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1课时 二氧化碳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2.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2.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认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环及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从而体会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情境导入如图所示,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仓”;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天然的粉刷匠”;环境专家则认为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里一定要进行灯火试验,防止因其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打开汽水、啤酒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冒出,以上两个生活现象说明了哪些问题?讨论交流讨论相关原因。探究实验探究CO2的密度CO2的溶解性实验 实验装置图现象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塑料瓶变瘪了结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O2能溶于水课堂讨论低处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有什么样的性质?归纳总结CO2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探究点二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提出问题1.在探究CO2的密度实验时,两支蜡烛都熄灭说明CO2有什么样的性质?2.CO2能供给呼吸吗?讨论交流学生结合上述实验和生活讨论归纳。归纳总结CO2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CO2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CO2含量达到1%时,对人体就有害处。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或溶洞,应进行灯火试验,以探明其中CO2含量是否过量。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小花的颜色变化实验图示实验现象小花变红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变红实验分析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醋酸是一种酸, 因此小花变红;水不能使干燥的小花变红,CO2也不能使干燥的小花变红,却能使湿润的小花变红,说明C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一种酸实验结论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课堂讨论上述四个实验如果去掉其中任何一个,还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为什么?实验(Ⅰ)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归纳总结如果把实验(Ⅳ)中得到的红色小花小心加热,红色消失,小花又变为紫色。其原因是碳酸不稳定,震荡或加热时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H2O+CO2↑。三、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提出问题1.如何验证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2.如何检验你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讨论交流讨论检验的方法。实验活动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a(OH)2+CO2CaCO3↓+H2O。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归纳总结以下三个问题都要根据这一反应原理来解释:(1)鉴定气体是二氧化碳。(2)盛放石灰水的烧杯壁上会生成一层白膜。(3)为了使石灰浆[Ca(OH)2]抹的墙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探究点三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一、CO2对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CO2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生活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可用于保存食物和人工降雨。3.CO2能促进光合作用,可用作温室肥料(气肥)。4.CO2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饮料。5.CO2能与多种物质反应,是化工原料,如制纯碱,尿素等。 二、温室效应。提出问题CO2和温室效应的关系?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生活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到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2.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CO2)、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等。3.危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4.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产生的原因防治措施消耗的含碳燃料急剧增加,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人类的乱砍滥伐,使森林遭到破坏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扩大绿化面积板书设计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二氧化碳一、CO2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二、CO2的化学性质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参与光合作用。三、CO2的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化工产品的原料,气体肥料,干冰作用。四、温室效应1.危害: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2.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1)大量使用碳燃料——减少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2)乱砍滥伐——植树造林。成功之处本堂课实验较多,与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内容趣味性强;学生获取知识积极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不足之处有些结论学生可以通过现象分析得出,部分问题教师代替学生总结回答;教材中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节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9-21 08:55:01 页数:4
价格:¥1 大小:969.5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