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区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区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一、【积累·运用】(26分)(一)基础·微写作(16分)小圳将参加学校举行的“汉字大会”,以下是他的主持稿,请你帮他完善。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汉字意趣无穷,有的粗guǎng()高远,有的娟秀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淡雅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汉字有感情,有色彩,有气味,有它的地方花团锦c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五千年文化的沉淀,五千年华语的传成,写好汉字是挺起脊梁的每个中国人的神圣宣言。1.根据语境,在上文空格处填写正确字形。粗guǎng_____花团锦cù_____2.你在练习过程中,会发现一处错别字,请修改。_____改为_____3.请你把主持稿中的划线处替换成成语,让观众感受到汉字的韵味。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成语:___________4.加粗句子是一个病句,请将其改正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病句:写好汉字是挺起脊梁的每个中国人的神圣宣言。修改句:【答案】1.①.犷②.簇2.①.传成②.传承3.美不胜收4.写好汉字是每个挺起脊梁的中国人的神圣宣言5.下面是“以文会友”大比拼的赛题,一起来试试吧!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还有散文《匆匆》、《背影》、《荷塘月色》《你我》等。B.散文诗《金色花》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荷叶·母亲》写现实与联想,赞颂伟大的母爱。C.敬辞和谦辞,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较多的一类,一般用于对别人敬重和表示自己谦恭。常见的敬辞有:尊君、令堂、惠存等;常见的谦辞有:家君、愚兄、寒舍等。D.《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四书五经”之一,“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春秋》。【答案】D6.《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个好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你希望交到怎样的好朋友呢?请你仿照小语的宣言,确定一个主题词,结合生活经历和感受发表交友宣言,80字左右。小语:我希望我的朋友是一个守信的人。如果我们相约周末一同到图书馆看书,我希望他能够准时到达,不会让我焦急等待;如果他答应我不会把我的秘密告诉别人,我希望他能信守诺言,不会让我大失所望。【答案】示例:我希望我的朋友是一个正直的人。如果我有什么缺点,我希望他能够直言不讳的给我指出来,让我积极改正;如果他发现我犯了什么错误,我希望他对我也讲原则,不要迁就我。(二)古诗文默写(10分)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7)初中三年,学习是主旋律,小圳从学习中收获喜怒哀乐,也在学习中度过春夏秋冬。孔子说学习要讲究方法,注意学与思的结合,《论语》中曾这样表达学与思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孔子还在《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山岛竦峙②.归雁洛阳边③.枯藤老树昏鸦④.遥怜故园菊 ⑤.回乐烽前沙似雪⑥.思君不见下渝州⑦.学而不思则罔⑧.思而不学则殆⑨.温故而知新⑩.可以为师矣二、【阅读·理解】(46分)(一)文言文阅读(11分)小圳学习了《世说新语》两则后,补充阅读了书中的其他内容,跟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古文探究活动,请你跟他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①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②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③,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④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逸少⑤,因嫁女与焉。(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释】①郗(xī)太傅:郗鉴,曾兼徐州刺史,镇守京口。王丞相:即王导。②白:禀告,陈述。③矜持:拘谨。④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8.小圳对两则《世说新语》的加点词含义有兴趣,请你帮忙释义。(1)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9.甲文中的画线句子该如何理解,请你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10.小圳对下面两个句子不理解,请你用现代汉语帮他解释。(1)未若柳絮因风起。(2)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11.小圳在探究中发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请你根据助读资料,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乙文】归为“雅量”的原因。 助读资料:雅量,指宽宏的气量。魏晋时代讲究名士风度,不管内心活动如何,只能深藏不露,表现出来的应是宽容、平和、若无其事,就是说,见喜不喜,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遇事不改常态,不失名士风流。【答案】8.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一起。②.俄而:不久。9.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10.(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2)只有一位公子在东边床上袒胸露腹地躺着,好像没有听见一样。11.乙文中的王羲之淡然面对郗太傅择婿。当人来挑女婿,王羲之却在东床敞开上衣而卧,若无其事,见喜不喜,遇事不改常态,与其他王家兄弟的拘谨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其符合“雅量”的特点。郗鉴之所以看中王羲之,是因为王羲之在听到选婿的消息后不为所动,表现出了一派名士风度,因为名士风度就是要不同于流俗,宠辱不惊,王羲之的这一行为正好符合了郗鉴对于名士的认知。符合“雅量”的特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5月1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0年,全国人口达到14.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宁吉喆表示。(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2日)材料二: (摘编自《环球日报》2021年5月18日)材料三:放眼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是各国发展时普遍都会遭遇的挑战,而且往往会同时出现。其带来的一个挑战,就是劳动力人口达到峰值后回落。从传统的人口学和经济学角度看,劳动人口的减少几乎可以跟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画等号。但新的情况不太一样。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人口问题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吉川洋曾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与日本面临类似问题,但人口数量并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人均劳动生产率才是。即使劳动力人口没有明显变化,只要平均每位劳动者所能制造出来的商品增加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经济也能保持增长。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指标。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提醒,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仍然有8.8亿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尤其是劳动人口素质显著提高。数据显示,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达到23.61%,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提高了11.27个百分点。 宁吉喆也提到,全国人口平均年龄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面对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实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适应,未来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将逐步显现。(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5月12日)12.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以上。B.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新情况来看,劳动人口的减少跟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并不能完全画等号。C.中国人口问题引起世界关注,日本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与日本面临相似问题,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D.面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实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适应,未来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将逐步显现。13.仔细阅读材料二,你从图表中读出哪些信息?14.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现象。【答案】12.C13.①我国60岁以上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②我国劳动人口数字下降,劳动人口规模仍占比最大。③(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促使)我国0-14岁人口增加。④我国人口构成比较合理。14.①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②提高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③调整经济结构。④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小说节选,完成下列题目。题字慰英雄(陈忠实)①深秋时节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书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他看见一辆汽车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东急驶,搅扇起来的滚滚黄尘骤起四散,汽车开到书院对面时却放缓速度,在滋水河边上停下来,一个人挽起裤子涉水过河,沿着通往书院的弯弯小路走上来,朱先生看清他的衣着原是一位军人,便转过身依然瞅着山坡和河川深秋时节的田园景致。这里宁静安谧的田园景致与整个即将沦陷的中国是如此不协调,他怨愤以至蔑视中国的军人,无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看门的张秀才在书院围墙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学生鹿兆海来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来。 ②走进书房,鹿兆海神情激动地说:“先生,我想请你给我写一张字儿—”③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要这一张字儿?”鹿兆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鹿兆海并不觉察朱先生的情绪,还以为是先生素常的伟大谦虚,于是倍加真诚地说:“我马上要出潼关打日本去了,临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宝。”朱先生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山。”④朱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满眼都袒露出自责的赧颜:“兆海,请宽容我的过失。我以为你们在城里闲得无事把玩字画。”鹿兆海连忙站起扶朱先生坐下:“我怎么敢怪先生呢!我们师长听说我要来寻先生,再三叮嘱我,请先生给他也写一幅。他说他要挂到军帐里头……”朱先生的脸颊抽搐着,连连“哦哦哦”地感叹着,如此受宠若惊的现象在他身上还未发生过。朱先生近来常常为自己变化无常的情绪事后懊悔,然而现在又进入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昂状态中,似乎从脚心不断激起一股强大的血流和火流,通过膝盖穿过丹田冲击五脏六腑再冲上头顶,双臂也给热烘烘的血流和火流冲撞得颤抖起来,双手颤巍巍地抓住兆海的双肩:“中条山,那可是潼关的最后一道门扇了!”鹿兆海也激昂起来:“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本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⑤朱先生滴水入砚亲自研墨,鹿兆海要替朱先生研墨遭到无声而又坚决的拒绝。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劲,把渐渐变浓的墨汁研碾出砚台。朱先生亲自裁纸,裁纸刀在手中啪啪颤着,从笔架上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手腕和毛笔依然颤抖不止。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果然不再颤抖,一气连笔写下七个道劲飞扬的草体大字:砥柱人间是此峰。⑥朱先生停住笔说:“这是我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一句。我刚中举那阵儿年轻气盛,南行回来登临华山诵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我连一根麦秆儿的撑劲都没有,倒是给你的师长用得上。”鹿兆海也情绪波动,泪花涌出。朱先生重新铺就一张横幅,蘸饱墨汁再次毅然落笔:白鹿精魂。⑦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鹿兆海吃惊地看见朱先生中指上滴滴嗒嗒掉到字画上的血花儿,扑通一声跪下去:“朱先生放心,我一定要拿小日本一桶血赔偿先生……”朱先生怆然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哦!”(节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15.文章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16.围绕“题字”,选文中朱先生的情绪和行为有哪些变化?轻淡调侃—()—激动题字—()—怆然吟诗17.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18.简要分析朱先生这个人物形象。19.探究两处题字“砥柱人间是此峰”“白鹿精魂”的丰富意蕴。【答案】15.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描写原坡上菊花怒放的美景,表现出朱先生对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反衬朱先生因家乡也将沦陷而产生的悲愤。16.①.自责赧颜(自责愧赧)②.咬指盖印(滴血盖印)17.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通过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朱先生受到爱国将士激励,准备书写,自我镇定的过程,表现了朱先生对为抗日将士题字的认真郑重。18.他爱憎分明,他痛恨的,极尽挖苦之能;他敬佩的,又极尽支持之力。他坦诚真挚,在发现误会鹿兆海之后,真诚道歉。他正直爱国,作为知识分子有心报国却力有不逮,唯有以题字来寄托他的赤子之心和忧国之情。19.砥柱人间是此峰:表现了朱先生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对中国军人承担起抗击倭寇重任的敬佩。白鹿精魂:“白鹿精魂”是指白鹿原不屈的精神品格,对兆海在家国危亡之际奔赴战场行为的肯定,对兆海抗日杀敌报国的勉励。两处题字:寄托报国之志,也对中华民族勇于斗争敢于抵御外族入侵的讴歌。(四)名著阅读(9分)20.读完《朝花夕拾》后,小圳对该书内容进行梳理,请你帮他完成相关任务。 【答案】(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衍太太(3)藤野先生21.小圳针对童年鲁迅读过的书籍,整理出一个表格,请你根据表格内容,帮助他在横线上填写出恰当的内容。阅读书籍态度或情感理由《鉴略》望而生畏(1)__________(2)_________反感把“肉麻当作有趣”,污蔑古人,教坏后人,虚伪又残酷。《山海经》(3)_________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好奇和想象,虽然粗拙,但那时却是“我”最心爱的宝书。【答案】①.五猖会前,被父亲强迫背诵枯燥无趣的文字②.《二十四孝图》③.非常喜欢(或喜欢、喜爱、渴盼都可以)22.文学兴趣小组邀请小圳参加“鲁迅救国救民真理的思想轨迹”的探求活动,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的相关篇目,梳理鲁迅对真理的探求与追求救国之道时的心路历程。【答案】联想到《琐记》《父亲的病》《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文章。《琐记》: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父亲的病》:因为庸医误人,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导致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以致遭遇家庭的变故,坚定了鲁迅求医的信念。《藤野先生》:写鲁迅经历“看电影”事件后决定弃医从文。《范爱农》: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三、【表达·交流】23.根据要求写作文。岁月匆匆,走进了中学,也走进了花一样的季节,清点一下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或许也多了一份烦心,少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压力,少了一份轻松……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我们的道路正向未来延伸。请以“七年级,我多了一份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作助手:①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生命中的宝贵财富,记录让你深受触动的事情;②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一些细节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有真切感受的事情;③在结尾处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作为作文标题;②不得抄袭与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答案】例文:七年级,我多了一份感恩中学是什么?或许从不同的人口中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有人会说,中学是一所学校;有人会说,中学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期。而我认为,中学是我心灵成长的天地。七年级,让我对身边的人多了一份理解,也随之多了一份感恩的心。我妈妈,居委会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在我开始入睡时,她的卧室的灯是亮着的,在我醒来时,她的卧室的灯依然是亮着的。自从她调到了居委会工作,我便再也没有和妈妈坐在一起像以前一样聊天了。 上七年级的我,更渴望陪伴。我很委屈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很爱您。可在您眼里,我是不是还没您的手机、您的工作重要啊?您每天工作,我们母女俩在一起开心的聊天真的只应该是回忆中的吗?”说完,我跑回自己的房间去。我的心释然了,我认为我的心里话说出来了。我偷偷看向妈妈,看到妈妈的脸红了,眼里含着泪。可是有一天,妈妈很晚都没有回来。我辗转反侧,忽然我听到门]那有动静,妈妈回来了。“轻点,孩子睡着了。”她轻手轻脚的来到我的房间,很轻很轻地说,“哎呀,怎么又踢被子了。”虽然很轻,但我还是听到了声音。妈妈顺手关上了门,扭过身,我潸然泪下。我想,妈妈有多少夜晚是这样啊,不说她在什么地方工作。我确信的是,她有一颗爱我的心。妈妈,我懂了,原谅女儿之前的不懂事。工作别太累,七年级,我在对妈妈的理解中多了一份感恩。到期末总复习了,相信没有哪个班的老师不做学科测验的。以前,或许我会抱怨,“老师怎么又小测?”但是,前些日子,我在心中琢磨,老师如果不反复地组织复习测验,大家怎么会知道哪个知识点还没掌握?忽然,在那一刹那,我懂得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不测试的话,就有大把的时间去休息,我的学习可能就不会进步。老师批改卷要占用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完全是为了我们,老师是无私的,是伟大的。老师,我懂了,原谅学生先前的不理解。七年级,我在对老师的理解中多了一份感恩。时光老人把我带到七年级,带到中学。七年级,把我的心灵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让我懂得感恩。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28 21:30:02 页数:11
价格:¥2 大小:393.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