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民和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民和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剩余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民和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翻看报纸上的畅销书排行榜,莫言作品有数部上榜,且占据了榜首位置,这给人一种错觉,文学在中国又重新金贵起来,甚至会产生这样良好的愿望——如果像莫言这样的作家的作品,能一直在畅销榜上该有多好。读书可以折射一个国家的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举国热爱文学的国度,该是多么令人向往。 但很快有泼冷水的人来了,发出了这样的提问,那些抢购莫言图书的人在莫言获奖之前知道他是谁吗?其实这样的质疑价值不大,读者有权用自己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消费莫言,就像消费者被一则电视广告打动而去购买某产品一样,诺奖这个大广告铺天盖地,对莫言知之甚少或干脆不知莫言为何人的读者,去买几本莫言的书来读一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买莫言的书,谈论莫言的获奖,这都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消费莫言,此前哪一位作家获得诺奖,不是被这样追捧? 之所以强调要在正常范围内理性地消费莫言,是因为另外一种夸张的、过度的、带有魔幻色彩的消费行为正在围绕着莫言展开,甚至有不可控之势,比如在北京城内有十多处豪宅的陈光标要赠送莫言房子;莫言家乡有人设想政府应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宁可赔钱也要种万亩高粱;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此外还有人说,莫言的作品要收进教科书,莫言今年必上春晚……魔幻现实主义走出了莫言的笔端,目前正在他身上一点点发生,“吃定莫言”的前景让不少人兴奋不已。 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谈论金钱要远远多于谈论文学,从帮他分析奖金怎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从网络书店高价出售莫言手稿、天命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拜金主义气息混合着被强行提炼出来的国家主义自豪感,共同构成了一个怪异景象:莫言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体狂欢。莫言的文学成就也不再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成为许多人消除文化自卑、宣扬政绩的工具。 莫言获奖,一种较为理想的长远影响是,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写什么,怎么写”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让社会重新发现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和一种生活方式。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而想要实现这个理想的效果,必须要有强大的消费动力来推动,不消费莫言怎么成? 消费莫言无非前面说过的两种方式,但就眼下的氛围看,指望以莫言一己之力来改变文学的尴尬存在,只是良好的愿望,癫狂的商业力量会裹挟更多人把莫言往魔症的漩涡里推。还好,莫言是清醒的,他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平静,甚至还用戏谑的手法间接地批判着外界对他的消费,比如他辟谣说自己想在北京买房,只不过是个玩笑,对家乡要种万亩高粱的说法,他称不必当真。莫言在用自己的方式给“莫言热”降温,可现实却是,不把莫言的剩余价值榨空,某些人是绝对不会停手的。 再过一些天,莫言的名字从图书畅销榜上消失,6.7亿的投资因像一个笑话而被取消,人们在书店不再像买菜一样成筐地买莫言的书,那时,或许我们再谈谈莫言,谈谈文学。(摘编自韩浩《消费莫言的两种方式》)1.下列对于“消费莫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莫言获奖后,人们争相抢购他的图书,不断谈论他获奖的是是非非,畅销书排行榜上也有数部上榜且高居榜首,这里面有些情况属于在正常范围内理性消费莫言。 B.莫言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体狂欢,这正是非理性过度消费莫言的实质所在。 C.就眼下的氛围看,只能指望莫言亲自站出来改变文学的尴尬存在,否则,癫狂的商业力量会裹挟更多人把莫言往魔症的漩涡里推。 D.随着时间的流逝,莫言的名字会从图书畅销榜上消失,6.7亿的投资因像一个笑话会被取消,种种情况表明,到那时莫言真正就会消费殆尽。2.下列对“莫言获奖”的意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莫言的获奖可以使中国的文学重新“金贵”起来,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去,形成一个热爱文学的国度。 8/9B.莫言的文学成就不再单纯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是成为更多人消除文化自卑的工具,这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自豪感。 C.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写什么,怎么写”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让社会重新发现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和一种生活方式。 D.莫言的获奖为更多的商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们可以从网络书店高价出售莫言手稿、天命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等,从而得到更多利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有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这种无视别人尊严的说法令作者感到愤慨。 B.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人们几乎都在谈论金钱,从帮他分析奖金怎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这种莫名兴奋的心理其实就是国家自豪感掩盖下的拜金主义。 C.莫言的获奖可以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 D.在巨大的荣誉面前,莫言是一个清醒主义者,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平静,甚至还用戏谑的手法间接地批判着外界对他的消费。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日:“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溏罢,倪岳代溏,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5.以下名组名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最后的黄豆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8/9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料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扰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爸爸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的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了有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取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北,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发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计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发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着嚼它。不知是黄豆大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品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找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影子。父亲长号着,声间读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我蓦然明折,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B.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权那样疯长”8/9,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不等式的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C.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D.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高地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睥渴望和对财务室的羡慕。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溜之深厚寓意。第II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顺风车是爱心活动,尤其是车主,都是奔着做好事做善事的心来的,我们提倡做好事更要有好的回报,这样社会上好人好事才会可持续性发展,才会细水长流。B.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成长环境、时代背景与其父辈相比已经有了翻云覆雨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人生价值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C.西安的姿态,低调而内敛。如同一个优雅的老者,深藏若虚。第一次到西安的人,都会被那连绵近14公里雄壮深厚、古朴凝重的古城墙所吸引。D.针对候鸟迁飞之路临深履薄的现状,由知名媒体人邓飞发起、民间环保组织“自然大学”等参与的全国护鸟网络公益项目——“让候鸟飞”于4月8日在北京启动。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B.在先后发布“袭击纽约”“袭击华盛顿”的视频后,朝鲜22日发布新的宣传视频,显示“朝军大举进攻韩国,伞兵降落到韩国首尔与韩国士兵巷战,将15万美国公民劫持为人质”。C.歼-15飞机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它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D.当澳大利亚籍主裁判本杰明·威廉姆斯吹响终场哨声时,刚刚用跌倒换来一次助攻的张琳芃狠狠地将球远远地开到对方半场,仿佛只有这样就能稍稍释放一些压力。民和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11题第(1)题5分,其他每题3分,共29分) 12345611(1)121314 二、主观题(61分)7.把文中画横线的名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吊万人冢(唐)张蠙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8.这首诗的首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8/99.请赏析“乱鸦来去噪寒空”、“可怜白骨攒孤冢”两句诗中“乱”、“孤”二字的妙处。(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4)剑阁峥嵘而崔嵬, , 。11、(2)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14.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3分)①尽管巴黎保持了艺术上的主体力量,但是对来自外域艺术家的扶持也没有减弱。②这座城市在发现、培育、力举来自外域艺术家的同时,对本地艺术家的发展尤为注重。③巴黎是个尊重艺术的城市,诞生了众多的世界级艺术大师。④然而,这些抱着梦想来到巴黎定居的艺术家,都是在这里成为以后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⑤因此,巴黎的艺术主体仍是巴黎。⑥我们知道的梵高、毕加索等都是非法国裔人,更不是巴黎本地人。⑦莫罗、莫奈、高更、塞尚等都是居住在巴黎的法国人,是这座城市孕育出了这些艺术大师。 答案写在选择题处15.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8/9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的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书画艺术,由中国网络电视台与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联合主办,北京央媒信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具体承办,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协办的“弘扬经典、推崇大家”经典书画艺术创作展演系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16.仿照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另写两句话,要求话题保持一致,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生命之鱼,游于良知之水,才能使短暂人生星空灿烂,无论穷达荣辱都能尽显人格的力量。楚大夫沉吟泽畔,坚守对振兴国家的良知,九死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就算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民和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1.B A项,“这里面有些情况”有误,上述情况均属于在正常范围内理性消费莫言;C项,“只能指望”与原文所表述非理性消费莫言不符;D项,“到那时莫言真正就会消费殆尽”是对“消费莫言”内涵的错误理解。 2.C A项,在原文第一段中作者说“这给人一种错觉”;B项,“不再单纯是……这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自豪感”与原文表述不符;D项,对这种非理性地消费莫言的方式作者持否定态度。 3.A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这种无视别人尊严的说法令作者感到愤慨”与原文中要表达的观点不符,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要对夸张的、过度的、带有魔幻色彩的消费行为进行批判。 4.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题时要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登:应试得中。 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包括两方面,即劝谏皇上修身爱民。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运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6.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D项“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与原文“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不一致。强盗去了他的家乡,听说是他的家乡就离开了。 7.【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参考答案: (1)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8/9 (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 8.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是战乱后诗人客游河淮地区时根据所见所感而剪取的一幅社会缩影,控诉了统治者为一己私利而压迫人民的血腥罪恶。首句“兵罢淮边”是叙事,“客路通”是表达感情。答案:首句“兵罢淮边客路通”,落笔便写出诗人客游河淮地区的时间是在“兵罢”之后;(2分)“客路通”三字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于战乱暂时结束的欣喜之情。(3分) 9.解析:做炼字的题目,重点是对该字使用的手法和表达效果的分析。考生在解答本题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读懂诗歌内涵的基础上,针对题目涉及的句子进行分析总结。“乱”字写乌鸦之多正是写战争的残酷,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切的氛围。“孤”字既表达了对枉死者的同情,也表达出对战争的憎恶之感。答案:“乱”字写出了黑乌鸦遮天蔽日之多;乌鸦以食腐肉为生,万人冢上空乌鸦的狂欢乱舞,愈显出战乱中死人之众,使天空弥漫着一片凄寒之气,给人思绪上增添了悲切感。(3分)“孤”字蕴含了对枉死者离乡背井、惨死他乡的无限同情,令人容易从枉死者联想到战争给幸存者所造成的家庭悲剧和心灵创伤。(3分) 10.略 11(25分) (1)【考点】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解析】B项并没有形容身体长得快的意思。C项“语言平实”“情节跌宕起伏”“叙事手法新颖”的分析都不够恰当。D项“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的分析是错误的。爷爷专注看染布,起初是对染布有兴趣,后来大灾后才成为爷爷谋生的职业。【答案】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2)【考点】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析】这是一句有关人物的动作描写。动作是人物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体会时要结合上下文,尤其要考虑败家父亲对爷爷的影响。【答案】(6分)心态:反映出“爷爷”在产业被抵债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分析:①“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②“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答出心态给2分,每点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方法点拨】要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3)【考点】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析】题目中“嚼黄豆”是小说主要人物的一个习惯动作,而且问的是“在全文”有何作用,因些回答本题除考虑到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外,主要应围绕小说三要素与主题的关系来分析。【答案】(6分)①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特征;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和环节紧密联系起来;③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析】“最后的黄豆”既是“爷爷”留给我的物质财富,更是精神财富,也是“爷爷”留下的人生教训。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像小说中的父亲,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到头来也只能挥霍一空。题目中“最后”可谓“题眼”8/9,引人深思。【答案】(8分)寓意:一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启示二:就亲情而言,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要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启示三: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答出寓意每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论述启示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启示或其他启示进行论述,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2分。)【方法点拨】本题借对小说标题的探究来探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解析时既要紧扣文本内容,又要根据要求联系现实谈出自我的感悟。探究时应注意选择“最深的一点”。12.A B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C项,深藏若虚: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D项,对象误用。临深履薄:比喻谨慎戒惧。句中应用表示十分危险的“步步惊心”之类的词语。13.C A项,句式杂糅,“突出……的原则”与“以……为原则”杂糅,应把“突出”改为“以”或把“为原则”改为“的原则”;B项,成分残缺,“显示”后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上“……的画面”;D项,搭配不当,“只有这样就能……”应改为“只有这样才能……”。14.解析:本题是对语言连贯能力的考查。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是巴黎诞生了众多的世界级艺术大师,先写对本地艺术家的培育,再写对来自外域艺术家的扶持。答案:③②⑦⑤①⑥④15.解析:本题考查长句改短句的能力。这是一个包含了复杂状语的长句,先要把句子的主干提炼出来,然后将复杂的状语和定语都改成短句即可。答案:“弘扬经典、推崇大家”经典书画艺术创作展演系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书画艺术。活动将由中国网络电视台与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联合主办,北京央媒信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具体承办,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协办。16.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时要注意保持话题一致,句式与画线语句相同。此外,画线句子是一则有关“坚守”的事例,答题时也要注意。答案:陶渊明悠然南山,坚守对道德情操的良知,饮酒赏菊 岳飞挥师北上,坚守对恢复故土的良知,忠心不已18.作文(60分)((略)文言文参考译文: 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如美石一样奇伟并且力大无比。景泰二年,考中了进士,被皇帝授于都察院御史。他多次作为皇帝的代表,巡按山西、湖广等地,纠弹不法,裁抑豪强功绩非常显著。明宪宗成化元年,又升迁为南京大理寺卿。也就在这年,陕西暴发“满四之乱”,叛乱平息,马文升又被加封为“左副都御史”8/9。并大力赈济巩昌、临洮的饥民以保持边境的社会安定。政绩突出,军功卓著。这时在黑水口打败敌人,又在汤羊岭再次打败敌人,在石头上铭刻这件事然后凯旋而归。被任命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当时淮河下游和徐州一带接连发生饥荒,马文升将江南粮食十万担、盐价银五万两用于赈灾。明孝宗即位后,任命他为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书言十五事,全部商议实行。皇上仿古天子亲耕田,教坊进献杂戏。马文升严肃地说:“新天子应当知道农业耕种的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放弃了。次年又任命他为兵部尚书,督查训练士兵依旧。此时,由于和平时间已久,兵政纪律废弛,西北边境时有一些游牧部落骚扰。文升制定严格的军纪来约束诸将校,并罢黜了贪财和怯懦而不称职的军官三十余人,于是就招来了这些人的不满,他们夜持弓箭伺其马文升家的门口,或用弓箭绑上诽谤马文升的传单射入东长安门内。文升任兵部十三年,尽心边境军务,在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方面,均作出了很大贡献。只要是国家的事情,即使不是自己管辖的,也应该尽力进言。他曾经在太子四岁时,上书孝帝,应当早早进行良好的教育。请求选择忠厚诚实懂得史书的人如卫圣杨夫人,教育扶持,凡是能用言语打动的,就要悉心引导,来使他走上正道。山东久旱,浙江及南京水灾,文升请命让有关部门振恤,训练士兵,以备不测之用。文升的所有上奏,都得到了明帝的采纳。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吏部尚书屠溏被罢免后,倪岳代替屠溏职位,倪岳死后,马文升代替其职位。南京、凤阳大风雨损坏房屋树木被刮倒,文升请求皇上减缩膳食,撤掉歌舞,修养德行,省察错误,御经筵,停止游玩与宴会,停止一切不紧急的事务,停止额外织造,赈济灾民,捕捉盗贼。不久,又上书吏部职管的十件事。孝宗全部的高兴地予以采纳。正德朝时,朝廷的权职已经移到中官,文升年龄大了,接连上书请求离职,皇上答应了。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明武宗正德5年去世,享年85岁。马文升文武双全,长于应变,朝中的争端和大的事情商议常常需要他来决定。他的功绩在于边境的治理,外国的人都知道他。马文升文武全才,长于应变,功在边镇,尤重气节,为官清廉,直道而行,死后多年,强盗到了他的家乡钧州,因文升的家乡在那里,放弃离开了。8/9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贵阳观山湖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江西逝江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抚宁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广丰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唐山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南阳一中高一语文期中测试
十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57:00
页数:9
价格:¥3
大小:78.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