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四地质作用考点3地表形态的影响与地质灾害(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考点3 地表形态的影响与地质灾害命题视角:地表形态的影响与地质灾害(2021·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思维过程] [解析] 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AB段海拔高且等高线密集,可判断出地势陡峭,为径流的初始运动提供了充足势能;BC段海拔相对较低,且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势较缓,沟道堆积物分布较多,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CD段等高线密集弯曲,可判断出沟道呈“V”形,坡度较陡,为窄谷区,为泥石流快速运动通道。[答案] AB段:地形陡峭,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时间。 地质灾害的分析思路 (1)地震的成因及防御。①形成原因: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②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震区交通不便;诱发其他灾害等。③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加强国际合作等。(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①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如千枚岩、片麻岩等,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破碎严重,容易发生滑坡。②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山坡方向一致,往往会造成顺岩层滑坡的现象。③地下水和地表水浸湿坡面物质,使其软化,降低了黏聚力,所以在大雨后和地下水丰富地区容易发生滑坡。④此外,风化作用、人为因素和地震等也会促使滑坡发生。(3)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①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层和风化物质覆盖,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②有陡峻的地形,沟谷上游有一定的汇水面积,下游窄小,沟床纵剖面坡度较陡直。③在中、上游地区有暴雨或冰雪大量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成补给水源。④此外,强烈的地震、植被的严重破坏等都可以引起泥石流的暴发。 (2023·淄博二模)广东佛山市飞鹅山地层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风化强烈、裂隙发育。随着人类工程活动日益增多,雨季时极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2008年6月,飞鹅山Ⅲ号滑坡(下图),造成了巨大危害。与一般滑坡不同,该次滑坡形成了主、次两个滑坡体。据此,完成1~2题。1.飞鹅山Ⅲ号滑坡形成主、次两个滑坡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A.雨量更多强度更大B.坡体存在强风化带C.裂隙发育加剧坍塌D.坡体地形异常陡峻2.通过“削坡+锚杆+抗滑桩r植草绿化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飞鹅山滑坡治理效果良好。下列关于飞鹅山滑坡的治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A.坡体上部建设锚杆抗滑桩B.坡体分级设置截水排水沟C.坡面人工削坡减轻载重量D.坡面采用植草绿化以护坡解析:第1题,飞鹅山Ⅲ号滑坡体表层的残坡积层、强风化带遇水易崩解、坡面岩土软化,导致岩体重力增加,诱发滑坡,故其最主要原因是坡体存在强风化带,B项正确;降雨量多少、裂隙发育、坡体地形异常陡峻,会对两个滑坡体产生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C、D项错误,故选B。第2题,飞鹅山滑坡的治理措施,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护坡,坡体分级设置截水排水沟,加强排水,减少地表水下渗;人工削减坡体重量,加固坡下支挡;坡面采用植草绿化以护坡,保持水土,故B、C、D项合理,坡体上部建设锚杆抗滑桩会增加山体重量,且效果不大,故A项不合理,故选A。答案:1.B 2.A3.(2023·广东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盐岩的流动性和塑性较其他岩石更强,且密度相对较低。历史上,扎格罗斯山脉某地因内部盐岩层活动触发了约4.2亿立方米的巨型岩崩,短期内造成岩崩体堵河。研究表明,该地的褶曲类型对岩崩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图1示意该地地质构造,图2示意盐岩层活动剖面。(1)说明盐岩层活动触发巨型岩崩的过程。(2)分析巨型岩崩对河谷位置和形态的影响。解析:第(1)题,由于地壳运动对岩盐施加较强的挤压力,根据材料可知盐岩流动性强、塑性强,在背斜轴部位剧烈上涌,背斜顶部受到流动盐岩内部压力冲击,使得背斜顶部变得更加陡峭,坡面更加陡峭,临河一侧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第(2)题,滑坡崩塌体堵塞河道,使得河流向北改道,河谷向北移;岩崩体堵塞河道,抬高了河床,使得上游河道落差减小;由于河道堵塞,抬高河床,使河谷逐渐变宽;岩崩体堵塞河道,抬高了河床,使得下游河道落差增大,河谷下切侵蚀加深,河谷加深。答案:(1)地壳运动施加较强的挤压力,盐岩流动性强、塑性强,(在背斜轴部)上涌;岩层(背斜)顶部受到流动盐岩的顶冲,变得更加陡峭;临河一侧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 (2)受岩崩体堵河影响,河流向北改道,河谷北移;岩崩体上游河道落差减小,河谷逐渐变宽,岩崩体下游河道落差增大,河谷下切加深。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4-01-05 18:40:07 页数:5
价格:¥2 大小:1003.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