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单元 第5课【基础巩固】1.研究表明,原始班图人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他们掌握了铁器的制作和使用。因此,班图人足迹所至之处,铁器也被引入。由此可以看出(  )A.班图人迁徙促进了文明的交流B.生产力的发展是班图人迁徙的根本原因C.当时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D.班图人迁徙后建立了疆域广大的帝国【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班图人足迹所至之处,铁器也被引入”可知,班图人的迁徙促进了铁器的传播,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班图人迁徙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B项;社会经济发展包括多方面内容,虽然非洲不同地区进入铁器时代的时间先后不同,但仅凭此不足以断定当时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C项;班图人的活动范围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分为多个文明区域,并未建立统一的大帝国,排除D项。2.南宋时,经办海外贸易和航运的官员赵汝适在《诸蕃志》中描写桑给巴尔:“缠青番布,蹑红皮鞋,日食饭、面、烧饼、羊肉。……产象牙、生金、龙涎、黄檀香。”明朝以后,海运日益发展,中国和桑给巴尔两国人民接触更加密切。据此可知,桑给巴尔(  )A.对外贸易发达B.海洋资源丰富C.农业经济繁荣D.鼓励文化交流【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中国南宋时已和桑给巴尔有海外贸易活动,明朝以后,中国和桑给巴尔两国人民接触更加密切,说明桑给巴尔对外贸易发达,故选A项。3.“在桑海帝国阿斯基亚王朝时期,它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享有‘尼日尔河畔的明珠’的美誉。”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下列哪座城市(  )A.开罗B.廷巴克图C.巴格达D.大马士革【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廷巴克图是古代西非重要的文化城市,故选B项。4.1843年,美国旅行家、考古学家斯蒂芬斯在《尤卡坦纪闻》一书中,描述了位于尤卡坦半岛的古代金字塔遗址。该遗址所属的文明(  ) A.修建金字塔作为陵墓B.创造了字母文字C.发明了“浮动园地”D.采用20进制【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地址“尤卡坦半岛”判断,该遗址属于玛雅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采用20进制,故D项正确;玛雅文明的金字塔用于祭祀,排除A项;西亚的腓尼基人创造了字母文字,排除B项;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排除C项。5.“浮动园地”(见下图)是一种创造性地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创造它的人是(  )A.玛雅人B.阿兹特克人C.印加人D.班图人【答案】B 【解析】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故选B项。6.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曾在他的长诗中写道:“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这首诗描写的是(  )A.墨西哥的浮动园地B.印加的马丘比丘遗址C.玛雅的波南帕克神庙D.大津巴布韦都城遗址【答案】B 【解析】马丘比丘是印加人建造的古城,位于安第斯山脉的山脊上,遗址中的宫殿、神庙等充分展现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故选B项。【能力提升】7.马里帝国虽然盛产黄金,但并未铸造金币,在国内个别市场上使用阿拉伯的金币,同时使用其他一般等价物,如铜棒、盐块、布帛等,许多地方仍然是以物易物。据此可知,马里帝国(  )A.国内贸易交换产品多样化B.国王对黄金的控制严格C.对外贸易被阿拉伯人垄断 D.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马里盛产黄金,却没有形成统一的货币,在不同地区使用的交易手段不同,这是因为马里帝国没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因此没能统一货币,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贸易手段多样化,而不是交换产品多样化,排除A项;没有铸造金币并不是因为国王对黄金的严格控制,排除B项;个别市场使用阿拉伯金币不代表对外贸易被阿拉伯人垄断,排除C项。8.早期的美洲国家都会任命掌管物品清单的官员清点国家储藏食物和其他资源的大型仓库,在这一过程中,玛雅人、阿兹特克人等分别出现了文字系统。材料意在说明(  )A.早期国家形成中产生了文字B.文字的出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C.农耕文明推动了文字的产生D.文字的产生适应了国家管理的需要【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美洲地区的文字系统是国家为满足管理政府资源的需要而出现的,即文字的产生适应了国家管理的需要,故选D项。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下图。材料二 现今人们对古玛雅的认识建立在100多年来对墨西哥东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等地古玛雅遗址考古发掘和记录的基础上。20世纪初,一些博物馆和调查机构对玛雅文明进行了当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玛雅的建筑、艺术史、古文字破译都是热门研究领域。目前为止,借助古文字破译的成果,我们已基本能理解一篇玛雅历史文献中80%的内容,并能用玛雅语进行朗读。玛雅古文字研究者的兴趣已经不仅局限于释读文字,而更多关注其包含的文化意义,如象征和隐喻等。——摘编自孙妙凝《玛雅文明为何“神秘”消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建筑和文字体现的玛雅文明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玛雅文明研究借助的主要载体是什么,说明当代玛雅文明研究呈现出的新趋向。 【答案】(1)特点:建筑——梯形结构;可作为神庙、天文台或坟墓使用。文字——方块图形。(2)主要载体:古玛雅遗址的考古发掘和记录。新趋向:研究领域的扩大化;文字研究的深入化。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3-06 15:40:01 页数:4
价格:¥2 大小:245.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