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备考202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六章平面向量复数第5讲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第5讲解三角形应用举例1.[角度1]如图,曲柄连杆机构中,曲柄CB绕C点旋转时,通过连杆AB的传递,使活塞做直线往复运动.当曲柄在CB0位置时,曲柄和连杆成一条直线,连杆的端点A在A0处.设连杆AB长200mm,曲柄CB长70mm,则曲柄自CB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53.2°时,活塞移动的距离(即连杆的端点A移动的距离A0A)约为 36 mm.(结果保留整数,取sin53.2°=45)解析 解法一 在△ABC中,AB=200mm,BC=70mm,∠ACB=53.2°,sin∠ACB=45.由正弦定理得sin∠BAC=BCsin∠ACBAB=725,由题意知∠BAC,∠ACB均为锐角,所以cos∠BAC=1-(725)2=2425,cos∠ACB=1-(45)2=35,所以sin∠ABC=sin(∠ACB+∠BAC)=45×2425+35×725=117125,所以AC=ABsin∠ABCsin∠ACB=200×117125×54=234(mm),故A0A=(A0B0+B0C)-AC=(200+70)-234=36(mm),即曲柄自CB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53.2°时,活塞移动的距离约为36mm.解法二 因为∠ACB=53.2°,sin∠ACB=45,且∠ACB为锐角,所以cos∠ACB=1-sin2∠ACB=35.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B2=AC2+BC2-2×AC×BCcos∠ACB,解得AC=234mm(负值舍去),故A0A=(A0B0+B0C)-AC=(200+70)-234=36(mm),即曲柄自CB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53.2°时,活塞移动的距离约为36mm.2.[角度2]如图,为测量山高MN,选择A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为测量观测点,从点A测得点M的仰角∠MAN=60°,点C的仰角∠CAB=45°以及∠MAC=75°;从点C测得∠MCA=60°,已知山高BC=100m,则山高MN= 150 m.解析 在△ABC中,因为∠BAC=45°,∠ABC=90°,BC=100,所以AC=100sin45°=1002.在△AMC中,因为∠MAC=75°,∠MCA=60°,所以∠AMC=45°,由正弦定理可得AMsin60°=1002sin45°,解得AM=1003.在Rt△AMN中,MN=AM·sin∠MAN=1003×sin60°=150.所以山高MN为150m.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4-02-10 10:50:02 页数:1
价格:¥1 大小:128.8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