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春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单元 第6课【基础巩固】1.15世纪前,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已大量使用香料,他们为了从东方大量输入香料,必须交付巨额黄金,而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国的金银矿藏极其贫乏,没有足够的金银来从事香料贸易,这使两国经济状况恶化加剧。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是(  )A.东西方商路阻断B.市场需求的扩大C.商业革命的开展D.货币制度的变革【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前,欧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缺乏足够的金银来从事香料贸易,对于黄金和香料等商品的需求成为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故选B项。2.14—16世纪,远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颇为流行。贵族们希望通过海上征服战争建功立业,赢得君主欢心,从而获取俸禄、封地和职位;商人们希望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获得发财致富的机会;普通民众则希望获取新的土地。据此可知,当时葡萄牙等西欧国家(  )A.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化B.海外扩张成为社会共识C.阶层间流动受到了严格限制D.开始利用海洋获取权益【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4—16世纪,西欧的贵族、商人、普通民众皆希望通过远洋航行为自己谋取利益,这反映了当时西欧国家开始利用海洋获取权益,故选D项。3.15世纪80年代,一名航海家率领船队离开里斯本进行探险活动。他们一直向南航行,离海岸线越来越远,结果遇到了风暴,险些全队覆没。船队回国后,国王为非洲最南端命名。这名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答案】A 【解析】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船队到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故选A项。4.1498年5月的一天,他们的船队到达了印度西南海岸的中心港口——卡里库特港。当地居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远离故乡到这里来呢?”他们答复:“我们来找香料。”材料中的“他们的船队”是指(  )A.迪亚士船队B.达·伽马船队C.哥伦布船队D.麦哲伦船队【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船队到达印度,故选B项。5.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出版了《马可·波罗行纪》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开辟新航路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6世纪”“葡萄牙”“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等信息,可以看出使诗人引以为豪的是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故选C项。6.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最早开辟从欧洲到达美洲航线的欧洲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答案】C 【解析】哥伦布最早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航线,故选C项。7.1522年,麦哲伦船队中的“维多利亚号”,在绕过南美洲,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后,回到西班牙。由此可知,麦哲伦船队(  )A.完成环球航行B.发现美洲新大陆C.开辟亚洲市场D.首次到达非洲【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故选A项。8.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在1500年前后已经开通,这条航线是最佳航线。但16、17世纪,英国人和荷兰人却在继续探索经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到达美洲、经寒冷的北冰洋到达亚洲的新航线。英国人、荷兰人继续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  ) A.为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威胁商路安全C.为本国工业发展寻找原料D.西班牙、葡萄牙对最佳航路的垄断【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发展海上贸易,打破西班牙、葡萄牙对欧洲—亚洲—美洲最佳航线的垄断,英国人、荷兰人出于商业竞争和国家利益的考虑,继续开辟新航路,故D项正确;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已经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故A项错误;“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威胁商路安全”是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原因,而非英国、荷兰继续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故B项错误;16、17世纪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C项错误。【能力提升】9.有学者指出:“在中古时期的最后两百年中,无论硬币流通怎样快,欧洲仍经受货币供应不足之苦,到15世纪晚期……西欧市场在接受了中欧银矿的‘输血’后,仍然无法消化日益增多的各种商品。”该学者旨在说明,欧洲中古时期晚期(  )A.商业繁荣引发价格革命B.具有海外扩张的经济根源C.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商品D.货币短缺导致了经济停滞【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晚期,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硬币供应难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这成为日后欧洲开辟新航路的重要经济根源,故B项正确;价格革命出现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强调欧洲中古时期晚期货币短缺,无法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而非导致经济停滞,排除D项。10.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地结合B.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C.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D.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这些是为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故选D项。11.15世纪中叶诞生于巴塞罗那的《康梭拉多海商法典》规定:“如果一名引航员不了解当地水域,却声称自己非常了解而又无法提供他所承诺的引航服务,那么他就应该立即被斩首,对他不需要有任何怜悯和仁慈。”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航海活动伴随暴力冲突B.航海立法有利于新航路开辟C.地理知识获得较大突破D.欧洲的引航员普遍水平较低【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康梭拉多海商法典》强调引航员在航行中的职责,这有利于推动航海事业的发展,从而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故选B项。12.16世纪前后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封建专制王权十分强大,封建生产关系还很牢固。两国的君主之所以大力支持开辟新航路,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己享受的需要,并且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不是获得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A.充分体现了封建性的统治因素B.开启了东西方政治经济的交流之路C.反映封建国家对经济干预加强D.动力源于封建国家人文主义的鼓励【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就新航路开辟前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的国情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国开辟新航路更多的是与封建因素有关,如“满足自己享受的需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故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之前东西方已有交流,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源于对黄金的追求,排除D项。13.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这是“两个大陆相遇”。据此可知,以上对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认识(  )A.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B.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C.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D.主流的观点是促进了文明交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哥伦布到达美洲得出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都不够全面理性,故A项正确。14.据记载,为使探险更有成效,西班牙国王曾答应哥伦布享有新大陆1/10的收入,允许麦哲伦船队拥有所发现的岛屿和大陆收入的1/20,如果发现的岛屿超过6个,则可增至1/15。这一记载说明(  )A.西班牙最早开展了航海探险B.航海人才受到西班牙的重视C.新航路开辟得益于王权支持D.良好竞争机制促使探险成功【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班牙国王给海外探险者提供一定的分成,即物质方面的奖励,这给予航海家极大的动力,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得益于王权的支持,故C项正确。15.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约30人,法国人19人左右,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  )A.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B.各国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C.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明航海探险活动被多个国家的人所接受,即航海活动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故C项正确。16.哥伦布是热那亚人,在葡萄牙学习航海技术,最终为西班牙人服务。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他的航海技术主要是跟随葡萄牙军队在东方的殖民活动中学会的,最终为西班牙人服务。麦哲伦出发进行环球航行时船队有260多人,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西欧探险活动中(  )A.葡萄牙的技术最为先进B.西班牙吸收人才最多C.受航海技术的交流推动D.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选用了多国的航海人才为其服务,表明西欧早期的远洋探险活动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故D项正确。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6世纪的西欧是新兴资产阶级遍历世界的游侠时代。“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然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因此,九死一生的险途,遏不住对黄金炽热的渴望。西欧社会各式各样的亡命之徒,漂洋过海,纷纷涌向新世界。甚至连妇女和儿童也敢冒风涛之险,趋之若鹜。其中贫穷破落而又贪婪残忍的骑士小贵族是这些人的中坚。富商大贾和新兴资产者常常是远洋航行的资助者,罗马教皇也参与了西葡两国瓜分世界条约的签订。西方航海者们乃是时代的产儿,在时代精神的鼓舞下,他们渴望机遇,辗转求告,最后与君主签署协定,扬帆远航,这既有实施王命的重任,又具有分成占有所得财富、谋取个人利益的权利。——摘编自李隆庆《十五至十六世纪中西航海不同结局的原因初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答案】(1)特点:参与阶层广泛;以追逐物质利益为动力;深受人文主义影响;专制君主支持与私人航海活动相结合。(2)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欧洲社会对黄金的渴望;航海者受人文主义思想的鼓舞;商业危机的出现;传播基督教的要求;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3-06 16:20:02 页数:6
价格:¥2 大小:30.4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