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致家长的一封信--防治校园欺凌暴力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致家长的一封信--防治校园欺凌暴力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校园安全,孩子平安,是大家共同的期盼。近年来,大家通过网络媒体等能够经常看到一些关于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对被欺凌的学生造成身心伤害,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实施严重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国家十分重视防范校园欺凌工作。  学校迫切需要每位家长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共同防止、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这里,我们向您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  一、不要溺爱孩子。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致使孩子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  二、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关心孩子。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要定期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  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当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耐心说教、正面引导。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感、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经常挨打的孩子,要么具有胆小懦弱的性格,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要么具有乖张暴戾的性格,容易成为欺凌者。  四、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话、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要言行示范,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定期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家长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避免孩子与“不良少年”接触甚至拉帮结伙。  六、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同学间的矛盾冲突。家长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千万不能诱导孩子在矛盾冲突中出手伤人,或者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一些正确的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遇事能从容应对。,  七、教育孩子遇到问题沉着冷静,教会孩子勇敢面对。告诉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一定要及时收集相关人证和物证等关键证据,根据具体情况,通过班主任、学校协调解决,也可以通过法律等途径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八、加强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教育孩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九、家长要细心观察。根据调査,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具有持续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预防校园欺凌于未然。家长怎样辨别孩子遭受欺凌暴力?  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受欺凌,而且孩子遭受欺凌一般不会主动和老师、家长说。所以,需要老师、家长善于发现。  家长如何辨别自己孩子遭遇校园欺凌和暴力?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那么孩子可能遭遇欺凌或其他伤害。  1、精神恍惚,心不在焉。成绩下滑,学习不在状态。  2、表现出焦虑,易怒,脾气变得暴躁,会出现自伤伤人行为。  3、胆小,沮丧,战栗,做噩梦,看起来沮丧、悲伤甚至试图自杀。,  4、身体经常有伤痕,或出现无明确原因的头疼或肚疼。  5、书本或者衣服被撕裂,其他物品丢失、损坏。  6、比原来少话,将自己封闭。  7、携带刀具,可能是为防身。  8、有时索要、甚至是偷窃家里的钱物,撒谎说老师收费或买学习用品。所以家长要在孩子花钱的事上保持警觉,如果孩子这样,可能被同学索要钱财或打游戏充值。  9、不愿上学,或告诉家长不想上学了,找各种理由推迟上学,迟到旷课。家长送孩子到校后,害怕家长离开。  10、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闪烁其词。  当然不是说出现了这些状况就说明孩子遭遇欺凌或其他伤害,而是说极有可能。如果您的孩子遭遇校园欺凌事件或听说校园欺凌事件,请第一时间与班主任和学校联系。受害孩子的家长如何应对欺凌和暴力?  1、与老师沟通和确认情况,如果情况属实,与老师商议解决办法;注意不可言语过激,避免处理过程中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2、直接与孩子讨论。通常孩子会因为羞耻和尴尬而不愿和父母谈论,所以应该要适时鼓励,让孩子信任你,并且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协助。  3、暂时放下其他事物,全时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表示对孩子的坚定支持和爱护,稳定孩子的情绪。无论孩子表现出何种行为和状态,都要耐心陪护。如果孩子不愿说出具体情况,也不要斥责其懦弱、没用,而是耐心陪伴,鼓励和等待孩子说出实情。  4、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联系专业人士给予疏导帮助。  5、如果欺凌和暴力发生上学放学路上,应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也可安排较年长的学生陪同上下学。欺凌者发现无机可乘,时间长了,会打消实施欺凌的念头或转移欺凌目标。  6、如果你的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应多帮他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实施欺凌孩子的家长怎么办?,  1、跟你的孩子讨论校园暴力行为,在讨论中让孩子明辨是非。切忌认为孩子没受别人欺负就行,从而不闻不问,这样是害了孩子。实际发生了受到欺凌的孩子家长,将欺凌者伤害的案例。  2、清楚明确地告诉你的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学校、老师、社会、法律都不容许这样的行为。跟你的孩子讨论受害者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让孩子设想自己被欺凌的感受,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陪同孩子向对方真诚道歉。  3、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惩罚的方式要与你的孩子的施暴行为有关,且符合他的年龄与身心发展,这样的惩罚可宣示你的权威,表明做错事会承担相应后果,并有效阻止施暴行为。  4、增强你对孩子参与活动与行踪的掌控,并了解他与哪些人往来,是否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花时间陪你的孩子并且为他们制定合理的活动规范。  5、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行为,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转变情况。,  6、赞美孩子非暴力行为,悔改与担当负责的表现,遵守学校规范与家庭家风的也值得鼓励,只要看到孩子为改善施暴行为而努力就大力赞扬他。  7、禁止孩子玩暴力游戏,劝导孩子同时家长自己做到不玩暴力游戏。  8、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家庭中暴力行为的模范会导致他在学校使用暴力,也会影响到他以后的问题解决方式。参与和旁观孩子的家长怎么办?  1、如果孩子与欺凌者关系较近,是欺凌者的朋友,站在欺凌者一方进行帮腔,或声援欺凌者,拍摄欺凌行为和被欺凌者,也属于欺凌行为的参与者。  2、在现场即使没有实际参与,也是为欺凌者助威,纵容欺凌行为,因此,旁观行为也是错误的。如果与双方都不认识,也不能为了看热闹而旁观。欺凌者在人多时会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而加重欺凌和暴力行为,因此,纯粹的旁观者也不能说跟事件完全无关。  3、告诉孩子,既不能实施欺凌和帮助实施欺凌,也不能做旁观者。,  4、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家长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尽量多安排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  5、及时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自觉发挥榜样作用;  6、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管教,特别要做好孩子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我们都会对孩子严格要求,但严格不是严苛,不是辱骂,不是逼迫。孩子长大很快,孩子的成长却是一个缓慢而长久的过程。家长应做的就是耐心陪伴、沟通、关爱,引导孩子自主判断对错,自我形成认知,相信孩子有追求进步的意识和能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5-13 11:12:16 页数:8
价格:¥6 大小:22.00 KB
文章作者:U-6000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