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嘉兴一中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4分)(2022•宿迁模拟)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版权所有分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解答:解: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可以简化我们分析的问题,不是没有意义,所以A错误;B、体积大的物体也可以看做质点,比如地球,所以B错误;C、轻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做质点,要看它的形状对分析的问题有没有影响,所以C错误;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4分)(2022•浙江学业考试)如图所示是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物体(  ) A.初速度为0m/sB.2s末的速度大小为3m/s C.5s内的位移为0mD.加速度大小为1.5m/s考点: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及其应用.版权所有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情况,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从图中直接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即可.解答:解:AB、由图象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为5m/s,2s末的速度大小为3.0m/s,故A错误,B正确;C、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得:x=s=×5×5=12.5m,故C错误;D、根据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得:a==﹣1m/s2,加速度大小为1m/s2-12-\n,故D错误.故选:B.点评:速度﹣﹣时间图象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要结合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来进行分析. 3.(4分)(2022秋•中山市校级期中)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后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出现的最大值分别是(  ) A.2πR,2πRB.0,2πRC.2R,2RD.2πR,2R考点:位移与路程.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解答:解:只要是物体在运动,物体的路程就要增加,所以路程的最大值是在最后停止运动的时候,此时的路程为圆的周长,即为2πR;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最大值是物体在圆的直径的两端的时候,所以最大的位移为2R.故选D.点评: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 4.(4分)(2022秋•马鞍山期末)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运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位移是时间的二次函数.解答:解: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时间的二次函数,位移不随时间均匀变化,故①错误.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时间的一次函数,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②正确.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故③错误.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恒定不变.故④正确.故②④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5.(4分)(2022•苍南县校级学业考试)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上升过程的加速度为a1,下落过程的加速度为a2.若不计空气阻力,这两个加速度的关系是(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2-\n C.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大小不等,方向相反考点:竖直上抛运动.版权所有分析:抛出去的物体在不计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故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解答:解:不计阻力的情况下,空中的小球只受重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都为重力加速度,方向都竖直向下,故选:A点评:竖直上抛的物体,在不计空气阻力时,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两过程中的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 6.(4分)(2022秋•梅州校级期中)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刹车后2s与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2:3B.3:4C.1:1D.4: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到速度为零所需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从而求出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解答:解:汽车刹车到速度为零所需的时间为:则6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则有:.汽车刹车后2s内的位移为:m=30m.则刹车后2s与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3:4.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关键知道汽车刹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7.(4分)(2022秋•锦州期末)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5mB.11.25mC.20mD.31.25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版权所有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通过h=求出第一秒内的位移,即可知道最后一秒内的位移.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即可知道落地前0.5s末的速度,根据v=v0+gt,求出最后1s末的速度,再根据v2=2gh求出下落的高度.解答:解:根据h=,代入数据得,第一秒内的位移为h1=5m-12-\n.所以最后1秒内的位移为10m.根据,平均速度为10m/s.因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落地前0.5末的速度为10m/s,根据v=v0+gt,最后落地的速度v=15m/s.下落的高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最后1s内的位移求下落的高度.通过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求出落地前0.5s的速度,从而求出落地速度,根据v2=2gh求出下落高度. 8.(4分)(2022秋•南湖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同时从不同地点出发 C.两直线的交点P表示此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两直线的交点P表示此时甲追上乙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版权所有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x﹣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只要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直线,则物体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解答:解:A、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正确;B、本题中无法明确两物体是否从同一点出发;故B错误;C、交点P表示两物体的位置相同;即二者相遇,甲追上乙;故C错误;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C.点评:对于图象题,首先要明确是哪一种图象,然后才能根据坐标及斜率的意义进行分析. 9.(4分)(2022•浙江学业考试)如图是某研究者在地面上拍摄的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假设在月球上使用相同的设备,并保持频闪光源闪光的时间间隔不变,拍摄小球在月球表面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可能是下图中的(  )-12-\n A.B.C.D.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版权所有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月球表在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g,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明确物体的下落的规律.解答:解:因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由运动学公式v=gt可得,在月球上速度的增加量要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也小;故只有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10.(4分)(2022秋•桃城区校级期末)A球由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am时,B球自距离塔顶bm处开始自由落下,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则塔的高度为(  ) A.a+bB.C.D.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版权所有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12-\n分析:A球下落高度a的时间即为A球下落的时间比B球下落的时间长的时间,分别对AB两球运用自有落体位移时间公式即可解题.解答:解:根据h=gt2得:t=设塔高h,则b球下落的时间为:tb=①对a球有:h=g(t+tb)2②由①②解得:h=故选C.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难度适中.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1.(6分)(2022秋•河西区期末)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 C.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一定具有加速度 D.加速度越大,则物体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考点:加速度.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小表示速度变化慢.解答:解:A、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有加速度的物体,当两者方向相同时,其速度一定增加,故B错误;C、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一定具有加速度,故C正确;D、加速度越大,则物体速度变化率一定越大,不是变化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我们应当熟记它们的名字:①a=即可以叫加速度,还可以叫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②△v可以叫速度的变化量,还可以叫速度变化大小③v叫速度. 12.(6分)(2022春•朝阳区校级期末)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上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是(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 A.1sB.2sC.3sD.(2+)s-12-\n考点:平抛运动.版权所有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成一种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上方离抛出点15m时,位移为x=15m;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15m时,位移为x=﹣15m,根据位移公式求出时间.解答:解: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上方离抛出点15m时,位移为x=15m,由x=v0t﹣代入得15=20t﹣,解得t1=1s,t2=3s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15m时,位移为x=﹣15m,由x=v0t﹣代入得﹣15=20t﹣,解得t1=(2+)s,t2=(2﹣)s(舍去)故选ACD点评:本题采用整体法研究竖直上抛运动,方法简单,但要注意位移是矢量,与距离不同,不能漏解. 13.(6分)(2022秋•双流县校级期中)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通过这段位移的最后3m用了1s,该物体在整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3.5m/sB.2.5m/sC.1.8m/sD.1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求出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末速度大于该速度.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整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则末速度大于3m/s.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则整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于1.5m/s.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整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即整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小于3m/s.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最后的末速度大于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以及知道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整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14.(6分)(2022秋•许昌期末)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  )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 B.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3:5:…:n 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 D.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12-\n分析:列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不变,每节车厢长度相同,利用比例法,分别选择速度位移关系式、位移公式等求解.解答:解:设每节车厢长度为L,列车加速度为a;A、一节车厢通过:v12=2aL,n节车厢通过:vn2=2anl,解得:vn=v1,则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故A正确.B、第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时L=at12,前(n﹣1)节车厢通过观察者时(n﹣1)L=atn﹣12,前n节车厢通过:nL=atn2,由数学知识得到得到tn=t1,tn﹣1=t1,则第n节车厢通过时间Tn=(﹣)t1,所以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经历时间之比是1:(﹣1):(﹣):…:(﹣),故B错误;C、D,根据初速度为零匀加速运动的推论,在相等时间里物体位移之比1:3:5:…,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的技巧是利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推导的一些推论,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解选择题时加以运用,可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三、课题研究与实验(本题共6空,每空3分,共18分)15.(18分)(2022秋•南湖区校级月考)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1)小车经过B点的速度VB= 0.88m/s ,经过C点速度VC= 1.2m/s ,小车的加速度a= 3.5m/s2 .(所有结果保留2位小数)(2)在图2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象.(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 0.57m/s ,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A的速度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版权所有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12-\n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某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结合描点作图,即可求解.(3)根据图象的物理意义可正确解答.解答:解:(1)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B===0.875m/svC===1.225m/s;由纸带上的数据得出相邻的计数点间的位移之差相等,即△x=3.5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得a===3.5m/s2.(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以及速度时间关系式可解出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D==157.5cm/s;利用描点法得出图象如下所示:(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57cm/s=0.57m/s,此速度对应零时刻的速度,所以它的物理意义是A点速度.故答案为:(1)0.88m/s,1.2m/s,3.5m/s2;(2)如上图所示;(3)0.57m/s; A点速度.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12-\n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10、11、12班做17题,其他班做16题,满分18分.解答应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或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9分)(2022秋•南湖区校级月考)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投掷线AB距离圆心O为30m.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O.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面光滑而减小减速时候的加速度.若不擦冰时,冰壶减速的加速度大小a1=0.08m/s2,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小至a2=0.04m/s2.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2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1)若冰壶C滑出后不再采取任何措施,求冰壶停下时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2)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冰壶滑出时运动员立刻进行擦冰,求运动员需要擦冰多少距离?(3)试通过定性分析判断开始擦冰时刻的不同会不会影响擦冰的时间?(只需要回答“会”或者“不会”,不需要说明理由)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冰壶从投掷线AB滑向圆心O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功,停止时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冰壶停下时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2)冰壶从投掷线AB滑向圆心O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功,注意两段合外力不一样大,当冰壶恰好滑到圆心的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求出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3)由第2问中求解出的刷冰距离,分析刷冰早晚会不会影响擦冰的时间即可.解答:解:(1)设停止时位移为x,由动能定理得:w总=△Ek,即:﹣ma1x=0﹣,解得:x=25m,所以:冰壶停下时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l=30﹣25=5m(2)设滑至O点速度为零,擦冰的距离为d,线路总长度为L,由动能定理得:﹣ma2d﹣ma1(L﹣d)=0﹣代入数据得:﹣0.08×(30﹣d)﹣0.04×d=2,解得:d=10m.(3)由(2)计算可知,只要在冰面上刷10m,冰壶到达O处时速度为零.在开始刷冰面10m时,冰壶速度大,刷冰时间最短,在最后10m刷冰面用的时间最长.故开始擦冰时刻的会影响擦冰的时间.答:(1)若冰壶C滑出后不再采取任何措施,冰壶停下时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为5m.(2)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冰壶滑出时运动员立刻进行擦冰,运动员需要擦冰10m距离.(3)开始擦冰时刻的会影响擦冰的时间.-12-\n点评:该题可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求解,也可以运用动能定理求解,我们可以去比较哪个更简便.运用动能定理时要注意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求解. 17.(9分)(2022秋•南湖区校级月考)为确保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的不同路段都会竖有限速指示牌.若有一段直行连接弯道的路段,其弯道半径为56m,弯道路面的倾斜角度θ为6°,静摩擦因数μ为.假定直行路段的限速为120km/h,限速指示牌的可见视野为100m,驾驶员的操作反应时间2s,为保持平稳减速,限定减速时最大加速度为m/s2.(tan6°=0.1,g=10m/s2),试计算:(1)至少应该在弯道前多少距离处竖置限速指示牌;(2)指示牌应标注的限速.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通过受力分析找出汽车转弯时是那些力提供的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求解出最大的安全速度,再根据驾驶员驾驶汽车的运动情况求解限速指示牌的放置位置.解答:解:对汽车转弯时受力分析如图:则:N′=Ncosθ,N″=Nsinθ;f′=fsinθ,f″=fcosθ,此时f达到最大值:f=μN①x方向:Fn=f″+N″=fcosθ+Nsinθ②y方向:N′=f′+mg即:Ncosθ=fsinθ+mg③又:Fn=④由①②③④联立得:v=代入数据得:v=20m/s.汽车行驶过程中:匀速2s:x1=vt==m.匀减速运动:由得:x2==m.-12-\n所以:限速指示牌距离弯道的距离为:l=x1+x2﹣100=100m.答:(1)至少应该在弯道前100m处竖置限速指示牌;(2)指示牌应标注的限速为20m/s.点评:处理圆周运动时受力分析找到向心力的来源,列式求解即可,直线运动要分清楚各个阶段的运动状态,列相应的公式求解即可. -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12:01:20 页数:12
价格:¥3 大小:183.5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