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能力测试卷二(沪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综合能力测试题(二)(100分,90分钟)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得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Cl—35.5 K—39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  )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苹果催熟香蕉、柿子等水果C.汽油洗去衣物上少量油污D.洁厕灵清除卫生器具顽渍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B.汞、蒸馏水、石油C.稀有气体、石灰石、烧碱D.洁净空气、氧化镁、液态氧3.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二氧化碳验满   C.溶解固体   D.测定pH4.化学肥料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KNO3是复合肥料B.残留农药可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中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C.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10\nD.气体变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④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⑤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⑥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7.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CO2+H2O===H2CO3②NH4HCO3H2O+CO2↑+NH3↑③2H2S+O22S+2H2O④2NaOH+CuCl2===Cu(OH)2↓+2NaCl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B.鉴别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水)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点燃)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在稀盐酸中:Ba2+、CO2-3、Zn2+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10.将O2、C、CO、CuO、Na2CO3、稀硫酸六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4个B.5个C.6个D.7个10\n11.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Ni(OH)2不溶于水,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C.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12.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的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对表中未知数计算正确的是(  )物质物质a物质b物质c物质d反应前的质量/g202000反应中某时刻的质量/g1246①反应后的质量/g②0③④A.①为22B.②为8C.③为12D.④为22.513.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1)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2)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吸收(1)中产生的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3)使步骤(1)中产生的氧化钙跟水反应;(4)熟石灰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该厂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有①石灰石;②碳酸钠;③碳酸氢钠;④烧碱;⑤二氧化碳;⑥熟石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始原料是①③B.起始原料是②⑥C.最终产品是⑤⑥D.最终产品是③④14.甲、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甲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乙有两种途径,乙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是Fe3O4,则乙是FeB.若乙是金属,则单质、氧化物中可能含有同种元素C.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16,则甲、乙一定分别是H2和H2OD.若甲是氧化物,则反应①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不一定相同15.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10\nA.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O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C.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D.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9分)16.(4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最理想的高效清洁能源__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________。(3)除铁锈的酸________。(4)一种元素显示两种不同化合价的盐________。17.(12分)面对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科学预防,抗击病毒。(1)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科学预防,从我做起。首先是均衡营养,提高免疫力。妈妈给小滨制定如下食谱:大米饭、炒白菜、萝卜汤、苹果。这些食品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________、油脂、无机盐和水。从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角度出发,你建议食谱中应当增加的食物是____________(填“红烧牛肉”或“油炸馒头干”);其次科学防疫,合理消毒。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酒精(CH3CH2OH)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①次氯酸钠中氯元素显________价;②酒精属于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其溶液的溶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再次我们要自我防护,合理佩戴口罩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武汉火神山医院,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了10天,被誉为中国速度。①施工过程中,为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地下,工人师傅铺设了HDPE防渗膜,HDPE是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它属于________(填字母序号);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10\n②施工完毕后剩余的塑料要集中回收再利用,否则会引起环境问题中的________污染。18.(10分)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19.(6分)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1)向固体乙中滴加盐酸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7分)A、B、C、D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若A和D均为单质,B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氧化物。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n(2)若A、B、D都是氧化物,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C为单质且常温下为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21.(9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A.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探究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     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及溶液的配制(1)A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小”或“偏大”)。22.(10分)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小燕老师取用一定量样品,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滤液乙。写出上述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10\n【探究活动一】奋进小组探究白色沉淀甲的成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白色沉淀甲,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白色沉淀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活动二】智慧小组探究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________,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实验Ⅰ取适量无色滤液乙,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无色滤液乙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实验Ⅱ步骤①:取适量无色滤液乙,加入过量的________溶液,过滤生成白色沉淀原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该物质步骤②:取步骤①中的滤液,滴加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反思】实验Ⅱ中步骤①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通过两个小组的共同探究,得出原白色固体样品含有的成分。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23.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g,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2)二氧化锰的质量。(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10\n答案一、1.C 2.B 3.C 4.D 5.A 6.B 7.B 8.B 9.C 10.C11.C 点拨:反应③不是复分解反应。12.D 点拨:比较反应前和反应中某时刻的质量变化可知,该反应中a、b是反应物,c、d是生成物,且反应中a、b、c、d之间的质量比为8:16:6:18,然后根据反应后b完全反应,结合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关系即可求出②③④的值。13.D 点拨:由工艺流程可知,该化工厂主要生产氢氧化钠,同时利用碳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钠,因此起始原料是石灰石、碳酸钠,最终产品是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因此D选项正确。14.C 点拨:在一定条件下,甲(Fe3O4)能和H2或C或CO反应生成乙(Fe),乙(Fe)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Fe3O4),A正确;若乙是金属Fe,单质可能是C,氧化物可能是CO,二者含有同种元素,B正确;CO比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小16,CO和O2或Cu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都能生成CO2,CO2和C在高温的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O,则甲、乙可能分别是CO和CO2,C错误;若甲是氧化物Fe3O4,反应①为C还原Fe3O4生成Fe和CO2,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为Fe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Fe3O4,属于化合反应,①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同,D正确。15.B 点拨: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二、16.(1)H2 (2)Al2O3 (3)HCl(或H2SO4) (4)NH4NO317.(1)维生素;红烧牛肉 ①+1 ②有机物;H2O(2)①C ②白色点拨:(1)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油脂、无机盐和水。小滨的食谱中还需补充蛋白质,牛肉中富含蛋白质。①次氯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②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酒精属于有机物;酒精溶液的溶剂是水。(2)HDPE是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18.(1)纸条变红色 (2)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NaHCO3+HCl===NaCl+H2O+CO2↑(3)19.(1)没有 (2)Zn(NO3)2、Cu(NO3)2、Al(NO3)310\n(3)Zn+2AgNO3===Zn(NO3)2+2Ag、Cu+2AgNO3===Cu(NO3)2+2Ag点拨:将铜粉和锌粉加入混合溶液中,首先锌粉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锌粉完全反应后铜粉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与硝酸铜溶液。由于溶液甲呈蓝色,说明铜已与硝酸银反应,则锌粉已反应完全,故固体乙中一定含银,可能含铜,不可能含锌和铝,溶液甲中一定含Al(NO3)3、Zn(NO3)2和Cu(NO3)2,可能含AgNO3。20.(1)C;CO2+C2CO(2)O2;H2+CuOCu+H2O(合理即可);分解反应三、21.(1)作对比(2)红色粉末逐渐变黑;防止有毒气体CO逸出污染空气(3)①④⑤;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液滴飞溅;偏小点拨:③中采用仰视读数,会使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22.Na2CO3+BaCl2===BaCO3↓+2NaCl;引流【探究活动一】BaCO3、BaSO4【探究活动二】NaOH实验Ⅰ:BaCl2实验Ⅱ:CaCl2(或BaCl2);酚酞(或CuSO4等);溶液变红(或产生蓝色沉淀等)【反思】除去Na2CO3四、23.解:(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6g-16.4g=9.6g;(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2KClO32KCl+3O2↑24514996xy9.6g= =x=24.5g y=14.9g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6g-24.5g=1.5g(3)根据题意可知氯酸钾已全部分解,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14.910\ng。所以氯化钾溶液质量为=149g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49g-14.9g=134.1g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2)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g;(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34.1g。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6-25 13:00:03 页数:10
价格:¥3 大小:430.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