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读书笔记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读书笔记 <br> <br>   作者拉铁摩尔(1900-1989)美国著名汉学家、蒙古学家,曾任美国约翰&middot;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英国利兹大学教授。幼年、青年时居住中国,曾到中国北方、蒙古、中亚地区考察,对这些地区的历史、社会有独到的研究,作为其代表性著作,本书是进行边疆研究的必读书目之一。本书讨论的长城边疆的主要地区为:中国内地、蒙古、满洲、新疆与西藏,这四个地区的依存互动,造就了边疆民族丰富多元、开阔更新的文化历史。长城的主要沿线在政治上为地理的分界,它的南面是中国的农耕土地,北面是游牧社会的草原,西北是中国中亚的绿洲。在长城西端以外是青藏高原,东端以外是满洲的南部。通过对这些地理区域的宏观区分,大致可以分为农业民族、游牧民族和森林民族。 <br>   作者采取了历史视角和地理视角,着力探讨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长城边疆民族的差异、影响民族的扩张与分布,民族如何关联?又如何相互影响?作者&ldquo;提供了几个基点,以便追溯过去;并提供一个视野,以便观测未来&rdquo;。 <br>   一.移民、战争与民族互动 <br>   移民与战争是民族互动的重要形式。拉提摩尔指出了中国历史上应该研究的特殊问题:在西方工业化及其随之而来的政治运动在中国产生作用之前,在早期中国历史中,移民和征服(是政治势力而不一定是人口移动)的方向显然是由北到南,由西到东。 <br>   近代汉人向北部的通古斯森林和西部蒙古草原移民是古代中国所没有的铁路、新式军械、金融、工业及贸易活动的结果&mdash;&mdash;那么之前人口为什么没有向外发展而永踞于东三省的森林,蒙古的草原和中亚的绿洲? <br>   拉提摩尔在第八章指出了移民边界象征的&ldquo;一个社会发展的最大限度&rdquo;的含义,以此对第一章的问题进行回应:当经济、社会和国家互相影响结合,便会达到一个最有利、最适合于它们的活动范围,也就造成了它们发展的地理与环境的限度。比如说,古代汉族向北和西发展的受限就是由于其没有中国经济所需要的灌溉农业,地理环境上也不能容纳大量集中人口。而向南发展则不受限制。 <br>   他指出了边疆(Frontier)与边界(Boundary)的区别。狭义的地理/历史边界代表一些地带、边疆的边缘,基本上帝国的边界政策的最终目的只是阻止少数民族的侵入,比如中华帝国对于匈奴、突厥、蒙古族,满族。对于所谓&ldquo;侵入&rdquo;战争,他也提出问题,周朝的少数民族战争是否是草原民族大规模入侵统一的农业中国的产物? <br>   传统观点中普遍认为汉族是抵御侵略的,中国历史是入侵的草原民族和农业中国斗争的结果。和他们斗争的部落被称为戎(华北西部)和狄(华北东部)。 &ldquo;戎狄入侵中国,是少数民族企图从北方及西北方草原侵入中国的前锋。&rdquo; <br>   作者对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1.虽然文献记载的是汉族在自卫,但是在具体的攻击、征战和扩张的记载中,表现出汉族主动侵略比自卫的时候要多。2.这个时期,汉族的统治土地无疑在增加。称霸的国家就是对少数民族战争最多,略地最多的国家。 <br>   作者在中提出对过往认为民族入侵的决定性因素是双方强弱关系的理念的修正,&ldquo;少数民族侵入中国的深浅,不完全取决于当时中国的衰弱和部落侵入者的强盛的程度&hellip;&hellip;游牧民族之征服中国,并不是起源于大草原,而是来自草原边境。换句话说,侵略者并不是纯粹的典型的少数民族,而是邻近亚洲内陆边疆的混合文化民族 。&rdquo;比如匈奴在雄踞草原时没有侵略中国,辽也是在长城外逐渐兴起的,努尔哈赤率领的也不是东北远处的通古斯族,而是临近东北南部&ldquo;汉边&rdquo;的通古斯族。这个他们兴起的地区就是两种文明的&ldquo;过渡地区&rdquo;。汉族通常先占领这类地区,但随着游牧民族逐渐强盛后,便会开始争夺统治权。 <br>   二.边疆视角与民族融合 <br>   韩儒林教授曾说过:&ldquo;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绝不只是汉族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在它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也不只是我们中国人自己&rdquo;。 <br>   人类群体的&ldquo;前进&rdquo;与&ldquo;落后&rdquo;的文化,&ldquo;蛮夷&rdquo;与&ldquo;中国&rdquo;的区分是如何形成的,拉铁摩尔认为,落后地区的社会组织逐渐形成了一个进化迟缓的原始集团,而活跃地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12:37 页数:8
价格:¥3 大小:44.01 KB
文章作者:U-7265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