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检测人民版必修1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检测(三)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右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B.天国兴衰C.洪秀全D.《天朝田亩制度》2.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B.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的手段C.太平天国运动担负的任务D.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的目标3.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ABCD《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资政新篇》内容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4.“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及其体制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5.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清方记载则是:“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统,依旧让咸丰。”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两首歌谣应是1856年后流传开来的 ②反映的是天京变乱的历史事实 ③前一首说明了农民阶级的信仰发生了动摇 ④后一首揭示了地主阶级对太平天国内乱的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洪仁玕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的“供词”中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谴责列强干涉中国内政B.推卸失败的责任C.正确总结了失败的主观原因D.正确总结了失败的客观原因7.太平天国前期,英国出使中国的全权代表文翰声称:英国“绝不左袒(偏袒)中国政府(指清政府)”,表示要恪守“中立”,同时把《南京条约》的文本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英国人的上述态度是因为(  )8\nA.太平天国与英国有相近的宗教信仰B.英国人幻想太平天国会承认和维护英国在华的侵略权益C.英国人惧怕太平天国会进攻沿海地区通商口岸D.英国人要与太平天国维持一种相对平等的外交关系8.“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9.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武昌起义胜利B.中华民国成立C.清帝下诏退位D.《临时约法》颁布10.“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1.《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12.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了的革命。”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  )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13.2022年是下图代表事件90周年纪念,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4.“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中的“先行者”指的是(  )A.洪秀全B.梁启超C.孙中山D.毛泽东15.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16.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8\n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17.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的口号响彻解放区;陈毅曾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些史实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农民阶级政党 ②翻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 ③淮海战役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④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下列关于国共两党合作过程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B.1935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C.1945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三次合作D.1924~1949年国共两党一直在合作,没有分裂过19.“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南昌起义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八七会议20.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20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8\n请回答:(1)选取一幅宣传画,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4分)图画序号反映的历史信息(2)“国”字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三中却写为“囻(口内一个民字)”,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说明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解释其社会原因。(10分)22.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光明日报》材料二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1949年4月)8\n请回答:(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主体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2分)(2)据材料二,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6分)(3)材料三中的图文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4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命运。试结合阶级属性对形成上述历史命运的原因作一探究性评价。(4分)2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请完成以下问题:(1)近代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灾难。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古老的北京城,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下图是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向中国开战》。8\n该宣传画反映出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政治影响?(8分)(2)近代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下列各图都是发生在北京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请你从中任选两幅图,说明相关的历史事件并阐述其历史意义。(6分)       图一         图二          图三(3)2022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2022年夏季奥运会由北京举办时,北京顿时成为欢乐的海洋,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假如你是当时北京奥申委的委员,请你简要向国际奥委会说明北京申请主办奥运会的理由。(6分)【答案解析】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B [这是一个关于太平天国的网页,鸦片战争是历史背景,洪秀全是历史人物,《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文献,再添加的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2.C [所谓“民主革命”,是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取得民族独立。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其准备阶段,说明其阶级性不够,但太平天国运动又不自觉地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这一历史使命。]3.C [首先注意题干中“直接体现”“抗灾”等关键提示语,然后阅读A、B、C、D四项并排除与题意无关的干扰因素,特别注意选项中的“保险事业”。综合分析判断C项最符合题意。]4.B [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阻力是封建专制制度以及资本主义对华侵略,因此要实现近代化必须打击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5.D6.D [洪仁玕8\n认为运动失败与洋人参与镇压有关系,正确地看到了失败的客观原因,即来自外部力量的镇压。]7.B8.B [本题解题关键是“五色旗”。五色旗含五族共和之意,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国民党北伐成功后,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1935年后的各种政权不再采用五色旗(除了附日的傀儡政权外)。由此可见,最早应该是辛亥革命时期。]9.C10.B [辛亥革命后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民主主义”成为正统。]11.B [材料中四人斗争目标有的反封建,有的反侵略,因而D项错误;林则徐销烟不符合近代化含义,C项错误;材料内容都是对四个有关史实的高度概括,A项错误。]12.A13.D [拳头代表的是工、商、学革命力量,曹、陆、章代表的是出卖国家权利的卖国贼,都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中的历史现象,D项最符合漫画精神。]14.C15.C [运用排除法解答。审题时注意“遵义会议”、“主要原因”。A项是五次反“围剿”的共同之处,B项不符合史实,D项为外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16.C 17.B18.A [由题干中的信息和答题要求可知,国共合作关系史的考查是本题着眼点,据相关史实推理判断,正确答案为A项。]19.C [由题干“先占城市后取乡村”的相反道路,即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为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0.C [分析每一个词组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即可得出答案。]21.(1)图画序号反映的历史信息图一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图二共和力量较为薄弱,革命隐藏着失败的危机图三革命派大力弘扬民主,为民国建立而欢呼(2)思想观念:国家主权在民。社会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斗争、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可回答其中任意三条)22.(1)《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回归。(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们深切怀念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中山陵位于紫金山麓,建筑宏伟,属优质旅游资源。(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义: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4)提示:清朝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解析 第(1)问可依据信息“1.842米”“1997年7月1日”,再联系与之相关的两个历史事件即可回答。第(2)问首先要明确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一定与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及该建筑宏伟有关。第(3)问依据“百万雄师过大江”及图片反映的内容可知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依据所学知识归纳其意义。第(4)问答案比较开放,可从清朝封建统治者、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三方面进评价。23.(1)形势: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中华民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8\n影响:中国的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暴露,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潮流。(2)图一: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二:卢沟桥抗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图三: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北京古老悠久的文明对全世界具有吸引力;改革开放使北京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具备了承办奥运会的实力;北京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和十几亿中国人民的鼎力支持。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0:08 页数:8
价格:¥3 大小:3.23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