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常用的盐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课时作业十八新版粤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时作业(十八)[范围:第八章 8.4 第2课时 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选择题1.2022·株洲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A.NaOHB.NaHCO3C.H2SO4D.K2SO42.过氧化氢(H2O2)溶液俗称双氧水,工业上常将它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MnO2B.HNO3C.稀盐酸D.NaCl3.下列各组溶液,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A.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溶液8B.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D.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铁溶液4.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现象①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②A.①有蓝色沉淀生成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5.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X>YB.X一定是CuCl2C.Y可能是H2OD.Y可能是Na2S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稀盐酸B.可用适量的硝酸钡溶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C.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可采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混合物的方法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二、填空题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在后面括号里判断其溶解性。(1)氢氧化钠:__________(    );(2)氢氧化铜:__________(    );8(3)碳酸钙:__________(    );(4)碳酸钾:__________(    );(5)硫酸钡:__________(    );(6)氯化钡:__________(    )。8.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1)Na2CO3溶液显碱性,其pH______(填“<”“>”或“=”)7。(2)Na2CO3可看成是碱和氧化物反应的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a2CO3作为反应物之一,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如CuSO4、Cu(NO3)2、CuCl2三种物质的溶液均显________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阳离子(Cu2+)。(1)向三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都有相同的现象发生,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三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锌片,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三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另外两种物质不反应,是因为组成它们的阴离子不同,所以又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三、实验探究题10.玲玲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提出问题]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查阅资料]硝酸钡溶液显中性,且Ba2+有毒。[实验探究]玲玲用上述物质做了下列几组实验:组合①②③④⑤⑥8序号组合物质H2SO4NaOHH2SO4NaClH2SO4Na2CO3H2SO4Ba(NO3)2NaOHBa(NO3)2Na2CO3Ba(NO3)2[记录和解释](1)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______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2)请写出组合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他们请教老师并讨论后知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___________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实验1]探究沉淀的成分。[提出猜想]Ⅰ.沉淀只有硫酸钡;Ⅱ.沉淀只有碳酸钡;Ⅲ.沉淀中含有硫酸钡和碳酸钡。梅梅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实验2]探究清液的成分。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除外)。[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玲玲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交流与反思]根据你对物质溶解性的了解,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8请写出一种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________(写化学式)。四、计算题11.2022·黑龙江在一定温度下,向20g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101g水,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100g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的质量为211g,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m,试计算:(1)m=________g。(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图K-18-12022·黔南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A.HCl、Na2CO3、K2SO4B.KNO3、Ba(OH)2、NaClC.KCl、AgNO3、HNO3D.NaOH、FeCl3、(NH4)2SO48详解详析【课时作业】[达标巩固]1.C2.D [解析]氯化钠与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均不反应,所以氯化钠不会导致过碳酸钠晶体变质。3.C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质量不变。4.D [解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5.A 6.D [解析]A项中只要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就可得到白色沉淀,所以溶液不一定是稀盐酸,可以是氯化钠、氯化钾等。B项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可除去碳酸钠,但同时会引入硝酸钠杂质。C项中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铜也会被氧化为氧化铜。D项中金属氧化物和酸、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都会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7.(1)NaOH 易溶 (2)Cu(OH)2 难溶(3)CaCO3 难溶 (4)K2CO3 易溶(5)BaSO4 难溶 (6)BaCl2 易溶8.(1)> (2)CO2+2NaOH===Na2CO3+H2O(3)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解析](1)Na2CO3溶液显碱性,其pH>7。(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3)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符合A+B―→C+D的规律,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9.蓝(1)CuSO4+2NaOH===Cu(OH)2↓+Na2SO4(合理即可)(2)有紫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3)CuSO4810.[记录和解释](1)①(2)Na2CO3+H2SO4===Na2SO4+H2O+CO2↑[实验结论]水或气体[实验1]过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实验2]稀硫酸(或Na2CO3溶液)[解释与结论]Na+、NO3-、Cl-、Ba2+[处理废液]Na2CO3溶液[交流与反思]NaNO3(或KNO3)11.(1)10(2)解:设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CaCl2===CaCO3↓+2NaCl106100117x10gy= x=10.6g= y=11.7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解析](1)完全反应后得到沉淀的质量m=20g+101g+100g-211g=10g。(2)根据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质量及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反应后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包括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质量,最后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计算即可。[直击中考]B [解析]A中HCl和Na2CO3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8混合后有气体生成;B中三种物质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C中KCl和AgNO3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D中NaOH与Fe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NaOH与(NH4)2SO4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溶液混合后有明显现象。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24:36 页数:8
价格:¥3 大小:155.3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