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题(附答案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期中测试题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D)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C.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B)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召开了政协会议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3.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说的这场“错误的战争”被我们称为(D)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4.为纪念抗美援朝,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潜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老战士所说的这种“精神”是(B)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D)A.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6.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C)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D.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7.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B)A.新中国的成立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C.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8.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A)A.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B.为我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C.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在思想上作了准备4 D.把全国人民和全党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9.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D)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C.“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0.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D)A.“一五”计划时期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11.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D)A.状元实业家——张謇B.“铁人”——王进喜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D.最可爱的人——雷锋12.农业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1年间的4.9%,究其原因是(C)A.土地改革的完成B.“大跃进”的促进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人民公社化的推进13.某校研究小组制作题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的网页时,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经济改革的硕果”等并列的栏目,请你帮助该小组再设计一个同层次的栏目,最合适的标题是(C)A.重返联合国的风雨B.思想解放的历程C.世贸组织的接纳D.上海世博会的召开14.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邓小平(D)A.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B.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C.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D.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15.在我国古代时期人们就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这一历史重担,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是(C)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八大二、非选择题(16题6分,17题8分,18题6分,共20分)16.(衢州中考)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4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1)时代是出卷人,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B时期的主要任务。(2分)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B:巩固新生政权。(2)材料二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请分别运用史实加以说明。(2分)①第一个重大关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②第二个重大关头:1992年,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3)综合材料分析,党的奋斗历程对新时代做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有哪些启迪?(2分)要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要遵循发展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民主与法治建设;坚持党的正确领导。17.(连云港中考)科学制定与创造性实施规划,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深刻认识社会形势是科学制定规划的前提条件。概括下列材料中对社会形势的认识。结合史实,分析导致这一认识出现的客观原因。(2分)中国仍然可能发生内战,将中国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去……这(第二个前途)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论联合政府的报告》(1945年4月)两个前途的斗争(两条道路的斗争)。抗日战争即将胜利;蒋介石企图实行独裁统治。(2)依据形势确定任务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下列材料中确定的主要任务,并归纳完成该任务的策略。结合史实,写出当时的客观形势。(2分)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已摆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9月)经济建设。艰苦奋斗;团结一致;人民民主专政(任答两点,每点1分)。全国基本解放(新中国即将成立或推翻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3)制定完成任务的主要措施是规划的主体部分。概括下列材料中“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结合史实,指出完成“总任务”的重大举措。(2分)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8月)实现工业化;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4)依据规划正确施策是完成规划的重要保证。归纳下列统计表反映的经济总特征。结合史实,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2分)(单位:亿元)4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1978年35883010423713971990年1740014300238517662年增长率8.7%8.4%12%6.1%——据《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相关内容编制经济发展迅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18.(滨州中考)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说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世纪末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2分)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材料二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人民日报》社论(2)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材料三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符合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3)推翻“三座大山”和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哪些成功实践?(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或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实现港澳回归;建立经济特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事业发展;颁布一系列法律文件,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等。(答两点即可)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2-10 16:40:02 页数:4
价格:¥2 大小:81.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