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顾义一中2022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顾义一中2022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8
2
/8
剩余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顾义一中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2022.11一、语文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襁褓(qiǎng)揖(jī)让脚踝(huái)别出机杼(zhù)B.亵(xiè)渎欹(qī)侧恐吓(xià)硕果累累(léi)C.曙(shǔ)光炮(páo)制抽噎(yē)咄咄逼人(duō)D.褴褛(lǔ)惘(wǎng)然麾(huī)下既往不咎(ji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暖昧樊笼置若罔闻颠沛流离容光涣发B.旌旗愆期以德抱怨独辟蹊径愚不可及C.渲染瞻仰信誓旦旦夙兴夜寐卧薪尝胆D.荫蔽韶华短小精悍心旷神怡修养生息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骚”指屈原的《离骚》,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代表作品有《饮酒》《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与李商隐合称“李杜”。王维,字摩诘,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D.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是他创造的一种诗体。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及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4.下列关于诗歌内容和写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氓》这首诗主要采用比和兴的手法,写了一个始乱终弃的女子对自己当初不遵从礼法,被男子花言巧语哄骗上当的懊悔与自责,告诚世间女子莫要感情用事。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的含义是守正不阿,意思就是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所以作者归园田正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守住自己的本心。C.《鹿柴》这首诗,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三四句以光亮反衬幽暗,渲染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的意境,体现了诗、画、乐的结合。D.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这首诗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体味、遐想战斗的艰苦与激烈,这种写法与《三国演义》“温酒新华雄”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5.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封:疆界B.果行,国人皆劝劝:劝勉,鼓励C.然终不伐其能,欲其德伐:进攻D.家无余财,衣无完采采:花纹6.下面各组句子中的加粗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B.而少年慕其行,亦辑为报仇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8/8C.虽为侠而逡逡有退让君子之风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D.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7.下列各组句子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洛阳人有相仇者B.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C.放而无足数者所藏活豪士以百数D.夫差与之成而去之遂去其贼,罪其姊子8.下列对诗歌中词句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拖延写女子希望男子明媒正娶。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与“毫厘不爽”中的“爽”含义相同。③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完成是说男子甜言蜜语刚说完,就翻脸施暴,反复无常。④首身离兮心不惩惩:处罚。意思是有捐躯报国之心,就不会收到处罚。⑤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去:距离。写既浅且窄的银河不是阻隔亲人团聚的主要原因。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适俗:迎合世俗。韵:能力。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②③④二、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日:“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到。”季布许之。乃髠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井与其家僮数一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诚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日:“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邪?”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杜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一上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快,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持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注释】①广柳车:当时运输用的大牛车,一说是装棺枢的丧车。②伍子胥鞭荆平王之房:伍子胥之父伍奢、兄伍尚为楚平王所杀,伍子骨逃亡吴国。后伍子胥帮助吴王阖同夺得王位,辅佐阖闾率领吴军攻破楚国郢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以报私仇。9.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气任侠,有名于楚任侠:以“侠义”自任,仗义扶弱B.高祖购求布千金购求:悬赏搜求C.迹且至臣家迹:追踪,搜寻8/8D.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多:大多10.下列各组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即不能,愿先目到匪来贸丝,来即我谋B.因畏腾公曰因循守旧C.夫忌壮士以资敌国勾践载脂与稻于舟以行D.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不明所以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家为人侠义的一组是①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②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日:“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③谓滕公日:“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④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⑤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日:“诺。”⑥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A.②③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⑥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使汉王处于困境。B.季布藏匿于濮阳周家,周氏为救季布而自杀。C.朱家以子胥鞭尸的典故来说明胸襟的重要性。D.“摧刚为柔”指季布肯于适应情势,能屈能伸。13、请用“/”给下列短文断句。(5分)孔子曰益者三乐揽着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者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三、诗歌鉴赏:(12分)阅读下面这者诗,完成14--16题。桃源行王安石望夷言①中鹿为马,秦人平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监园②,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技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市。重华③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儿秦?【注释】①望夷宫:秦国官名。②商山翁: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的四个隐士。③重华:指传说中上古时代最英明的三大部落首领之一的舜,姓姚,名重华。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句化用“指鹿为马”了这一典故,此句写出了统治者的荒谬无道。B.诗中五六两句描述了桃源中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了隐居生活的艰苦和辛酸。C.“春风”一句表达了桃源中人听闻外界战乱不断,不胜悲慨,泪落沾巾。8/8D.本诗是从秘源市人的角度叙述的,而《桃花源记》是从渔人角度叙述的。15.下列各项诗句不属于对桃花源中的景色进行直接描写的一项是(3分)A.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陶渊明《桃花源诗》)B.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韩愈《桃源图》)C.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茏开五云。(刘禹锡《桃源行》)D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王安石《桃源行》)16.本诗最后两句“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意蕴深远。请结合诗中相关内容,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四、古诗文默写(8分,每小题1分)1._______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2.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3.________,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________。(《古诗十九首》)4.木末芙蓉花,________。________,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5.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________。(王昌龄《出塞》)6.在《诗经·氓》中,作者借女子的口吻,倾诉了如女婚后的辛苦劳作,“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糜有朝矣。”7.屈原用《国殇》悼念和颂赞为国英勇献身的将士,其中“天时坠兮威灵怒,________。出不入兮往不反,________。”描写了将士为国捐躯的悲壮。8.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五、现代文阅读(一)(1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22题。材料一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上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磐等,都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古乐器往具有多重功能,它既能用来演在音乐,也是人们劳动生产的工具或生活器具《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人们把生活器皿“缶”蒙上糜鹿之皮,制成鼓。又如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某种石制片状工其能够发声,可以作为乐器进行演奏,于是发明了石磬。先民们还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为化装成百兽的人们表演舞蹈件奏,乐器演奏与舞蹈表演相望祖成。乐器的功能不仅表现在人们用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进行演奏,还体现在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如鸣金收阵、击鼓升堂等。乐器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关系。石磬演变成金属的磬或出现金属的钟在石器时代绝无可能:只有养蚕业和缫丝业进步了,才有可能产生“丝附木上”的琴、瑟、筝。至周代,我国制作乐器的材料有金、石、土、革、丝、木、犯、竹八类,“八音”分类法即由此得名。在曾侯乙墓的地下音乐殿堂中,保存了124件古乐器。无论是重达五千多斤的乐器巨人编钟,还是造型、制作和彩绘都很精致的鼓、排箫、笙、瑟等,均向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中国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状况,显示了我国高度发达的冶炼、丝织等技术。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借鉴的民族。许多外来乐器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一员,比如汉代时传入的横笛、坚箜篌,东晋时传入的曲项琵琶,明代传入的扬琴、锁呐等等。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吹、打、弹、拉”四大类乐器逐渐形成,乐器的音质、音律、音量、转调、固定音高乐器之间的音高标准等不断进步提高,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取材于刘承华《我国民间乐器的产生与发展》)17.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的一项是(3分)A.击鼓出征B.击筑悲歌C.鸣锣开道D.打更报时8/818.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民族乐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历史悠久,源远流长B.早期一般兼具表演性和实用性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D.博采众长,种类不断得到丰富材料二吹管乐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先民们用飞禽的肢骨制成骨笛(也称骨哨),在狩猎时用于模仿动物的声音,以诱捕猎物或发出信号。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160余件骨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迹址墓葬中出土了20多支骨笛,经过碳14测定,它们已有7000——8000年的历史,是后世竹笛等一系列管笛乐器的鼻祖。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两支“篪”,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竹质笛子实物。它们有一个吹孔、五个按音孔和一个后出音孔,能演奏出六声音阶。篪的吹孔平面与指孔平面相交约为90度的夹角。东晋郭璞注《尔雅》:“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关于竹笛的起源,并不像有些资料所说,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从中亚细业一带传入的。据史料记载,到唐代竹笛才加开了膜孔,这也成为中国作笛区别于四洋乐器长笛及其他国家笛子的显著特征。西洋长笛没有膜,所以音色团润、温暖、细腻,音量较小。因为有了笛膜,中国竹笛的音色清脆亮丽,穿透性强。竹笛发展到唐代,在形制上已经和现代竹笛基本相似。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一个朝代,诗歌得到了繁荣,竹笛艺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很多唐诗中都有对竹笛的精彩描写:“横笛怨江月,汴州何处寻?”(王昌龄《江上闻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施肩吾《夜笛词》)……不管是在清冷的江水边,还是在名楼览胜处,或是在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都可听闻清丽悠扬的笛声。这些也是竹笛与诗歌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转。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的称谓。宋元两代,竹笛得以广泛普及。到了明清,竹笛成为民间音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乐器,演奏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取材于徐凯《中国竹笛发展的主要特征》)19.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篪”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与骨哨一样属于吹管乐器B.材质为竹,“篪”字的形旁可印证C.吹孔与指孔不在同一平面D.横吹,在形制上与现代竹笛接近20.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竹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源于中国本土B.优于西方长笛C.曾经没有膜孔D.音色清脆亮丽材料三中国是一个有着“礼乐”传统的民族。“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和巩因群体中既定秩序的和谐稳定。而作为“礼乐”制度的产物——乐器,映射出来的“和”文化最为显著。先秦时期,不同等现、不同身价的人在乐器的种类和配置上有着严格的规制。乐器首先作为礼器而存在,音乐的第一用途也是为祭祀等重大礼仪活动制造庄量宏大的气氛。因此,朝聘、宴飨、婚丧、祭祀等场合出现的乐器与音乐被赋予了高进的品格,成为权力的象征,它的使用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示尊卑。钟、鼓、馨作为礼乐的代表,用在比较隆重的场合,多为国君诸候欣赏;卿大夫和士以弹奏欣赏丝竹之声为乐;普通百姓在春耕、夏耘、冬藏之余借陶制乐器如埙、缶之类自娱。为达到“和”的目的,各阶层都必须严格遵循这些规制,如果逾越了就是违背了礼,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因素,最后“礼崩乐坏”,社会动荡。这些都是与“和”的精神相违背的。在乐器的个体设让和陈设上,也体现子“平礼”“求和”8/8的追求。曾候乙墓中室的乐器摆设就十分注重和谐,乐器多而不乱,各部分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即使是小的乐器也都按秩序排列。编钟分长短两架,每架分上中下三层,最上层悬挂的是小编钟,中层比上层的略大,下层的钟最大,每一层都从左到右、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中室的东面放置建鼓,中室的北部与南架编钟相对的是编馨、琴、笙、排箫、箴、小鼓。美学家李泽厚认为,承载着先秦“乐”理念的乐器设计本身就离不开“和”文化,从凝固的器形设计到灵动乐音的功能设计,再到设计思想,“和”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在先秦的乐器设计中,人们不仅能看到“器”的造型美,听到“音”的境界美,更重要的是能体悟到“天人合一”的和谙美。(取材于张文文《从先秦乐器设计看“和”文化》)21.根据“材料三”,下列与“尊礼”无关的一项是(2分)A.乐器的种类配置B.乐器的使用场合C.乐器的摆放顺序D.乐器的演奏技巧22.请依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中国乐器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有哪些联系。(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3-26题。圣彼得堡的留恋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我更倾向选择后者。我觉得圣彼得堡更加宁静,更有历史底蕴。傍晚走在最笔直的涅瓦大街上,那些看上去已经非常老旧的灰色建筑,在灯光下似乎成为一件古老的工艺品。“旧”,让悠远的彼得堡更加真切,似乎有一种抚摸天鹅绒般的质感。冬宫像一个沉默的300岁的老迈巨人,坐落在涅瓦河边上,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它的墙壁那样厚实,仿佛一千发子弹都不能将它射穿。我站在冬宫入口处,眺望着涅瓦河,想要寻找当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在心中聆听那著名的炮声,可惜缘悭一面。走进冬宫,满眼皆是高耸、巨大,无论是穹顶还是廊柱,都是那样饱满,仿佛不是人类建造的,似乎像大地、天空一样早已存在,让你觉得它能万年不败。东宫里面有上千座大小不一的大厅,每一个大厅里面,墙壁上都悬挂着世界名画。达·芬奇、拉斐尔、毕加索的巨型原作,不可思议地呈现在眼前,让你总是无法相信这是真实的。至于高更、凡·高、马蒂斯的画作,那更是比比皆是,已经让你觉得毫不稀奇了。冬宫里面的画作和艺术品,是需要穷尽一生欣赏的,因为每一个大厅的每一幅画作,都足能让你为之驻足一生。可是人的生命太短暂了,怎么可能?半天的时间,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我走出冬宫时,心中有赞叹,也有伤感。在圣彼得堡,还应该去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居。作为一个写作者,能够亲近像陀氏这样文学大师的故居,哪怕在里面站一站,嗅一嗅故居里面的空气,都是一种幸福,也能汲取一些力量。陀氏的故居在一条老旧狭窄的街道上,正问极小,而且比大街低矮了许多,与旁边街道上的房屋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还有些寒酸。要是没有人指点,我根本不会注意这幢陈旧的二层建筑。跟随着一位身材瘦高、面颊异常消瘦的中年女士在房间里慢慢走着,听着这位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博士专家讲解着陀氏的生活和他不朽的文学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冷酷地分析出人的精神的深层危机。我想起鲁迅先生的说法:在陀氏那“残酷到了冷静”的笔下,能够“在骇人的卑污的状态上,表示出人们的心来”,因而往往能“显示着灵魂的深”。还有人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一定渗透着作家不一样的人生经历。陀斯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从9岁发作,一直伴随他终生。他25岁的时候,就以书信体短篇小说《穷人》一举成名。他被别林斯基称为“天才”,被涅克拉索夫称为“又一个果戈理”。他是文学天才,但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还是一个逢赌必输的狂热赌徒。8/8我端望着陀氏的肖像:阴沉的脸,深邃的目光,坚毅的下巴,无论如何都不能与酒鬼联系上,似乎也不像赌徒,可是现实……或许,这与他终日酗酒、性格凶狠的父亲有些关系。陀氏有着大起大落的人生。他在写完《穷人》的第二年,参加了彼得堡的革命小组。他尽管革命,但反对暴力,主张改良。后来,他因为牵涉一桩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随后被执行死刑,却又在刑场上临时被改判流放西伯利亚。流放几年后,又被释放,但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就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度过了非凡的10年。陀氏故居保存完好,打字机、礼帽、书桌、书柜、木床、孩子的木马,还有巴掌大小的便筏,都是当年的原物。那时候穷困潦倒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断搬家,这所故居是他在圣彼得堡的最后一处居所。他一生执着于研究“天堂与地狱”和“人与信仰”的关系,所以对自己居所的唯一要求,就是在屋子里的某一扇窗户望出去,一定要能够看见教堂的尖顶。我站在故居进门处的一个狭长的玻璃窗前,毫不费力地看见了不远处一座教堂的尖顶。我没有嗅到故居中有丝毫的酒气,但却好像目睹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辉煌。在1866年到1880年的14年间,他奇迹般地完成了《罪与罚》《赌徒》《白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4部巨著。其中,《赌徒》是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的。如此高效,不能不提到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娜。这位速记学校毕业的高材生,速记的速度,几乎超过了陀氏的口述。也正是在妻子安娜的帮助下,陀思妥耶夫斯基才在出版社规定日期内完成了《赌徒》的写作,才彻底买下了这栋房产。从此,漂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终于在圣彼得堡安定了下来,有了一个安定的家。陀氏每天晚上写作,上午睡觉,下午接待上门求教的读者。当他在书房睡觉时,他的孩子们绝对不能打扰他。在故居,我见到了孩子们从书房门缝的小纸条原件,上面写着歪斜的俄文:爸爸,我想吃糖。就像陀氏作品里的人物自身都具有双重人格、自我对立一样,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一个矛盾的共合体。他一方面严厉、阴郁,一方面又友好、温善,他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艰难度过。最后,在一个冬季的夜晚,他因为挪动笨重的书架,导致脑血管破裂而死去。为他送行的人们,默默无语地跟在他的灵柩后面,长长的队伍,不见尾端。他的妻子在他死后,什么都没有拿,只带上了装满陀氏手稿的皮箱,离开了这幢能够随时看得见教堂尖顶的居所。后来我们之所以能够见到那么多陀氏的著作,与这位贤良的妻子有着重要的关系。当年托尔斯泰知道安娜的行为后,大加赞赏,称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在陀氏故居,我足足待了两个小时。走出故居时,心中有赞叹,也有伤感。我望着那显得寒酸的大门,突然想起了陀氏的一句名言: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我所遭受的苦难。是的,苦难也是财富――对于作家来说,必须拥有经历。离开圣被得堡,冬宫里的明亮辉煌和陀氏故居里的灰暗沉闷,总是在我的眼前交替浮现。假如让我做一次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不用问我为什么。我的答案,只在我的心里。(取材自武歆同名散文)(重要提示:答题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使用“陀氏”或“陀翁”称谓即可。)2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更喜欢圣彼得堡的原因是这里很老旧的灰色建筑像古老的工艺品。B.作者在心中聆听“阿芙乐尔号”的炮声,更加感受到此刻冬宫的安静。C.时间仓促,不能充分欣赏冬宫里的艺术作品,作者因此觉得“伤感”。D.孩子们写的纸条,让作者感受到孩子们的顽皮和陀氏作为父案的慈爱。24.作者者在走出条官和陀氏放居时,两次都“心中有赞叹”,请根据文意分别说明这两次所“赞吸”的内容。(4分)25.请对文中画线句子加以赏析。(6分)8/826.离开圣彼得堡后,陀氏故居的“灰暗沉闷”还浮现在作者眼前。这里的“灰暗沉闷”有哪些含义?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的原因是什么?(7分)七、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中任选一个题,写一段不少于170字的短文。1.请结合所学过的陶渊明的诗,例如《归园田居》《饮酒》等,展开想象,以“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为题,描写一个场景,时间、地点、人物、景物等要具体,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力求形象生动。不要写成诗句的翻译。2.以“我们赢/输了”为题,展开想象,写个片段,描写一个场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展现特定时刻人的精神状态、情绪情感和整体气氛。3.霜降刚过,秋色正浓。不同的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人说“秋风秋雨愁煞人”,有人说“我言秋日胜春朝”,有人看到“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有人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你对秋天的感受是什么?写一段文字,描写你眼中的秋天,表达你对秋天的感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八、作文(6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写一篇记叙文。题目一: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在我们的生命中,会遇见无数的人,有的擦肩而过,有的一路同行。在遇见的人中,总有那么一些人,给我们关爱,让我们感动,甚至让你的人生有所改变。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具体的描写有情境,有细节,不少于700字。题目二请以“和我崇拜的人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对人物的具体描写,有情境,有细节,不少于700字。8/8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年进城一中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2022年海宁一中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2022年宜章一中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2022年宜昌一中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2022年五一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民和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抚宁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南阳一中高一语文期中测试
2022年镇江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2022年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3:23:12
页数:8
价格:¥3
大小:29.0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