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
26 诗词五首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教学课件(2025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教学课件(2025秋)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04
2
/104
3
/104
4
/104
剩余10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6诗词五首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 抢答第1课时《答谢中书书》中表现作者情感和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野望》中描绘恬静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外露。重温这些经典名句,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作者在诗文中都表达出一种向往,即对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的归隐生活,温馨淳朴、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了解他笔下田园诗的特点和其寄寓诗中的精神追求。 饮酒(其五)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其诗作主要表现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作者简介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品读古诗朗诵诗歌应注意节奏的连贯、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语气的强弱等,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评读等方式熟读古诗。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líxuān//////////五言古诗,朗读时通常按“二三”式来停顿。读准字音、节奏//////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提示:(1)偶数句入韵,押“ɑn”韵。(2)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读出诗歌韵味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韵脚 起句要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要体现出得意感。“何能尔”设问,“尔”代指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心远地自偏”为全篇之骨,要读出自豪感,体现出诗人淡然而满足的精神状态。后三个字,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朗读指导: 五、六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之状。七、八句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九、十两句重在写回归田园的乐趣,宜读出自得其乐的心情。结句最后三个字,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2)小组交流并释疑。读懂诗词大意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诗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尘世。指世俗的交往。喧,吵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如此,这样。诗意: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心里远离了尘世,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偏远,偏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适淡泊的样子。诗意: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闲自得,不经意间看见南山。东边的篱笆。也指代菊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相伴。山间的云气。诗意: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愈发美好,鸟儿结伴而归。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分辨清楚,心中已经领会,不必用语言表达。傍晚。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读出诗歌画面提示:要抓住“结庐”“人境”“车马”“菊”“南山”“山气”“飞鸟”等意象,还原诗歌画面,并细细品味它们所蕴含的情感,理解诗人的心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歌的题目和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诗里根本没写酒,但题目却叫“饮酒”,这是因为这首诗可能是陶渊明喝完酒之后写的。破诗题,释疑解难 文人的体内有两种液体,一种是泪,一种是酒。泪酝酿为心中的诗情,酒挥洒出笔下的文字,于是诗歌便氤氲出了酒的醇香。《饮酒》这组古诗,为陶渊明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而实际上是诗人借“饮酒”的话题,表达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请同学们结合句式和关键词,思考诗歌的层次。抓诗眼,厘清脉络这首诗的关键词为“心远”,反映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功利之心的精神境界。开头四句为第一层:一、二句写诗人弃官归田后的生活状况。开篇设置悬念,引发人们对诗人身处闹市,内心却宁静淡然的思考。三、四句采用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式,解开谜底。后六句为第二层:写诗人“心远”境界之下看到的自然美景和领悟到的人生真谛。 品读课文,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找出诗人“心远”的原因,思考诗人“心远”情怀的表现。寻原因,理解情感原因:诗人的“心远”,实质上是诗人对“官场”世界的疏远。“车马喧”指世俗中的名利,诗人抛却了名利,心自然就“远”了。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住在深山。 表现:(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一俯一仰的动作中,南山的美景一下子映入眼帘,表现了诗人的心与山的自然相遇,体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南山暮景:在美好的黄昏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意境宁静恬淡,流露出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即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忘言”写出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诗人体会到的田园生活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由此可以看出诗人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 菊花、南山、夕阳、飞鸟——这些优美、宁静、惬意的意象,组成了一幅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图景,使人心生向往,这也正是陶渊明的追求。诗中看似没有人的参与,却处处有人,人与自然相处和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陶渊明的志趣是如何形成的?析根源,读懂心志陶渊明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猛志逸四海,骞翮(hé)思远翥(zhù)”[《杂诗十二首》(其五)],有着非凡的理想抱负,但黑暗的现实让他失望,最终他选择了解印辞官,归隐田园。 资料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到任尚不足百日,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这个督邮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便栽赃陷害。县吏对陶渊明说:“当束带迎之。”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解印而去,辞职回乡。从此,躬耕陇亩,读书为文,不再做官。 从踌躇满志,到躬耕隐居,陶渊明经历了内心的挣扎。最终他选择了远离官场,回归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饮酒(其五)在人境无车马喧悠然心远和谐忘我板书设计 回顾学过的近体诗,明确近体诗的基本分类。第2课时绝句:《泊秦淮》《江南逢李龟年》《峨眉山月歌》律诗:《次北固山下》《游山西村》《野望》 这两首诗中哪首是律诗?哪首是绝句?绝句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律诗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sāozān//读准字音、节奏//////重读品读古诗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停连:依节奏停顿,依意思或者感情连贯。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韵脚重读拖音记叙音调平缓议论音调沉郁jǐ/ 了解诗歌形式:五言律诗,朗读节奏一般划分为“二三”和“二二一”式;绝句的节奏类似于律诗。律诗中颔联、颈联两联一般为对偶,形式整饬雅致,音韵华美;绝句对仗不严格。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两首诗的大意并质疑。(2)小组交流并释疑。读懂诗词大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都,指长安。破:残破,破败。诗意:长安城已经沦陷,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都城草木丛生。感伤时事,恨别家人,看到鲜花反而流泪,听到鸟啼反而心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相当,值。抓,挠。稀疏。简直。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诗意:战事接连数月,(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满头白发越抓越短,稀疏难绾,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古代兵器。销蚀。拿,取。方便。诗意:折断的戟沉在沙底还没有被销蚀,拿来磨光洗净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倘若东风不给予周瑜方便,二乔就要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语速宜慢,边读边体会诗歌呈现的画面,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态。读出诗歌情味 “春望”是什么意思?“春望”即春天所见。“春”点明了“望”的时间,“望”点明了人的行为。品读《春望》 诗人都“望”到了什么呢?请发挥想象,简要概括。远景:城郭破败中景:荒草残木近景:春花飞鸟特写:稀疏白发 自读诗歌,找出诗人所见景物,体会诗人笔下的春的基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妙用“破”和“深”二字,写出春天的长安城因为战乱而呈现一派衰败之景——城池残破、乱草遍地,这一景象与昔日的繁华形成巨大反差,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和“鸟”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美好的象征。此时,诗人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或者说,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由此可见诗人“感”“恨”——对国事的忧虑、对家人的思念之深。)基调:忧国、伤时、念家。 借助注释,探究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凄凉的景象。是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资料袋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至代宗广德元年(763)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战争,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惨遭浩劫,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面对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诗人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写望中所感,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见花开、听鸟鸣反而“溅泪”“惊心”,表达了感时伤世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抵万金”极言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字写出了诗人忧愁不堪的情状,“不胜簪”的细节写出了诗人头发变白而又稀疏的苍老之态,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阅读本诗,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圣”形象?读出了一个愁绪满怀、悲苦忧伤的“诗圣”形象,读出了一个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诗圣”形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就是“诗圣”杜甫。 历史长河奔流,千年诗篇生辉。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情怀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他生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峰巅! 春望所见:寄情于物所感:触景生情所盼:家书形象:悲苦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板书设计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其为“杜樊川”。杜牧是宰相之孙,自视甚高,喜好谈兵,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负,怀抱用世之心,却始终抑郁不得志。其作品多讽喻时政,有《樊川文集》传世。代表作有诗《泊秦淮》、文《阿房宫赋》等。品读《赤壁》作者简介 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于赤壁(今湖北武汉赤矶山,一说即今湖北赤壁市西北赤壁山)。后杜牧经过黄州(今湖北黄冈)赤鼻矶,有感于这些英雄的成败,于是借相同的地名作此诗,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写自己的感慨。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兴感之作,诗人感慨的起因是什么?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前朝遗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写兴感之由。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显示出他对这一前朝遗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一个立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凭借前朝遗物,抒发了怎样的感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予周瑜方便,赤壁之战的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大乔、小乔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都有某种机遇,流露了诗人空有政治军事才能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抑郁。) 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诗歌咏史怀古,含蓄蕴藉。特别是最后两句议论,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别出心裁,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曲折地表达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同时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应深刻警醒。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的基本点在于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选取的都是小的对象。从写法上来讲: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从表达效果上来讲: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资料袋 无情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悲欢离合;而诗歌,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是流传百代依然至纯的深情。愿我们执诗歌之手,与诗歌偕老。 赤壁折戟前朝兴感之由(借物)以小见大铜雀二乔议论感慨(咏叹)板书设计 阅读《雁门太守行》和《渔家傲》,分析两首诗歌的体裁特点。第3课时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看似有律诗的形式,但它实质上是一首属于歌行体的诗。 歌行体“行”指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由汉代乐府诗发展而来,通常用“歌”“行”命名,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可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乐府诗歌中的《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歌颂东汉洛阳令王涣的政绩的诗。雁门,指雁门关,泛指西北边塞地区。诗人李贺直接借用此题写边塞战争,这与唐人好借用旧题写当下题材的创作之风有关。文体知识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 词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词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阕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即词有定句,句有定字。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式,所以创作词称“填词”,依调填词为“倚声”。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派别,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文体知识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xié/读准字音、节奏//////品读古诗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长音、重读// 朗读指导:《雁门太守行》首句中的“黑”要拖长音,“压”“摧”要重读;第二句中“开”要重读,读出严阵以待的应敌状态;第五、六句要用颤音,读出战士赴战的悲壮之感;尾句“提携玉龙为君死”要读得激昂有力,读出报效朝廷的坚定决心。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jiē////////////yīnmàn 朗读指导:朗读《渔家傲》时,重音的选择要特别注意,如“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中的“接”“连”“舞”等字要重读,以表现辽阔、壮美的气势。 读晓诗词形式:古体诗:朗读节奏较为自由。词:节奏灵活多变。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两首诗的大意并质疑。(2)小组交流并释疑。读懂诗词大意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乐府曲名。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诗意:敌军攻城的气势猛烈,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军中号角。胭脂,色深红。此句中“燕脂”“夜紫”皆形容战场血迹。诗意: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诗意:寒风卷动着红旗,驰援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沉沉,扬不起来。抵达。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意: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握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底。指宝剑。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星河,银河。天帝居住的地方。情意恳切。翻卷如云的波涛。一说指如波涛翻滚的云。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词意:水天相接,翻卷如云的波涛同晨雾连成一片,银河流转,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梦魂来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情意恳切地问我回哪儿去。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回答。叹息,慨叹。同“漫”,空、徒然。词意:我回答说,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我学写诗空有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意: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你不要停,把我的小船吹到海上仙山上去吧!(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举,高飞。如飞蓬般轻快的船。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朗读不能贪快,要注意语速,读出语气、语调的变化,边读边体味,尝试还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让自己融进意境。读出诗歌情味 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有“诗鬼”“鬼才”之称。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其诗多表现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现实也有所揭露和讽刺。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有《昌谷集》传世。品读《雁门太守行》 写作背景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战争连连。据有关材料记载推测,本诗可能是写朝廷与藩镇之间的战争。 自读诗歌,探究问题: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共写了三个画面,分别是什么?两军对峙图:白天,敌军云集而来,官军戒备森严。惨烈交战图:从白天到黄昏,表现战争的惨烈。夜袭易水图:午夜,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作者营造这些画面,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感?诗人以热烈的礼赞,颂扬了将士们不屈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根据前几课所学,自读诗歌,分析诗歌采用的写作技法。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修辞运用上,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敌军比作“黑云”,把将士们在日光下反光的铠甲比作“金鳞”,“城欲摧”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以“黑云”“城欲摧”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以“金鳞开”表现我军严阵以待的气势。在色彩运用上,“黑云”使人联想到敌人的猖獗、军情的危急;“金鳞”是指铠甲闪亮如金色鳞片,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诗人不从正面写战争的惨烈,只是用“角声满天”侧面写战争规模,用“凝夜紫”侧面写血流成河的场面,给人以悲壮之感。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战国时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 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请结合本诗举例说明。本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等,不但鲜亮浓艳,而且跟黑色、秋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恰当地渲染了战争的悲壮气氛。 朗读最后两句诗,读出坚定、豪迈之情。配乐,全班学生齐诵全诗。(注意抑扬顿挫,背出铿锵节奏美)全班齐背诗歌。 雁门太守行敌军压境板书设计战况惨烈夸张、比喻夜袭敌人听觉、视觉誓死杀敌,报效朝廷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语言清丽,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等。品读《渔家傲》作者简介 这首词大约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是记梦之作。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左右,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等,都与这段生活经历有关。写作背景 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上片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梦中所见景象。“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等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个“归”字,好像她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不仅回到“帝所”,还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话,自然引出下片的回答。 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下片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感叹自己空有才华却遭逢不幸,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上句是对天帝的回答,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下句写词人感慨自己空有才华却于世事无补,一个“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到海上仙山去。传达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本词和《赤壁》都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认识,二者有什么不同?杜牧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皆有某种机遇,曲折地表达自己空有抱负而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本词是词人借梦中与天帝对话,表达对自己空有才华却屡遭不幸,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本词被评论家赞誉“无一毫粉钗气”,请同学们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等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展现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下片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词作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梦幻与生活、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构成意境壮阔、格调雄奇的意境,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 词人苦于现实却无处诉说,只好借梦境、神话、想象,含蓄地表达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不顾民众苦痛而苟安江南的不满,对没有战乱、离散和痛苦的幸福生活的向往。那个感喟“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李清照,若今天仍在,见到这安定繁荣的景象,定然会“沉醉不知归路”的。 渔家傲梦中所见(想象)魂归帝所(归宿)殷勤垂问(慈祥)回答天帝(现实)归去三山(追求)记梦向往自由追求美好板书设计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诗词五首教学设计(部编版)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诗词五首课件(部编版)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预习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核心素养教案(详细版)(2025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2025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 表达要得体教学课件(2025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5-06-17 04:40:01
页数:104
价格:¥1
大小:7.05 M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