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人教山西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每小题2分,共30分)1.《论西蒙·玻利瓦尔》一文认为,玻利瓦尔的伟大并不在于他白璧无瑕,而在于他完成了伟大的革命事业。这里“伟大的革命事业”指的是(  )A.推翻英国殖民统治B.实现民族独立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反对封建专制制度2.随着他挥剪剪须,一场迈向近代化的改革也揭开了序幕,俄国开始了“迅速采用西欧成果”“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材料中这场迈向近代化的改革(  )A.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B.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C.解放了农奴,使其成为自由人,消除了贫困D.强化了封建农奴制3.《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是美国作家斯托夫人创作的反奴隶制小说。林肯于1862年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评价这部小说“引发了一场大战”。“一场大战”是指(  )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内战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4.对比同类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从下面的描述中可得出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的共同原因是(  )  19世纪上半叶,俄国实行农奴制,近代工业企业的劳动者近40%是农奴,农奴没有人身自由,生活贫困,购买力低  19世纪中期,日本实行幕府制度,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却没有土地所有权,也不能随意发展工商业A.缺乏统一的市场B.缺少自由劳动力C.缺乏先进的制度D.缺少充足的资金14 5.下面是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明治维新使日本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C.英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D.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6.美国在1859年首次钻出石油,但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仅约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多万吨。这一时期石油产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进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C.现代炸药的发明D.飞机制造业的发展7.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在每次变化中都处于领先地位B.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C.内燃机推动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D.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8.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通过这部著作告诉世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有人说他使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A.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使人们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C.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D.推动了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14 9.下列历史事件可以用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1879年10月,德、奥两国缔结秘密军事同盟条约《德奥同盟条约》1882年5月,德、奥、意签订了《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1892年,法、俄两国缔结军事协定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A.背景B.过程C.结果D.影响10.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超过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A.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B.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C.削弱了欧洲的力量D.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11.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李大钊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A.促使俄国由专制统治走向民主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12.“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氛围中集合于巴黎的。他们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和约”签订的背景应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B.德国法西斯上台C.绥靖政策达到顶峰D.苏联模式形成13.“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准备最终冲破体系的束缚,美国作为该体系的主要规划者和潜在的保证者,力求保持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均势。”据此可知(  )A.华盛顿体系限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扩张B.日军无力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14 C.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狂妄计划未实现D.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14.“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实行开明专制,面向欧洲,跨入现代化进程……第二个高峰……使俄国经济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尔后的文化与政治也出现了创新和突破;第三个高峰……以反西方的中央集权方式推动现代化。”对俄罗斯这三个高峰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个高峰是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第二个高峰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彻底摧毁了俄国封建残余C.第三个高峰是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D.第三个高峰是20世纪上半叶苏联领导人逐步建立的“苏联模式”15.某同学在网上搜索历史主题班会的相关资料,其搜索内容包含如下几个关键词:“华盛顿”“扎格鲁尔”“圣雄甘地”。据此判断,该班会的主题应为(  )A.资本主义制度不断扩展B.民主改革浪潮汹涌澎湃C.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D.社会主义运动空前高涨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6分)16.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简述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的特点及日本改革措施的特点。(4分)  为了争取与维护“自古就有的权利”,英国人在其他国家还处在专制王权统治之下时,就扛起了民主的大旗,并开始了前赴后继的斗争。革命,复辟,再到一次不流血的“光荣革命”,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英国人因此被誉为“民主政治之父”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德国14 (2)【交通创新】是改变世界的呈现。分析下面两项交通工具发明的共同历史作用。(4分)(3)【科技创新】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别解读下列两幅邮票中的人物的成就的历史价值。(8分)14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7.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1853—1856年,俄国同奥斯曼帝国在克里木半岛进行战争,英、法支持奥斯曼帝国,俄国战败。——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的困境,并简述它是如何摆脱困境的。(4分)材料二 近代史上,还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像日本人那样迅速和成功地在西方的威胁面前作出机敏的反应。通过专心致志地学习西方,短短四十多年,它从一个蕞尔小国变成世界大国。——摘编自张宏杰《简读日本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如何“从一个蕞尔小国变成世界大国”的。(8分)14 材料三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道路、方法和方式。”(3)针对材料三出现的问题,简述列宁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效果。(4分)18.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从1851年到1900年,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1861—1890年,美国迎来了工业化的高峰期。联邦政府实施的《宅地法》和鼓励移民政策,为第二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资金和无比广阔的国内市场。巨大的市场容量,刺激了大量生产,缩短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188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哈奇法案”,为各州大学提供科学实验基金,许多大学成为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指导中心。美国在学习和引进的基础上,在一些尖端领域的应用和独创,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摘编自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14 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这种类型的工业化带有强制性……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证明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工业化特点形成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看待苏联工业化的模式?(6分)(4)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工业建设道路应考虑哪些因素?(2分)14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2分)19.近代以来,世界出现了全新的发展态势。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变化的世界”为主题开展了以下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活动任务。任务一 【人物呈现——彰显民族解放】(1)一组同学准备介绍下面人物名片。从下列图片中任选两幅进行解读。(8分)任务二 【材料研读——见证初期世界】下面是同学们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进入1914年,人类从此开始了大屠杀的年代……过去的战争目标不但有限而且特定。……德国一心想取代英国国际霸权和海洋王国的位置,如果德国的愿望得逞,国势日衰的英国的地位自然更趋低落。因此,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霸权争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摘编自陶诗永、宋洪章14 ——摘编自《极端的年代:1914—1991》《火山口上的分赃——脆弱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根据材料,概括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2分)(3)根据材料,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4分)任务三 【以史为鉴——阐述发展历程】(4)请从下面大事年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实施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1921年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1928—1937年斯大林实行两个五年计划14 14 14 14 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3-05 19:20:01 页数:14
价格:¥3 大小:1.18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