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点整理(问答式提纲 教材问题解答)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   【问答式提纲】1东汉末年到隋朝统一前的分裂时期,被称之为什么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什么?①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二个大分裂时期);②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2曹操是怎样成为北方一个强大集团的?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用人上:招揽人才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军事上: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部队,壮大了队伍3官渡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东汉末期,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曹操和袁绍都各自成为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的首领,都想吞并对方。4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时间?交战双方?曹操生活的年代是?①官渡之战;②200年;③曹操和袁绍;④东汉末年。(注:魏国的建立者是曹丕)5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期?哪一年?交战双方?主要影响?①东汉末年;②208年;③曹操和孙刘联军;④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6三国何时建立、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三国时,统一北方的是?三国鼎立的标志是?有何意义?②魏;③229年,孙权称帝。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7三国时期经济的发展?①魏国: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②吴国: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③蜀国: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④评价:魏蜀吴三国各自发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以求达到全国统一的目的。8三国之前和之后的朝代分别是什么?   ①东汉;②西晋【教材问题解答】[读地图(P94)]赤壁之战示意图1说出图中“江水”是现在的哪条河流。长江2结合曹军和孙刘联军的行军路线,叙述赤壁之战的过程。根据地图中曹军和孙刘联军的行军路线叙述即可。[材料研读(P95)]   诸葛亮曾对孙权说: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6 ——《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策略?与赤壁之战有什么关系?策略:孙刘联合抗曹。关系: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击败曹操。[想一想(P96)]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影响:改变了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群雄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读地图(P96)]三国鼎力形势图1指出三国的都城并观察三国大致的区域。魏国的都城是洛阳,蜀汉的都城是成都,吴国的都城是建业,据此在地图中指出。2找到夷洲的位置。提示仔细观察地图即可找出夷洲的位置。[课后活动(P97)]1朗读诗句,回答问题。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蒿里行》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东汉末年州郡割据不断。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议一议:决定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包括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指挥者心态等方面。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问答式提纲】1三国后期各国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魏国---实力最强;吴国蜀国---日益衰落;魏国灭蜀—263年2西晋(短暂统一的王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何时被哪个民族所灭?①司马炎;②266年③316年匈奴。3西晋的统治特点是什么?公众号:中学历史一起学①西晋格外照顾世家大族的利益,允许他们占有大量土地,给予很高的官位。②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4直接导致西晋衰落的事件是?引发这一事件的根源是?带来的影响是?①八王之乱;②西晋初期实行分封制③直接导致了西晋的衰落;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5各族内迁的时间?东汉、魏、晋时期。6内迁的五个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教材问题解答】[材料研读(P99)]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晋书·鲁褒传》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这则材料说明,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西晋社会道德沦丧,唯钱至上。[想一想(P99)]西晋统治面临哪些挑战?政治腐败、宗室亲王势力强大、内迁各族的反抗。[读地图(P101)]西晋北方各族内迁分布图6 1指出西晋的都城。西晋的都城是洛阳,在地图中找出即可2观察鲜卑、匈奴、羯、羌、氐分布区域。提示根据地图分别说出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分布区域。[课后活动(P101)]1西汉和西晋都分封过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产生什么影响?影响:诸王拥兵自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诸王为争夺中央政权,会导致国家战乱,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2据史料记载,西晋时期内迁各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议一议:内迁各族认为自己与汉人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内迁各族想证明其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问答式提纲】1东晋的建立者?都城?政权特点?经济发展情况?①司马睿;②建康(今南京)③依靠南北大贵族进行统治,偏安东南④淝水之战(前秦苻坚时)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景象。2东晋北伐的人物,结果,影响?(1)主要人物:祖逖(2)结果:多次北伐,在祖逖等人的努力下,曾经收复黄河以南部分地区。最终未能恢复中原。(3)影响: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3东晋何时灭亡?420年4南朝包括哪几个朝代?都城都在哪里?其中疆域最大的是?①宋、齐、梁、陈;②建康;③宋。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有何影响?原因:①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②自然条件优越;③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工具、技术;(最主要的原因)影响:为我国经济的南移奠定基础。6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耕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改进,育秧移植技术,麦稻兼作;粮食产量提高;农业多种经营。   (2)手工业:快速进步,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都有显著发展。(3)商业: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有哪两种情形?产生了影响?情形:①北方游牧民族迁往中原地区,②中原地区人民迁往南方地区。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江南地区的开发。8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生产力水平、统治者的政策(或统治者的重视程度)、社会环境是否安定。【教材问题解答】[想一想(P10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北方战乱,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为南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当时南方地区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材料研读(P105)]6 梁朝吴筠(jūn)《咏宝剑诗》: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艺文类聚·军器部》这首诗与手工业的哪个行业有关?哪些诗句体现了宝剑的制作水平?冶铁制造业。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课后活动(P106)]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ou)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卷五十四“史臣曰”比较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不同:《史记》中的江南地区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宋书》中描述了江南地区开发后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的景象。2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以及梨树、枣树、杏树等。这些农林品种原来主要种植在北方,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想一想:北方的农作物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方?这反映出什么历史现象?原因: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北方的农作物。历史现象: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问答式提纲】1什么是十六国?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2十六国一度统一北方的是哪个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氐人苻氏建立的前秦政权3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①383年;②前秦和东晋;③东晋获胜;④以少胜多。⑤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为东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4北魏孝文帝属于哪个民族?其改革措施、目的及意义?①鲜卑族;②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讲汉语、易汉服、改汉姓、和汉族联姻。   ③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加强对中原的统治。)④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5北魏为什么走向分裂?  六镇兵变的打击6北朝政权的更替?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分。东魏后来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北朝有五个朝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7北周强大的原因?影响?原因:北周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不及北齐,为了强国需要,北周统治者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还竭力促成鲜卑人与汉人的交融,因此国力渐渐强大影响:北周统一北方:577年北周灭北齐,北方重归统一,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6 8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表现在哪些方面?(1)经济方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2)政治制度方面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方面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北方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4)心理方面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9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10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什么影响?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1有关“民族交融”主题的启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维护民族团结。【教材问题解答】[想一想(P1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当时各族人民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材料研读(P111)]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魏书·序纪》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魏统治者强调鲜卑族也是黄帝的后裔,鲜卑族与汉族有共同的血脉。[课后活动(P111)]1胡床原是北方民族的坐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内地流行。根据图画,说说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影响:丰富了汉族社会生活,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2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人改用汉姓的情况。说说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改为汉姓拓跋元步六孤陆拔拔长孙贺兰贺达奚奚独孤刘丘穆陵穆勿忸(niǔ)于于目的:削弱民族隔阂,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6 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问答式提纲】1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是谁?其代表作名称及地位?体现了怎样的农学思想?影响?公众号:中学历史一起学①贾思勰;②《齐民要术》;③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④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⑤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祖冲之在数学方面、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的成就?①数学成就: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与其子合著数学名著《缀术》。②天文历法成就:测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测算的结果相比,相差不到50秒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③机械制造成就:设计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3曹魏时著名的书法家有谁?有“书圣”之称的著名的东晋书法家是谁?代表作?①曹魏时期——锺繇(yáo)和胡昭是著名的书法家,②东晋时期——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4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哪些?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5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有哪些?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多宣传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6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有哪些?①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②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朝民歌细腻婉转。【教材问题解答】[材料研读(P113)]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种谷》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原因: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因时因地制宜”,教导人民要掌握天时和土壤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他很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他认为只有掌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言之有理即可)[想一想(P11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和绘画艺术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2)各族人民的大交融,民族之间的交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3)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课后活动(P118)]为展示古代科技成就,彰显古代科学家精神,我国在1955年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邮票,祖冲之纪念邮票是其中一枚。结合祖冲之的生平,想一想:祖冲之为什么被列入这套纪念邮票?原因:祖冲之是南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均有重要贡献。他学识渊博,与其子合著《缀术》一书,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他最突出的成就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的精神,非常值得人们学习。(理解记忆)  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5-07-11 01:20:01 页数:6
价格:¥3 大小:247.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