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历年真题
>
201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0
2
/10
剩余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1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给下面加点汉字注音。畏缩⋅不前________ 道劲⋅________ 戛⋅然而止________。2.请选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获益非浅________ 销蚀 迫不及待 决别________ 再劫难逃________ 葱茏。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张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每节课都能让不苟言笑的学生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因此他的课特别受欢迎.B.赵女士在几家大医院都没有治愈的感冒,被这个小诊所的大夫治好了,这真可谓妙手回春⋅啊!C.北国的春天姗姗来迟⋅,当江南遍地桃李笑春风的时候,塞北依然是“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景色.D.包头是一个倚山濒水的城市,向北是峰峦鳞次栉比⋅的阴山,向南是波涛汹涌、曲折回环的黄河.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学生的表扬,既要适当,又要适度;过分的溢美之辞往往会使学生飘飘然迷失自我,反而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B.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C.通过两次文明城市的评选,使包头市广大市民争做文明市民、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弘扬.D.观察自然,常常能感悟出一些平凡而伟大的真理:人生如庄稼,只有春天辛勤耕耘,才能在秋天赢得硕果累累的收获.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湖心亭看雪》--散文--张岱--明末清初人B.《夜》--诗歌--叶赛宁--前苏联诗人C.《社戏》--小说--鲁迅--现代作家D.《变脸》--戏剧--魏明伦--当代作家6.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1)上联:志凌云霄,牛刀小试盼今日;下联:________。(2)春暖花开,一秀才入京赶考,投宿一大户人家。是夜秀才灯下苦读,窗上素纱,试卷第9页,总10页 窗外花园,月光之下,夜莺展翅,蝴蝶飞舞,影子映到窗上,宛如荷花牡丹,不觉随口吟出一上联:月照纱窗,莺蝶飞舞,映出芙蓉牡丹;吟出上联之后,秀才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赶考归来,已是秋去冬来。一日雪后过桥,看到有鸡犬的足迹,秀才顿有所悟,对出下联:________。7.默写。(1)五花连钱旋作冰,________。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2)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3)但愿人长久,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4)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赵翼《论诗》)(5)________,讲信修睦。(《礼记•大道之行也》)(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8)陛下亦宜自谋,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二、阅读(47分))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日:“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日:“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表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日:“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日:“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②公使吏禁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公何以不使内勿服?②逾月,而国莫之服。(3)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用今天的熟语怎样表述?(4)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9.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各题。 奶奶与父亲 父亲走时,我17岁。 奶奶走时,我18岁。 父亲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奶奶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试卷第9页,总10页 父亲和奶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 父亲说,村子尽头的那座念母桥,是两代祖上给取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一位老母亲。 有一位母亲30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儿子七八岁。有一天,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儿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疯了似的跳进水里,一把抓住儿子。只可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河水里拼命地托起儿子。正在危急关头,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经过,将母子俩救了起来。路人责备这位母亲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游泳,怎么能跳进水里呢?”母亲只知道一遍遍地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儿子,并给他下跪磕头。 几十年后,像是天意的安排一样。有一天,母子俩再次经过这座桥。只不过这时母亲已经60多岁了,由于多年的操劳,她行动已经很不便,但依然走在后头。老母亲脚一滑,从桥上掉到了水里。儿子回头看到母亲落水,桥离水面并不高,儿子手里拿着扁担,于是他站在桥上,把扁担伸向水面,喊母亲快抓住。只可惜,老母亲连伸手的力气也没有,被洪水冲走了。 一天后,人们在下游发现了那位老母亲的遗体,都抹着泪说: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只扁担长啊。 父亲讲完这个故事,欲言又止。我看到他显得很疲惫,说:“您别讲了吧,我明白,我们会照顾好奶奶的。”父亲很欣慰地点了点头。 那时父亲已经在病床上躺了3个月,生命到了最后时刻。 那些日子里,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却从未发现奶奶有任何悲伤的表情,她依然像往常一样,每天早早地起床,给鸡喂食,然后做饭。 每当亲戚或乡邻来探望父亲的时候,奶奶都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跟他们拉家常,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快要离去一样。 来来往往的人都摇头,叹息说,没想到奶奶老糊涂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快到尽头了,她却像没事人一样。我也一直觉得奶奶是老糊涂了,因为我好几次看到奶奶走到父亲病床前,伸出苍老的手抚摸着父亲的额头,冲着父亲微笑,问他想吃什么,并告诉父亲不用担心 她,她的身体好着呢,一定可以活到曾孙子出生,还可以带曾孙呢。 没过多少日子,父亲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那天,家里人哭成一团,唯独奶奶没有流泪,她一个人坐在那里,眼睛一直看着门口,无论谁叫她,她也不应不动。 第二天我才发现,奶奶的头发已经找不到一根黑色的了。我突然间觉得奶奶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在父亲去世后的一个星期,奶奶连一粒米都未曾下肚。 一个月后的一天,在奶奶的床前,奶奶拉着我的手,给我讲了父亲讲过的故事。讲究,奶奶木然地望着窗户,自言自语地说:“母疼儿是长江水,娘不想让你走得有牵挂啊。” 我说:“奶奶,如果你想父亲了,就哭出来吧。”奶奶说:“孩子,奶奶的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 8个月后,奶奶也离开了人世,在一个大家不曾想到的夜里,奶奶睡下后便没有再醒过来。 (选自2012.10《读者》作者尹定瀚)试卷第9页,总10页 (1)读完文章,你是如何理解奶奶对病危父亲那种平静的态度的?(2)奶奶对父亲的爱看似平静超然,实则刻骨铭心,请你结合文章找出依据。(3)这篇文章中转引的故事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用意?(4)本文的行文章法很特别,采用了双线结构:写故事中母子之爱与现实中母子之爱。试分析比较现实中和故事中母子之爱有何异同?(5)读了本文之后,每个人都会被文中母亲那种无私的爱所感动,请你结合所知道的赞美母爱的诗词谚语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10.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垃圾变水泥 ①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23的城市被垃圾围困,14的城市已经没有地方处理日渐增多的生活垃圾,更严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以平均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 ②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法、焚烧发电法、堆肥法和综合处理法。这些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弊端较多,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垃圾焚烧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等,以及飞灰飞渣难以处理。 ③通过对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中信重工研发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技术,利用水泥窑将生活垃圾变成生产水泥的原料。 ④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一车车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直接被倒入全封闭的巨大处理间,随即被专用抓手投入到破碎机。破碎后的垃圾由板式喂料机经专用皮带传送系统送入垃圾焚烧炉,经由原水泥生产系统引入850∘C以上的热风进行高温处理,生成灰渣固化物进入原水泥生产系统,经原料立磨、水泥烧成系统,最终成为水泥熟料。 ⑤该技术具有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有效地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飞灰与炭灰渣通过煅烧全部进入水泥熟料的晶格中,避免了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垃圾储存和输送均处于负压状态,防止了异味对空气的污染;L型垃圾焚烧炉能够调节焚烧时间,非常适合处理目前我国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还能用垃圾中的可燃物替代部分燃料,完全达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 ⑥中信重工的这项创新与建一条日处理500吨垃圾的垃圾焚烧厂相比,每天可节约煤48吨,为水泥厂节约矿石65吨。也就是说,像洛阳这样的城市,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城市每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选自2012年5月7日《科技日报》作者杨朝晖有删改)(1)文章第①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用意何在?(2)认真阅读文章第④段,写出“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破碎垃圾→________→生成灰渣→________→水泥成分(3)“垃圾变水泥”的新技术与传统处理垃圾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试卷第9页,总10页 (4)通读全文,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结合③一⑤段内容作简要说明。(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__A.城市生活垃圾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二次污染。B.中信重工研发的新技术,使生活垃圾通过破碎焚烧,变成了生产水泥的原料。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C.用新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能有效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而且垃圾中可燃物可替代部分燃料,从而降低了成本。D.如果采用这项新技术,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像洛阳这样的城市每个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11.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姜是小的“辣” 观历史,明人世,鉴古知今,从来是天地万物都可以拿来感悟人生的。比如老姜辣还是小姜辣,又焉不是说人生道理? 人中的“老姜”,是历练过后,世事洞若观火,以气定神闲的内外修炼而去改变乾坤。你看黄忠六十跟刘备,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余太君百岁挂帅。这些天地间的姜,确实是到了套垂老矣的阶段,才展现出“老姜”的风范。 不过,若所有人都信“姜是老的辣,那世上就不会有豪气干云的少年英雄,也不会有明达睿智的少年神童。反正总要熬到“林芳谢了春红”的老姜年岁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小姜时节就轾言妄动,岂不是自毁前程? 但历史的新芽超过旧枝,无非都是因为那几个字:我-不-相-信! 我不相信,老姜就一定辣过小姜--布衣童子甘罗十二拜相,凭三寸之舌纵横列国;失怙之君康熙十四岁铲除老姜鳌拜,尽显少年英雄本色;而那二十二岁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将一句“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念诵成千古的悠悠回肠。 我不相信,此时不辣,将来定有属于我辣的时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前车之鉴仍然游荡在历史的回声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又将壮志难酬的悲悯付与了白头翁。 我不相信,年岁到了就一定能变成辣姜--你看那人群中,暮气沉沉毫无建树的人,哪个时代不是大多数? 姜是小的辣。我们不必将一句俗语注解成人生懒惰的借口,等到一往无前的锐气消失殆尽才去做事。那样,留给我们的只能是力不从心的叹息,一事无成的懊悔。“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你若是那冲劲儿未被生活磨去、心气未被俗尘遮埋的小姜,当辣则辣,何待他时! (选自2011.10《作文素材快线》作者 罗生)(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应当怎样理解?(2)文章论述“姜是小的‘辣’”,第二段为何要从“老姜”谈起?(3)从结构上看,文章第三段有何作用?试加以分析。(4)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观点的?(5)两条谚语中的“辣”指的是应对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请分析“老姜”的辣和“试卷第9页,总10页 小姜”的辣各由何而产生,并说明你更赞同哪种说法?三、写作(50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责任,就是一个人必须去做你不一定愿意去做的事情。每一个来到世间的人,必须正视属于自己的责任,没有责任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 孝是对父母的责任,忠是对国家的责任,苦学知识是对青春的责任,恪尽职守是对工作的责任,不虚度年华是对人生的责任。古今中外的大量史实,无不雄辩地证明了:正是责任,使生命变得充实,人生变得辉煌。要求:(一)任选下面一个半命题题目,补全后作文。(1)责任(2)责任(3)责任(二)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三)文中不要出现学校名称和真实姓名。试卷第9页,总1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suō,jìng,jiá2.非-匪,决-诀,再-在3.C4.D5.B6.(1)上联分析:有两个分句构成,前一分句是四字主谓句,后一分句是四字主谓短语+时间.上联谈的是志向,下联可谈理想.示例答案:心系华夏,宏图大展待他年.(2)上联分析:有三个分句构成,前二分句是四字主谓句,前一个是静的,后一个是动物;后一分句是七字动宾短语,谈前面两句的作用.示例答案: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示例答案:(1)心系华夏,宏图大展待他年(2)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7.(1)心幕中草檄现水凝(注意“檄”的写法)(2)问渠那得清如许(注意“那”的写法)(3)千里共婵娟(注意“婵娟”的写法)(4)各领风骚数百年(注意“骚”的写法)(5)选贤与能(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7)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清涟”的写法)(8)以咨诹善道(注意“诹”的写法)二、阅读(47分)8.①喜欢②代词,代女扮男装的行为①君主您为什么不让宫中的人不要女扮男装呢?②过了一个月,齐国都城里再没有人(或女子)穿着这种服装了。比喻。挂羊头卖狗肉。上行则下效;要想纠正某种不正之风,上级的以身作则比法律制止更有效。9.(1)本题考查对作品主题的概括能力.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从原文中陈述理由.这里围绕“母爱”主题来理解作答.根据倒数第三段中的“母疼儿是长江水,娘不想让你走得有牵挂啊.”可以推断出答案.(2)本题考查筛选原文信息能力.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试卷第9页,总10页 文中“第二天我才发现,奶奶的头发已经找不到一根黑色的了.我突然间觉得奶奶一下子老了十几岁.”“在父亲去世后的一个星期,奶奶连一粒米都未曾下肚.”和“孩子,奶奶的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都体现了奶奶对父亲刻骨铭心的爱.(3)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理解分析能力.学生了解常用的文章表现手法,理解每一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文章中转引的故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即“母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母亲的爱”的对比,是为了说明一句话“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只扁担长啊”.(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的能力.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感知文章的起点.对故事情节的概括和理解尤为关键,这里学生通过双线索结构,理解不同的母爱方式,学生表述合理即可.现实中和故事中的母亲都很爱自己的儿子,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她们的爱的不同之处.(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此题难度不大,而且开放性比较强,只要是“赞美母爱”的诗句即可.答案:(1)奶奶表面上对病危的父亲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伤留恋,实质上是不想让她的儿子带着牵挂离去,表达了奶奶对父亲深藏不露的爱..(2)父亲去世后,奶奶的头发一夜变白;一个星期奶奶一粒米都未曾下肚;“我”劝奶奶“想父亲就哭出来”,奶奶说“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3)用来对比手法;儿子落水,不会水的母亲下水施救;母亲落水,年轻力壮的儿子仅伸出扁担施救.用意在于自然引出故事的主旨: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只扁担长.(4)现实中和故事中的母亲都很爱自己的儿子,但表现不同.现实中的母亲对儿子的爱表现得更理性、更深沉;现实中的儿子对母亲的爱远远超过了故事中的儿子,在自己无力尽孝的情况下,让孙子承担起为奶奶尽孝的责任.(5)可供引用的谚语诗句: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天地宽大,父母恩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具体答案略.10.(1)第一段一目了然,出现了大量的数据,所以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的答题格式为: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高温处理(或焚烧垃圾),磨碎再烧(3)第五段“该技术…完全达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据此填写即可.(4)本题考查的是说明顺序,理解说明内容,梳理层次关系,从常用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即可.③一⑤依次介绍了这项新技术、生产流程、巨大优势,所以属于逻辑顺序.A11.(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论点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段、结尾段、中间,如果原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则要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本文题目是“姜是小的‘辣’”,结合首尾段和文章内容可以明确,题目就是中心论点;通读全文,文中的“老姜”指的是老年人,“小姜”指的是年轻人,那么论点的意思就是年轻人也有所作为.(2)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考虑,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段话写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看位置,因为需要分析的段落在二、三段,所以可以考虑引出下文的作用,而且作者的观点是年轻人也有所作为,但是并不是说年纪大的人就没有作为;因此这样写就可以使作者的观点更加客观.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试卷第9页,总10页 (3)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作用,因为语段位于文章中间,所以考虑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这段论述的是“不过,若所有人都信‘姜是老的辣’,那世上就不会有豪气干云的少年英雄,也不会有明达睿智的少年神童”,意思是承接上文所说的‘姜是老的辣’是正确的,但是不能仅仅相信‘姜是老的辣’,否则,年轻人就不能有成就.引出下文的论述.(4)本题考查的是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和提取,通读全文,根据第五段“我不相信,老姜就一定辣过小姜”,第六段“我不相信,此时不辣,将来定有属于我辣的时代”,第七段“我不相信,年岁到了就一定能变成辣姜”,据此用原文解答即可.(5)本题考查的是对重要词语的理解,根据第二段“人中的‘老姜’,是历练过后,世事洞若观火”,即可解答老姜的“辣”的来源,根据最后一段“姜是小的辣.我们不必将一句俗语注解成人生懒惰的借口,等到一往无前的锐气消失殆尽才去做事”可以解答小姜的“辣”的来源.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答案:(1)姜是小的辣;年轻人也可有所作为.(2)首先肯定老姜的辣,为下文论证“姜是小的辣”作铺垫;使文章立论不偏激,公允客观.(3)承上启下(或过渡);若只信“姜是老的辣”就会扼杀年轻人的奋斗精神,从而引出下文的论述.(4)“我不相信,老姜就一定辣过小姜”“我不相信,此时不辣,将来定有属于我辣的时代”“我不相信,年岁到了就一定能变成辣姜”三个方面.(5)“老姜”的“辣”产生于人生阅历和岁月磨练;“小姜”的“辣”产生于年轻人一往无前的锐气;我更赞同“姜是老的辣”,因为经验和能力来源于岁月的磨炼.(或更赞同“姜是小的辣”,因为一往无前的锐气,常常可以使年轻人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三、写作(50分)12.【例文】我的责任据《广州日报》2004年3月18日报道,提供建造海珠桥的钢材的英国某企业日前向广州市政部门发来传真,提醒海珠桥的钢材已经有100年历史,现已进入疲劳期,如继续使用则建议进行疲劳强度的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加固.这则报道使我深感惊诧.100年是一个什么概念?100年足以让沧海化作桑田,繁华化作废墟,初生化作衰颓,而这家企业仍不忘为其行为负责,实是可贵.人之为人,就因为其要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不负责任的企业,不会赢得顾客的信任;一个不负责任的社会,不会带来人民的幸福.为自己负责,是我们每个人应当秉承的道德宗旨.为自己负责,体现在勇于承认过失.古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改错的前提是认错,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男子汉应有的品质.古时有廉颇负荆请 罪,便是勇于承认错误的典范.而现在的许多人,为了一点可怜的尊严,知错不改,有错不认,终为人们所抛弃.因此我们应该拥有大气度,勇于承认,勇于负责.为自己负责,体现在言而有信.古人曰:“人无信不立.正是此理.纵观古今,忠信者总为人们所推崇.关公不忍负“三罪”,遂投孟德,然而一闻玄德音 讯,立即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迢迢来见;岳飞誓曰:精忠报国.故北上抗金,虽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终而不悔,杀身成仁;袁崇焕发誓效忠明皇,故虽遭凌迟,仍 不忘忧国忧君.为自己负责,还体现在坚守原则.贾诩虽有无比之才,然乱投主人,终不得重用;李陵虽有一身将才,然临危投敌,终不得善报;而毛泽东对于强盛一时的苏联不卑不亢,试卷第9页,总10页 为中华民族负责,则得到了人们的赞许.坚守原则,为自己,也为他人.请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只有负责任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得到人们的信任,得到人们的赞许.请为自己负责,只有为自己负责的人才可以立身于社会.试卷第9页,总10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12年内蒙古包头市、乌兰察布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2009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09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0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1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历年真题
发布时间:2023-10-11 11:14:01
页数:10
价格:¥17
大小:35.21 KB
文章作者: 真水无香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