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单元复式条形统计图整单元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七单元复式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1、在读统计表,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2、了解复式统计图的特征,能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3、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了解复式统计图的特征,能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教具准备条形统计图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师活动一、问题情境用统计图表示下面的数据某电器专卖店第二季度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4月5月6月计划销售(台)608090实际销售(台)4885100二、讲解过程1.理解题意。该统计表呈现了某电器专卖店第二季度空调计划销售和实际销售的数量,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用两个统计图表示。2绘制条形统计图。某电器专卖店计划销售空调统计图某电器专卖店实际销售空调统计图3.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为了直观比较空调计划销售和实际销售的情况,还可以用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单式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每个月份计划销售的数量和每个月实际销售的数量,复式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比较出每个月份计划销售数量和实际销售数量。归纳总结:1.当统计表中呈现出两组数据时,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这样便于观察、分析和比较,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2.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特征是每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需要用两组或多种不同颜色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注明图例。 课堂练习小结及家庭作业三、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师:在书中完成第1题的统计图。让学生自己完成统计图。2、练一练第2题师:请同学们自己调查后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四、总结师:说说今天的收获。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提问情况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读统计图教学内容读统计图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1、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的统计图表。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图表来解决。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读懂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的统计图表。教具准备课时安排3课时第2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不但数学学习天天有进步,而且我还发现你们一天天在长大。你能用自己某个方面的变化来说明自己在长大吗?二、读统计图(一)1、出示统计图师:西苑小学对他们学校6—12岁的同学进行了身高的调查,他们把调查的结果制成了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教材中的统计图)师:观察这个统计图,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统计图,表示的是什么数据,有什么特点。师:为什么第一个大格表示100?2、再次观察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看看从中你能得到哪些数据信息?师:谁能把你了解到的数据信息说给大家听一听?3、讨论教材问题师:你现在的身高是多少?与西苑小学同龄的小朋友比一比是高了?还是矮了?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西苑小学不同年龄的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有何变化呢?试一试!生1:我的个子长高了。生2:我会洗衣服了。生3:我以前穿的衣服,现在不能穿了。生:这是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是西苑小学6—12岁学生的平均身高,单位是厘米。生:这是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分别表示每个年龄男同学、女同学的平均身高。生:红色代表男生的平均身高,蓝色代表女生的平均身高。生:第一个大格是0到100,以上的每个大格表示10,每个大有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2厘米。生:第一个大格中间有一条弯的线条,说明这有没画出来的格,表示100,从第二个大格开始,每个格表示10。……学生再次观察。生:11岁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49厘米。生:8岁女生的平均身高是132厘米。生:10岁和11岁的时候男生的平均身高与女生的一样高。学生说一说。 课堂练习小结及家庭作业三、读统计图(二)1、师:在现代生活中,电话已经成了人们交往、交流的重要工具。从原来的固定电话到现在普遍使用的移动电话——手机、小灵通,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们教材第87页有一幅关于电话的统计图,请同学们读一读。学生看书读图。师:谁来说说这个统计图表示什么内容。生:这个统计图表示的是“十五”期间我国各年年末的电话用户数。师“十五”期间是指哪几年呢?生:是2001年到2005年。师:看一看这个图有什么特点?生1:这个统计图是分别表示的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但是,两个条形是接起来的。生2:这个统计图中的单位是户。生3:黄色的条形图表示移动电话用户,蓝色表示固定电话用户。生4:这个统计图一格表示1万户。…………2、师生共同讨论问题(1)(2)。3、讨论问题(3)。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师:你们能把图中的数据在复式统计图中表示出来吗?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2、练一练第2题师:课下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并写出数学小日记?。五、总结师:说一说今天的收获。板书设计读统计图统计图(一)统计图(二)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测量身高课型实践课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1、结合测量身高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2、能运用自己已有知识解决统计中的问题,能根据统计结果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3、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分析获得的数据信息,建立初步的统计观念。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教具准备课时安排3课时第3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西苑小学同学们的身高情况,今天我们一起来测量分析一下咱们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二、测量活动师:为了测量的快一点,我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测量,把每个同学的身高记录在小组身高记录表中。测量时要求先互相估计一下,再测量。看谁估计得更准确。师:请各组汇报一下测量结果。师:请同学们把每个人的身高由低到高记录在老师发的表格中。三、整理数据1、教师,提出“把记录的数据按要求进行分段整理”的要求。师:我们把这些数据都记录好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8页,看一看上面的统计表。请你仔细观察这个统计表,弄清它是怎样分段的。然后自己试着把我们全班的同学身高数据分段整理在表中。2、交流整理的方法和结果。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整理的数据。四、表示数据师:大家整理得非常好。你能把自己整理的数据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用书上第111页的图试一试!师:谁想把你完成的统计图展示给大家?学生分组测量身高。全班进行数据整理。生:先数一数129厘米以下的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记录下来;然后数数130~139厘米之间的男女生各有几人,记录下来;接着数140~149厘米之间的男女生人数;最后数一数150厘米以上的男女生人数,记录下来。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第三课时测量身高 课堂练习小结及家庭作业五、分析数据1、师生共同完成教材上的(1)~(3)题。师: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每一小格表示2人。生:蓝色表示男生,黄色表示女生。生:XX段之间的男生有X人,女生有X人。……师:男生在哪个身高段人数最多,女生在哪个身高段人数最多?师:身高在140~149厘米之间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2、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男生在哪个身高段人数最少,女生在哪个身高段人数最少?生:身高在130—13厘米9之间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生:哪个身高段的男女生同样多?生:身高在140—149厘米之间的男生比女生多(或少)几人?六、总结师:说说今天的收获。板书设计测量身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数学
发布时间:2023-06-14 09:45:01 页数:6
价格:¥3 大小:3.5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