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第二篇专题突破能力提升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练本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1

2/41

3/41

4/41

剩余3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篇 专题突破 能力提升专题八 化学实验探究,1.(2021·遂宁)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化学兴趣小组认为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实验室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小组同学对吸收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CO2与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Na2CO3,当二氧化碳过量时,会继续反应生成NaHCO3。(2)NaHCO3溶液呈弱碱性,一般不与CaCl2溶液反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3)CaCl2溶液呈中性。,【作出猜想】猜想①:NaOH、Na2CO3猜想②:Na2CO3猜想③:Na2CO3、NaHCO3猜想④:NaHCO3,【实验与结论】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交流】反应物的量不同,可能导致生成物的种类不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_______不成立步骤二: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_______气泡产生(填“有”或“无”)猜想③不成立步骤三:另取步骤二的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猜想______成立④无①CaCl2+Na2CO3===CaCO3↓+2NaCl,2.(2021·宁波)有一瓶气体,可能由O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脱氧剂(还原铁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实验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实验结论】该气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或CO和CO2),【实验反思】(1)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②通入一定量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CO2气体排尽装置中原有的空气CO+CuOCu+CO2△===,3.(2021·怀化)某兴趣小组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邀请你一起完成。Ⅰ.溶解;Ⅱ.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小李同学对过滤后滤液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流,【查阅资料】a.粗盐中除含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b.BaSO4不溶于水、不溶于酸。【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为确认滤液中CaCl2、MgCl2、Na2SO4的存在,小李利用实验台上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往上述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静置,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含有MgCl2②往上述①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_,充分反应,静置,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含有CaCl2③往上述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充分反应,静置,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中含有Na2SO4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钡溶液,【实验反思】小宇同学认为实验③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告诉同学们,可在实验③所得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填“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有部分沉淀未溶解,则可验证Na2SO4的存在。【实验结论】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将上述杂质除去,然后将除杂后的滤液置于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小李高兴的宣布:我们得到了纯净的氯化钠。实验②中碳酸钠过量,也会和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盐酸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实验拓展】小李欲通过计算检验氯化钠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镁,取样品ag。充分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当产生沉淀的质量不等于____________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时,则含有氯化镁。,4.(2021·岳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未知浓度的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将制得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①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②AgCl为白色且难溶于水的固体③CO2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④CO2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Na2CO3===2NaHCO3⑤CO2不与AgNO3溶液反应,【作出猜想】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甲同学的猜想:澄清石灰水已变质;乙同学的猜想: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杂质。HCl,【实验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B试管中是AgNO3溶液,C试管中是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后通入气体X。①盛有AgNO3溶液的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A、B、C试管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乙同学的猜想都正确。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吸收干净A变浑浊、B澄清、C澄清,【实验反思】要除去上述CO2中的气体杂质,可以将气体通入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中。A.NaOH溶液B.Na2CO3溶液C.饱和NaHCO3溶液C,5.(2021·齐齐哈尔)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作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成立②将步骤①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无明显现象足量(或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或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合理即可)白色沉淀(或产生白色浑浊)酚酞溶液(合理即可),【反思拓展】(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应____________保存。(2)分别取两份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一份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向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将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一起倒入废液缸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OH+CO2===Na2CO3+H2O密封氯化钠、氯化钙(或NaCl、CaCl2),6.(2021·菏泽)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硫酸的部分化学性质使用氢氧化钠、碳酸钠、金属铝和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进行了相关实验。(1)实验时观察到稀硫酸与A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则A物质是____________。CuO,(2)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为了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该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一所示实验,传感器测定的pH和温度随溶液质量变化的情况见图二、图三。则B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图三中的M与图二中X、Y、乙中的____________数值相等。(3)该化学兴趣小组又做了如图所示实验。稀硫酸Y,【提出问题】②号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硫酸钠;猜想二:硫酸钠、硫酸;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用试管取适量②号试管中的无色溶液,加入一种试剂后,根据产生的现象推断出了②号试管中溶质的成分,该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硫酸钠、氢氧化钠酚酞,【质疑反思】甲同学认为猜想三不能成立,因为①②号试管中溶液混合后烧杯中没有蓝色沉淀生成。乙同学则认为猜想三是可以成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号试管中如果有H2SO4剩余,会与②试管中的NaOH反应,即不会产生Cu(OH)2,7.(2021·遵义模拟)金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1)制作生活中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橡胶轮胎b.玻璃茶杯c.塑料薄膜d.钢芯镀镍硬币(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铁、铜、镍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填空:【做出猜想】猜想①:Ni>Fe>Cu;猜想②:Fe>Cu>Ni;猜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Fe>Ni>Cu,【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Ⅰ.把镍片放入稀硫酸中有____________产生镍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猜想②不正确Ⅱ.把镍片浸入____________溶液镍片表面无明显变化猜想①不正确;猜想③正确气泡硫酸亚铁,(3)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装置进行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CO2和H2O。①写出A装置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CO2+2NaOH===Na2CO3+H2O[或CaO+H2O===Ca(OH)2],②检验CO还原Fe2O3反应的气体生成物的现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后取A中固体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处Ca(OH)2溶液变浑浊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8.(2021·随州)化学来源于生活,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实验活动。活动一:红硅粉末能做催化剂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小明A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B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a克的红砖粉末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1)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2)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氧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小红待反应停止时,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1)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红砖粉末的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没发生变化化学性质,【实验反思】小明和小红通过上述实验,一致认为红砖粉末可以做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但小强认为小明和小红说法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道红硅粉末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活动二:水壶内部的白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溶于水中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假设与猜想】猜想Ⅰ:CaCO3;猜想Ⅱ:Mg(OH)2;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现象:白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Ⅰ正确。小雪却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谨,经过两人反复讨论,进一步设计了如下实验:CaCO3、Mg(OH)2,验证猜想Ⅲ成立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Ⅰ成立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Ⅲ成立不产生沉淀MgCl2+2NaOH===Mg(OH)2↓+2NaCl,活动三:验证NaOH变质有方法?【方法归纳】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认为验证氢氧化钠变质可以从验证反应后的生成物入手,例如:加足量稀盐酸等出现气泡,加氯化钙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等来判别;也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强等变化来判别。,【学科渗透】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__。据此,小明同学提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小红认为小明结论证据不充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左高右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再次实验】同学们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水或等量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甲图和乙图所示。图乙中____________(填“Ⅰ”或“Ⅱ”)表示等量NaOH溶液吸收CO2的曲线。Ⅱ,9.(2021·衢州)钢丝棉是一种由低碳钢制成的细丝,直径约0.125~0.189毫米。小科利用钢丝棉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实验如下:步骤一:取3个50mL活塞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检查气密性后备用。步骤二:称取3团等质量的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馏水润湿,C用少量食盐水润湿,分别放入甲、乙、丙注射器中。步骤三: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图所示)。,步骤四: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5分钟20分钟1小时5小时甲无现象无现象无现象无现象乙出现少许锈斑,活塞未明显移动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丙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1)检查注射器气密性:先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用手向外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_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2)比较乙、丙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钢铁生锈还需要氧气,请你利用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塞恢复原位氯化钠(食盐、盐水)能加快钢铁的生锈17.5%(或7/40或0.17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1-14 14:04:36 页数:41
价格:¥3 大小:2.49 MB
文章作者:U-13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