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8实验与探究(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提升练8一、选择题1.(2023·内蒙古赤峰期末联考)菠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选用菠菜的叶肉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B.利用菠菜叶片为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时,应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C.从菠菜叶中提取光合色素时,滤纸条上橙黄色色素带的宽度最大D.观察菠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应在显微镜下找到呈正方形的细胞来观察2.(2023·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B.用健那绿给线粒体染色时,先用15%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宜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D.做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只得到两条色素带,是研磨时未加二氧化硅3.(2021·福建卷,4)生物科学史蕴含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下列科学史实验与结论不相符的叙述是(  )选项科学史实验结论A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B绿叶暗处理后,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叶片颜色变化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C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4.(2023·安徽八校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水绵和黑藻的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看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C.切下的花生子叶薄片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处理,更便于染色D.利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全过程可在低倍镜下观察5.(2023·山西忻州第二次联考)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教材“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的创新研究,创新内容及相关实验现象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分组创新内容实验现象甲组用0.05g/mL的NaCl溶液代替0.3g/mL的蔗糖溶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加清水自动复原 液乙组用质量分数为8%的HCl溶液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不发生质壁分离,紫色色素扩散至细胞周围丙组用紫色洋葱的内表皮代替外表皮,用含蓝墨水的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再将蔗糖溶液浓度增大至0.5g/mL进行处理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0.5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A.甲组实验说明植物细胞主动吸收了外界溶液中的离子B.乙组实验说明HCl溶液破坏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C.丙组实验说明洋葱内表皮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表皮的细胞液浓度D.以上实验可说明植物细胞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6.(2021·广东卷,9)秸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其细胞呼吸(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C.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7.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正确的实验方法。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恩格尔曼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②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③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④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⑤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使用NaOH溶液以提高物质运输效率 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得到的数据一般要低于实际数值 ⑦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A.①④⑤B.②③⑦C.①②⑥⑦D.③④⑤ 8.(2023·安徽八校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测量了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反应放出的O2含量,在最适条件下将反应室旋转180°,使滤纸片与H2O2溶液混合,每隔30s读取并记录量筒刻度,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图2A.若提高实验环境温度,实验结果可用曲线②表示B.若提高H2O2溶液pH,实验结果可用曲线③表示C.若改变滤纸片的数量,可以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D.放置不同数量圆形滤纸片的组,反应完毕后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量不同9.(2023·四川凉山州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学发展史上相关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用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B.斯图尔德用胡萝卜细胞培养成植株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温特用燕麦尖端和琼脂块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对植物作用具有两重性D.科学家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的遗传物质10.(2021·广东卷,14)乙烯可促进香蕉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C.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1.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除受到植物激素调节外,还可受到多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隐花色素(CRY)是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通过介导光信号在植物体内的传导而发挥作用。某研究小组将野生型及无法合成CRY的突变型拟南芥种子,分别放在MS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脱落酸(ABA)的MS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MS培养基中不同的ABA浓度B.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CRY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C.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BA浓度的高低与种子发芽率的大小呈负相关D.本实验需要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否则将无法证明隐花色素的作用二、非选择题12.近年来发现,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在植物抗冷胁迫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者以李果实为材料研究了SA和ABA在采后果实抗冷害过程中的作用。(1)李果实在低温下贮藏时,细胞膜脂由液态变为凝胶态,细胞膜             增大,导致胞内离子等物质渗出,果实代谢失衡,最终出现果皮凹陷、褐变等冷害症状。  (2)将李果实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溶液浸泡后晾干,置于-80℃贮藏一段时间,统计冷害发生率,部分数据如下图所示。①本实验中对照组应使用        浸泡李果实。对照组中由于         的作用导致冷害发生率略低于钨酸钠组。 ②结果表明:                                     ,且    的作用依赖于    。 (3)进一步探讨ABA抗冷害的调控机制时,发现SA和ABA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减轻对细胞膜的伤害。H2O2能参与自由基的调控过程,延缓冷害的发生。据此提出假说:ABA通过H2O2的信号途径起作用。请从A~E中选择合适的处理并预期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为上述假说提供新的证据。A.SA B.H2O2 C.SA+H2O2清除剂 D.ABA+H2O2清除剂 E.钨酸钠+H2O2组别处理预期实验结果(冷害发生率)1对照组—2ABA第2组低于第1组3①   第3组②       4③   第4组④        专题提升练8一、选择题1.C 解析菠菜的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A项正确;在观察菠菜细胞的叶绿体实验中,应撕取菠莱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用于观察,因为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所含叶绿体的数目少、个体大,便于观察,B项正确;从菠菜叶中提取光合色素时,滤纸条上蓝绿色色素带的宽度最大,即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C项错误;观察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D项正确。2.C 解析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故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应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A项错误;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盐酸会导致细胞死亡,应使用生理盐水处理口腔上皮细胞,B项错误;由于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更易分解,因此不能用作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材料,C项正确;进行光合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充分,而若研磨时未加碳酸钙,叶绿素被破坏,色素带只有两条,D项错误。3.D 解析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说明伞藻帽的形状与细胞核有关,说明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A项不符合题意;萨克斯的实验中设置了对照实验,遮光和不遮光的叶片形成对照实验,碘蒸气是要排除叶片中原来的淀粉的影响,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B项不符合题意;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染料与细胞膜组成成分蛋白质结合,随着该组成成分的移动而移动,细胞膜上荧光物质的移动表明了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移动,可推知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C项不符合题意;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因本实验中小肠黏膜神经被彻底破坏,最终有胰液的分泌,故可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D项符合题意。4.D 解析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A项错误;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由于在解离时细胞已经被杀死了,因此不可能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B项错误;切下的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后,再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便于观察,C项错误;利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液泡体积较大,全过程可在低倍镜下观察,D项正确。5.C 解析甲组实验中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加清水自动复原,说明加入NaCl溶液后植物细胞主动吸收了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A项正确;乙组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HCl溶液,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紫色色素扩散至细胞周围,说明HCl溶液破坏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液泡中的色素被释放出来,B项正确;洋葱内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实验使用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说明洋葱内表皮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表皮的细胞液浓度,C项错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题述实验在不同溶液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情况不同,说明植物细胞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D项正确。 6.D 解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其具体做法是取甲瓶中的滤液2mL注入干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A项错误。CO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中,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B项错误。观察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C项错误。乙醇的最大产量与容器中的葡萄糖量有关,与酵母菌数量无关,D项正确。7.B 解析恩格尔曼运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的水绵,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该过程并没有采用同位素标记法,①错误;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②正确;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③正确;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有毒的S型细菌能导致小鼠死亡,④错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以NaOH溶液在琼脂块中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反映物质运输效率,⑤错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因为被标记的动物放回后常常更难捕捉,所以得到的数据一般要高于实际数值,⑥错误;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⑦正确。8.B 解析由题意可知,图示实验是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的,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①,提高实验环境温度或提高H2O2溶液pH,均会使酶活性降低,曲线可能变为③,A项错误,B项正确;滤纸片浸过肝脏匀浆,因此圆形滤纸片的数量的变化代表过氧化氢酶数量的变化,改变圆形滤纸片的数量,酶的浓度将发生变化,即酶浓度成为自变量,可以探究酶促反应速率与酶的数量(浓度)的关系,C项错误;若改变滤纸片的数量,酶数量增加或减少,底物浓度不变,最终反应完毕后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量相同,反应快慢不同,D项错误。9.B 解析科学家用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A项错误;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胡萝卜植株,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项正确;温特用燕麦尖端和琼脂块实验证明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并没有揭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项错误;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10.C 解析对照组是没有用乙烯利溶液处理的组别,但香蕉本身会产生乙烯,A项错误。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乙烯利对香蕉的催熟过程,因此实验材料应选择乙烯含量很少的未成熟的香蕉,成熟的香蕉含乙烯多,会影响实验结果,B项错误。由流程图中“每2d取样1次,共6次”可知,第10天进行第6次取样,C项正确。香蕉成熟过程中,淀粉逐渐水解为还原糖,因此淀粉含量逐渐下降,而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D项错误。11.A 解析图中显示的自变量有两种:MS培养基中添加的ABA浓度和拟南芥种子的种类,A项错误。实验的因变量是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组(野生型,不添加ABA)相比,添加不同浓度的ABA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都降低,且添加0.8mol/LABA组比添加0.5mol/LABA组发芽率低,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BA浓度的高低与种子发芽率的大小呈负相关,C项正确。在MS组中,野生型种子比无法合成CRY的突变型种子的发芽率高,且在添加了ABA的两个实验组中,可看到野生型种子 比无法合成CRY的突变型种子发芽率高,可推测CRY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B项正确。根据题中信息隐花色素(CRY)是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通过介导光信号在植物体内的传导而发挥作用,可知该实验应在适宜的光下进行,否则将无法证明隐花色素的作用,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2.答案(1)通透性(选择透过性)(2)①等量蒸馏水 内源ABA ②SA和ABA均能提高李果实的抗冷性[或SA和ABA均能降低冷害发生率且随时间延长,作用效果增强] SA ABA(3)①D ②高于第2组(接近第1组) ③E ④与第2组相似(低于第1组)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12-05 12:20:03 页数:8
价格:¥2 大小:224.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