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第1课时认识压强教案(沪科版八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1课时 认识压强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会作压力示意图。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重点:1.压力的概念;2.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教学难点: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2.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海绵状泡沫塑料、砖头、三角板。新课引入1.实验:如课本P142图8-2所示,让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尺,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何不同?生:食指感觉有点疼,且肌肉凹得深;拇指不觉得疼,肌肉凹得浅。师:实验做得很好,讲得也很好。2.请同学们再看图8-1滑雪,说说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积雪中,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不仅不会陷入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滑行?生:在雪地上行走,对雪地压力比较大,所以脚容易陷入积雪中,用宽宽的滑雪板滑雪,对雪地的压力比较小,所以运动员不会陷入雪里。生:在雪地行走,脚与雪地接触面积比较小,所以会陷下去,而用宽宽的滑雪板滑雪时与雪地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所以不会陷下去。师:很好,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上述现象均由压力的作用产生,这一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压力,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及什么叫压强等。新课教学探究点一 压力的概念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茶杯放在桌面上;木块放在斜面上;往墙上按图钉。请同学们画出三种情况下压力的示意图。学生画压力示意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请几位同学将压力示意图拿上来投影,交流。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三种压力的示意图。(多媒体展示)通过画出以上三种压力的示意图,同学们能交流概括出什么是压力吗?生: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作压力。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画出以上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压力和重力一样吗?学生画重力的示意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请几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生:甲图中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它的重力产生,压力与重力方向相同。乙图中木块对支持它的斜面的压力也是由重力产生的,但压力与重力方向不同。丙图中图钉对墙的压力与重力无关,压力方向也与重力方向不同。所以,有些压力是由重力作用产生,但大小不一定都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相同;有些压力与重力无关。我们可以得出压力的产生及压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多媒体展示)探究点二 压力的作用效果师:我们来观看一幅有趣的插图。(多媒体展示)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不一样,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生:(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间受力面积有关。(3)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4)可以通过比较压力作用下物体凹陷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师:你们准备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呢?生:可以像课本P143图8-3,图(a)、(b)、(c)那样,将砖放在海绵状泡沫塑料上,第一次一块砖平放,第二次两块砖平放,第三次一块砖竖放,通过观察图(a)、(b)中海绵状泡沫塑料的凹陷深度,来比较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通过观察图(a)、(c)中海绵泡沫塑料的凹陷深度,来比较当压力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师:实验设计很好,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什么?生:控制变量法。师:很好,同学们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可以分组进行实验,并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巡视。师:请各组交流实验结论。生:我们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生:我们的实验结论与他们组相同,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师:祝贺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现在我们知道压力作用效果的决定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点三 压强的概念师: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都有关,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最简单的是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请同学们比较如图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多媒体展示)生:左图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00N,右图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80N。师:物理学中引入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作压强。由压强的定义可以得到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通常用p来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则压强公式为p=。师: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是牛每平方米。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1Pa=1N/m2。师:1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下面有一些小数据可以让同学们对1Pa形成具体的概念。(多媒体展示)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第1课时 认识压强一、压力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二、压强1.压强的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3.公式:压强=,即p=。4.单位:帕斯卡(帕Pa), 1Pa=1N/m2。针对本节教学的基本要求,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系。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感受压力的效果,对压力有个感性的认识,再通过作压力的示意图来概括出压力的概念。为了突破本节的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再让学生在原图上作出重力的示意图,以此来得出压力的产生及压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学生知道压力的概念后,用一幅幽默插图引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由此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实验探究如图8-3所示,此现象学生易于理解并可由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就应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由此引入压强的概念。再由简单的实例及压强概念得到压强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介绍压强的单位帕斯卡,并列举一些小数据使学生对1Pa的压强形成具体的概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2-22 18:00:14 页数:3
价格:¥3 大小:67.5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