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一)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学年福建省下学期期末模拟卷(一)八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中无杂树,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是至美的乡村自然环境;“青树翠蔓,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仿佛是传说的佛国中的一块净土;“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既是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又是诗人磅礴气势的展现;《关雎》“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是千百年来男子追求美丽贤惠姑娘的最直白表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⑨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是祝愿天下所有贫寒百姓皆有所居的历史最强音。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蕴含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以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为中心的无限可能。丙冬奥会的吉祥物也不例外。1968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冬奥会首次进行了彩色图像的电视转播,而这种转播也为滑雪小人偶“雪士”走红全世界起到了推动作用。1976年,在甲(A.因陋就简   B.因繁就简)的奥地利冬奥会上,正式出现了冬奥会吉祥物:一个圆滚滚、长有胡萝卜红鼻子的小雪人!由于浪漫的奥地利人赋yǔ①(A.予   B.于)了其太多的动感传说,这个小雪人不仅成了观众们的最爱,也让每届冬奥会都有了设计吉祥物的传统。1998年,曾在1940年成功申办冬奥会但却因二战而未果的日本长野,终于在期待了40多年之后,等来了其魂牵梦萦②(A.rào   B.yíng)的冬奥会,也许是这种期待实在是太长了,所以,尽管他们最初也曾考虑用一只白鼬充当吉祥物,但最终却还是一下子就推出来了四只形态各异的小猫头鹰,从而让吉祥物的数量首次达到了四个!这些意外走红的小玩具,不仅乙(A.成就   B.造就)了冬奥会吉祥物这一概念,同时也让奥运吉祥物成为一门相当不错的生意,甚至是产业!(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①_____        ②_____(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       乙_______(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4)下列填入文中丙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很多发生的事情,都是从偶然走向必然的一个结果。每一个吉祥物,都是一个有故事的角色。B.每一个吉祥物,都是一个有故事的角色。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从偶然走向必然的一个结果。C.很多发生的事情,都是从偶然走向必然的一个结果。每一个吉祥物,都是一个有角色的故事。D.每一个吉祥物,都是一个有角色的故事。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从偶然走向必然的一个结果。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6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B.颈联转入议论,诗人正式向张丞相表白自己心事。C.尾联巧妙借用典故,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D.全诗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跨华封①绝顶,溪从其下折而西去……觅下溪之路,久不得。见一小路伏丛林中,乃匍匐就之。初犹有路影,未几下皆积叶,高尺许,蜘网翳之;上则棘莽蒙密,钩发悬股,百计难脱。比脱,则悬涧注溪,危石叠嵌而下。石皆累空间,登其上,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余计不得前,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其石大如百间屋,侧立溪南,溪北复有崩崖壅水②。踞大石坐,又攀渡溪中突石而坐,望前溪西去,一泻之势,险无逾此。久之,溯大溪,践乱石,山转处溪田层缀,从之,始得路。(选自《徐霞客游记》)[注解]①华封:今漳州市华安县。②壅水:因水流受阻而产生的水位升高现象。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溪从其下折而西去西:________(2)比脱,则悬涧注溪比:________(3)溯大溪,践乱石溯:________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B.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C.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D.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觅下溪之路,久不得。(3分)(2)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3分)8.选文中徐霞客探游华安,柳宗元也曾到小石潭探幽,两者在游记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有何不同?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4分)[链接材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20分)桃花鼓声安塞刘成章第7页第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①安塞在延安正北,离延安只有四十公里,可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我家的亲戚朋友,去过安塞的屈指可数。只是听说,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藏着无数故事。春天的安塞,满山桃花,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直到六月才能从这边飘出来。这个浪漫的故事,使我很是着迷。②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乘车去安塞。去安塞路不好走。安塞街道不长,宁静安谧,铺面好多都住着人家。这里只有一个供销社和一座国营食堂,要不是挂着一块县政府的牌子,人们也许想不到它是个县城。看见真武洞洞口时,觉得它无非是个较大的山洞。③去年我回到延安,受邀又一次来到安塞。④汽车沿着宽阔的大路飞驰,一路上桥梁飞架,已没有奔腾的河水挡道。大路平如砥,车如响箭飞。路的两侧,有崛起不久的高楼大厦、石箍窑洞。现在的安塞,已是延安的一个区,高楼鳞次栉比。⑤一派现代城市气象。市中心矗着一座金色雕塑,造型是鼓手在捶击腰鼓,充满动感。他的双脚飞舞的场地,是一面大鼓的造型,鼓面光亮,鼓身鲜红。安塞人,已经用腰鼓做了城市的招牌和名片。而我的注意力,已经落在一些斜背腰鼓的小朋友身上了。那是红军小学的娃娃。他们在语文课上学过我的《安塞腰鼓》,听说我来了,呼啦啦地跑到我的面前,要给我表演打腰鼓。他们的眼神,明亮而炽烈。他们那些好看的小脸蛋上,不知吸收过多少阳光,甜美亮丽。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袅袅上升的地气在一起。他们身上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以及情绪的红,包裹着我,我成了喜庆的中心。⑥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人道是“杏花春雨江南”,但这儿不属于江南,而属于北国,是北国里的安塞、粗犷的安塞、强悍的安塞、谷子南瓜苹果飘香的安塞、“走头头骡子三盏盏灯”的安塞,这儿是“桃花鼓声安塞”。在安塞,在日头映红的安塞,孩子们忘情地歌舞。⑦杏花的气质是温婉秀丽清清浅浅,桃花的风度是激越轩昂风风火火。如果说杏花的魂灵是水,那么桃花的性情就是火,矢志不渝地燃烧。迎着高原的阳光,那些桃花瓣,从真武洞里飘出极多极多,简直是喷出来的。花瓣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映着一片,上下翻飞;花瓣有如金的质地,铿锵劲舞;花瓣片片散发着香气,展示着这片土地的芳华。而那些孩子们,则是一片环宇的光芒,一群火的精灵。⑧安塞的丘陵沟壑里,奔腾着不少河流:延河、杏子河、西川河……。现在发现,在它的地层下,有更多的石油河。整个安塞大地,是包着一团火的。世世代代的安塞人,也像这片土地一样,心底回荡奔突着滚烫的热血。⑨早在古代,安塞就有“上郡咽喉”之称,常有重兵把守,山山岭岭都回荡过战鼓助阵的声音。唐朝的“安史之乱”期间,伟大的诗人杜甫,望着安塞的芦子关,写下了感时忧国的诗篇。在解放战争中,安塞出过一支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塞西支队,它的队长安塞人田启元更是威名远扬。1947年,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正是在真武洞,彭德怀将军召开了五万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留下了一帧英姿勃发的照片。有人说,冲着安塞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山大峁一声喊,随时都会出现九路烟尘、八百悍将、三千五百雷霆。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腰鼓艺术,哪能不高迈劲健、威震八方?眼前是桃花鼓声安塞,是打腰鼓的安塞。这腰鼓的磅礴气势,来自唐宋元明,来自长河落日,来自“天苍苍,野茫茫”,来自中华古老的优秀传统,也寄托着我们新的希冀。想起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讲述了关于真武洞飘出桃花瓣的浪漫故事,为文章增添了神秘的色彩。B.第⑤段画线句连用了四个“红”字,从不同方面表现孩子们身上的喜庆与热情。C.作者不喜欢江南秀丽清浅的杏花,更喜欢北国激越轩昂风风火火的安塞桃花。D.作者以充满诗意又激情的文字,热情地赞美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陕北民俗文化。10.作者第二次到安塞时,发现安塞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3分)11.下列甲乙两个句子都是作者对“安塞腰鼓”的场面描写,试从语言角度赏析它们的异同之处。(4分)句子赏析甲: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桃花鼓声安塞》①相同点:______②不同点:______乙: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安塞腰鼓》12.文章是写桃花鼓声安塞,作者为什么还要讲述安塞悠久的历史?请简要分析。(4分)13.文章以“桃花鼓声安塞”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2分)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马祖云①“落地的一瞬间,特别有成就感”“下一个周期,希望能达到新的高度”……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00后运动员驰骋冰雪赛场,用激情与奋斗诠释青春,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挥洒汗水、奋力拼搏,展现出虎虎生威的雄风,激发了亿万观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点燃了人们一起向未来的豪情。②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运动员:“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今天,新时代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赛场上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运动员们切磋技艺、超越自我,展现出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和开放自信、团结包容的精神风貌。冬奥赛场深刻启示我们,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每一次拼搏,都意味着不轻言放弃,都是在为成就梦想蓄积力量。③干事创业,无人不希冀成功的荣耀。拼尽全力不一定都能梦想成真,但成功背后必定是超越常人的艰辛努力。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到运动员的摘金夺银,从英雄人物的非凡功绩到普通劳动者的默默奉献,都伴随着激越豪迈的奋斗进行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举世瞩目,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苦练;短道速滑运动员赢得比赛、为国争光,背后是奋勇争先的搏击。事业有成者的经历表明,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耕耘、不懈奋斗。④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奋力拼搏方能实现可贵的自我超越。这种超越,是一种不惧挑战的勇毅,可谓“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奋起,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是一种不甘平庸的行进,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马伟明坚持自主创新,带领团队破解科技难题、取得重大成果;景海鹏勇于自我加压,战胜生理心理的极限考验,书写“三度飞天”的传奇;苏炳添无惧伤痛,焕发精神与斗志,终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第7页第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米比赛中“飞”入决赛。正如歌曲《超越》所唱:超越所有的定义,超越伟大的平凡,超越自己。⑤拼搏,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世界上哪有一蹴而就的胜利,惟有反复淬火才能百炼成钢;哪有平白无故的幸运,惟有经受磨砺才能收获良机。努力奋斗者,体现着永不言弃、百折不挠的意志力。这种力量源自信念,离不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贵在恒久,离不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难在坚持,离不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从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南仁东带领团队建“中国天眼”望宇宙,再到黄大发率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令人感佩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同时昭示我们:事业的成功,总是孕育在奋力搏击、敢于胜利的征途上。⑥“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对于奋斗者而言,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有“春华”才有“秋实”。让我们激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历史、不负韶华,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璀璨华章。(《人民日报》2022年02月17日)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列举了一些科学家、运动员的事例,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和一些古诗文,使得论述真实、权威又富有哲理。B.选文第③段的“必定”一词,语气肯定坚决,表现了作者对成功背后是超越常人的艰辛努力这一看法的高度认可。C.选文第⑤段中引用的三句诗既是对坚韧不拔意志的诗意描述,也是对屠呦呦、南仁东、黄大发等人的高度赞美。D.选文采用分论点论证的方法安排结构,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之后运用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证,层次清晰,论证有力。15.请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3分)16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其一作为选文的论据,并说明理由。(6分)【甲】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孙中山【乙】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牛顿(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19题。(10分)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问题。[材料一]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于5月26日至29日在贵阳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给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材料二]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最早应用于IT行业,目前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许多人认为大数据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其实大数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你今天买了什么,看了什么,都可以叫做数据,所有人的这些数据集合在起统称为“大数据”。[材料三]有了大数据,商家可以据此分析网页浏览模式以及消费记录,预测需求、定位消费人群、优化定价以及监控实时趋势。大数据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如网络订餐平台会根据以往的消费记录,为用户推荐更适合的美食,节省了用户选择的时间。健康大数据会根据医保、就诊医疗服务、电子健康档案、当地人群疾病特点、就医习惯等,对每位参保居民进行健康“画像”,“算”出其适合的就诊行为。[材料四]在大数据时代,任何一个你想象不到的机构,都有可能获取你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落到网络黑客的手中,给你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比如说,我们在无人超市里留下了购物记录,在手机里存着很多个人隐私,在医院里留下了诊断和治疗记录,这些信息很可能被泄露而成为网络黑客的“金矿”。(以上材料均摘自网络,有删改)17.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B.所谓大数据就是所有信息资源的统称,你每天买了什么,看了什么,这些都可以叫做大数据。C.当用户网上订餐时,网络订餐平台会依据大数据为用户推荐更适合的美食,节省了用户选择的时间。D.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在无人超市的购物记录、在医院的诊断和治疗记录,随时都可能被一些机构获取。18.分析材料二画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19.大数据是把双刃剑,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大数据给人们带来的影响。(4分)(六)名著阅读。(6分)20.不同的阅读方法适应不同的阅读需求,我们会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能力。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阅读策略阅读内容批注选择性阅读关注话题:成长之路A.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B: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1)针对所关注的话题阅读相关章节,摘录了书中有启发性的两段文字,请你结合AB两处,写出得到的启示。(不可照搬原文)A.B.评价性阅读深入揣摩:款款深情(2)从中你能感受到“我”是一位什么样的家长?第7页第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到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三、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夕阳西下,一对农民夫妇驾着马车满载而归,车上装满了他们收来的废纸板,他们一路高歌,铿锵的马蹄声为他们伴奏。【材料二】心情不好时找人倾诉或者看书,负面情绪不要累积,消化掉就好了,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为什么要带着坏心情上路呢?(黄奕)【材料三】既然我不知道明天的自己会是怎样的,只好更积极地做好今天的事。(梅艳芳)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如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等,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第7页第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八年级语文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答案】(1)芳草鲜美(2)落英缤纷(3)蒙络摇缀(4)参差披拂(5)气蒸云梦泽(6)波撼岳阳城(7)窈窕淑女(8)君子好逑(9)安得广厦干万间(10)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缤纷、缀、披拂、蒸、撼、窈窕、逑、凌、逑、庇、俱”等字词的正确书写。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答案】(1) A    B(2) A    A(3)示例: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蕴含创造非凡、探索未来的理念(或设想或含义)。(4)A【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赋予:读作fùyǔ,意指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故选A。魂牵梦绕:读音为húnqiānmèngrào,形容万分思念。故选B。(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因陋就简: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因繁就简:避开繁杂的,从事简单的。结合语境,1976年年代久远,这里强调当时条件简陋,故应填:因陋就简。故选A。成就:完成。造就:培养使有成就。结合语境,后面搭配的宾语是“冬奥会吉祥物这一概念”,故应填:成就。故选A。(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画线句子缺少与动词“蕴含”相搭配的宾语,故在“未来”的后面加上“的理念”。正确的句子为: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蕴含创造非凡、探索未来的理念(或设想或含义)。(4)第21页第22页,本题考查句子衔接。根据下文“冬奥会的吉祥物也不例外”的提示,语段讲述的是“吉祥物”的故事,而B项重点强调的是吉祥物而非故事,排除B项。C项和D项“吉祥物是……故事”搭配不当,排除这两项。故选A。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6分)【答案】3.B4.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解析】3.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B.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意思是: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和抒情,不是“议论”。故选B。4.本题考查品味诗句。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从修辞的角度看,运用了对偶和夸张的手法;从描写角度看,“气蒸云梦泽”从视觉角度描写,“波撼岳阳城”从听觉角度描写。从内容和表达效果看,描绘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浩大声势的特点,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据此可赏析作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答案】5.(1) 向西   (2)等到    (3)逆流而上6.B7.(1)(我)寻找下到溪边的路,很长时间都没找到。(2)便立即从润水中攀越岩石踩着流水走,于是到了溪中的岩石上。8.示例:徐霞客一路披荆斩棘涉水攀石,展现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柳宗元短暂的快乐之后“凄神寒骨”,可见其内心郁积苦闷。【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溪水从下面转向西去。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2)句意:等到逃脱时。比:等到。(3)句意:逆溪而行,践踏着乱石。溯:逆流而上。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句意为:才又看见溪流,但岩石上不能立足,转身摔下茂密的荒草中。“始复见溪”写又看到溪流;“而石不受足”意思转折,写不能在石头上立足;“转堕深莽”是结果;第21页第22页,故断为: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之:的;得:找到;(2)乃:于是、就;即:立即;践:踩;遂:于是;抵:抵达。8.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柳宗元被贬永州,心情抑郁凄苦,只得寄情山水,希求能从美好风景之中排解自己心中的郁闷。《小石潭记》中,作者初闻水声,又见小潭,看见鱼儿欢悦,潭水清澈,心中觉得愉悦。“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但一被小潭周围凄清的氛围所触发,短暂的快乐马上消失,被贬的凄苦郁闷之情就又涌现出来。徐霞客一生并未入仕,他很想外出探询名山大川的奥秘,感受自然之美好奇绝,为天下山水作志。所以在他的笔下,自然景物皆是自己的探访的对象,不存在排解自己某种情绪的可能。“上则棘莽蒙密,钩发悬股,百计难脱”,可谓披荆斩棘;“余计不得前,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涉山攀石,可见徐霞客探寻山水之胜是历尽艰难的,但他毫不畏惧,反而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表现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点睛】参考译文越过华封山的最高处,溪水从下面转向西去……我寻找下溪边的路,很长时间都没找到。看见一条小路隐藏在茂密的荆棘中,就匍匐着顺小路走。一开始还有点路的影子,没多久,脚下全是堆积的树叶,有一尺多高,蜘蛛网蒙在树叶上;上面则是密密麻麻的荆棘杂草,钩住头发、刺进大腿,真是有一百条计谋也难逃脱。等到逃脱时,则是涧水悬空注入溪中,陡岩层叠镶嵌而下。岩石都层叠在空间,登上岩石,才又看见溪流,但岩石上不能立足,转身摔下茂密的荒草中。我估计不能前进了,便立即从涧水中攀越岩石,踩着流水走,于是来到溪中的岩石上。这块岩石有一百间房屋那么大,侧立在溪流南边,溪流北边又被崩塌的山崖堵塞。我盘坐在巨石上,又攀越到突立在溪中的岩石上坐下,望着眼前的溪水往西流去,一泻千里之势,险要得几乎没有哪一处能超过。坐了很久,逆溪而行,践踏着乱石,山转弯处溪边田地层层连接,顺田地走,才走到正路上。[链接材料]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20分)【答案】9.C10.①交通更为便利;②城市更为繁华(由县到区);③腰鼓成为城市的招牌与名片。11.均用整齐的句子(短句)写出安塞人昂扬的气势和蓬勃的生命力。甲句:运用多个主谓短语,表现孩子们热情欢快,活力四射。乙句:运用排比(多重对偶)、比喻(喻体在前的比喻句)等修辞,写出安塞后生们矫健的身姿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山河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12.要点:①交代腰鼓艺术的历史渊源;②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化底蕴;③突出强调世代安塞人的奋进拼搏的精神。13.要点:①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即“桃花鼓声”是安塞特有的民俗风情;②“桃花鼓声”贯穿全文,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③“桃花鼓声”既喻指激越轩昂风风火火的孩子们,也喻指安塞人蓬勃向上的精神,意蕴丰富;④“桃花鼓声”与安塞融为一体,既充满神秘色彩又富有诗意。【解析】9.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C.结合第⑦段“杏花的气质是温婉秀丽清清浅浅,桃花的风度是激越轩昂风风火火。如果说杏花的魂灵是水,那么桃花的性情就是火,矢志不渝地燃烧”可知此处作者将江南秀丽清浅的杏花与北国激越轩昂风风火火的安第21页第22页,塞桃花,突出了两者不同的特点,但文中并未体现作者不喜欢江南秀丽清浅的杏花,更喜欢北国激越轩昂风风火火的安塞桃花;故选C。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从文中找到安塞与以往不一样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结合第①段“安塞在延安正北,离延安只有四十公里,可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我家的亲戚朋友,去过安塞的屈指可数”可知以前安塞交通不便利,结合第④段“汽车沿着宽阔的大路飞驰,一路上桥梁飞架,已没有奔腾的河水挡道。大路平如砥,车如响箭飞”可知安塞的交通变得更便利了。结合第②段“这里只有一个供销社和一座国营食堂,要不是挂着一块县政府的牌子,人们也许想不到它是个县城。看见真武洞洞口时,觉得它无非是个较大的山洞”可知以前的安塞不繁华,结合第④段“路的两侧,有崛起不久的高楼大厦、石箍窑洞。现在的安塞,已是延安的一个区,高楼鳞次栉比”可知安塞城市更为繁华。结合第⑤段“市中心矗着一座金色雕塑,造型是鼓手在捶击腰鼓,充满动感。他的双脚飞舞的场地,是一面大鼓的造型,鼓面光亮,鼓身鲜红。安塞人,已经用腰鼓做了城市的招牌和名片”可知腰鼓成为城市的招牌与名片。11.考查语句的赏析。①相同点。分析甲乙两文的句式特点可发现,甲文中的“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鸡乙文中的“骤雨一样”“旋风一样”“乱蛙一样”“火花一样”“斗虎一样”等都是一些短句,都是用来刻画打起腰鼓的人们以及打腰鼓时的场面的,从这些短句中可看出打起腰鼓的人们精神昂扬,生命力蓬勃。②不同点。甲文:“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流苏飞舞”都是主谓短语,用于刻画打起腰鼓的孩子们,从中可看出打起腰鼓的孩子们的旺盛的生命力和昂扬的精神。乙文:“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运用了五个相同的句式,据此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同时把“急促的鼓点”比作“骤雨”,把“飞扬的流苏”比作“旋风”,把“蹦跳的脚步”比作“乱蛙”,把“闪射的瞳仁”比作“火花”,把“健壮的风姿”比作“斗虎”,据此可知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句式工整,而且用词非常生动,既写出了后生的舞姿也写出了鼓声。后生的舞姿旋风一样、乱蛙一样,体现打鼓后生动作的飘逸和有力;鼓声如同骤雨一般,有力量、急促、节奏分明。把“瞳仁”比作“火花”、“风姿”比作“斗虎”可以让读者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眼神中的热情、奔放还有感染力,以及身姿的强壮威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安塞腰鼓的力量美。1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⑨段“早在古代,安塞就有‘上郡咽喉’之称,常有重兵把守,山山岭岭都回荡过战鼓助阵的声音”可知安塞腰鼓在古代就有,由此可看出安塞腰鼓的历史悠久;结合第⑨段“这腰鼓的磅礴气势,来自唐宋元明,来自长河落日,来自‘天苍苍,野茫茫,来自中华古老的优秀传统”可知安塞腰鼓的蓬勃气势来源于中华古老的优秀传统,交代了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结合第⑨段“想起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可看出在这样的历史渊源下世代安塞人的奋进拼搏的精神。另外,讲述安塞悠久的历史还能增强文章的历史底蕴。13.考查标题的作用。解答此题,首先需明确标题的作用有哪些,然后结合文章内容、主旨等分析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桃花鼓声安塞”,文章也是以“安塞腰鼓”为写作对象,因此标题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结合全文内容可知,文章围绕“桃花鼓声”来写,“桃花鼓声”贯穿了全文的始终,据此可知标题是行文的线索,能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文章第①段“春天的安塞,满山桃花,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直到六月才能从这边飘出来。这个浪漫的故事,使我很是着迷”写了关于安塞的桃花的浪漫故事,这是关于“桃花故事”的传说,由此可知,标题还能使文章充满浪漫色彩和诗意。结合第⑥段“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第⑦段“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可知“桃花鼓声”还能体现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蓬勃的生命力和昂扬的精神,孩子们蓬勃的生命力和昂扬的精神也是安塞人蓬勃向上的精神体现,据此可知“桃花鼓声”既喻指激越轩昂风风火火的孩子们,也喻指安塞人蓬勃向上的精神,意蕴丰富。(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2分)【答案】14.D15.首先,提出分论点“拼搏,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并对其进行分析;接着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对该论点进行论证;最后再次强调分论点。第21页第22页,16.【甲】;【甲】启示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努力奋斗,而不是碌碌无为的过去了,人之所以为人,不就是要有个积极的态度去生活,创造,奋斗;【乙】这句话论述的是“坚持”的作用(说出了坚持的可贵之处,一方面告诉胜利是来自于坚持,另一方面告诉胜利者具有的高贵品质,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坚强的意志坚持下来);选文的中心论点是“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从“拼搏,意味着不轻言放弃”“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拼搏,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故与【甲】的内容及想要表达的用意相符。【解析】1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D.“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错误。文章开头并没有提出分论点,而是从北京冬奥会运动员的表现,引出第②段的中心论点“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故选D。15.本题考查论证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对文段内容认真阅读,划分层次,简单概括层意,然后用“作者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文字表达模式将层意整理。本段首先提出分论点“拼搏,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并对其进行分析;然后“世界上哪有一蹴而就的胜利,惟有反复淬火才能百炼成钢……离不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讲道理进行论证;接着列举屠呦呦、南仁东、黄大发的事例进行举例论证,证明该分论点;最后再次强调分论点:事业的成功,总是孕育在奋力搏击、敢于胜利的征途上。16.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明确观点,分析论据与文中观点是否一致。【甲】“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启示人们要想生存下去,要学会竞争,努力奋斗拼搏;【乙】“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告诉我们大多数胜利者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坚持了最后五分钟,这告诉我们坚持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会坚持;选文从北京冬奥会运动员的表现,引出第②段的中心论点“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并从“事业有成者的经历表明,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耕耘、不懈奋斗”“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拼搏,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三方面论述中心论点,最后强调“有‘春华’才有‘秋实’”,有奋斗的“春华”才有成功地“秋实”。故【甲】体现的内容和选文符合。(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19题。(10分)【答案】17.B18.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大数据作为数据组合,具有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的特征。19.一方面,大数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方便消费、就医等。另一方面,大数据也存在容易泄露个人隐私,被网络黑客利用带来安全隐患、经济损失等不利因素。【解析】17.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信息比对能力。B.有误,依据材料二中的“你今天买了什么,看了什么,都可以叫做数据”可知,个人的是数据而不是大数据,所有人的这些数据集合在一起才称为“大数据”。故选B。18.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第2段画线语句“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是对大数据本质特点进行说明,所以此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下定义,作用是准确说明大数据作为数据组合,具有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的特征。19.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三“有了大数据,商家可以据此分析网页浏览模式以及消费记录,预测需求、定位消费人群、优化定价以及监控实时趋势。大数据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可知,大数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根据材料四“在大数据时代,任何一个你想象不到的机构,都有可能获取你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落到网络黑客的手中,给你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可知,大数据也存在容易泄露个人隐私,被网络黑客利用带来安全隐患、经济损失等不利因素。据此概括作答。第21页第22页,(六)名著阅读。(6分)【答案】(1)A.①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得失;②胜不骄败不馁,保持心理平衡。B.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有自我牺牲精神。(2)不落伍;不迂腐;不惹人厌烦;不高高在上;开明;对孩子循循善诱的教导。(答对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语句带来的启示。(1)A句“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的含义是,不要因为自己的生命达到高潮,取得了一些成就而过于紧张,也不要因为走入生命的低谷而一蹶不振,这个句子教会我们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成败得失,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始终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坦然。B:B句中作者希望儿子也要做到“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它的含义是:宁可天下人对不起我,我也不能对不起天下人。傅雷反用曹操的语句,是要告诉自己的儿子和读者自己的原则:做人要对自己格外严格,对别人宽容相处,自己吃亏,自己多付出,是应该的,不能损害别人,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2)根据“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可以看出这位父亲积极上进,努力做到不落伍、不迂腐、不惹人厌烦,他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像一个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的儿子,是一位非常开明的父亲;根据“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到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可以看出这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育非常有耐心,非常善于引导,没有强压式的严格要求。三、写作(60分)【答案】范文:付出与收获有人说:“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给出不同的高度的抛物线。”是的,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放下身份,便会赢得整个江山。昔时的越王勾践乃堂堂一国之君,可在一场战争的失败中沦为吴王夫差的俘虏。他为了夺回江山,为了重现往日的辉煌,他放下了身份,伪装成夫差的一条走狗。为了博取夫差的信任,在吴王一次生病后,他主动请求试尝夫差粪便的味道来替夫差察看病情。此举实非一般人所能为之,寻常百姓都未必能放下尊严,更何况曾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啊。可是越王勾践他做到了,他也成功地达到了目的,消除了夫差的猜疑。此后,他十年卧薪尝胆,经过种种磨难之后夺回了江山。正因为他深知“大丈夫能屈能伸”;正因为他能放下身份才铸就了他重建越国的大业!不向失败妥协,便会开辟一个新时代。著名的诺贝尔奖一直象征着各领域的最高成就奖,自“出世”以来就统领着整个世界的不同领域的辉煌,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而诺贝尔奖的产生源于伟大的科学家——诺贝尔。诺贝尔不仅成就突出,精神更是伟大。在制造炸药的试验中他失败了若干次。更不幸的是,他的几个助手和他的父亲都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在最后一次试验中他成功了,可此时的他虽被炸得满身鲜血却仍在欢呼雀跃。面对无数次的失败,他从未妥协,而是屡败屡战,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最终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开辟了一个有炸药的新时代!用诚信做事待人,便会赢得信任,今年在观看感动十大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的时候我不禁泪流满面。其中有两兄弟如期为农民工分发工资的事迹让我实为震撼。身为包头的哥哥二十年来严格要求自己绝不拖欠农民工一分钱。为了让农民工回家过个好年,哥哥带着全家开着车在接近年关的时候把钱送到每个民工家中。都要到过年的时候,他们一家本该在家中其乐融融和亲人聚在一起,可因为哥哥心怀他人的苦乐而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全家人车毁人亡。而弟弟在得知此事后忍住肝肠寸断的疼痛毅然决然地替哥哥踏上了“送钱”之路。可是当钱发到每个人手中时发现还差六万多,弟弟又毫不犹豫地拿出家中的积蓄,把所有的农民工的工资全部发齐,一分不差。这两兄弟付出了诚信而更多的农民工也愿意追随他们做事,因为他们知道这兄弟俩树立着一座坚挺地“诚信”的丰碑!付出了身份,赢得了江山;付出了坚持,开辟了新时代;付出了诚信,赢得了信任……付出便有收获!【解析】题目是材料作文。第一,题干给了三段材料,材料一说的是一对农村夫妇的收获,可以从“收获”切入,付出带来收获,可以结合自己努力获得收获的经历。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到温暖幸福,因此还可以加入对幸福的理解。可从“付出”“收获”“幸福”等话题来立意选材。材料二:说的是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当学业受挫、生活焦虑,该怎么办?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脆弱的时候;减少抱怨,抱怨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好;找人倾诉或看书;找寻爱好,给生活增添乐趣……人生漫长也短暂,唉声叹气是一天,开开心心也是一天,不管怎样,别忘了好好爱自己。可以从“走出负面情绪,好好爱自己”“用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等,来立意选材。第21页第22页,材料三:告诉我们不要沉湎于过去的得失成败,要积极做好今天(当下)的事。可以从“做好今天的事”“活在当下”来立意选材。走着走着,总会有新的观念新的想法,当然初心还是不变的。不管未来如何,做好当下吧。做好今天该做的事,让自己有勇气面对接下来未知的一切。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挑战自己!活在当下,昔日的成功还是失败已成过去,无论你曾多么得意或多么落魄,今天对你来说就宛若一张白纸,需要你踏踏实实地努力奋斗,给它染上炫目的色彩;活在当下,未来的富贵和贫穷还未成定数,不管你今日望见的是好是坏,现在才是决定未来的因素,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你必需老老实实用力奔跑,未来才可能会美好。活在当下,也并不意味着抛弃过去,不表示不规划未来,只是请不要忘记,今天才是真正把握在你手中的,当下这一刻才是你真正拥有的,所有一切都是在今日努力的前提之下。让我们传承昨日美好的,为明日的灿烂努力奋斗,脚踏实地,活在当下!第二,比如我们以材料一来进行写作。付出是什么?是无私的奉献,是顽强的拼搏,是惨痛的牺牲……回报是什么?是物质的获取,是事业的成功,是丰碑的树立……付出与回报,二者之间存在着条件关系,而且是必要的条件关系。只有付出,才能获得回报;要获得回报,就必须付岀。挺立悬崖的青松,在风雪中坚韧地抗争,才具有蓬勃的生机;英勇无畏的夸父,在追求中舍弃生命,才赢得无限光明;国破身囚的勾践,在屈辱中卧薪尝胆,才收复大好河山……不顶压力,邓小平不会有改革的壮举;不洒汗水,刘翔不会有惊世的跨越……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从大处着眼,写美国于伊拉克战场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得到的却是痛骂、反抗的回报,从而抨击它的霸权主义;可以从小处落笔,写你付出辛勤的汗水,呵护一盆生命垂危的雏菊,使之起死回生,并绽放出芳香的花朵,从而表达“付出必有回报”的哲思;还可以从反面切入,写某母亲倾尽心血,娇宠儿子,使之养成恶劣性格,反以虐待相报,从而启示人们不要溺爱子女;也可以从如何对待付出与回报的角度构思,演绎某人对社会或他人作出无私奉献,而对名利却坚辞不受的故事,从而讴歌崇高的献身精神,等。第21页第22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3 17:05:56 页数:11
价格:¥5 大小:131.06 KB
文章作者:U-6000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