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语感训练方法之我见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语感训练方法之我见 <br />语感训练方法之我见 内容提要: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ldquo;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rdquo;本文探讨了语感训练的方法:一是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二是推敲品析,增强感悟;三是积累语言,深化感悟。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提高听、说、读、写实践能力,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br />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感    训练     方法 <br /> <br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叶圣陶先生说:&ldquo;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rdquo;吕叔湘先生也认为:&ldquo;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rdquo;《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ldquo;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rdquo;&ldquo;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rdquo;总之,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就语感训练方法谈一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以读为&ldquo;本&rdquo;,读中感悟 &ldquo;新课标&rdquo;强调: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默读、背诵。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ldquo;读书百遍,其义自见&rdquo;,强调读书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所以,阅读教学要&ldquo;以读为本&rdquo;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1、加强朗读训练,感悟语句的连贯性小学语文课文一般来讲篇幅比较短小,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大多能够依靠多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因此,我把&ldquo;以读为本&rdquo;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课堂上让学生人人读起来。如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诵读;了解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轻读;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斟酌词句。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同时用比比、赛赛的方法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这样,即能保证每个学生读书的量,也能提高学生读书的质,使学生在读中体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情感,增强语感。加强朗读训练,特别要在读得正确、连贯上下功夫。要求学生不但能读准生字词,还要能速辨标点符号,合理进行词语组合,读出句读,形成语流。尽量克服一字一顿、一词一顿的&ldquo;唱读&rdquo;现象,逐步做到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2、加强朗读训练,感悟课文内容梗概在读的训练中,可采用默读、诵读、引读、带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集体背诵、分角色背诵、配乐背诵、复述等多种方式,避免学生多读生厌。诵读时,注意语调轻重、速度缓急、韵律节奏,在诵中激发语感;默读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比较、思辨、领悟,在思中领悟语感;复述时,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语言加以改造,使语言文字的表述更加自然完善,在&ldquo;忆&rdquo;中体会语感;背诵时,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诵出文章的气势、韵味,在&ldquo;熟&rdquo;中巩固语感。要求学生读书时能联系上下文,对课文进行语义的疏通与整合,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课文的主要话题,发现中心句、中心段,从而从整体上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3、加强示范,把握语感的技法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名家名篇,通过教师范读,可以使学生在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ldquo;语文悟其神&rdquo;的境界。&ldquo;模仿是儿童的天性&rdquo;,教师富有技法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对学生语感有效的训练。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协调,把握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语...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4:15 页数:10
价格:¥3 大小:33.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