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7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原卷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7讲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向量的数量积(内积)对于两个非零向量与,我们把数量叫做和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即。2、两个向量内积有如下重要性质(1)如果是单位向量,则().(2)(3)或(4).(5)【题型一: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1.(江西景德镇一中高一期中(理))在中,若,则此三角形为()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2.(北京东城·)若都是单位向量,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B.C.D.3.(上海)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B.C.D.4.(全国)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B.C.D.5.(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①;②;③;④A.1B.2C.3D.46.(浙江高一单元测试)设、、是非零向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B.C.若,则D.若,则【题型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意义】1.(江西九江一中高一期中)向量在向量上的射影为()A.B.C.D. 2.(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理))已知,,向量在方向上投影是4,则为()A.12B.8C.-8D.23.(河北巨鹿中学高一月考)已知,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是与同向的单位向量,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A.B.C.D.4.(浙江绍兴·)已知向量,,则在方向上的投影是()A.-1B.0C.1D.35.(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已知向量=(2,1),=(1,﹣1),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A.(2,﹣2)B.(,)C.(,)D.(,)6.(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若,,和的夹角为,则在的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模长为()A.2B.C.D.47.(湖北)已知向量,,与同向的单位向量为,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A.B.C.D.【题型三:模】1.(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文))已知向量,的夹角为60°,,,则()A.1B.C.D.22.(全国)已知为单位向量,且,,则()A.3B.5C.10D.143.(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已知=4,=8,与的夹角为120°,则=()A.B.C.D.4.(河西·天津实验中学)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60°,,则等于()A.B.2C.4D.125.(海口中学高三月考)已知,则()A.B.2C.D.36.(遵义市第三中学高一期中)已知向量,,满足,,.则()A.4B.C.6D.8 7.(泾县中学高一月考)设向量,均为单位向量,且满足,则()A.B.13C.4D.58.(湖南)已知向量,的夹角为,,,则()A.B.C.D.9.(陕西汉中·高三月考(理))若单位向量满足,则等于()A.B.C.D.10.(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已知向量满足,则()A.3B.C.7D.11.(全国高三模拟预测(理))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则()A.B.C.D.12.(西藏拉萨中学高三月考(文))已知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且为单位向量,则()A.1B.C.D.13.(全国高三月考)已知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60°,,,则的值为()A.B.2C.4D.14.(威远中学校高一月考(文))已知,满足:,,,则()A.B.C.D.【题型四:平行与垂直关系】1.(广东惠州·高一期中)已知向量,,且,则()A.B.2C.D.12.(厦门市湖滨中学)已知向量,,,若,则实数的值为()A.B.C.D.3.(沙坪坝·重庆八中高三月考)已知向量,,若,则()A.B.C.D.4.(贵州凯里一中高二期末(文))若,则()A.B.1C.D.2 5.(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已知向量,,且,那么t等于()A.-4B.-1C.1D.46.(四川射洪中学高三月考(文))已知,若,则实数的值为()A.B.C.D.7.(湖南高二月考)向量,若,则()A.3B.C.12D.【题型五:夹角】1.(全国)为平面向量,已知,则夹角的余弦值等于()A.B.C.D.2.(云南省南涧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设向量,,则()A.B.C.D.3.(山西临汾·)设,则与的夹角为()A.B.C.D.4.(浙江鄞州·宁波咸祥中学高一期中)已知,则夹角的余弦值等于()A.B.C.D.5.(江苏江都·高一期中)已知向量,,则与的夹角为()A.B.C.D.6.(山东菏泽·高一期末)设向量,,若,则与的夹角为()A.30°B.60°C.120°D.150°7.(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已知非零向量,若,则与的夹角为()A.B.C.D.8.(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设向量,,向量与的夹角为锐角,则的取值范围为()A.B. C.D.9.(嫩江市第一中学校高一期末)已知非零向量,满足,且,则与的夹角为()A.B.C.D.10.(河南南阳·高二期末(理))已知向量,,则“”是“为钝角”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4-04-27 02:00:01 页数:5
价格:¥3 大小:441.94 KB
文章作者:180****875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