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分类练习(叠词 论语型 典故)(附参考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默写分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叠词类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归去来兮辞》中,“      ”一句,运用叠词描写了船行顺风、轻快如飞的景象,而“      ”一句,则运用叠词描写了细水慢流的景象。2.名篇名句默写。《归去来兮辞》中的“           ,           ”两句描绘树木和泉水,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叠词的运用使句子充满了韵律感。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杜甫《蜀相》中使用叠词,“      ?      ”从视觉上强化了肃穆景物给人的伤怀之感。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杜牧《阿房宫赋》中,“           ”一句和“           ”一句运用叠词,分别形容宫殿里面音乐和舞蹈的效果。5.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中“              ,         ”两句运用叠词,简笔勾勒出一幅古朴安详的村落图景。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运用叠词可以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且富于音乐美。李清照《声声慢》开篇连用七组叠词“寻寻觅觅,              ,              ”,有人评价“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在诗词中运用叠词,不仅能使形象刻画鲜明,更能增添音韵和谐之美。例如杜甫《登高》中的“             ,             ”就有这样的效果。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均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乘着一叶扁舟随波漂荡的自由畅快之感。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有几处叠词使用精妙,如“          ”句用叠词描写书斋庭院之静,“          ”句用叠词描写枇杷树之繁茂。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古人诗词中常用叠词,或摹写声音或描绘形状,如“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运用叠词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蜿蜒曲折的山路图。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古代诗人善于用叠词描摹事物,例如:《项脊轩志》中用“            ”描写庭院台阶的景象,《归去来兮辞》中用“            ”来描写阳光暗淡,太阳快要下山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两句以两组叠词进行对比,写出乐声沉重舒长和轻细急促的不同特点。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借助叠词和文言助词“兮”使诗歌充满独特韵味和音乐美感。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叠词运用是突出特色之一,如,写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流入阿房宫时写道“      ”;写后宫妃嫔都打开梳妆的镜子时,写道“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叠词的运用,使景物特征更加鲜明,且富于音乐美。杜甫《登高》中,“       ,      ”连用叠词,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句,满含阴郁的烟、水、青云意象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由两个相同的字重叠构成的“叠词”可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李密《陈情表》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祖母呼吸微弱、时日无多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对祖母的拳拳深情。18.请按照所给意思写出括号中诗句。《诗经》中的诗很擅长通过画面来抒发情感,比如《采薇》中通过叠词来描写了两种具有对比特点的画面,抒发了昔日上路时的不舍之情和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与内心的悲苦,这两句是      ,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涉江采芙蓉》中充满了羁旅怀乡的思绪,“          ,          ”两句通过细节和叠词表达了一种忧愁缠绵的思乡之情。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赤壁赋》中,“             ”和“             ”两句均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苏轼乘坐扁舟的畅快之感。二、《论语》关联类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小窗幽记》中说:“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           ,            ”。2.理解性默写。《论语》有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在《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表述了相似的选贤纳谏的观点。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时常提及《论语》,并引用其中的“            ,            ”来殷切寄语当代青年要挺膺担当,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荀子在《劝学》中“                  ,                ”两句表达了和《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相似的道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也在《<论语>十二章》用“                  ,                  ”强调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朱熹倡导“日省其身”,《论语·里仁》中与此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化用《论语·微子》中的句子,用以表达陶渊明对过去的觉醒,以及对未来尚可补救的坚持。7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在成人礼仪式上,校长引用《论语·泰伯》中“            ,            ”两句寄语广大同学,认为只有胸怀天下、意志坚强的青年,才能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高二25班将举办班级风采大赛,每位同学将展示自己的座右铭。小明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身肩强国复兴使命,责任重大,道阻且长,他将选择《论语十二章》里面的“            ,             ”来激励自己。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红色电影《1921》中革命者李达说:“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他凝重的神情和扎心的话语让我深感“                ,                ”(《〈论语〉十二章》)一语的份量,每一个有志之士都应当担负起民族国家的希望。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深受核危害的日本居然要往太平洋里排放核废水,这不禁让我们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             ,             。”1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当我们看到社会上好的榜样和不良的社会现象时,孔子在《论语》中建议我们:“               ,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            ,            ”,青少年应该有远大志向和顽强毅力,肩挑责任,一往无前。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中华民族素来热情好客,孔子《论语·学而》中有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世诗文中也多有对这种传统的描写,如“           ,             ”。1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小明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上很随心所欲,好友小文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        ”提醒他要谨言慎行,好好向班上的明德标兵学习来匡正提高自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某中学的校训中有“明德”“弘毅”四字,前者语出《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后者出自于《论语·泰伯》中的“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增广贤文》有言“知彼知己,将心比心”,此语与《论语·卫灵公》中的“               ,              ”所讲的道理相似。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青年可用《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来自勉。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孟子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对于义利关系的思考可以追溯到《论语》中的“               ,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小刚在读《论语》时,特别钟爱里面“           ,           ”两句,他觉得这两句话,深刻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即要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三、典故类7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李白《蜀道难》善于运用神话典故,以“      ”交代蜀道开辟之艰难,以“      ”表现蜀道山峰之高峻。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              ”,用“网开一面”的典故来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手法,三国人物经常作为典故入诗,如“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在描摹水气弥漫,水天相接的景象后,“            ,             ”两句,借《诗经》的典故描写了小船在江面自在飘荡的场景。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三国时期,曹操视野广阔、气魄宏大,曾三下“求贤令”,在《短歌行》中借周公礼遇贤才的典故,表达自己广纳人才,要实现一统天下的宏图大业的句子是:“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      ”两句用拓跋焘的典故提醒世人勿忘国耻。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晋代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为历代文人传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化用这个典故,写到“               ,               ”,表达他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的追求。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借用典故,赞颂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扬州作为“九州”之一,自古繁华,可惜屡遭战祸,姜夔《扬州慢》中的“                ,                ”两句,化用典故,以一片乐景尽显其黍离之悲。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             ”是王安石借盘庚迁都这一典故对自己行事准则的表达,也可把它看作历史上改革家果决精神的高度概括。11.名篇名句默写。(3)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借用伯牙捧琴谢知音和阮籍善为青白眼的典故,写尽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里,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暗用这一典故的两句是:“      ,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         ”两句,用宗悫的典故表现了自信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7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逍遥游》中用“泠然善也”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的状态,苏轼《赤壁赋》借此典故,用“          ,          ”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湖面上自如漂流的感受。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就是用这个典故来表达亡国之恨。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用典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运用历史人物来表达愿望或情感。“诸葛亮”是古诗词常用的典故人物,如“      ,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杜牧《泊秦淮》中化用典故,对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给以深深谴责的两句是          ,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借汉文帝召见贾谊的典故,浇自己心中怀才不遇之块垒的句子是:“            ,              ?”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3)对于“荆轲刺秦王”这一典故,古人历来有颇多赞语,但也有对此有非议之人。苏洵亦在《六国论》中评论此事称:“         ,         。”附:参考答案一、叠词类1.舟遥遥以轻飏泉涓涓而始流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7 4.春光融融风雨凄凄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6.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9.而庭阶寂寂今已亭亭如盖矣10.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12.而庭阶寂寂景翳翳以将入1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14.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15.二川溶溶明星荧荧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17.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18.杨柳依依雨雪霏霏19.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20.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二、《论语》关联类1.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2.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1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15.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7.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9.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20.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三、典故类1.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2.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6.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7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8.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9.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10.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11.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1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1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16.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1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9.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20.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4-08-26 19:40:01 页数:7
价格:¥2 大小:54.0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