变,故B正确;C、由表可知温度由328.2℃→b,在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水解速率变小,所以温度降低,所以温度b<318.2,故C正确;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不同,温度高的所需时间短,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反应速率计算、影晌速率的因素分析等,侧重学生表格数据分析及计算能力的考查,注重对高考高频考点的训练,题目难度中等.-20-\n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B.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1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D.500℃、30MPa下,将0.5mol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的反应放出的热量;B、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结合反应的量的情况来计算;C、一定的条件下,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强碱中和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所以是一个定值;D、反应是可逆反应,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不能进行完全,反应的焓变是对应化学方程式物质全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解答】解:A、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是气体,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故A错误;B、在101kPa时,2g即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2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即2H2(g)+O2(g)=2H2O(l)△H=﹣571.6kJ•mol﹣1,故B正确;C、一定的条件下,中和热是一个定值,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故C错误;D、反应是可逆反应,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不能进行完全,反应的焓变是对应化学方程式物质全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焓变与反应条件的关系、中和热、热化学方程式中焓变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11.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802KJ;但当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519KJ.如果1molCH4与一定量氧气燃烧生成CO,CO2,H2O(L),并放出731.25KJ的热量,则一定量的氧气的质量为()A.40gB.56gC.60gD.无法计算【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1molCO2和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802KJ,1molCH4气体不完全燃烧生成1molCO和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519KJ,故1molCO燃烧生成1molCO2,放出的热量为802kJ﹣519kJ=283kJ,1mol甲烷不完全燃烧与完全燃烧相比,减少的热量为生成的CO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减少的热量计算生成n(CO),再根据C原子守恒计算生成n(CO2),根据H原子守恒计算n(H2O),最后利用氧原子守恒计算n(O),利用m=nM计算氧原子的质量,等于消耗的氧气质量.【解答】解: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1molCO2和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802KJ,1molCH4气体不完全燃烧生成1molCO和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519KJ,故1molCO燃烧生成1molCO2,放出的热量为802kJ﹣519kJ=283kJ,-20-\n1molCH4与一定量氧气燃烧生成CO,CO2,H2O(L),并放出731.25KJ的热量,减少的热量为802KJ﹣731.25KJ=70.75kJ,1mol甲烷不完全燃烧与完全燃烧相比,减少的热量为生成的CO燃烧放出的热量,故生成n(CO)=×1mol=0.25mol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n(CO2)=1mol﹣0.25mol=0.75mol,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n(H2O)==2mol,利用氧原子守恒由n(O)=0.25mol+0.75mol×2+2mol=3.75mol,故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3.75mol×16g/mol=60g,故选C.【点评】考查反应热的有关计算,利用常规方法非常麻烦,本题解法关键是理解甲烷不完全燃烧与完全燃烧相比,减少的热量为生成的CO燃烧放出的热量,难度较大.12.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加H2O②加NaOH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H3COONa固体⑤加NaCl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把反应器敞开放入100℃水浴中⑧改用10mL0.1mol/L盐酸()A.①⑥⑦B.③⑧C.③⑦⑧D.⑦⑧【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为加快铁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可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形成原电池反应或增大固体的表面积,不改变生成氢气的总量,则铁的物质的量应不变,以此解答.【解答】解:①加水,稀释了盐酸的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②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减少了盐酸的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③加浓盐酸,反应速率加快;④加醋酸钠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弱酸醋酸,故反应速率减慢;⑤加氯化钠溶液,相当于稀释盐酸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⑥滴加硫酸铜溶液,铁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故反应速率加快,但与盐酸反应的铁减少,故减少了产生氢气的量;⑦把反应器敞开放入100℃水浴中,虽然温度升高,但盐酸挥发,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⑧改用浓度大的盐酸,反应速率加快.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本题不改变生成氢气总量的要求,答题时注意审题,难度不大.13.有关键能(破坏1mol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数据如表化学键Si﹣OO═OSi﹣Si键能/kJ•mol﹣1X498.8176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H=﹣989.2kJ•mol﹣1,则X的值为(已知1molSi中含有2molSi﹣Si键,1molSiO2中含有4molSi﹣O键)()A.423.3B.460C.832D.920【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0-\n【分析】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结合Si(s)+O2(g)═SiO2(s)△H=﹣989、2kJ•mol﹣1,计算出表中X.【解答】解:已知晶体硅的燃烧热为989.2kJ•mol﹣1,则Si(s)+O2(g)=SiO2(s)△H=﹣989.2kJ•mol﹣1;1mol晶体硅中含有2molSi﹣Si,1molSiO2中含有4molSi﹣O,1molO2中含有1molO=O,则2×176+498.8﹣4x=﹣989.2,解得x=4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键能的计算,注意把握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4.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33%B.40%C.50%D.66%【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假设X和Y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mol,达平衡时消耗Y物质的量为nmol,利用三段式用m表示出平衡时各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根据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列方程计算n的值,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解答】解:假设X和Y物质的量为1mol,达平衡时消耗Y物质的量为nmol,则:X(g)+2Y(g)⇌2Z(g)起始量(mol):110变化量(mol):0.5nnn平衡量(mol):1﹣0.5n1﹣nn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1﹣0.5n+1﹣n):n=3:2解得n=Y的转化率==67%,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66%,故选D.【点评】本题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三段式解题法的利用,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15.向足量H2SO4溶液中加入100mL0.4mol•L﹣1Ba(OH)2溶液,放出的热量是5.12kJ.如果向足量Ba(OH)2溶液中加入100mL0.4mol•L﹣1盐酸时,放出的热量为2.2kJ.则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Ba2+(aq)+SO42﹣(aq)═BaSO4(s)△H=﹣2.92kJ•mol﹣1B.Ba2+(aq)+SO42﹣(aq)═BaSO4(s)△H=﹣18kJ•mol﹣1C.Ba2+(aq)+SO42﹣(aq)═BaSO4(s)△H=﹣73kJ•mol﹣1D.Ba2+(aq)+SO42﹣(aq)═BaSO4(s)△H=﹣0.72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20-\n【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向H2SO4溶液中加入100mL0.4mol•L﹣1Ba(OH)2溶液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Ba2+(aq)+SO42﹣(aq)=BaSO4(s),H+(aq)+OH﹣(aq)=H20(l),向足量Ba(OH)2溶液中加入100mL0.4mol•L﹣1HCl溶液时,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H+(aq)+OH﹣(aq)=H20(l),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aq)+SO42﹣(aq)=BaSO4(s),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解答.【解答】解:100mL0.4mol•L﹣1Ba(OH)2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向H2SO4溶液中加入100mL0.4mol•L﹣1Ba(OH)2溶液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Ba2+(aq)+SO42﹣(aq)=BaSO4(s),H+(aq)+OH﹣(aq)=H20(l),100mL0.4mol•L﹣1HCl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H+(aq)+OH﹣(aq)=H20(l),根据放出的热量为2.2kJ,可知H+(aq)+OH﹣(aq)=H20(l)△H=﹣=﹣55kJ•mol﹣1,设Ba2+(aq)+SO42﹣(aq)=BaSO4(s)△H=﹣QkJ•mol﹣1,则0.04Q+0.08mol×55kJ•mol﹣1=5.12kJ,解之得Q=18,所以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a2+(aq)+SO42﹣(aq)=BaSO4(s)△H=﹣18kJ•mol﹣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解答该题.16.加热N2O5时,发生以下两个分解反应:N2O5⇌N2O3+O2,N2O3⇌N2O+O2,在1L密闭容器中加热4molN2O5达到化学平衡时c(O2)为4.50mol/L,c(N2O3)为1.62mol/L,则在该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正确的是()A.c(N2O5)=1.44mol/LB.c(N2O5)=0.94mol/LC.c(N2O)=1.40mol/LD.c(N2O)=3.48mol/L【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加热N2O5时,发生以下两个分解反应:N2O5⇌N2O3+O2,N2O3⇌N2O+O2,则N2O5⇌N2O3+O2,开始400转化xxx平衡4﹣xN2O3⇌N2O+O2,转化yyy平衡x﹣yyx+y结合化学平衡时c(O2)为4.50mol/L,c(N2O3)为1.62mol/L来解答.【解答】解:加热N2O5时,发生以下两个分解反应:N2O5⇌N2O3+O2,N2O3⇌N2O+O2,则N2O5⇌N2O3+O2,开始400转化xxx平衡4﹣xN2O3⇌N2O+O2,转化yyy平衡x﹣yyx+y-20-\n化学平衡时c(O2)为4.50mol/L,c(N2O3)为1.62mol/L,则,解得x=3.06,y=1.44,c(N2O5)=4﹣3.06=0.94mol/L,c(N2O)=1.44mol/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注意发生的化学平衡中N2O3既生成又分解为解答的难点,明确化学平衡三段法计算格式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二、填空题(44分)17.根据实验数据写出下列反应能表现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1)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445kJ热量.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2)18g葡萄糖与适量O2反应,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80.4kJ热量.C6H12O6(s)+6O2(g)=6H2O(l)+6CO2(g)△H=﹣2804kJ/mol(3)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H2O(l).已知室温下2g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kJ.SiH4(g)+O2(g)=SiO2(g)+2H2O(l)△H=﹣1427.2kJ/mol.【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445kJ热量,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890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2)根据葡萄糖的质量计算1mol葡萄糖燃烧放出的热量,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反应热的单位等问题;(3)根据甲硅烷的质量计算1mol甲硅烷燃烧放出的热量,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反应热的单位等问题;【解答】解:(1)0.5molCH4在O2中完全燃烧,放出445kJ的热量,即1molC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889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2)n(C6H12O6)==0.1mol,则1molC6H12O6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0.4kJ×10=2804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6H2O(l)+6CO2(g)△H=﹣2804kJ/mol,故答案为:C6H12O6(s)+6O2(g)=6H2O(l)+6CO2(g)△H=﹣2804kJ/mol;(3)n(SiH4)==mol,则1molSiH4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2kJ×16=1427.2k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4+O2=SiO2+2H2O,则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O2(g)=SiO2(g)+2H2O(l);△H=﹣1427.2kJ/mol,故答案为:SiH4(g)+O2(g)=SiO2(g)+2H2O(l)△H=﹣1427.2kJ/mo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有:物质的状态、反应热的数值与单位,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题目难度不大.18.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H<0.(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速率加快(加快、降低、不变).-20-\n(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反应速率不变(加快、降低、不变).(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反应速率降低(加快、降低、不变).(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g)和1molI2(g),反应速率不变(加快、降低、不变).(5)提高起始的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加快、降低、不变).【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在恒定温度下,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取决于浓度和压强,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如通入惰性气体,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如压强不变,通入惰性气体,但体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加快;(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体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降低;(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g)和1molI2(g),因体积增大为2倍,物质的量增大为2倍,则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5)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答案为:加快.【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侧重于影响因素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影响因素,易错点为(2)和(3),注意惰性气体的特点.19.常温常压下,断裂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化学键键能化学键键能化学键键能C﹣F427C﹣Cl330C﹣I218H﹣H436S=S255H﹣S339回答下列问题:(1)由表中数据规律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218KJ•mol﹣1<C﹣Br键能<330KJ•mol﹣1(回答数值和单位).(2)热化学方程式2H2(g)+S2(g)═2H2S(g);△H=QkJ•mol﹣1;则Q=﹣229.(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O2(g)═O+2(g)+e﹣△H1=+1175.7kJ•mol﹣1PtF6(g)+e﹣═PtF6﹣(g)△H2=﹣771.1kJ•mol﹣1O2+PtF6﹣(s)═O2+(g)+PtF6﹣(g)△H3=+482.2kJ•mol﹣1则反应O2(g)+PtF6(g)=O2+PtF6﹣(s)△H=﹣77.6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依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存在的变化规律,C﹣Br原子半径在C﹣Cl和C﹣I之间,键能应介于C﹣Cl和C﹣I之间,分析图表数据分析化学键键能大小;(2)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焓变,△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得到;(3)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分析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20-\n【解答】解:(1)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存在的变化规律,C﹣Br原子半径在C﹣Cl和C﹣I之间,键能应介于C﹣Cl和C﹣I之间,C﹣Br键的键能范围为218KJ•mol﹣1<C﹣Br键能<330KJ•mol﹣1,故答案为:218KJ•mol﹣1330KJ•mol﹣1;(2)热化学方程式2H2(g)+S2(g)═2H2S(g);△H=QkJ•mol﹣1,△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2×436KJ/mol+255KJ/mol﹣2×2×339KJ/mol=﹣229KJ/mol;则Q=﹣229,故答案为:﹣229;(3)①O2(g)═O+2(g)+e﹣△H1=+1175.7kJ•mol﹣1②PtF6(g)+e﹣═PtF6﹣(g)△H2=﹣771.1kJ•mol﹣1③O2+PtF6﹣(s)═O2+(g)+PtF6﹣(g)△H3=+482.2kJ•mol﹣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①+②﹣③得到O2(g)+PtF6(g)=O2+PtF6﹣(s)△H=﹣776KJ/mol,故答案为:PtF6;﹣77.6.【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反应焓变与键能的计算,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20.已知:反应aA(g)+bB(g)⇌cC(g)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12s时,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s);(2)经测定前4s内v(C)=0.05mol•L﹣1•s﹣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3)请在图中将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绘制出来;(4)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段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A)=0.3mol•L﹣1•s﹣1;乙:v(B)=0.12mol•L﹣1•s﹣1;丙:v(C)=9.6mol•L﹣1•min﹣1;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乙>甲>丙.【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依据图象可知:AB为反应物,且A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B的初始浓度为0.5mol/L,反应进行到12s时达到平衡,此时A的平衡浓度为0.2mol/L,B的平衡浓度为0.3mol/L,据此可以计算出12s内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计算出a与b的比值,利用题给4s内v(C)=0.05mol•L﹣1•s﹣1,计算出abc的最简整数比,然后绘制图象,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即可.-20-\n【解答】解:(1)从反应开始到12s时,A的浓度变化量△c=0.8mol/L﹣0.2mol/L=0.6mol/L,时间为12s,故v(A)==0.05mol/(L•s),故答案为:0.05mol/(L•s);(2)12s时,B的浓度变化量△c=0.5mol/L﹣0.3mol/L=0.2mol/L,故a:b=0.6:0.2=3:1,经测定前4s内v(C)=0.05mol•L﹣1•s﹣1,此时A浓度变化为:0.8mol/L﹣0.5mol/L=0.3mol/L,此时v(A)==0.075mol/(L•s),即v(A):v(C)=0.075:0.05=3:2,故a:b:c=3:1:2,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A(g)+B(g)⇌2C(g),故答案为:3A(g)+B(g)⇌2C(g);(3)平衡是A变化量为0.6,故C变化量为0.4,可绘制图象如下:,故答案为:;(4)确定A的速率为:甲:v(A)=0.3mol•L﹣1•s﹣1;乙:v(B)=0.12mol•L﹣1•s﹣1,故v(A)=3×0.12mol•L﹣1•s﹣1=0.36mol•L﹣1•s﹣1;丙:v(C)=9.6mol•L﹣1•min﹣1==0.16mol•L﹣1•s﹣1,故v(A)=0.16mol•L﹣1•min﹣1=0.24mol•L﹣1•s﹣1,故最快的是乙,最慢的是丙,故答案为:乙>甲>丙.【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变化图象,题目难度不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本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确定方法,以及反应速率计算,把握好相关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及运用.21.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上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环形玻璃搅拌棒的作用是使溶液上下混合均匀,保证溶液上下的温度达到一致.(2)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差(t2﹣t1)/℃盐酸NaOH溶液平均值125.124.925.031.66.6225.125.125.130.65.5325.125.125.131.96.8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56.01kJ/mol.-20-\n(4)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但中和热为负值,所以中和热偏大.【考点】中和热的测定.【分析】(1)根据中和热的测定原理分析解答;(2)根据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反应的盐酸偏少,放出的热量偏小;(3)先判断温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温度差平均值,再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后根据△H=﹣kJ/mol计算出反应热;(4)根据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进行判断;【解答】解:(1)中和热的测定须测量酸碱反应的热效应,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充分混合反应酸碱,加快反应速率,使上下温度一致;故答案为:充分混合反应酸碱,加快反应速率,使上下温度一致;(2)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盐酸挥发吸收热量,且盐酸偏少,放出的热量偏小,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低;故答案为:偏小;(3)3次温度差分别为:6.6℃,5.5℃,6.8℃,第2组误差较大,舍去,温度差平均值为6.7℃,50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1.0mol/L=0.0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00g/cm3=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6.7℃,则生成0.0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10﹣3kJ/(g•℃)×6.7℃=2.8006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01kJ/mol;故答案为:﹣56.01kJ/mol;(4)由于醋酸为弱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偏小,故答案为:偏小;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但中和热为负值,所以中和热偏大.【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测定,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中和热的测定方法,明确中和热测定中必须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无论使测定数据更准确,还需要保证酸碱中有一种物质过量.三、计算题22.已知2SO2(g)+O2(g)⇌2SO3(g)△H<0,温度一定,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SO2和1molO2,2min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有1.2molSO3,放出热量118.2kJ,试计算:(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该反应中SO2的转化率是多少?(3)反应2分钟,以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4)计算达平衡后SO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20-\n【分析】(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结合题干条件计算生成2mol三氧化硫放热为197KJ,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得到;(2)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转化率=×100%;(3)依据化学反应速率V=计算;(4)达到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100%.【解答】解:(1)2min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有1.2molSO3,放出热量118.2kJ,生成2mol三氧化硫放热为197KJ,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197KJ/mol;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197KJ/mol;(2)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2SO2(g)+O2(g)⇌2SO3(g)起始量(mol)210变化量(mol)1.20.61.2平衡量(mol)0.80.41.2反应中SO2的转化率=×100%=60%;答:反应中SO2的转化率为60%;(3)依据(2)计算结果,反应2分钟,以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1mol/(L•min);答:反应2分钟,以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4)达到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100%=×100%=32%,答:达平衡后SO2的质量分数为32%.【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计算应用,主要是平衡浓度和转化率的计算,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2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08:15 页数:20
价格:¥3 大小:263.4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