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高中语文文苑撷英愤青素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愤青”最近常在耳边听到“愤青”这词,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还记得几十年前那些民国时期愤世嫉俗的青年让中国风气大作,改革换代。而今的独特“愤青”让人不敢恭维,只能嗤之以鼻。民国的“愤青”毫无疑问是苏曼殊,章士钊等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在精神上疗治国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独秀和鲁迅,他们因“愤”而显露的“狂”都别具一格。陈独秀是共产党的开创人之一。起初,我对他的了解是一片空白,除了历史课本上所写的“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便一无所知。直到近期翻阅了他的传记,我开始钦佩这位在中国文化上造诣匪浅的“狂士”。他的狂不是一种骄傲,是敢于指出别人的不恰当之处并清楚表明对他人喜欢与否。他狂于做任何事情,赴日留学时,专门把那些找中国留学生麻烦的恶人的辫子剪掉。他的“狂”建立于他的“愤”。因为有了他的“愤”,才会有共产党的今天。唯一让陈独秀佩服的是鲁迅。鲁迅的“狂”在于他的笔下,他犀利的文笔揭示了国民的弱点,他也借笔来治疗国人的思想、灵魂。鲁迅的“愤”在于心中,“狂”在于字间,他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激愤、热情的企盼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愤”与“狂”是不可分离的。鲁迅的文字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一笔,用耳倾听,还能听出历史洪流的隆隆声。不可否认,现代的“愤青”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但在钓鱼岛事件中,中日双方关系日趋紧张时,“愤青”们不顾损害他人财产,触犯相应法律法规,这种“狂”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缺少的是一种精神与文化。虽说同为“愤青”,但这两种素养却有着天壤之别。精神上的富有的确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言行举止,离经叛道;行事之余,却不三思。“愤青”的精神是可取的,但行动是缺乏理性的。要爱国,先通过精神,而非物质,用理性的思想纠正错误,唤起民心。对现在的“愤青”,我只愿奉上一句:行前勤思,思乃前进,理性传递,爱国之道。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3:07 页数:1
价格:¥3 大小:13.5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