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花城版五下教案第2课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课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l编写意图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课重点为欣赏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编者意图通过交响音画这一音乐体裁的学习,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同时,这也是对上一课“音乐的织体”学习内容的延续。编者在本课还安排了学吹竖笛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掌握新知识“7”、“i”的吹奏,并能运用所学过的音吹奏本课两首歌曲。本课作品《在中亚西亚草原上》,在听赏过程中,让学生听辨乐曲中两种不同风格的主题旋律,体验音乐美感,循序渐进感知作品表达的情绪、情感、意境、意志并产生共鸣,进而领悟作品音乐体裁交响音画所刻画出的特定音画形象。选取这一作品,不仅因为它是交响音画的代表之作,更是编者有意识让学生能够通过接触不同国家的民族音乐,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认知其所属的历史时期及相关作曲家,拥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人文情怀以及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音乐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l本课目标(1)通过欣赏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和艺术内涵,提升审美感知。(2)能够听辨及哼唱《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两种不同风格的主题旋律,感知复调织体的美感;基本了解交响音画的体裁;初步认识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学会竖笛“7”和“i”的吹奏指法。(3)能够让学生在感知和学习过程中,乐于参与音乐表现实践,享受音乐实践活动的乐趣并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l课时安排本课内容建议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了解音乐体裁交响音画。第二课时学吹竖笛第四单元,学习“7”和“i”的吹奏指法。 l教学重点能够辨别及哼唱《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两种不同风格的主题旋律,体会音乐意境并感知复调织体的美感,基本了解音乐体裁交响音画;学吹竖笛,正确掌握7和i的吹奏指法。l过程与方法建议一、欣赏《在中原亚细亚草原上》(一)导入1、方法一:听、赏导入欣赏世界名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思考:如果给这幅油画配乐,你会选择以下哪段音乐?播放几种风格不同的音乐(包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两个主题音乐),让学生在感知中理解交响音画这一音乐体裁,引出作品的学习。2、方法二:听、说导入开门见山介绍作品创作背景,引出交响音画这一体裁,进入作品学习。(二)新课教授1.感知感受过程(1)初听乐曲欣赏以下片段音乐做出连线并说出共有几个主题?A俄国卫队音乐1(主题1独奏)B商队渐渐远去音乐2(对比复调)C安然无虑的当地商队音乐3(主题2)(教师简介英国管)D二者关系融洽音乐4(主题1齐奏)E远处飘来的俄国曲调音乐5(主题1渐漫)(教师简介单簧管)问:共有几个主题?①为何ABE他们同为一主题而表现的音乐内涵却各不相同?(A与E是力度上的变化,而A与B是节奏与力度的变化)② 你是从哪方面感受出C的安然无虑?(旋律与音色上,可以从英国管是地特定情景下才用的乐器入手进行引导)③二者关系融洽是从哪个方面听出来的呢(从旋律的层次上,用的是复调织体,进行得非常和谐)(2)学唱旋律口传心授初步唱会两个不同风格的主题旋律。a:可将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唱第一主题——俄罗斯歌曲风格的主题b:第二组学唱第二主题——东方歌曲风格的主题(歌唱建议:关注学生的歌唱状态,注意装饰音及三连音的准确演唱,可为学生提前做好乐句换气提示,确保旋律的完整连贯。)c:复调织体的模唱。此处建议用lu与la哼唱两个主题旋律,建议授课教师强调学生的歌唱状态和两声部不同的演唱情绪,关注声部的和谐。同时,学生可自寻连接部的音源——马蹄声(用双响筒与舌花模仿),把以上主题旋律连起来。2.理解感悟过程(1)重复反刍音乐中的复调织体完整欣赏乐曲,听辨主题旋律,感知复调织体在音乐中的美感(2)了解音乐体裁交响音画在感知中理解交响音画这一体裁,体会作品意境,让学生说说交响音画的含义,引导学生:好的音乐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历久弥新,《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名作,不仅是因为它有着美妙的旋律,更是因为它,让人感受到了世间的和平和友谊。 想想,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究竟是带着怎样一种心情,才能将俄罗斯民间音乐元素与东方音乐相结合;将民间生活图景与艺术灵感相贯通。想必,这就是“音画”的魅力所在吧。使得这部作品超越了本身,超越了时代,更是润物细无声的表达了对人性之美,友爱之美,和平之美的向往追求!(3)随音乐完整哼唱乐曲及时了解学生对两个不同风格主题旋律的掌握情况,建议按上一环节继续保持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的分组演唱,再次体会复调织体的美感和作品意境,此过程也建议关注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音准、情绪表现、声部配合等问题。3.创意实践过程(1)学生自愿组合,分小组演唱两个不同风格的主题旋律,相互合作,提升对作品意境的感知。(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了解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深化对作品的理解。此处建议从“高、富、帅”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认识:“高”——学识,化学博士/化学家;“富”——内涵,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帅”——精神,音美、情浓、意深,极具民族责任感和高度爱国主义情怀。二、学吹竖笛(四)(一)导入1.方法一:忆一忆复习之前学习过的各音指法,吹奏上学期学习过的小乐曲。(二)新课教授1.感知感受过程(1)学一学:学习新的指法:“7”和“i”,在“6”的指法基础上,松开中指(打开2号音孔)就是“7”的指法;松开食指(打开1号音孔),即是“i”的指法。气息要求自然平稳,对着竖笛的吹口吹“tu”音。2.理解感悟过程(1)练一练:结合书本上的吹奏练习,巩固“5”“6”“7”“i”按孔指法,学生反复吹奏。吹奏时老师需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吹奏姿势。(2)试一试:在完成吹奏练习的基础上,学生试奏。建议老师先带着学生识读乐谱,再进行吹奏试奏。3.创意实践过程(1)师生合奏。此处建议给学生一段自由练习时间,随后教师可 按谱例用钢琴弹奏低声部的旋律,学生用竖笛吹奏高声部的旋律,合奏全曲。有教师参与演奏,乐曲表现力更加丰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竖笛并愿意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2)生生合奏。此处建议还可采用个人、小组、集体等形式展示,由学生相互评价,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音乐艺术表现技能,增强艺术表达的自信。4.表现性评价过程(1)教师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两个不同风格主题的旋律,让学生分辨属于哪个风格的主题;(2)能够自寻伙伴合作,哼唱两个主题旋律;(3)了解作曲家鲍罗丁的故事;(4)可通过自评和他评的方式开展竖笛第四单元的学习评价活动,也可以小组进行吹奏展示,形成表现性评价。本课评价内容建议评价目标评价标准演唱能够演唱其中一个主题旋律能够寻找伙伴合作,哼唱两个不同风格的主题旋律演奏掌握“7”“i”的吹奏指法完成两首小乐曲的吹奏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吹奏音乐知识了解交响音画能够准确听辨两个不同风格的主题,感受乐曲意境能够掌握竖笛“7”“i”的吹奏指法个人表现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小组合作中能主动参与或创编不同的表演形式文化理解通过聆听、演唱、体验、探究等方式对本课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产生艺术联想与想象、获得精神愉悦和美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素养。了解《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创作背景及相关作曲家,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音乐
发布时间:2023-06-02 13:33:02 页数:5
价格:¥3 大小:110.00 KB
文章作者:U-34438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