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六单元达标测试卷2(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五、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华东军区海军B.北海舰队C.东海舰队D.南海舰队2.以下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反映出人民军队(  )21世纪初新型战略核潜艇21世纪初大型导弹驱逐舰20世纪70年代 火炮护卫舰20世纪50年代 鱼雷快艇A.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B.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C.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强D.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3.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2012年9月,我国交接入列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阿芙乐尔号B.致远舰C.辽宁舰D.定远舰4.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右边卡片中的“贡献”一栏应填写(  )A.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提出大国协调与合作主张时间:1953年底事件: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7贡献:__________________意义: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5.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B.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C.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D.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6.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又称万隆会议。周恩来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方针是(  )A.不结盟政策B.“求同存异”C.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7.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8.如图是1972年中美领导人会见时的情景,两国领导人的神情形象地透露出了当时中美关系的变化,此后(  )A.美国完全结束了敌视中国的政策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美联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9.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指导我国解决余先生“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民众的“公投”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国际裁决D.民族区域自治10.下面《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表》反映出(  )时间1949年1959年1969年197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个)103445120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B.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C.“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11.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国的外交(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C.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12.1964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该社论评述的是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13.每年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1970年的这一天,我国航天领域发生了一件开创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元的大事,使我国成为第五个进入太空时代的国家。这件大事是指中国(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艘无人飞船试验成功C.第一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D.第一位航天员完成太空行走14.“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这个“他”指的是两弹元勋(  )A.杨利伟B.翟志刚C.邓稼先D.袁隆平715.下表是某班制作的“云展板”的主要内容,其主题是(  )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2020年6月,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A.核能利用B.走向太空C.大国外交D.军队改革16.“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里的“此翁”是(  )A.邓稼先B.王进喜C.袁隆平D.焦裕禄17.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她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发现了(  )A.青蒿素B.青霉素C.麻沸散D.五禽戏18.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贾平凹B.莫言C.屠呦呦D.路遥19.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5000多个新词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下海等。本次修订可能发生在(  )A.1956年B.1978年C.1984年D.1996年20.2020年暑假,一位外籍游客带着家人到黔东南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A.穿现代服装B.用粮票买米C.住小洋楼D.用微信支付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三大题,共40分。其中第21题10分,22题18分,23题12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我们在这里已经逗留一周时间了,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摘自《尼克松回忆录》7(1)根据材料指出这次历史事件。(3分)(2)尼克松说:“我们在这里已经逗留一周时间了,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你同意吗?简要说明理由。(7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 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采纳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建议,决定研制原子弹。后来,这一决定逐渐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的庞大计划,动用了大约60万人。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7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1986年,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1997年,我国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此外,国家还制定了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多项科技发展计划。在这些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取得了一大批先进的科技成果,培养了优秀科技人才,科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根据培根的评述,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火药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曼哈顿”计划研制的新式武器的名称及对二战的作用。(4分)(3)在“863计划”和“973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科技人才,举出两位(4分)(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就如何正确对待科技成果,谈谈你的认识。(4分)(须从正反两方面作答)7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中国近现代历史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5年万隆会议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3分)(2)阅读大事年表,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9分)(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7答案一、1.A 2.A3.C 点拨: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C符合题意;阿芙乐尔号与十月革命有关,A不符合题意;致远舰与黄海海战有关,B不符合题意;定远舰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C。4.B 点拨: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B正确;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不符合题意;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不符合题意;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国协调与合作主张,D不符合题意。故选B。5.D 6.B7.A 点拨:根据关键词“1971年”“联合国”“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可知,该事件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正确;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B不符合题意;中日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C错误;题干没有体现中国的外交政策,D不符合题意。故选A。8.C 点拨: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会面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符合题意;“完全结束敌视中国的政策”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A不符合题意;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B不符合题意;图片并非反映中美联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时尚未出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D不符合题意。故选C。9.B10.D 点拨:表格反映1949年—196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缓慢增长,而到197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则快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因此到197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快速增长,D符合题意;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无关。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一带一路”提出时间是2013年。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D 点拨: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近年来,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D符合题意;A发生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不符合题意;B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C是1979年中美建交,不符合题意。故选D。12.A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等。故选A。13.A14.C 点拨:邓稼先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邓稼先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被誉为“两弹元勋”。故选C。15.B 点拨:依据题意可知,我国的航天技术飞速发展,逐步走向太空,故其主题可以确定为走向太空,B符合题意。故选B。16.C 点拨:依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发明杂交水稻的袁隆平,他以杂交水稻改变了世界;邓稼先是核物理学家,王进喜是工人,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他们都和“专注于田畴”无关,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7.A 18.B19.D 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新词条判断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题干的市场经济、超市、下海等词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D符合题意;与1956年有关的词汇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等,与1978年相关的词汇是改革开放等;与1984年相关的词汇是国企改革等,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0.B 点拨: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可知,用粮票买米,说明米的匮乏,不能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要,所以要限制供应;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到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市场就已经开放,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先后退出历史舞台,所以2020年暑假,黔东南不可能买米还用粮票这一现象,B符合题意。故选B。二、21.(1)尼克松访华。(3分)(2)同意。(2分)尼克松总统访华标志着美国终于改变了不承认新中国的顽固立场,结束了同中国的对抗,中美关系由冷战对峙(或敌对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缓和)。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5分)22.(1)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6分)(2)原子弹。新式武器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4分)(3)杨利伟、翟志刚等。(4分)(4)要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发展经济民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要合理、科学地利用科技成果,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人类。(4分)23.(1)第26届联合国大会。(3分)(2)示例观点1: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外交命运。(3分)论述:在旧中国,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开启了一百年来的屈辱外交史。(或甲午中日战争;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日本1931年开始的侵华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或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或1979年中美建交;或1997年香港回归;或1999年澳门回归;或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等。)(6分)观点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际地位得到不断提高。(论述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6-24 15:19:00 页数:10
价格:¥3 大小:1.1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