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历年真题
>
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3
/9
4
/9
5
/9
6
/9
7
/9
8
/9
9
/9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跻(jī)身犷(guǎng)呜咽(yān)荡如砥(dǐ)B.隔阂(hé)贮(zhù)蓄伎俩(liǎng)咬文嚼(jiáo)字C.取缔(dì)纤(xiān)细赃(zōng)物沤(ōu)心沥血D.堤(tí)防骄奢(shē)蹒(pán)跚浮想联翩(piāo)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B.学校对面三、四百米处一家网吧,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来这里“减压”,一些家长颇感担忧。C.中国有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的痛切之言。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乌克兰暴发了近年来最严重的暴力冲突,基辅市中心宛如“战场”,这次冲突致使200多人受伤。B.压岁钱,对孩子来说本是一种关爱,但现在有些孩子,不仅不存感恩之心,而且滋生挥霍之念。C.这本书能直面现实,针砭时弊,批判建设同在,真知灼见频现,令人耳目一新。D.央视蛇年春晚上,蔡明将一个退休老人的形象演得绘声绘色,博得大家一致好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积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B.长篇小说《小时代》,讲述了一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四位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C.睡姿不当有损眼睛健康,特别是趴着睡觉会造成眼压过高,不仅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的还会影响视力。D.“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促进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完善海洋科学研究和开发能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二、阅读理解)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说“屏”陈从周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试卷第1页,总9页 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根据第②段内容,下面给“屏”下的定义最恰当的一项是()文中处引用古诗文,对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说“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诗意”一词,写出了作者对屏风的美好感觉与印象。B.段说“又是艺术点题”,“点题”一词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所起的衬托和装饰作用。C.造材料和装饰的华丽程度看,屏风的种类很多,虽有雅俗之别,但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大同小异的。D.认为,现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的屏缺少诗意,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艺术品位。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共9分,每小题9分))6.【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扶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选自陈寿《隆中对》)试卷第2页,总9页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③.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有删改)【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氢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吴会:吴国。(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利尽南海,东连吴会尽:完全B.信义著于四海著:闻名C.身使孙权,求援吴会身:亲自D.大破其军,乘胜克捷破:打败(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曹操于袁绍耕于野,不求闻达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D.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3)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葛亮分析政治形势认为刘备不可与曹操较量,也不可谋取孙权。B.甲文中诸葛亮除了分析政治、军事、地理因素外,还特别强调要爱民和用贤。C.乙文中写诸葛亮“乃建奇策”,这里的奇策就是甲文中“外结好孙权,内此伏彼起政理”。D.乙文中孙权因为一向心服刘备同,又敬重诸葛亮的奇才和儒雅,所以派兵帮助刘备。(4)将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将军者乎?②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5)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甲乙两文刻画的诸葛亮形象的异同。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试卷第3页,总9页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_______________,尾联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感情。(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8.古诗文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子曰: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2)问君何能尔?________。(陶渊明《饮酒》)(3)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________,弓如霹雷弦惊,(辛弃疾《破阵子》)(6)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四、阅读回答问题)9.根据要求,回答问题。与中华文明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针对汉字手写危机,2013年,央视强势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电视节目,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也相继热播。汉字书写的问题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股“汉字热”在中国悄然兴起。(1)汉字不仅字形优美,还意蕴丰富。请仿照实例,说说“舒”字的意蕴。示例:“值”,“人”站得“直”,身价才高:告诉人们为人要正直。舒:________(2)你认为,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外,还有________(3)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拟写一幅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个字。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10.菊事丁立梅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试卷第4页,总9页 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冬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长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长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些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⑦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选自《扬子晚报》)(1)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几事?请简要概括。(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①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________起来。②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3)文章第②段写层旁巴牚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六、写作写作(50分))11.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个“第一次”:第一次获奖,第一次受挫,第一次帮助他人,第一次独自远行,第一次登台讲话……你亲身经历的“第一次”,一定给你留下了忘的记忆和深刻的感悟。请以“第一次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试卷第5页,总9页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试卷第6页,总9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B2.D3.C4.A二、阅读理解5.C,B,D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共9分,每小题9分)6.ADC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孰”,谁;“箪食壶浆”,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汤;“敢不…乎”,反问语气。(2)“逸群”,超群;“伟”,英俊,高大;“异”,以…为异,感到奇特。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叙述句,加以概括归纳。阅读两文,分析两文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诸葛亮,根据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品质和性格,指出不同点。文中“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等句子加以概括。答案:(1)A(2)D(3)C(4)①老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迎接将军您呢?②诸葛亮年轻时就表现出超群的才华,容貌非常英俊,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很奇特。(5)相同点:两文都写出了诸葛亮的政治远见与军事才能。不同点:乙文还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和容貌伟岸的气质。【参考译文】【甲】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玲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试卷第7页,总9页 【乙】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英雄霸王的气概。身长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遇到汉末动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声望显达。这是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而自己投降曹操,但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而且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非常雅致,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备能够用兵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江南都平定了,后来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后来,刘备称帝,拜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官职。7.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思乡“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着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译文: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8.温故而知新心远地自偏苔痕上阶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马作的卢飞快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四、阅读回答问题9.“舒”,“舍”得给“予”,得到的是愉快:告诉人们懂得舍弃和给予,才能过得舒服。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对汉字缺少敬畏之心书写汉字魅力,传播民族文化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10.①一盆菊被我随手丢弃在屋旁,一年后却长出了一大丛。②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给人们带来温情。柔软写空地长满杂草,交代菊花生长的环境,衬托菊花顽强的生命力。示例:①面对逆境,坚定信念,顽强生存;②面对荣誉或得意之时,淡定从容;③营造温情,改善环境;④学会坚守,无论冷落还是繁华。六、写作写作(50分)11.“老师,我们爱你!”试卷第8页,总9页 那一次,“闯了祸”的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那快乐缘自纯真的爱!试卷第9页,总9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1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2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3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5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6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2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3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历年真题
发布时间:2023-10-09 23:19:01
页数:9
价格:¥17
大小:728.21 KB
文章作者: 真水无香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