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3/24

4/24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学习目标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不同。02在实验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实验探究方法。01讲授新课 课程回顾化学学习的特点有哪些?1.关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 请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呼出来,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还一样吗?吸气呼气导入新课 猜想与假设: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不相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O2+糖类CO2+水+能量细胞内 探究方案的设计01 提出问题人呼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到底有什么不同? 猜想与假设呼出气体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不同。 1.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2.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3.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4.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资料信息 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含量燃着的木条氧气含量干燥的玻璃片水蒸气含量区分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区分方法区分方法 进行实验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02 实验1收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排水法收集气体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木条逐渐熄灭。现象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变低。结论实验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氧气含量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变高。结论实验3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含量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现象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高。结论实验4用干燥玻璃片检验水蒸气含量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现象结论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较少较多较少较多较少较多呼出的气体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使干燥玻璃片上凝结水珠解释与结论 收集呼出的气体时,为什么要让吸入肺内的空气在肺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实验现象越明显呢?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在肺中停留时间越长,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越多,实验现象越明显。反思与评价 知识拓展从某种程度来说,科学家们就像侦探一样,把各种线索拼凑起来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收集线索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科学探究。实验能够谨慎、有序地检验科学家的想法,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遵循相同的步骤和顺序,但有以下基本模式:像科学家那样思考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他认为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的缘故,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或猜想C.观察D.得出结论B随堂训练 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A.甲中熄灭,乙中变旺B.甲中变旺,乙中熄灭C.甲、乙都变旺D.甲、乙都熄灭B氧气二氧化碳甲乙 C3.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包括:①“建立假设”②“交流评价”③“获得结论”④“提出问题”⑤“收集证据”等基本环节。合理的探究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①②③C.④①⑤③②D.①④⑤②③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猜想与方案实验与结论猜想成分含量不同方案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澄清石灰水区分二氧化碳玻璃片区分水蒸气排水集气法结论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水蒸气含量升高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整理本课题的探究记录,参考教科书中提供的格式(或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写出探究报告。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9-19 07:20:02 页数:24
价格:¥2 大小:2.30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