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高中语文文苑撷英繁体字素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繁体字我曾在网上点击关注了一位叫“司徒徒”的美国人,他的认证身份是“雅思第一个合作的外教”。他的确是一个有趣的人,每天发表长篇日志:《“汉书”中的帝王》、《“古文”观止中的启示》等等;这些虽然并不一定是他创作的,但其对于“浩浩乎”的中国文化却是“一副衷肠”;因为从另一个视野来看,他的“文章”,无一例外的竟都是繁体字!诚然,这样的“繁体字”们是多么的常见;并非是在台湾,在华裔美籍老者的家中,却是在以简体字为习惯的中国大陆!使用繁体字折射出的,或许是使用者对现代文化的失落、风气低靡的哀叹,对古文化的向往(占少数);或许是另一方向,对自我“身份”的刻意提升(占大多数)。于是他们,将繁体字用于书写,用于笔尖的繁纷;将古文的“之、乎、者、也”用于行文叙事,用于拗口的评论交流;将现代的生活状态用“古意盎然”完全地覆盖。他们因批评而感到欣慰,因“古意”而感到进步。但,“古化”,“繁体化”,却只使我感到——行为艺术罢了!我们的文化、字体、字义、语言方式……我想他们的来源和“红山文化”墓葬周围的一圈“红色粉末”是一样的,它们的去留也应该和它一致。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曾说到,当发掘出山顶洞人的墓葬时,人们看到了十分神奇的一幕:在尸体周围有用红色粉末包围的印记。于是他接着说,这大概就是巫术文化和社会意识的开端。(意思大概如此)他们是远古文化的启门者,但无疑地他们一步步向前,巫术文化、祭祀文化、金石文化……并未停留。红色粉末,墓葬棺木,火化瓶装,也没有停留。因为人们进步的意识,因为时代的风并不停留在旷野与荒域,这些事物失去了本身的实用意义转变为艺术、文化,但艺术与文化也在进步,虽然未必熙熙攘攘,却终究归于“历史”。我记得曾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过这样一句话,它被刻成几十厘米的塑料模具,高高悬在“万人坑”的出口:可以原谅,但不能忘却。这本来是用于战争的、苦难的哀悼,但是否也可以这样解读:逝去了的文化可以回顾,但绝不可重生。这时,我更觉得“返古”是多么的行为艺术。这类的“返古”不是以宣传、普及为目标的尊古行为;却是要“复古”的“荒诞举动”。若非陈独秀、胡适等人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何来大大加快教育的普及;若非以简换繁,哪来“汉语”迈向世界的轻松。高效、简洁是社会发展的格局,正如我们所崇尚的“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它深层的解读是“宁静以远观品察历史,淡然以简单活在当下”,与我们现代的诉求完全吻合,也与“繁体字”的现代意义符合。去欣赏,去探求其本真的魅力,扩大我们的审美方向,这些应是成为历史的繁体字留在现代的意义,而绝不“主观臆断”地阻碍“旧的悠悠地去,新的悠悠地来”的文化演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3:11 页数:1
价格:¥3 大小:14.4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