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 步》教学课件(共2课时)(2024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5

2/35

3/35

4/35

剩余3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6散步状元大课堂慕课工作室七年级语文上册1第一课时 1.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个性化的情感体验。2.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训练朗读语气、节奏的变化。本课目标2 莫怀戚(1951—2014),笔名周平安、章大明,重庆人,作家。代表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代表作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小说《透支时代》《经典关系》等。作者名片 文章写于1985年。莫怀戚的父亲刚过世,照料父亲多年的母亲一下子生活没有了目标,身体也不好。做医生的弟弟私下说母亲处于丧偶综合征中,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同时,作者在和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的时候发现他对中国人的敬老爱幼大加赞赏,认为是“文化的精髓”,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这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与陪伴相伴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背景链接 分歧()蹲下()煎熬()嫩芽()咕咕()一霎()粼粼()◆生难字qídūnáonènɡūshàlín字词学习 ◆多音字()散步()散漫散sànsǎn()劳累()累赘()积累累lèiléi()眼泡()泡茶泡pāopào()铺床()当铺铺pūpùlěi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文本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散步的时间:散步的地点:散步的人物:散步中发生了什么:初春田野“我”、母亲、妻子、儿子分歧:散步路线的选择分歧的解决办法:“我”想迁就母亲,母亲迁就了孙子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解决“分歧”时,由作者做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内容探究 小小的选择,作者大词小用使用了“分歧”,有什么作用?大词小用,饶有趣味,暗示文章大有深意,是借散步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为下文表现一家人的和睦、互敬、互爱起到了推动作用。内容探究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我”和妻子之间母亲和儿子之间母子情夫妻情祖孙情互敬互爱、珍爱亲情、尊老爱幼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解决“分歧”中,四个人物体现了哪几种感情?内容探究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的家庭。和谐平等尊老爱幼传统温情互敬互爱民主友爱内容探究 学习范读,思考一下,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感情基调:指一篇文章表达的感情色彩,一般是作者的感情,比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轻松、思念等。情感把握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不仅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而且传达出舒缓从容的感情基调,具象化的题目,没有点破文章主旨,留给同学们更多的想象、思考的空间。情感把握 清新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明朗愉悦舒缓从容亲切把握感情基调 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体会到了本文的感情基调?请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出来,完成下面的句子填空。我从第4段中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感情基调,此处应该欢快地朗读。我从第6段中“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感受到骄傲、沉重的感情基调,此处应该缓慢、语气低沉地朗读。我从感受到的感情基调,此处应该地朗读。朗读训练 自主诵读,把握语气、节奏的变化学生挑选自己喜欢或者欣赏的段落、语句,自主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朗读时的感情表现,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朗读训练 教师点评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朗读时的感情表现可以略为强烈、夸张一点,语速要比平常说话慢几个节拍,语气的轻重需要体现出区别,节奏快慢的处理要对比得更鲜明。朗读训练 6散步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时 1.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如对称句、回环句等。2.多方面理解文章主旨,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本课目标 《散步》是一篇公认的美文,纵观整个行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除文末有几分含蓄外,其余则明白如话。但通俗而不庸俗,明了而不直露。同学们可找出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大声自由朗读,进一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想一想本文美在哪里。品析语言 (1)美在对春景的生动描写。如:①“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②“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优美迷人的田园风光,一家人在此散步,感情和谐、景色宜人)品析语言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文中没有这些景物描写,表达效果是否一样呢?有了这些景物描写,我觉得这篇小文章就显得厚重了,好像有许多东西值得挖掘。品析语言如果没有这些景物的描写,字里行间的生命力就没有了。如果没有这些景物的描写,那种春天的气息就没有了。如果没有这些景物的描写的话,文中洋溢的那种温情我觉得也淡多了。必须有,为后文“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做铺垫啊。 除了优美生动的景物描写,你们还能在文章中找到其他的语言“美点”吗?品析语言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熬”字,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2)美在意蕴丰富、生动形象的词语使用②“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充分地体现出来)品析语言 与第五课《秋天的怀念》相比,同样是美文,除了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词语,本文最大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品析语言 如:①“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3)美在对称工整、朗朗上口的句式使用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有画面感,又有镜头感)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句话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美德和感情的传承).......品析语言 本文的语言美在诗意优美的景物描写,美在意蕴深沉的遣词用句,还美在整齐错杂的句式结构。短短几百字的文章,于平实中见灵气,于浅易中见哲理。品析语言 品析完本文优美的语言,相信同学们一定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请同学们再次朗读文章,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读出感情来。品析语言 1.如果换一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问题探究 学生拟题:《背起整个世界》。教师点评:(扣住了结尾的主题深化,很有哲理的拟题。)理由:课文第八段最后一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个分量在作者和妻子的心里,是整个世界,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和责任感。问题探究 学生拟题:《情满小路》。教师点评:(多有人情味的标题,慈祥的母亲,乖巧的儿子,一起走向阳光,走向池塘。)理由:散步选择小路,充满了家庭浓浓的情意,是一家人的和谐体谅,互敬互爱,小路上自然洒满了化不开的情意。问题探究 教师拟题:《同行》《分歧》《大路小路》《温馨小路》《背上的世界》问题探究 2.如果你的家庭事务中出现了类似分歧,如何解决?(点菜、看电视、旅游方案等等)3.与文本中的解决方式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解决分歧的方式?说说你的理由。体验迁移 《散步》体现了三代同堂家庭中亲情的温情脉脉。但是这篇文章仅仅是在表现亲情吗?我们还能看出什么来?本文通过散步这件小事,表达了————拓展延伸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旨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蕴含着“人生无处不在选择”的感悟。赞美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 文章结尾写道: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如何理解这句话?亲情—关爱选择—担当生命—感慨中年—责任拓展延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1-26 21:00:02 页数:35
价格:¥2 大小:25.17 M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