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新版粤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课时 盐的化学性质核心·易错(1)下列反应若能发生,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①铁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铜与氯化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氯化钠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碳酸钙与氯化钡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上述化学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④⑤⑦⑧属于________反应,这些反应的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核心知识]1.盐的化学性质: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与酸反应、与碱溶液反应、与某些盐溶液反应。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易错点拨]盐和金属、盐和碱、盐和盐反应时要求盐、碱都必须是溶液。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俗称纯碱,可见碳酸钠是碱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属于盐类,说明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C.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中都含碳酸根离子,加入稀盐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D.用柠檬酸、白糖和小苏打等可自制汽水2.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若X为稀盐酸,则甲、乙、丙三种物质可能为(  )图8-4-1A.Cu、Ca(OH)2、CaCO3B.Mg、CaCO3、NaHCO3C.Fe、CuO、Cu(OH)2D.Zn、Fe2O3、NaNO33.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HNO3和FeCl3B.NaOH和HClC.BaCl2和Na2SO4D.KOH和CuSO44.2022·宿迁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Mg2+、NO3-、OH-B.H+、SO42-、CO32-、Ba2+C.K+、NO3-、Cl-、Na+D.H+、NO3-、Ca2+、OH-5.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MgCl2溶液B.KNO3溶液C.Na2CO3溶液D.NaOH溶液6.2022·天水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同组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在滤纸上留下两种不溶物质的是(  )A.Ca(NO3)2、BaCl2、AgNO3B.MgCl2、KOH、NaClC.K2CO3、CuSO4、KClD.CuSO4、Ba(OH)2、Cu(NO3)2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Fe→CuB.KNO3→NaNO3C.Mg→MgOD.H2SO4→HCl8.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根据图8-4-2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4-2A.②中溶液为无色B.③中溶液的溶质组成有2种情况C.③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只观察到沉淀消失,产生大量气泡D.④中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3种9.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Na+、Cl-、Ca2+、Ba2+、SO42-、CO32-。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Cl-B.一定存在CO32-,可能存在Ba2+C.一定存在Na+D.一定存在SO42-,可能存在Ca2+10.某同学为了绘制“叶脉书签”,用A、B两种固体(一种是盐,另一种是碱)配制了浸泡树叶的混合溶液,A、B的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存在如图8-4-3所示关系:图8-4-3(1)反应③中的白色沉淀是CaCO3,则反应①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某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下列部分药品进行实验。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硫酸铜溶液 ③稀盐酸 ④硝酸钾溶液(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某同学选择了①和③。你认为除上述四种药品外,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2)选择________(填序号)两种物质进行实验,能验证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反应中,能验证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是________(填字母)。A.锌与稀硫酸反应 B.天然气燃烧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过氧化氢分解12.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小科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蒸馏水溶液呈无色②取①所得溶液少量,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在②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气体由此可以判断: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1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了俗名为苏打的碳酸钠后,得知它还有一个俗名为小苏打的“兄弟”,这个“兄弟”的性质是否和它相似?它们之间能发生转化吗?小明查阅了资料,将相关信息整理如下表:俗名苏打(纯碱)小苏打化学式Na2CO3NaHCO3构成微粒Na+、CO32-Na+、HCO3-溶解度(常温)21.5g9.6g二者的转化Na2CO3+CO2+H2O===2NaHCO32NaHCO3Na2CO3+CO2↑+H2O下面是小明同学进行的探究:(1)取适量NaHCO3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研究Na2CO3与NaHCO3的转化时,小明觉得Na2CO3转化为NaHCO3的过程中,由于NaHCO3溶于水,整个过程不会有明显现象。老师笑着对小明说:“做实验吧,实验会告诉你答案。”于是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起初无明显现象,继续不断地通入CO2,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这让小明很疑惑:NaHCO3溶于水,为什么还有白色沉淀产生呢?小明经过思考,明白了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小明同学的带动下,兴趣小组又对NaHCO3的其他性质进行了探究,发现两“兄弟”既有相似的性质也有不同的个性。从微观角度分析,造成两“兄弟”不同个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不同。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答案速查[核心·易错](1)①Fe+CuSO4===FeSO4+Cu②不能反应,氯化银不溶③不能反应,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④2NaOH+CuSO4===Cu(OH)2↓+Na2SO4⑤NaOH+HCl===NaCl+H2O⑥不能反应,碳酸钙不溶⑦Na2CO3+2HCl===2NaCl+H2O+CO2↑⑧AgNO3+NaCl===AgCl↓+NaNO3(2)复分解 沉淀 气体 水[应考能力提升练]1.A 2.C 3.B 4.C 5.C 6.D 7.B 8.D 9.C 10.(1)有气泡产生 (2)氢氧化钠 Na2CO3(3)2NaOH+CuSO4===Cu(OH)2↓+Na2SO411.(1)酚酞溶液(或酸碱指示剂或石蕊溶液等)(2)①② CuSO4+2NaOH===Cu(OH)2↓+Na2SO4(3)C12.Na2CO3 Na2SO4[初高衔接拓展练]13.(1)判断NaHCO3溶液是否呈碱性(2)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出现了白色沉淀(3)阴离子(或酸根离子)典题讲评[应考能力提升练]1.[解析]碳酸钠是盐。2.[解析]A中Cu不能与稀盐酸反应;B中CaCO3、NaHCO3都属于盐;D中NaNO3不能与稀盐酸反应。3.[解析]FeCl3溶液是黄色的;BaCl2和Na2SO4反应有白色沉淀BaSO4生成;KOH和CuSO4反应有蓝色沉淀Cu(OH)2生成。4.[解析]A中Cu2+、Mg2+和OH-分别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中H+和CO32-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SO42-和Ba2+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中K+、NO3-、Cl-、Na+彼此不形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D中H+和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离子能共存,即各离子之间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5.[解析]MgCl2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与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KNO3溶液与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故可以鉴别;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与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6.[解析]各组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A组中AgNO3与BaCl2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只能生成一种不溶物质;B组中MgCl2与KOH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只能生成一种不溶物质;C组中K2CO3与CuSO4反应生成CuCO3沉淀,只能生成一种不溶物质;D组中Ba(OH)2与CuSO4、Cu(NO3)2反应,生成BaSO4、Cu(OH)2两种沉淀,在滤纸上可留下两种不溶物质。7.[解析]Fe与CuSO4溶液反应可生成Cu;Mg在O2中燃烧生成MgO;H2SO4和BaCl2溶液反应可生成HCl。8.[解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②中溶液为红色;根据石灰水是否过量,分析出③中溶液的溶质组成有3种情况;③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观察到沉淀消失,产生大量气泡且溶液变为无色;④中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氯化钙、氯化钠和氯化氢。两种物质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有三种情况:恰好完全反应,只有生成物;其中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过量。9.[解析]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有Cl-或CO32-;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溶液中有CO32-和SO42-,则一定没有Ba2+和Ca2+;因为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Cl-。氯化银、硫酸钡是两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碳酸银、碳酸钡是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初高衔接拓展练]13.[解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判断碳酸氢钠溶液是否同样显碱性。根据题给信息,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明显小于碳酸钠,当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时,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碳酸氢钠,溶液中会出现结晶现象,所以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原理可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之所以有不同的个性,主要原因是构成它们的阴离子(或酸根离子)不同。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24:35 页数:8
价格:¥3 大小:345.7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