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本书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 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教学课件(2025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7

2/67

3/67

4/67

剩余6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第2课时第1课时 有这样一个外国人,他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经过4个月的实地考察,写了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拍了30卷胶卷,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有这样一本书,不仅使中国万千青年备受鼓舞,走上革命之路,还吸引加拿大的白求恩医生毅然奔赴抗日前线。新课导入第1课时 这个外国人就是埃德加·斯诺,这本书便是《红星照耀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红星照耀中国》,去了解这部作品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去探寻阅读红色经典作品的方法。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和锤子的白色五角星,而红军的帽子上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了解作者,走进作品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代指中国共产党,也可以指共产主义。“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强调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光明。 1937年10月,英国出版斯诺的英文初版《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1938年2月,由胡愈之策划,林淡秋、梅益等12人集体承译,以复社名义出版的REDSTAROVERCHINA第一个中文译本在上海问世。当时为了在已沦陷的上海出版方便,曾以《西行漫记》为书名。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到1935年,斯诺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北,写了大量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写作背景】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的生活、地方政治改革、 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4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同年10月底,斯诺带着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这部报告文学终于诞生了。 【斯诺对“革命青年”的提问清单】 斯诺带着无数的好奇心向“红色政权”提问:“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不可动摇的力量推动他们豁出性命去拥护这种政见呢?”“他们的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 了解意义,掌握读法通过外国人视角,客观报道共产党和红军。这本书为什么了不起?记录第一手资料,分析“红色中国”产生发展原因。还原真实,瓦解谣言。 红色经典记录党的光辉历史,承载革命传统。帮助我们了解党带领人民奋斗的伟大历程。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信心。阅读红色经典的意义 对于这样的作品,阅读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阅读方法。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具体来说,它包括报告文学、历史纪实、回忆录、阅读方法一:分析英雄形象,感悟革命精神 传记等多种文体。《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而在今天读者看来则是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 阅读方法二:借助历史知识还原历史情境,把握时代特点许多红色经典作品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体现出对特定历史阶段中时代精神的准确洞察和深刻把握。如《红星照耀中国》,介绍了红军的创立、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让全世界看到了红军 将领及普通战士的成长历程和精神品格。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和我们生活的时代相隔较远,又有一些专业术语,因此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可以结合在历史课上了解到的有关土地革命斗争和长征的内容,丰富自己对书中相关内容的认知,深化对革命斗争的意义和长征精神的理解。 阅读方法三: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红色经典作品往往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写作形式,语言通俗,故事性强,且富于抒情意味。如《红星照耀中国》中,除了真实的话语转述,还有大量作者个人的感受和评价,在史实中也经常穿插一些幽默话语, 让人忍俊不禁。这种语言风格大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阅读中,我们可以勾画这些句子,并学会分享阅读感受,借此提高阅读的兴趣。 明确了阅读方法,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这本书,然后按照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分小组进行探究,之后再集中展示。课后任务,阅读作品明确阅读任务 任务一:对全书内容进行重新整理。从人物形象、作者的采访经历和感受等方面作分类整理,分别标注不同的符号,以便对全书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任务二:在阅读全书的基础上,按照以下专题完成探究任务。专题一:为革命者写小传专题二:制作“长征图册”专题三:举行读书分享会 第一周:阅读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二周:阅读第五章至第八章。第三周:阅读第九章至第十二章。第四周:准备“读书汇报会”专题内容,进行阅读交流分享。制订阅读计划 世界由无数的谜团组成,斯诺用不停的行走与采访解开了心中一个又一个谜团。现在,请大家以读书的形式去探寻、去发现《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红色经典作品中你所不熟知的人和事吧! 阅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一节课让我们走进有趣的名著展示课。新课导入第2课时 阅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同学们一定对作品的细节有了一定的把握。现在,让我们走进第一环节——知识竞赛。请同学们作好答题准备。知识竞赛 竞赛规则:竞赛题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小组成员全员参与,以分值定胜负;抢答题各组选三人进行车轮战,考验团队合作的能力,考查学生对书中内容的掌握情况。 比赛开始 必答题:《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红色经典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作者____年6月至10月在中国_______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1936陕北革命根据地 抢答题:下面句子描述的人物分别是谁?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毛泽东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周恩来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彭德怀 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朱德 比赛结束 阅读之后,我们又用了一周的时间来准备,相信各个小组都已经跃跃欲试,急于分享你们的阅读成果。下面就开始我们活动展示课的第二环节,专题阅读成果分享。专题阅读成果分享 【示例】有人说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旅行,旅行就是体味不同的人生。斯诺冲破层层阻碍,来到陕北采访,实际上就是一场人生的旅行,他不仅解开了心中的谜团,而且体味到了不同的人生。我们组负责内容梳理,现在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内容梳理组分享 整部作品,我们组认为作者基本上是以他的行踪和见闻为线索来安排结构的。全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采访经历和感受。 下面是我们根据全书内容整理的采访路线图: 【示例】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徐海东等。我们小组重点分析了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这三个人物的形象,具体分析如下:人物分析组分享 毛泽东人物肖像人物形象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质朴纯真,生活简朴,平易近人,爱军爱民,一丝不苟,精力过人,勇于反抗。 毛泽东相关情节(1)他的财物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2)毫不惹眼地坐在群众大会和红色剧院的观众中间;(3)将自己的上衣脱给受伤的战士穿;(4)为了专心读哲学新书,要求斯诺改期再谈;(5)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6)反抗父亲,保卫自己的权利。 周恩来人物肖像人物形象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平易近人,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周恩来相关情节(1)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2)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3)揽着“红小鬼”的肩在乡间散步;(4)在上海参与组织了由五万名工人组成的纠察队,从军阀那里得到经验,训练了武装力量,领导了上海工人总罢工。 朱德人物肖像人物形象年过半百,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是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天性温和,爱护部下,爱好广泛,执着追求,作战经验丰富,忠于党的事业。 朱德相关情节(1)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一起讲故事、打球;(2)他喜欢运动,乒乓球打得挺好,篮球也打个“不厌”;(3)他也喜欢读书,仔细制订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4)坚持寻找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寻找新的革命道路;(5)在长期的作战中形成自己特殊的战术;(6)在柏林参加共产党为声援五卅运动而召开的大会被捕;(7)指挥全军打过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 通过对革命者的形象分析,我们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依据,为周恩来写了一篇小传。 周恩来小传周恩来出身官僚家庭。祖父曾任清朝官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则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喜爱现代文学的妇女。他本人自幼便展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生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他,在民族觉醒中接受教育,在天津南开学校学习,受到开明的教育,成绩优异。求学期间,社会风云激荡,深刻影响着这个以天下 为己任的进步青年。1915年,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全国各地爆发了争取民主和社会改革的运动,其间,周恩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忱。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周恩来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学生领袖。次年初,周恩来在领导爱国学生运动中被捕,被关了半年监牢。 获释后,周恩来去了法国。他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加入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20年至1924年间,周恩来辗转于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1924年秋回国时,他已是一位著名的革命组织者。国共合作期间,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激进学员中影响很大。北伐期间,周恩来奉 命去上海准备组织工人起义。他成功组织了工人纠察队,并领导上海工人发动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不久,蒋介石发动政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周恩来来到武汉、南昌,参加组织八一起义。此后,他又在广州组织广州公社。公社失败后,周恩来转入地下活动。1931年,他闯破封锁,来到苏区,担任红军总司令朱德的政委,后 来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成为中国共产党、红军中的重要领导人物。西安事变中,他任中共全权代表,前往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周恩来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 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的谈吐缓慢而安详,态度温和,做事深思熟虑,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虽然五年没有说英语了,用英语进行交流有些迟缓,但相当准确。他生活简朴,屋里十分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是一顶蚊帐。蒋介石曾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示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星照耀中国》第一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红军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因而有必要让大家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我们组将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与长征有关的内容。长征探究组分享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小组绘制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图,请大家欣赏。(1)绘制长征路线图。 我们搜集了与长征中重大事件有关的美术作品,请大家欣赏。(2)搜集长征重大事件图片。 《湘江·1934》 张庆涛作《四渡赤水出奇兵》 邵亚川作《飞夺泸定桥》刘国枢作《红军过雪山》艾中信作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大家好!我来和大家分享我们组关于长征精神的探索成果。(3)长征精神的内涵。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对于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这一问题,我们认为——(4)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弘扬集体主义精神,脚踏实地为实现革命理想和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而努力。 小组互评:各阅读小组对“专题展示”互相点评,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教师也是评委之一。成果展示:将以上得分与竞赛分值相加,评出优秀小组,并颁发小礼品。课堂总结 小结:《红星照耀中国》是新闻史的传奇,也是出版史的传奇。《人民日报》曾评论说“《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何在?当然来自边区革命者的奋斗生活,也来自斯诺真实而细腻的笔触。他写的是重大的历史,是堪称民族脊梁的伟大人物,大气而有味,如同《史记》”。让我们从这些“堪称民族脊梁的伟大人物”身上汲取正能量吧! 板书设计阅读方法人物形象长征图册长征精神《红星照耀中国》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内容梳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5-06-17 12:20:01 页数:67
价格:¥1 大小:8.46 M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