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略无阙处(quē)  沿溯阻绝(sù)  飞漱其间(sù)B.水皆骠碧(piǎo)能与其奇(yǔ)藻、荇交横(xìng)C.泠泠作响(líng)互相轩邈(xuān)嘤嘤成韵(yīng)D.夕日欲颓(tuí)隐天敝日(bì)素湍绿潭(tuān)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出行)东皋薄暮望(轻微)C.疏条交映(掩映)任意东西(向东向西)D.互相轩邈(高)良多趣味(甚,很)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蝉则千转不穷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至于夏水襄陵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A.每至晴初霜旦B.相与步于中庭C.互相轩邈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4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C.《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D.《使至塞上》的颈联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奇丽壮阔的景象,为“千古壮观”之句。7.默写填空。(4分)(1)思乡、离愁是诗文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关于植物的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蝉”与“猿”14 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学校举办了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6分)(1)【“经典诗词”朗诵会】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  )(填序号)(2分)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②《十面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④《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⑤《渔樵问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2)【“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例句写一句话。(2分)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仿句:(3)【“为国奋斗”演讲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2分)14 演讲顺序演讲题目演讲者1《我的中国梦》1701班肖非2《奋斗的青春》1702班李强二、阅读探究(4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送道标上人归南岳[唐]刘长卿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B.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之中怀想林中高卧,暗示他即将归去。C.颔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D.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10.诗的后两联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3分)14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①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平日皆恂恂②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③,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嚣嚣:喧哗,吵闹。这里指沸沸扬扬。②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③不售:不中。1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1)四时俱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或好作诗古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恐因愤激之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4 (2)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13.所谓“见字如面”,就是“读这封信的内容就像是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甲】【乙】两封书信“说话”的内容及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4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记游定惠院苏 轼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项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⑧14 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注释】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参寥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崔闲,精古琴,苏轼友人。④鬻(yù):卖,这里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夤(yín)缘:循沿。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3分)(1)园已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晚乃步出城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后会未可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B.此木不为人所喜不足为外人道也C.往憩于尚氏之第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D.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方其远出海门16.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是一篇记游小品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录了他游定惠院时的所见所闻所感。B.开头即写海棠每岁盛开,必去观赏,可见作者对这株海棠喜爱之深。C.虽然“园已易主”,但因苏轼之故,主人对定惠院东小山上的海棠、枳木仍加意保存、爱护。D.本文是作者应徐得之之请而作,以作为日后回忆时的谈资。14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明月出天山梁 衡①月亮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温柔、朦胧、美丽的,但它也有雄浑、苍凉、悲壮的一面。记得小时候读的第一首写月亮的诗是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眼中的月亮是苍茫、雄浑、伤感的。②原来月亮之美也是有婉约和豪放之分的。有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人望月问天,拍遍栏杆。李白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第一个将雄伟壮阔的天山和光明浩荡的月亮连接起来,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从而也打开了我们心境的另一扇窗户。我喜欢这个意境,这和我的阅历有关。大学一毕业我就被发配到西北,那时,工作不定,常一个人在黄河边,看月涌大河流,不知人往何处去。③我曾在一首诗里说道:“从来豪气看西北,涛声依旧五千年。”虽然同是一个月亮,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矫情。古来西北多为征战、流放之地,又加上自然条件的辽阔苍茫,人生存之艰难,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自有几分悲壮与苍凉。名句如卢纶①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如白居易的“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仗剑游西北,有诗云:“我愿将身化明月,照君车马渡关河。”林则徐是福建水乡之人,曾是惯看清风明月、渔歌互答的。但他一踏上被发配新疆的漫漫长途就悲从中来,豪气溢胸,眼中的月色也为之一变。他在伊犁过中秋时有诗:“雪月天山皎月光,边声惯唱听伊凉②。孤村白酒愁无奈,隔院红裙乐未央。”他出嘉峪关时感慨:“14 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毛泽东很喜欢这首诗,曾抄写,现还挂在人民大会堂的甘肃厅。就是毛泽东一到西部,其诗也有“长空雁叫霜晨月”式的悲凉。④西北我去过多次,西北月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20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我在那里采访并过中秋,月光中的农垦新城像一位熟睡的少女。20世纪90年代访伊犁,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前几年还去过一次帕米尔高原,群山起伏,明月朗照,我已分不清这是地上的山还是月亮中的山。⑤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就是因为它照到了西北,照进了我的心房。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③。⑥明月出天山,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选文有改动)【注】①卢纶:唐代诗人,其诗多写军旅生活,风格雄浑,情调慷慨。②伊凉:古曲调名,指《伊州》《凉州》二曲。③馕(náng):一种烤制成的面饼,是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主食。17.依据选文,分别概括一般人、李白、“我”和卢纶等人,对月亮的不同印象和感受。(4分)18.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打开了”“心境的另一扇窗户”的具体含义。(3分)14 19.品味语言。(4分)(1)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赏析句中加点的词)(2)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20.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4分)三、写作(50分)21.“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词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14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1.C 点拨:A.“漱”应读shù;B.“骠”应为“缥”,“与”应读yù;D.“敝”应为“蔽”。2.B 点拨:B.“薄”应是“接近”的意思。3.D 点拨:A.“阙”同“缺”;B.“转”同“啭”;C.“反”同“返”。4.D 点拨:A.“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B.“步”,名词用作动词,散步;C.“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5.A 点拨:正确的划分应为: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C 点拨:C项《渡荆门送别》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7.(1)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2)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3)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4)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8.(1)②(2)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3)示例:感谢肖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二、(一)9.D10.14 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诗人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山表达出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二)11.(1)全,都。 (2)坠落。 (3)有的人。 (4)担忧,恐怕。12.(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2)希望你们(诸弟)一定仔细思考我说的话并深刻反省自己呀!13.【甲】文侧重描绘山川的自然之美,以此表明自己娱情山水的志趣。【乙】文侧重阐述戒除傲气、自满之气的道理(或:告诫诸弟为人处世的道理),表达自己对诸弟的殷切希望。【乙译文】三房十四叔不是不勤读,只因傲气太盛,自满自足,便不能有所成就。京城之中,也有不少自满的人。有见识的人看见他们,不过冷笑一声罢了。又有当名士的,把科举功名看得和粪土一样,有的喜欢作点儿古诗,有的喜欢搞点儿考据,有的好讲理学,沸沸扬扬自以为压倒一切。有学识的人见了他们,认为他们的成就也没有多少,也不过冷笑一声罢了。所以我们用功,力求去掉傲气,力求戒除自满,不为别人所冷笑,才有进步。弟弟们平时都谨慎退让,但多年小考没有中,恐怕是因为愤激已久,以致产生骄惰的习气,所以特别写信告诫。希望你们(诸弟)一定仔细思考我说的话并深刻反省自己呀!(如果这样就)幸运极了!国藩手书。(三)14.(1)换了。 (2)走。 (3)约定时日。15.C 点拨: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B.介词,被/介词,对,向;C.介词,均表示“去”;D.正在/当……时。16.A 点拨:本文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的,而非情感变化。14 【译文】黄州定惠院东边的小山上,有一株海棠,非常繁荣茂盛。每年海棠花盛开的时候,(我)一定带着客人前去喝酒,已在海棠花下醉了五次了。今年又同参寥子以及其他两三个人到这里游玩,但园子已换了主人。这个新主人虽说是个市井中人,然而因为我的缘故,他也稍稍培育整治了这个园子。山上有很多老枳树,树木的质地坚韧,形体瘦削,枳树的筋脉都显露在外面,就像老年人的脖子。枳树花白而圆,就像颗颗大珍珠叠加在一起,颜色、香味都不同一般。这树不被人们喜爱,往往被人们稍微砍去一部分,但由于我的原因,这树还能不被砍伐,得以保存。大家喝过酒,去到姓尚人家的住宅休息。姓尚人家也是市井人家,但住处却整洁、宽敞,就如吴越人家一般,竹林花园都叫人喜爱。我们醉睡在小板楼阁上,微微醒来,听到来做客的崔成老弹奏着雷氏琴,一会儿如悲风乍起,一会儿如晓月初升,琴声清脆有力,意境深远,好像并非人间。晚上就走出城东,买了大木盆,意思是说可以倒进清泉,用来浸瓜和李子。接着,沿着小沟而行,到了姓何人家和姓韩人家的竹园。当时姓何的人家正在竹林间盖房子,地基已开辟好了,于是在竹阴里摆起了酒席。有个主簿叫刘唐年的,送来油煎的糕饼,名字叫“为甚酥”,味道美极了。客人还想饮酒,而我忽然兴致全无,于是就径直归去。路过姓何人家的小园圃,要了他家一丛橘树,移种在雪堂西边。一起来做客的徐得之,即将到闽中去了,以后能否见面很难预料,于是要求我记下这次游玩的经历,作为日后见面拍掌而笑的谈资。当时就参寥子一人不喝酒,用枣汤代酒。(四)17.一般人:温柔、朦胧、美丽的;李白:苍茫、雄浑、伤感的;“我”: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矫情;卢纶:悲壮、苍凉。18.李白诗歌的雄浑与苍茫,让“我”明白了如何去面对坎坷,面对生活。1914 .(1)“沐浴”一词,形象地表现出林则徐纪念馆在月光的映衬下,更加醒目、耀眼,暗示林则徐的不屈精神给后人的启示,表达作者对他的敬佩与赞美之情。(2)这个句子运用象征的写法,借月写人,表达了作者对西北拓荒者无私奉献的品质、西北人所特有的坚强精神的赞美。20.自古以来那些征战、流放西北的人,那些开发大西北的拓荒者,面对恶劣的自然与生活条件,他们都表现出一种坚强与豪迈,他们守卫并开拓疆土,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精神是完美的、纯真的、引人注目的。天山的月亮就是他们的精神的象征,所以作者认为“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句的理解。这个句子在文章的结尾处,是文章的主旨句。整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会发现前文作者重在写景,表达对西北月的喜爱与赞美。其中引用了相关的古诗句,它们的共同点是“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这些人身上都表现出崇高的爱国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这就是“圆(完美)”“纯(真实)”的表现。而作者在第④段中又写“20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我在那里采访并过中秋,月光中的农垦新城像一位熟睡的少女”“20世纪90年代访伊犁,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以此来暗示拓荒者精神、林则徐精神的榜样作用,这就是“明亮”的表现。根据这些理解整理出答案。三、21.思路点拨:“读懂”二字,包含了阅读的主体、阅读的对象及阅读感悟。我们可以从自然风景中去领略美,可以从身边人的言行中感受爱,可以从诗词歌赋中体会韵,可以从新闻时事中明白社会责任,可以从发明创造中了解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写作时,我们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感触较深的方面来写,这样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例文略。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1-23 14:00:01 页数:14
价格:¥3 大小:52.5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