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语文)1.C(A项,没有根据确定医保谈判组收集谈判药品信息和专家评估测算的前后顺序。B项,药物经济学专家组和基金专家组是平行测算,互不干扰的,没有先后之分。D项,“以能接受的底价报价以免出局”理解错误,实际是“协商出一个更精准的报价”,既能避免出局,又能最大限度维护药企的利益。)2.C(A项,“评估药品真实价值”是药物经济学专家组的职责。B项,应该是从“13.6亿参保人”的切身利益出发。D项,这个底价“到了谈判的现场才交给谈判组”,所以医保方谈判专家不可能提前知道。)3.B(A项,“预期底价”就是“信封价”,但未必是谈判成交价。C项,谈判是进入医保目录“最通畅”的路径,不是唯一路径。D项,第二轮谈判有两次报价机会,不是没有任何挽回余地。)4.(4分)(1)材料一,重点介绍了医保局代表国家为谈判所做的多方面的努力。(2)材料二,重点介绍整个测算制度和流程如何确保谈判工作的公平公正。(3)材料三,重点介绍药企参与医保谈判的过程。(4分。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5.(6分)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亮明态度,1分)(1)医保谈判绝不是无底线地“砍价”,“让企业流泪”。(1分)价格太低会伤害企业的发展动力,影响药品的研制创新;(1分)最终还是会伤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1分)。(2)公正平等、实现双赢是医保谈判的共识和成功的前提。(1分)医保谈判应在在满足患者基本用药需求和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合理平衡,达到各方共赢。(1分)6.C(A项,没有“铺垫”作用。B项,不是通过对比同时突出“我”,而是以我的“脆弱”反衬远的坚韧顽强。D项,只是“我”个人对远的哀悼怀念,没有代表国家和人民大众,更谈不上“盖棺定论”。)7.D(A项,并未“完整概括”。B项,“沉重地轰击了一声”实际上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巨大悲痛的反应。C项,发现诗集是一个意外,而非作者刻意收藏。)8.(6分)(1)乐观,意志力坚强。“下肢已经麻痹了,精神还是那样好,谈笑风生”“和疾病斗争,和敌人斗争”“对人对事,有相当的忍耐力”。(2)能力强,办事作风干练。做过电工、剧社文学组长,搞抗日宣传,编辑《冀中一日》,担任领导还出版诗集、能背诵“五四”时代和三十年代的诗。(3)待人和善、体贴群众。从未当面骂人训人、送毛裤给我、慰问我病重的爱人。(4)重情重义。“明知道我写的字很难看,却一定要我写书面”。(5)循规蹈矩,孜孜不倦。在政治上、工作上,看不出他有什么非分的想法、不良的作风。(每点2分,概述分析各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9.(4分)(1)感情真实。如在诸多真实琐事的回忆中,寄寓深挚的感情。又如在结尾,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纯为肺腑之言,读之令人动容。(2)文字朴实。无论叙事写人还是抒情议论,文字都朴素无华,简练精当,却富有表现力。如叙事时“远明知道我写的字很难看,却一定要我写书面,我却兴冲冲写了”,抒情时“他也总是坐在地下,使我深受感动并且很不安”等。(每点2分,概述分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0.C11.B(A项,互市,指民族或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C项,应是“有天下者为王,诸侯之长为霸”。D项,文中指“不臣服”。)12.D(文中未提到战斗结果,揆一也不是在鹿耳门一战后就请降。)13.(8分)(1)郑芝龙归附了颜思齐,颜思齐死后,郑芝龙率领他的人马,不久就接受了朝廷的安抚。(4分,附、寻、抚,各1分,大意1分。)(2)把手放在额头上说:“这是上天可怜我而不把我抛弃在沟壑之中的缘故啊。”(4\n分,加、所以、委各1分,大意1分。)14.(3分)(1)土地肥沃广阔,自然资源丰富;(2)地理位置优越,商贸便利;(3)经多年开发,人口、物力、文化等具备雄厚的发展基础。(每完整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3分。答案不完整,按内部小点算分,(1)(2)两点内部的每小点算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15.D(杜甫“吟《梁父》”和“躬耕”是意欲效仿诸葛亮,希望辅佐贤君,表现其积极入世的思想。)16.(6分)(1)渴望像诸葛亮一样,辅佐圣主,一展抱负。如“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抒发了对臣贤君圣、君臣相得的向往。(2)对诸葛亮一生功业充满景仰。如“并吞更出师”“两朝开济老臣心”等抒发了对诸葛亮济世扶危、鞠躬尽瘁的追慕。(3)对武侯祠如今冷落的感慨。如“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都描绘了武侯祠荒凉冷落的情景,抒发了英雄不再、无人瞻顾的伤感。(4)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借缅怀诸葛亮抒发自己矢志报国的志向,如“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5)借助对诸葛亮功业未成、赍志以殁的叹惋,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每点2分,概述分析各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7.(6分)(1)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2)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3)如高适《燕歌行》中的“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8.(3分)①先知先觉②精雕细琢③惟妙惟肖(第一空,先知先觉,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根据上下文语境,应该填写率先“觉醒”意思的词。第二空,“精雕细琢”,精心细致的雕刻琢磨。形容做事仔细用心。多指艺术品的创作。语境是说电视剧《觉醒年代》对革命者精心细致的刻画,故填“精雕细琢”。第三空,“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语境是说形象刻画非常逼真,故填“惟妙惟肖”。三个空填近义词亦可,但要符合语境要求,语法正确,逻辑连贯。)19.(4分)修改示例一:不仅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亦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凸显了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对历史事实的精准还原(或“再现”)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修改示例二:不仅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亦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凸显了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历史事实的精准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画线句有两处语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语序不当,应先呈述历史,再展现国家大大势;“凸显了……对历史事实的精准”宾语残缺,或也可视为句式杂糅,所以示例一补上宾语“还原”或“再现”,示例二去掉“对”。每处改正2分,只要找准错处修改,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其他答案亦可。)20.(3分)采用拟人手法,“闹着”既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园子里蓼花盛开的景象,又与作者的心情形成反差,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寂。(拟人、反衬各1分,分析1分。)21.(4分)(1)客观环境使“我”感到荒凉。早晨的乌鸦群,满院子蒿草,草丛中有虫子瞎闹。破东西到处乱扔。(2)家中状况使我感到荒凉。房子多,院子大,人少,只有祖父陪伴。(每点2分。)22.(6分)(1)题材选取富有诗意:念诗、阳光、通红的高粱和金黄的谷粒、墙外的叫卖声,都是富有诗意的意象题材;(2)主题发掘富有诗意:祖父对任性的孙女的娇宠和爱怜,传递出一种浓浓的富有诗意的亲情;(3)人物刻画富有诗意:慈爱的祖父、任性的\n“我”,甚至隐身的小贩,似乎都游离于尘埃之外,生活在一种超凡脱俗的纯净世界中,不仅立体而且富有情感;(4)场景描写富有诗意:小说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画,每一幅画里又有一种自然流畅、情景交融、素朴淡雅的诗意之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3.(60分)参照2022年新课标全国卷II评分标准赋分。题意简析:材料一强调理论学习对实践的重要意义;材料二强调实践出真知。二则材料既包含对学习的认识,也均含有学习方法论的成分,不应忽视。对任务指令中的主题“学习”“新知”“卓越”的理解,应在综合考量两则材料的基础上,对“学习”、“新知”赋予符合材料内涵的新意义,同样,对达到“卓越”也应提出相应的路径。【作文评分细则】一类卷:54分——60分切合题意。中心鲜明突出,针对性强,有一定启发意义和社会价值。文体规范,议论客观全面,透彻深刻,逻辑性强,有创新性和批判性,内容充实,例证丰富贴切;记叙意蕴丰厚,选材不俗,详略得当,描写生动形象,感情真挚充沛,多种表达方式运用自如。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有特色,书写美观整洁。二类卷:42分——53分1.二类上:47——53分切合题意。中心鲜明突出,有针对性。文体规范,议论较为客观全面,透彻深刻,有逻辑性,说理有思辨色彩,内容充实,例证丰富恰当。记叙意蕴较为丰富,选材恰当,有详有略,描写较为生动形象,感情真挚,多种表达方式运用自然。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书写美观整洁。2.二类下:42——46分符合题意。中心比较鲜明。文体较为规范,议论文能围绕观点分析说理,有一定思辩性,内容较为充实,例证恰当;记叙文有意蕴,选材恰当,有详有略,能进行比较具体的描写,感情真挚,能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结构完整,语言通畅,书写整洁规范。三类卷:36分——41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够鲜明。文体基本规范,议论简单或无分析,说服力不强,逻辑不够严谨,思辨色彩不浓,内容单薄,例证较为平庸陈旧;记叙文意蕴单薄,选材粗糙,详略失当,叙述较为清楚但缺乏必要的描写,情感真实但不够自然,表达方式运用较为刻板。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较为整洁。四类卷:35分以下偏离题意。中心模糊。文体不够规范,议论文逻辑不清,记叙文空洞无味。穿靴戴帽,生搬硬套,勉强成文;内容干瘪,感情做作;结构基本完整,表达不够通畅,书写不够规范。20分以下酌情给分:偏离题意,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文体不规范,东拉西扯,逻辑混乱,情感虚假,敷衍成文。结构残缺,语言不通顺,书写不规范。【补充说明】1.综合理解材料,遵循任务要求,结合现实生活,体现个人感受和思考。不符合此要求的,最高分为45分。试题未限定写作文体,但确定文体后要保证文体规范。2.文章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扣到8分为止。不足400字的,不扣字数分,如果结构完整,在30分以下给分;结构不完整,在20分以下给分。不足200字的,在10分以下给分。只写一两句话的,在5分以下给分;只写标题的,给2分。\n3.3.缺标题扣2分。(包括书信等实用性文体,必须要有标题。)文中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标点符号错误酌情扣分,扣满2分为止。4.写作内容与试题无关,价值观扭曲,情感不健康,写作态度不端正,视情况严重程度,可给到0分。6.参考平均分:43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明熹宗天启年间,日本人流窜到琉球并霸占了那里。海澄人颜思齐想要在日本建立政权,计谋败露,与他的羽翼杨天生、陈衷纪等二十八人逃亡到台湾,郑芝龙归附了他。颜思齐死后,郑芝龙率领他的人马,不久就接受了朝廷的安抚。红发的荷兰人遭遇风暴,船队泊靠到台湾。崇祯年间,福建大旱,郑芝龙向巡抚熊文灿请命,用大船把几万饥民迁移到台湾,每人给予三两银子,一头牛,让他们开垦岛上的荒地。那时郑芝龙已经离开台湾,因此才有两千荷兰人据守在城里,几万流亡的百姓则聚居在城外。很久以后,荷兰人筑城,名叫台湾、鸡笼、淡水,修筑炮台,把夹板沉于鹿耳门港口水中,安置揆一王驻守(台湾城),与南洋、吕宋、占城各国开展贸易,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大都市。郑成功从江南战败归来,盘踞之地局促,军队孤立无援,准备开辟土地,谋一个栖身之所。有一个名叫何斌的台湾翻译,派遣他的亲信郭平伪装成钓鱼的,驾小船顺鹿耳门至赤嵌城(今台南市附近安平镇,当时为荷兰总督府所在地),来回试探观察,寻找到一条水路。于是,何斌奔赴厦门拜见郑成功说:“台湾沃野千里,鸡笼、淡水那里还有硝磺矿。能横渡大海,任意与外国交流。耕种土地就能有足够的粮食,经营贩卖铜铁就能有足够的物资。历经十年的人口繁衍、物力聚积和人民的教化养育,真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啊。”取出袖中的地图指给郑成功看,熟悉得了如指掌。郑成功感叹说:“这真可谓是海外的扶余啊。”郑成功于是命令洪旭、黄廷、王秀奇辅佐嗣子郑经监守各岛,自己带队转舵行船,卷起甲衣,轻装疾进。见到鹿耳门,郑成功焚香祷告说:“我郑成功受先帝的眷顾,可是寸土未得,栖身于危险的孤岛之上,如今要顶着波涛,开辟不臣服的地方。如果上天愿保佑我,就借我潮水,助我水军行船。”拿竹篙来验看,潮水竟然多涨了一丈有余。于是把手放在额头上说:“这是上天可怜我而不把我抛弃在沟壑之中的缘故啊。”郑成功让何斌迎面而坐,依照地图转舵行船,放炮敲锣,赤嵌城酋长实叮惊惶地出城投降。几天晚上之前,风暴和潮水突然来袭,声音震撼云霄,揆一王率领各路酋长登城望海,看见一个人用巾包头,身着红衣,骑着巨鲸,从鹿耳门开始,绕着赤嵌城迂回漂荡,最终隐没不见。这一天炮声震天,揆一王登到高处用望远镜观看,见到鹿耳门的船只旌旗后笑着说,中国船一旦接近炮台就将片甲不存。不久就看见领头的船树起大旗,忽而向北忽而向东,其余船只按次序像鱼一样首尾衔接行进,都远离炮台而行,……揆一王曾大举出兵攻打赤嵌、鲲身,战况不利。……于是就退兵,与郑成功约定投降。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9-12 08:41:02 页数:4
价格:¥4 大小:369.07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