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试卷(一)(人教陕西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人教陕西版)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诡谲(jué) 顷刻(qīng) 熏陶(táo)  伤痕累累(léi)B.夹袄(jiá)径自(jìng)旷远(kuàng)铢两悉称(chèn)C.狡黠(xié)飞窜(cuàn)睥睨(pì)浮光掠影(yǐn)D.渲染(xuàn)拘泥(ní)真挚(zhì)诸如此类(zh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要诀 喷簿 异想天开 味同嚼蜡B.婉惜 寂廖 轻描淡写 吹毛求疵C.盘桓 笑涡 望眼欲穿 战战兢兢D.招驾 苍茫 不屑置辨 无精打采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1)切实苦干的人,往往不会高谈阔论,他们在________(筹划 筹资 筹建)任何一件重大事情的时候,都是默不作声的。(2)事实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英勇的人民,一定能够继续创造令人____________(睥睨一世 孤芳自赏 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4.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小弟闻姊来,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3)_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_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6)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7)由是感激,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8)__________________,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9)__________________,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15 (茅盾《白杨礼赞》)(10)我是你簇新的理想,__________________。(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①大数据时代,“人脸”是关键的数据信息,因其唯一性和较好防伪性,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前景广阔。②因此,需要理性看待相关技术,________不能因噎废食、谈“刷脸”色变,________须明确规范、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封堵个人信息泄露等漏洞。③调查显示,对于人脸识别安全风险的担忧,更多在于一些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场景下信息收集,使用过程中的不透明与不确定性。④事实上,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在2019年底已全面启动。(1)第②句需要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将这组关联词语写在文中的横线上。(1分)(2)第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提取第④句的句子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名著阅读。(2分)但是,我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却认为我能这样做,而且预言我应当这么做。我斟酌着这个决定,希望自己软弱些,以躲避已经为我铺下的可怕的痛苦道路。而良心已变成暴君,抓住激情的喉咙,嘲弄地告诉她,她那美丽的脚已经陷入了泥沼,还发誓要用铁臂把她推入深不可测的痛苦深渊。上面的文段选自《简·爱》,其中“决定”指的是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简·爱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女子。二、综合性学习(7分)7.请你参加以“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1)【活动一:美写主题】请你将此次活动的主题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中。(1分)15 (2)【活动二:拟写标语】请你根据活动主题,仿照前半句句式,补写标语的后半句。(2分)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____________________(3)【活动三: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绘一绘前程美景(4)【活动四:发表演讲】你作为班长将要发表一篇演讲,意在告知同学们积极的心态对于未来中考的重要性。请你从两个方面简要进行阐述。(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1题。(12分)材料一: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际组织、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多个要素,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摘编自《百度百科》,有改动)材料二:15 外媒评价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取得了“奇迹般的进步”。法国“数码世纪”网站文章指出,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民众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缴纳电费、燃气费,进行网购、远程医疗咨询,接受在线教育、电子政务服务等。意大利Askanews新闻社评论称,中国政府和企业在科技领域加大投入,尤其在通信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正在引领全球产业技术创新”。报道援引数据指出,从6G专利申请量来看,中国以40.3%的占比高居全球首位,而这些核心技术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肯尼亚《星报》刊发学者思德格瓦的文章表示,非洲和中国加强在数字技术方面的合作,将助力非洲在信息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方在非中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上提出‘非中数字创新伙伴计划’,将帮助非洲加强数字基建、发展数字经济、开展数字教育、提升数字包容性、共创数字安全、搭建合作平台,有力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为科技领域的南南合作创造更多机遇。(摘编自《人民日报》,有改动)材料三: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介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共安排部署80个科研项目,共有212项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上落地应用,为实现北京冬奥的“简约、安全、精彩”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建成了全球首个超大冰面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滑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成为低碳绿色运动场馆建设的样板工程。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就是将气态二氧化碳通过加温加压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再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进行降温降压达到-20℃至-15℃,再相变蒸发吸热完成制冷和制冰的过程。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有助于打造出最快、最环保的冰面。相较于传统的制冰技术,它不仅将能效提升了20%以上,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以内,制成的冰也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各个部位温度不一样、冰面硬度不均匀的情况。15 北京大学教授、国际天然工质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张信荣认为,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具有安全性高、能耗和运行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且全部热量可回收利用,是冰上场馆能源系统中最有前景的工质之一,可使场馆能源系统冷热一体化高效运行,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监测系统也是冰上项目的得力“助手”。冰壶赛场建立了一套“健康监测”系统,包含加速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等,不仅能监测结构的变形、震动,还能监测环境温度和整体结构倾角,对结构的安全性和比赛舒适度进行实时评估。冰壶比赛对赛场环境要求严苛,现场的温度必须按照冰面温度、冰面以上1.5米高度温度、看台温度3层控制,每层的温度控制都要达到高精度。“冰立方”升级了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增加了除湿功能,以确保赛场的冰面质量。材料四:国内5G手机出货量及占比(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技活动基本情况表1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8.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中国科学技术取得的进步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9.为什么说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回答。(4分)10.下面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冰丝带”是全球第一个超大冰面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滑场馆。B.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过程,就是先将气态的二氧化碳变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再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进行降温降压、吸热蒸发,完成制冰和制冷的过程。C.冰壶赛场的“健康监测”15 系统,能监测结构的变形、震动,环境温度和整体结构倾角,也能实时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比赛舒适度。D.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增加了除湿功能,以确保赛场的冰面质量,高精度控制每层的温度。11.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其中科技创新的类型只有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B.材料四中,2021年和2022年国内5G手机出货量及占比全年都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C.从中国科技活动基本情况表中得知,2017~2021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和科技成果登记数成反比。D.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多个领域,并对世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灯①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是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可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就打个电话,或是在手机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④小伟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他还知道,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辛辛苦苦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习惯了,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是,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15 ⑥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会徒手逮鱼了?自己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鱼。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⑦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⑧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⑨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⑩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网上嘛。原来,父亲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父亲说,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父亲愣怔了一下。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父亲说,咋不早跟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你能像你说的,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小伟看着父亲,感觉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15 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漆漆的,但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有改动)12.请从父亲的角度,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2分)因儿子回家而开心―→____(1)___―→____(2)____―→借鱼说明做人的道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小说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1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6分)15.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理解。(3分)16.“灯”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4分)15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①多被责罚。侍中魏征进言曰:“陛下今幸②洛州,为是旧征行处③,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城郭之民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④,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⑤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载籍⑥所闻,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奈何今日欲在人之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⑦足矣;若以为不足,万倍于此,亦不足也。”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注释】①官司:侍从,侍卫。②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③为是旧征行处:因这里以前是征战之地(百姓遭了罪)。④乖行幸本心:违背了巡游的初衷。⑤在下:下人。⑥载籍:典籍,书籍。⑦不啻(chì):不止,何止。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次于显仁宫____________________(2)庶其安定____________________(3)城郭之民未蒙德惠____________________(4)陛下若以为足____________________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或以供奉之物不精”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以君为长者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皆以美于徐公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15 20.请结合文章分析魏征劝谏艺术的高妙之处。(2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1.请赏析颔联中“飘”字的妙处。(2分)22.诗歌表现出诗人“所欲有甚于生”的人生观。请结合诗歌说说作者“所欲”为何。(2分)四、作文(50分)23.作文(50分)题目:《温度》15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15 15 15 1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2-24 21:40:02 页数:15
价格:¥3 大小:348.5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