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知识点(含考点练习题)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知识点(含考点练习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
2
/5
剩余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知识点一、考点讲解一、古代基层组织的主要类型(一)乡里组织1.乡里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乡里组织是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核心,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周礼》中提到“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的基层组织形式。这种以家族和地域为基础的组织结构,为后世乡里制度奠定了基础。2.秦汉时期的乡里制度秦汉时期,乡里制度逐渐完善。乡是县以下的基层单位,设乡长;里是乡以下的基层单位,设里长。此外,十里为一亭,设亭长,主要负责治安和徭役征发。乡里组织不仅承担着户籍管理、赋役征发的职能,还负责调解纠纷、维护地方治安。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长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户籍管理混乱。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推行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邻长;五邻为里,设里长;五里为党,设党长。三长制的推行,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恢复了正常的户籍管理,保障了国家赋役的征发。4.唐宋时期的乡里制度唐代继承了隋代的乡里制度,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里正负责户籍管理和赋役征发,乡长负责地方治安和司法事务。宋代则进一步细化了基层组织,设立保甲制,将乡村划分为保、甲两级单位,十户为一保,设保长;五保为一大保,设都保正。保甲制不仅用于户籍管理,还承担军事训练和治安防御的职能。5.明清时期的里甲制与保甲制明代推行里甲制,以110户为一里,分为十甲,每甲设甲首一人,轮流服役。里甲制是明代赋役征发的基础,同时承担地方治安和司法调解的职能。清代继承了明代的里甲制,并在城市和乡村推行保甲制,进一步强化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二)宗族组织1.宗族组织的起源与发展宗族组织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祭祀、分封等方式维系家族的凝聚力和政治权力。秦汉以后,宗族组织逐渐从政治领域转向社会领域,成为维护家族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2.宗族组织的功能经济功能:宗族通过设立族田、义庄等方式,为族人提供经济支持,帮助贫困族人度过难关。教育功能:宗族设立族学,资助族人读书,推动文化传承。社会功能:宗族通过制定族规家训,规范族人的行为,维护家族秩序。族规家训不仅约束族人的日常生活,还对地方社会的风气产生重要影响。3.明清时期的宗族组织明清时期,宗族组织进一步发展,成为地方社会治理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的宗族组织通过修建祠堂、编纂族谱等方式,强化家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宗族组织在地方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解和自治功能,尤其是在维护地方治安、解决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行会组织1.行会组织的起源与发展行会是中国古代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的自治组织,其起源可追溯至唐代。唐代城市中出现了“行”的组织,商人和手工业者按行业组织起来,形成了早期的行会。宋代行会制度进一步发展,行会不仅负责管理本行业的生产、销售,还承担了税收征管和行业规范的职能。2.行会组织的功能经济功能:行会通过制定行业规范,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5 社会功能:行会为会员提供互助和保障,解决会员的经济困难和生活问题。政治功能:行会作为手工业者和商人的代表,与地方政府沟通,反映行业诉求,维护行业利益。3.明清时期的行会组织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行会组织进一步壮大。行会不仅在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一些手工业发达的乡村地区出现。明清时期的行会通过设立会馆、公所等方式,加强了行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协调能力。二、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特点1.层级分明:从乡里组织到宗族组织,再到行会组织,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呈现出明显的层级结构,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家族,形成了严密的治理网络。2.功能多样:基层组织不仅承担赋役征发、户籍管理等国家治理职能,还承担经济互助、文化传承、社会调解等社会功能。3.自治与国家治理相结合:基层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治性,但同时也受到国家法律和政策的约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补充。4.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乡里组织以地域为基础,宗族组织以血缘为基础,行会组织以行业为基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特点。特点:以宗族关系为基础;地方自治色彩鲜明;法律规范和道德教化相结合;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治理理念多元,内涵丰富;组织严密(层级分明),职能清晰(2)趋势:由乡甲制向保甲制转变;由乡里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的功能逐步减弱(3)成因:国家统一,封建专制强化;小农经济发展;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影响(4)影响:加强户籍管理和赋役征发;维护治安,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传播三、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作用(一)国家治理方面1.户籍管理与赋役征发基层组织是国家户籍管理和赋役征发的基础。乡里组织通过里正、保长等基层官员,对人口进行登记和管理,确保国家能够准确掌握人口信息,从而有效地征发赋税和徭役。例如:秦汉的乡里制度:乡长、里正负责户籍登记和赋役征发,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徭役供应。明清的里甲制:以110户为一里,轮流服役,确保国家赋役的稳定征发。2.维护地方治安基层组织在地方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里组织和保甲组织通过设立亭长、保长等职位,负责地方治安和纠纷调解,维护地方秩序。例如:宋代的保甲制:将乡村划分为保、甲两级单位,十户为一保,设保长,负责治安和军事训练。明清的保甲制: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治安功能,通过邻里监督和联保连坐制度,有效防止了犯罪行为。3.司法调解功能基层组织在司法调解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里组织中的乡长、里正等官员,以及宗族组织中的族长,负责调解地方纠纷,处理轻微刑事案件,减轻了地方官府的司法负担。例如:乡里调解:乡长、里正通过调解邻里纠纷,维护地方和谐。宗族调解:族长通过族规家训约束族人行为,调解族内纠纷。(二)社会功能方面1.经济互助与保障基层组织在经济方面发挥了互助和保障的作用。宗族组织通过设立族田、义庄,为族人提供经济支持,帮助贫困族人度过难关。行会组织则通过行业互助,解决会员的经济困难。例如:宗族的经济功能:明清时期,许多宗族通过设立族田、义庄,资助族人读书、婚丧嫁娶等。行会的经济功能:行会通过设立会馆、公所,为会员提供经济互助和生活保障。2.文化传承与教育5 基层组织在文化传承和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宗族组织通过编纂族谱、修建祠堂,强化家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推动文化传承。行会组织通过设立行规、行训,规范行业行为,传承行业文化。例如:宗族的文化功能:通过编纂族谱、修建祠堂,强化家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行会的文化功能:通过设立行规、行训,规范行业行为,传承行业文化。3.社会自治与凝聚力基层组织在社会自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里组织、宗族组织和行会组织通过自治管理,增强了地方社会的凝聚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乡里自治:通过乡规民约,规范地方行为,增强地方自治能力。宗族自治:通过族规家训,规范族人行为,增强家族凝聚力。行会自治:通过行规行训,规范行业行为,增强行业凝聚力。四、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一)重视基层自治1.启示: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如乡里组织、宗族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自治功能,通过乡规民约、族规家训等方式实现自我管理。2.现代意义:现代社会应重视基层自治,充分发挥社区、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赋予其一定的自治权力,让居民能够参与社区管理,增强基层治理的活力和效率。(二)强化基层组织的经济功能1.启示:中国古代宗族组织通过设立族田、义庄等方式,为族人提供经济支持,帮助贫困族人度过难关;行会组织则通过行业互助,解决会员的经济困难。2.现代意义:现代社会的基层组织可以借鉴这种经济互助功能,通过设立社区基金、互助合作社等方式,为居民提供经济支持,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注重文化传承与教育1.启示: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在文化传承和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宗族通过编纂族谱、修建祠堂强化家族认同感,行会通过行规行训规范行业行为,传承行业文化。2.现代意义:现代社会的基层组织应注重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家风家训建设等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四)加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功能1.启示: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在户籍管理、赋役征发、治安管理、司法调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2.现代意义:现代社会应加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功能,通过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治安联防机制等方式,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五)发挥基层组织的调解功能1.启示: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如乡里组织、宗族组织)通过乡规民约和族规家训调解地方纠纷,处理轻微刑事案件,减轻了地方官府的司法负担。2.现代意义:现代社会应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调解功能,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调解等方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减少司法诉讼压力,维护社会和谐。(六)结合地缘与血缘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1.启示:中国古代基层组织以地缘(乡里)和血缘(宗族)为基础,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凝聚力。2.现代意义:现代社会的基层治理可以借鉴这种模式,通过社区活动、邻里互助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二、考点练习1.选择题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中,“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某种特点。这种治理模式的根源是()A.中央对地方管理严重缺乏有效性5 B.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C.宗法制较好地运用在地方管理中D.伦理道德对地方管理的作用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材料二:宋元时期,无论是祠堂的建造、族田的设立,还是族谱的修纂,都是以大官僚为主导的,大官僚为宗族带来了诸多好处,因而也成为宗族的核心。(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基层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元时期宗族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3.小论文题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与启示”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字数不少于200字。5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唯物史观,“根源”即根本原因需从经济基础入手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很强的封闭性,这种经济形态为县级以下地方自治提供了经济基础,是“自治”的根源。2.答案:(1)唐朝基层治理的特点:重视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监督,通过设置乡、里、邻、保等基层单位,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基层管理体系。强调邻里之间的相互监督,以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2)宋元时期宗族组织的作用:宗族组织通过设立祠堂、族田和修纂族谱,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大官僚主导宗族事务,使宗族成为国家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扩大国家政权的统治基础。解析:第(1)问需要从材料中提取关于唐朝基层治理的具体措施,如“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递相督察”等,从而概括其特点。第(2)问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宗族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具体作用,如增强家族凝聚力、补充国家治理等。3.题目: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与启示论点: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具有重视自治、强调伦理教化和注重经济互助等特点,这些经验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论证:1.重视自治: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中,“皇权不下县”,乡里和宗族组织在地方自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治理模式减少了中央对基层的直接干预,增强了地方的自主性和灵活性。2.强调伦理教化:通过乡规民约和儒家伦理,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实现了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这种教化方式不仅维护了地方秩序,还增强了社会凝聚力。3.注重经济互助:宗族组织通过设立族田、义庄等方式,为族人提供经济支持,帮助贫困族人度过难关。这种经济互助功能增强了家族和社区的抗风险能力。启示:现代社会应重视基层自治,赋予社区和村委会更多自主权,增强基层治理的活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活动和道德教育,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社区互助机制,如社区基金、志愿者服务等,增强社区的经济互助功能。结论: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经验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通过重视自治、强调伦理教化和注重经济互助,可以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解析:本题要求学生从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学生需要结合具体历史事实,如乡里制度、宗族组织等,进行论证,并提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必备知识点整理汇总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思维导图汇总(含政治、经济、文化)
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古代经济常考点整理(共34句)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史高频考点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高频考点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国古代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知识点(含考点练习题)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知识点(含考点练习题)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知识点(含考点练习题)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重要变法与改革知识点(含考点练习题)
初中历史2025届中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点(含考点练习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5-04-09 16:00:03
页数:5
价格:¥1
大小:464.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