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2.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初步学习品味、鉴赏课文。2.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名胜古迹吗?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指的是什么呢?有哪些文人墨客在这些地方留下了诗词歌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指的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得形象生动,令人神往;崔灏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人肺腑,让岳阳楼名震天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让岳阳楼名震天下的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一、预习展示【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了解背景。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2.学生拿出资料,介绍范仲淹的生平及主要作品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3.多媒体展示本课生字,学生注音朗读并理解。谪(zhé)属(zhǔ)霪(yín)霏(fēi)樯(qiáng)冥(míng))偕(xié二、指导朗读,整体把握。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学会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内容。】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小声跟读。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3.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注意读出节奏和感情。4.出示多媒体课件,请学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并朗读。衔/远山,吞/长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要求学生快速看课文注释,分组讨论理解本文大意。三、合作交流,研读赏析。【设计意图:问题的设置,意在梳理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感情。】(一)研读第1段。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要的词句。词:越明年、谪、守、增、制、属、作文句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思考与讨论(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2)作者开篇用“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可见滕被谪以后心情不会太好,作者开篇直指,有何用意?明确:滕子京虽被贬岳州,却积极从政,政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既是为了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寄情与民的高尚情怀,也是为了勉励他像“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也是为了自勉勉人。(二)研读第2段。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词:夫、胜状、晖、备、然则、极、骚人、得无异乎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思考与讨论。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l)找出本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并赏析。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赏析:“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 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明确:“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课堂小结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课后习题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板书 岳阳楼记范仲淹作记的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洞庭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5-03-19 17:40:02 页数:6
价格:¥5 大小:15.89 KB
文章作者:138****341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